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的干燥花,为毒性中药,有镇痛解痉、平喘止咳之功能。用于哮喘咳嗽、脘腹冷痛、风湿痹痛、小儿慢惊、外科麻醉。其用量在0.3~0.6克之间。而凌霄花则是紫葳科植物凌胃或美洲凌霄的干燥花,其功能是行血去瘀、凉血祛风。用于经闭症瘕、产后乳肿、风疹发红、皮肤瘙痒、  相似文献   

2.
洋金花为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白曼陀罗或毛陀罗的干燥花 ,资源丰富 ,药用的有白曼陀罗 (DaturametelL)、毛曼陀罗(DaturainnoxiaMill)、欧曼陀罗 (DaturastramoniunL)、无刺曼陀罗 (D .InermisJacq)、紫花曼陀罗 (D .tatulaL)、重瓣曼陀罗 (D .fastuosaL)。洋金花的化学成分中的生物碱含东莨菪碱 80 % ,余为阿托品和莨菪碱等[1 ] 。1 药理作用1.1 中枢作用 电生理方法证明 ,东莨菪碱对大脑皮层及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抑制作用 ,有显著的镇静效果 ;阿托品兴奋大脑 ,一般剂量可使人感觉疲倦 ,进入无梦睡眠 ;能解除情绪激动 ,产生“健忘” ,个别患者产生不安、激动、幻觉至谵妄等阿托品样兴奋症状 ,与冬眠药物合用 ,能产生强大的协同作用 ,广泛应用于“中药麻醉”。东莨菪碱对呼吸中枢的兴奋作用、抗晕作用与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 ,都比阿托品强。1.2 周围神经作用 东莨菪碱能阻断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 ,性质与阿托品相同 ,其散瞳、麻痹眼调节及抑制腺体分泌的作用较阿托品强约 1倍 ,可解除血管痉挛 ,能改善微循环及组织器官的血液...  相似文献   

3.
洋金花致肾损害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Datura metel L.或毛蔓陀罗D.innoxie Mill.的干燥花,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四川等地,生长在北京地区别名叫洋大麻子花.它含生物碱(以东莨菪碱为主),辛、温,有大毒,入心、肺经.  相似文献   

4.
不同产地洋金花中东莨菪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洋金花为茄科植物白曼陀罗(Datuva metel L)的干燥花。性辛温,具有定喘、祛风、麻醉止痛作用。其主要的化学成分是东莨菪碱。在一定的pH缓冲液中,东莨菪碱可定量与酸性染料形成有色络合物而转于有机相中,然后进行比色。据此不同产地的洋金花经TLC分离、净化所得东莨菪碱可用酸性染色法测其含量。此方法比药典法简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现将测定结果报告如下。一、实验材料江苏产洋金花,由江苏省药材公司提供。广东产洋金花,由广东省药材公司提供。福建产洋金花,由福建省药材公司提供(各药材公司提供的药品,均采自当地)。氢溴酸东莨菪碱、溴甲酚绿、Na_2S_2O_3  相似文献   

5.
<正>1麻醉药理学简史麻醉药理学(anesthetic pharmacology)与神经药理学和心血管药理学等一样,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麻醉常用药物(全麻、局麻、肌松、镇痛药及其他麻醉辅助用药)的药理学。中国古代用"麻沸散"及曼陀罗、乌头、闹洋花、茉莉花根等,与酒同服麻醉。西欧古代也曾用罂粟、曼陀罗、曼德拉草和酒精等进行麻醉。但这些麻醉效果均不确实且不安全,直到1846年乙醚麻醉的成  相似文献   

6.
洋金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花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9):3001-3002
洋金花药用历史悠久,药理活性较强,应用广泛,为茄科草本植物白曼陀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花,主产于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别名曼陀罗花、南洋金花、风茄花等。洋金花中生物碱类为临床应用的主要成分[1],主含东莨菪碱、莨菪碱、阿托品,还含有黄酮类、内酯类、木酯素类、倍半萜类、芳香族类等化学成分。《中国药典》2010版记载其性味辛温,有毒[2]。  相似文献   

7.
在农村很多地方都可看到野生的曼陀罗(又称洋金花),曼陀罗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最近遇到误服曼陀罗成熟果实籽粒熟食白酒送服而中毒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曼陀罗中毒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加强对曼陀罗中毒的认识,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9例曼陀罗中毒患儿,对临床表现、体征、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儿治愈出院,无后遗症.结论:及时诊断,彻底洗胃、导泻去除毒物,应用有效解毒剂,可提高儿童曼陀罗中毒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曼陀罗中毒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曼陀罗主要成分为山莨菪碱、阿托品及东莨菪碱等。上述成分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阻断M一胆碱反应系统,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临床主要表现为口、咽喉发干,吞咽困难,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报道了很多喝私酿药酒中毒的患者,有人用毒蛇、蝎子、蜈蚣泡酒,有人用曼陀罗、乌头泡酒,当然也有将毒物错认成野菜食用的。普通老百姓对中药材辨识能力有限,不清楚它们的毒性,不会把握用量,也容易轻信所谓的民间偏方。偏方自配药酒,风险大!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医内科朱欣佚副主任医师说,曼陀罗有祛风湿、止喘定痛、治神经痛等功效,古代用于麻醉,现在已不拿它入药,它全草有毒,尤其是种子的毒性最大;  相似文献   

