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运用GC-MS技术对柔毛淫羊藿与朝鲜淫羊藿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柔毛淫羊藿和朝鲜淫羊藿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分离鉴定。结果共鉴定出2种淫羊藿中76个挥发性成分,其中28个共有成分。结论柔毛淫羊藿与朝鲜淫羊藿挥发油在组分和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为2种淫羊藿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水蒸气蒸馏法分别提取姜黄挥发性成分并进行GC-MS比较分析,并结合PCA技术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黄挥发性成分,运用GC-MS技术,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通过PCA技术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2种方法共鉴定出48个挥发性成分,其中顶空固相微萃取法鉴定出41种挥发性化学成分,水蒸气蒸馏法鉴定出33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共有成分为26种。结论:2种方法鉴定出的挥发性成分及其相对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PCA分析亦进一步验证了其异同。与水蒸气蒸馏法比较,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所得挥发性成分数目和种类较多,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微波辅助提取与水蒸气蒸馏杭白芷挥发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微波辅助提取与水蒸气蒸馏杭白芷挥发油的提取率和化学成分。方法:分别采用微波辅助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白芷挥发油,并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其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共鉴定出68个成分,从微波辅助提取和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挥发油中分别鉴定出了59种和37种化合物,分别占总峰面积的88.93%和94.79%。结论:微波辅助提取与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有较大差异,微波提取的挥发油成分更多。  相似文献   

4.
川白芷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不同商品的川白芷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69个化合物,同时测定了各种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百分含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四川不同产地厚朴中挥发油和多糖的含量,鉴别挥发油组成,为川厚朴产区优质种质资源筛选及质量标准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挥发油测定法甲法测定厚朴中挥发油含量,并运用GC-MS法鉴别挥发油组成;采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厚朴中多糖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厚朴挥发油、多糖含量分别为0.18%~0.40%及5.47%~21.51%;从10个产地厚朴挥发油中共鉴定出93个化学成分,其中10种为共有成分。结论:四川境内不同产地厚朴中挥发油在成分及含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多糖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兴安白芷的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兴安白芷(Angelica dahurica Benth.et Hook.f.ex Franch.et Sav.的干燥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分析其与祁白芷挥发油成分之间的异同。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其挥发油成分。结果:从兴安白芷挥发油中检出244个色谱峰,鉴定了76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6.13%。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四烷醇(tetradecanol,19.43%)、α-柠檬烯(α-limonene,15.25%)、3-蒈烯(3-carene,10.94%)、正十二烷醇(1-dodecanol,5.74%)和1R-α-蒎烯(1R-α-pinene,3.85%)。结论:兴安白芷和祁白芷共有成分有38个,占兴安白芷挥发油总量的34.54%,其倍半萜及其衍生物类成分的数目和含量要远远低于祁白芷。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安徽、湖南、广东、广西及江苏等五个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含量和化学成分,为薄荷饮片的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采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五个产地薄荷饮片中挥发油提取量存在明显差异,安徽产挥发油含量最高,广西产挥发油含量最低。五个产地挥发油中共计检出49种化学成分,其中16种为共有成分,11种为产地特有成分。在16种共有成分中,薄荷醇、薄荷酮、胡薄荷酮及乙酸薄荷酯是四种主要成分,其相对含量之和介于51.51~81.73%之间,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结论:不同产地薄荷饮片挥发油主要成分含量存在的地域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目前中药市场薄荷饮片质量良莠不齐的现状,需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8.
《中南药学》2019,(2):216-219
目的对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药材性状、挥发油含量及挥发油成分分析。方法观察测量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药材性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GC-MS方法比较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挥发油各成分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不同品系桂郁金外形为纺锤形、卵圆形、类球形,断面颜色为白色,横切宽为2 cm左右,纵切面长为3.5~9.8 cm,挥发油得油率为0.07%~0.15%。从A10中鉴定了10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86.12%;从A18中鉴定了11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79.15%;广成中鉴定了18个成分,占挥发油总含量的62.74%,3个不同品系桂郁金共有的成分有6个。结论 3种不同品系桂郁金不仅药材性状存在一定差异,挥发油含量、挥发油成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本研究可为进行分子水平种质研究提供前期基础,为进一步筛选优良桂郁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红皮云杉针叶挥发油气相色谱(GC)-质谱(MS)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分析方法。方法:采用GC-MS技术,以HP-5MS色谱柱为分析柱,对黑龙江省的10批红皮云杉针叶挥发油分别进行指纹图谱的测定和樟脑、龙脑、乙酸龙脑酯3个成分的含量测定。结果:指纹图谱中鉴定了22个共有峰,10批红皮云杉针叶挥发油的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0;红皮云杉针叶挥发油中樟脑、龙脑和乙酸龙脑酯在含量上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系统方法学验证说明该方法可用于红皮云杉针叶的鉴别与品质评价。  相似文献   

10.
