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健 《陕西中医》2011,32(12):1654-1656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电针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159例肩周炎患者分为治疗组(穴位注射、电针疗法)和对照组(传统针刺法),经2疗程(14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指数(VAS)和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变化情况,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3.75%、96.25%,对照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8.86%、79.75%;两组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配合电针疗法治疗肩周炎具有祛瘀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温针灸配合运动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运动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运动针刺法,对照组采用运动针刺法配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6.6%、63.3%,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1.7%、43.3%.两组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治愈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肩关节运动功能综合评分,治疗组(300.06±20.57),对照组(240.99±15.2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运动针刺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优于运动针刺法配合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  相似文献   

3.
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5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现军 《光明中医》2007,22(5):32-33
目的:观察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2例,采用针刺三间穴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针刺组.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16%,对照组为78%,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在第一疗程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三间穴治疗肩周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有肩关节周围炎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6天为一个疗程,共二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两组治疗方法均能改善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症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0%,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治愈率为(63.33%),治疗组的治愈率为(36.67%),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治愈率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法,并且可以更好的减轻患者的疼痛,改善关节功能、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运用飞经走气针刺法治疗肩周炎整体疗效上优于常规针刺法治疗肩周炎。  相似文献   

5.
目的:寻找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的最佳方法.方法:临床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耳穴贴压加艾灸组(54例)、药物组(42例).耳穴贴压加艾灸组采用耳穴贴压加艾灸足三里、丰隆、局部水疱处;药物组采用口服、外擦无环鸟苷.结果:耳穴贴压加艾灸组治愈率为55.5%,总有效率为100.0%;药物组治愈率为9.5%,总有效率为61.9%.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加艾灸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组,耳穴贴压加艾灸法不失为治疗复发性单纯疱疹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横骨穴治疗老年性夜尿频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针刺横骨穴组(治疗组)和艾灸横骨穴(对照组)法,对60例(每组30例)患者进行对比治疗,并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改善夜尿次数方面亦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在提高有效率和减轻夜尿次数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痛点灸治疗寒湿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100例寒湿型肩周炎病例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针刺治疗,观察组则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局部痛点艾灸辅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与显效率分别为22.0%、4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0%、20.0%(P0.05)。结论:在寒湿型肩周炎临床治疗方案中,在针刺治疗基础上给予局部痛点艾灸辅助治疗的疗效确切,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5,(11):1522-1523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推拿法治疗运动型网球肘和外用药物法治疗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和推拿相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外敷药物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50%,无效率0%,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率为20%,无效率25%,总有效率为75%。2组比较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 :针刺配合推拿法对运动型网球肘有较好疗效,其效果优于临床普遍用的外用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周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临床治愈率为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临床治愈率为31.7%,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疗效能发挥协同效益,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艾灸补脾肾,刺血拔罐祛瘀血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的临床结果。方法: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针刺、艾灸加刺血拔罐组)和对照组(肌肉注射降钙素及口服钙尔奇D片)各54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近期临床显效率68.5%,有效率94.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38.9%和70.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艾灸补脾肾,刺血拔罐祛瘀血治疗骨质疏松症疼痛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阴陵泉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阴陵泉穴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只单独采用推拿治疗。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每疗程6 d),治疗组治愈22例,愈显率为90.0%;对照组治愈13例,愈显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肩关节上举外展、外旋、后伸内旋以及疼痛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对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改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针刺阴陵泉穴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能够有效地干预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促进其临床痊愈。  相似文献   