11.
从新鲜未经干燥的白曼陀罗(Datura raetel L.)分离得一种新的莨菪烷生物碱白曼陀罗悔碱(Datu-metine),这是从曼陀罗属植物中分得的第一种由p-甲氧基苯甲酸为酯化酸的莨菪烷生物碱。经UV、IR、MS、~1H-NMR、~(13)C-NMR 及自旋回波(Gated spinecho)和偏振试验的联用测定,并从其水解和盐酸化所得的实验数据,确定白曼陀罗梅碱的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重瓣白曼陀罗、曼陀罗、紫花曼陀罗、无刺曼陀罗和毛曼陀罗在不同采收时期(开花初期、盛期、末期)花中的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的含量。色谱条件为ZorbaxODS(4.6mm×250mm)柱,用含0.01mo1/L。辛烷磺酸的醋酸盐缓冲液(pH3.8)-乙腈(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样品用甲醇作溶剂,超声提取40min。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8%和103.13%。不同采收时期的样品,以花开盛期为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曼陀罗中毒救治和流行病学的特点。方法:系列病例分析,深入到中毒发病地区现场调查收集标本、判断毒物种类,对村民进行宣教。结果:所有的患者经抢救治疗后2d痊愈出院,无1例死亡,流行病学调查和毒物鉴定的结果确定了中毒物质“酒醉花飞”为曼陀罗籽,为中毒的救治提供了依据。通过宣教,使药农和村民了解了曼陀罗为毒性植物,误服、乱服可导致中毒和死亡。同时,当地也加强了对村民种植曼陀罗管理,严禁向他人提供药品,半年来,无新的中毒病例发生。结论:及时清除毒物,密切监控生命体征;明确中毒种类,采用特殊解毒剂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流行病学调查对明确中毒原因,采取相关措施,防止中毒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区分韭菜子及其两种混伪品葱子和曼陀罗子,以便去伪存真.方法 从基源、性状、粉末显微、薄层色谱等方面对这3种种子进行鉴别.结果 所用方法可鉴别出韭菜子等3种药材有明显区别.结论 韭菜子、葱子和曼陀罗子虽外形相似,但只要掌握鉴别要点,则可区分.  相似文献   

15.
曼陀罗又叫洋金花、野麻子、风茄花等,在我国农村均有生长.民间常用自制曼陀罗药酒治疗腰腿痛,因误食曼陀罗药酒中毒的病例常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益母草花挥发油GC-MS的色谱分离鉴定方法,系统优化GC-MS的分析条件,同时比较分析益母草的新鲜花、干燥花、新鲜花蕾和干燥花蕾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益母草花及花蕾的挥发油,以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在进样口温度为280℃、分流比为5∶1、流速为1.0mL·min~(-1)、升温梯度为5.0℃·min~(-1)、接口温度为280℃、离子源温度为230℃和离子源电压为60eV的色谱条件下,GC-MS法可对益母草花挥发油进行良好的分离鉴定。结论对益母草的新鲜花、干燥花、新鲜花蕾和干燥花蕾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升温梯度与流速是色谱峰分离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7.
伪品紫花曼陀罗子冒充韭菜子成因及其鉴别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罗定强  冯鲁田  黄艳 《安徽医药》2009,13(4):390-391
目的分析紫花曼陀罗子冒充韭菜子的原因,建立紫花曼陀罗子与韭菜子的鉴别方法。方法比较两者显微特征,化学反应以及紫外光谱的差异。结果紫花曼陀罗子种皮石细胞特征明显,具生物碱的化学反应特性,并且两者紫外光谱差异大。结论鉴别方法简便、专属性好,能明显区分紫花曼陀罗子和韭菜子,分析其原因便于检验和监管。  相似文献   

18.
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又称洋金花,有20多种,多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中国有6种,为1年生草本植物,多生长于田间、沟旁、道边、河岸等处。全株均有毒,毒性物质为莨菪碱、东莨菪碱和阿托品等。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曼陀罗中毒罕见,有病例报道多为误食曼陀罗种子、果实、叶、花所致,其毒性作用是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抑制,阻断乙酰胆碱反应,对抗和麻痹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我院近日成功救治1例冈服用自制抗风湿药酒中毒诊断为曼陀罗中毒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五种曼陀罗在栽培过程中总生物硷含量变化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涵庆  唐世蓉 《药学学报》1958,6(2):107-112
曼陀罗与颠茄、茛菪同属于茄科(Solanaceae)植物,且均含托品类生物硷——茛菪硷(Hyoscyamine),东茛菪硷(Scopolamine)和阿托品(Atropine);曼陀罗早在我国本草纲目已有记载,别名为“風茄儿”和“風茄花”,主要用作镇痛、镇痉药物;中国药典(1953年版)把曼陀罗列入法定生药之一种,市售之“洋金花”即系曼陀罗(Datura metel.L. f. alba和Datura innoxia Mill.)之干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新疆曼陀罗子生品维吾尔医药学炮制及其炮制品的毒性.方法 维吾尔医药学炮制法制备新疆曼陀罗子炮制品.选用小鼠对新疆曼陀罗子炮制品进行急性毒性及亚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小鼠对新疆曼陀罗子炮制品最大耐受剂量为32 g(生药)/kg.与对照组比较,新疆曼陀罗子炮制品组第2天血清AST含量升高(P〈0.05);第7天、第14天(雄性)小鼠血清ALT含量升高(P〈0.05,P〈0.01);第2天、第7天、第14天(雌性)小鼠血清BUN含量降低(P〈0.05~P〈0.01);第2天(雌性)、第7天小鼠血清CRE含量降低(P〈0.05~P〈0.01).结论 维吾尔医药学炮制方法处理新疆曼陀罗子(生品)能降低其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