李菲  杨元霞 《中国药师》2016,(1):182-184
摘 要 目的: 分析与比较玫瑰花和月季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两者的鉴别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技术进行挥发油成分分析。通过计算机质谱谱图数据库进行检索,确定挥发油化合物组成,并采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化合物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河南新安产地的玫瑰花和月季花挥发油平均得率分别为0.042%和0.038%。两者鉴定出的化学成分分别为22个和21个,其中共有的化学组分有6个。结论:两者挥发油成分既具有明显相似性,也存在差异。利用气质联用能较好地判断两者挥发油组分的异同,能为两者的鉴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当归是中国常用的药食同源药材之一,素有“十方九归”的美称。当归挥发油是当归的主要药效成分,主要由苯酞类、萜烯类及烷烃类等多种化合物组成,其化学成分复杂,且当归的生长环境、炮制工艺、提取方法等因素均会引起当归挥发油成分含量的变化。当归挥发油具有降血压、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平喘、抗炎及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临床应用价值较高。本文通过查阅近十年来国内外有关文献,对当归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梳理,汇总了影响当归挥发油化学成分的诸多因素,重点综述了其降血压、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部位、平喘等多种活性作用,以期为当归挥发油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比较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太子参提取物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异同。方法:使用水蒸馏提取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太子参中提取挥发性成分,用归一化法测定其百分含量。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计算机联用技术分离鉴定其中的化学组成。结果:太子参超临界CO2流体萃取物中初步鉴定了3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亚油酸乙酯(28.70%)、n-十六酸(23.12%)、3-糠醇(5.51%)等;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初步鉴定了17种成分,主要成分为2-丙基呋喃(22.45%)、3-糠醇(19.78%)、3-乙基-3-甲基戊烷(19.47%)。结论:2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差异较大,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提取的挥发油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太子参药材中的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13.
郑建珍  刘文涵 《中国药房》2010,(31):2924-2926
目的:对不同白术栽培品种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术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对不同白术栽培品种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测定,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鉴定出主流白术主要化学成分27种,占总化合物的84.24%;鉴定出2个变异白术化学成分分别为37种和35种,分别占总化合物的91.92%和94.72%。主流品种主要含苍术酮;变异品种主要含茅苍术醇、β-桉油醇和苍术酮,富含倍半萜醇类。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白术药材的质量评价和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林丽  孟德胜  陈芸 《中国药业》2005,14(11):47-48
目的:探讨视明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成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测出白芍、黄芩、白芷、三七药材.结论:该法简便,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功效综述当归挥发油及其苯酞类成分对平滑肌的作用。方法 通过检索CNKI、维普、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筛选出相关的35篇文献进行综述,全面总结当归挥发油及其苯酞类成分对平滑肌的作用及其与当归功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当归挥发油及其中藁本内酯、丁苯酞对平滑肌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上述药理作用与当归功效有密切的关系。结论 当归挥发油及其苯酞类成分的药理活性及其与功效之间的关系研究,为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妇科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为当归及其有效组分的临床应用、研发调节平滑肌舒缩功能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王方  王灿 《中国药房》2012,(7):599-602
目的:研究白芷醇提物延缓皮肤衰老与抗氧化作用的相关性,探讨其延缓皮肤衰老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以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3种自由基体系对白芷醇提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采用D-半乳糖颈背部sc复制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白芷醇提物设高、中、低剂量(6.0、3.0、1.5mg.10g-1)组,连续ig给药42d后,对小鼠皮肤匀浆中3种抗氧化指标和2种皮肤衰老化指标进行测定,并对抗氧化指标与皮肤老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白芷醇提物体外对3种自由基均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高、中剂量白芷醇提物均能显著提高衰老模型小鼠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丙二醛(MDA)和脂褐素(LF)含量,并能显著提高皮肤中羟脯氨酸(Hyp)和水分的含量(P<0.01或P<0.05);低剂量白芷醇提物能显著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并显著提高皮肤含水量(P<0.05)。高剂量白芷醇提物对Hyp的影响与对SOD、MDA、LF等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有较密切相关性(r=0.921)。结论:白芷醇提物具有较强的体内、外抗氧化活性,这一活性与其延缓皮肤衰老作用密切相关,且可能是其美白抗衰老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抗病毒口服液的制备和薄层鉴别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水提醇沉法制备抗病毒口服液,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黄芩、白芷、栀子、麻黄、大黄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栀子、麻黄、大黄药材。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制剂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活性炭对白芷多糖提取液脱色的工艺条件.方法 考察脱色温度、活性炭添加量和脱色时间对白芷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多糖脱色率和多糖剩余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工艺的参数.结果 活性炭添加量对脱色效果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温度,再次为时间.最佳脱色条件为脱色温度60℃,活性碳添加量2%,吸附时间30 min,在此条件下,脱色率为96.20%,多糖剩余率为82.36%.结论 活性炭对白芷多糖脱色工艺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红药片的质量标准.方法:用TLC法对川芎、当归、白芷和红花进行了鉴别。结果:在TLC色谱中检出川芎、当归、白芷和红花.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红药片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