12.
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刘宜军  周友龙 《中国针灸》2004,24(10):677-678
目的:探索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122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2例根据本病发展规律分为急性期、静止期和恢复期,针对各期特点施以不同针灸疗法;对照组60例采用临床常规针灸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90.32%,对照组为7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优于常规针灸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加神阙隔盐灸治疗黄褐斑6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针刺加神阙隔盐灸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加神阙隔盐灸治疗,对照组46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并随访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9.1%,二者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刺加神阙隔盐灸对黄褐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葛宙挺 《吉林中医药》2013,(12):1266-1267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茯苓汤内服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7月来本院就诊的肩周炎患者49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4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茯苓汤内服的方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温针灸的方法治疗,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12例,总有效率为87.5%,2组治疗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为5.9%,对照组复发率为16.7%,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配合茯苓汤内服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穴位注射加灸对癌痛患者外周血中IL2/IL2R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穴位注射吗啡加艾灸对癌痛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调节机制.方法:将44例癌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和常规组(21例),分别进行穴位注射吗啡加艾灸和常规的吗啡注射,治疗20天后,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的含量,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的mRNA表达.结果:观察组癌痛患者血清中IL-2的含量升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观察组癌痛患者IL-2R的mRNA阳性表达率为65.22%,与常规组(23.81%)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灸治疗通过促进IL-2的分泌和IL-2R的mRNA表达,对癌痛患者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低下有改善作用,从而达到直接和间接治疗癌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10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贾卫华  张镜  王玲  刘梅举  马艳东 《河北中医》2003,25(12):925-927
目的 观察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1 0 0例 (治疗组 ) ,并与常规针刺治疗 1 0 0例 (对照组 )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临床治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分别为 78.0 0 %、99.0 0 % ,对照组分别为 61 .0 0 %、87.0 0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缩短疗程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 P <0 .0 1 )。结论 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疗效确切 ,能较快缓解疼痛 ,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隔附子饼温和灸足三里、膝眼的方法,观察其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隔物温和灸组用隔物温和灸治疗,穴取患膝犊鼻、内膝眼、足三里;药物组口服仙灵骨葆胶囊治疗.治疗4周后采用关节主症疼痛量表(VAS)、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量表评估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关节疼痛、严重性指数的改善都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隔物温和灸组止痛效果、病情严重性指数的变化均优于药物组(P<0.05).隔物温和灸组基本临床痊愈率为80.0%,起效时间为(10.91±4.17)天,药物组为53.3%、(12.28±4.60)天,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隔物温和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仙灵骨葆胶囊.  相似文献   

18.
灸刺足三里治疗难治性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采用灸刺足三里激发“循经感传”治疗难治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灸刺足三里组(试验组)、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取合谷、太冲、头维等穴,试验组在对照组取穴基础上加灸刺足三里,以患者自觉有温热感沿针体传入穴位深层为度。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试验组中,有循经感传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明显优于无循经感传者的80·0%(P<0·05)。结论:灸刺足三里激发“循经感传”治疗难治性面瘫具有较好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颈三针合隔药饼灸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针刺"颈三针"合隔药饼灸与常规夹脊穴针刺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的疗效差异。方法:将91例颈椎骨质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针刺崇骨、大椎、陶道,取白术、白芍制成药饼于痛点施隔物灸;对照组给予针刺C_2—C_7夹脊穴常规治疗。以治疗前后颈项酸痛、肩背酸痛、压痛、颈椎活动情况积分的变化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显愈率为76.1%,优于对照组的42.2%(P<0.05)。两组各项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观察组在颈项酸痛、肩背酸痛、压痛、颈椎活动方面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颈三针"合隔药饼灸治疗颈椎骨质增生疗效优于常规取夹脊穴治疗。  相似文献   

20.
微波针灸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60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郭福成 《中国针灸》2001,21(9):8-16
方法采用微波针灸的方法,取犊鼻、内膝眼穴为主治疗60例(74个关节);随机用温针灸的方法治疗20例(30个关节)做为对照.结果(以治疗膝关节个例数做为统计标准)微波组60例(74个关节)临床治愈27例,显效32例,好转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7.29%,与温针组20例(30个关节)对照相比,x2=8.844,P<0.05,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微波所产生的热效应较艾灸透入的更深,作用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