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卞朝华  尤艳  李东姝 《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60-160,163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本院2005年2月-2007年12月93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的护理配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急诊手术。围术期死亡7例,病死率为4.7%,其余治愈出院。结论: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术中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以及与手术医师熟练的配合,缩短手术时间,均是成功救治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6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经过护理人员手术前积极准备、术中医护默契配合、手术后健康教育,麻醉和手术取得成功.结论 科学合理的护理有利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郭小刚  张彬  贺德栋 《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39-1440
目的:探讨肝损伤合并腹腔其它脏器损伤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至2007年收治的58例肝损伤合并腹腔其它脏器损伤的临床资料,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治愈45例,死亡13例,病死率22.4%,死亡原因主要为严重的失血性休克、腹部合并伤、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腹部创伤诊断仍以腹部症状、休征为主要依据,腹腔穿刺、腹部CT检查对诊断腹部脏器损伤的准确率高,根据伤情正确选择治疗方法,积极处理合并伤,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救护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急诊抢救时的护理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中61例复苏成功;7例死亡,均为休克分级Ⅲ~Ⅳ级的中重度患者,其中2例多脏器严重损伤患者入院短时间内死亡,1例死于脑疝,1例术中死亡,3例因并发症死亡.结论 准确评估休克程度,迅速建立输液通道及时给予液体复苏,尽快止血并严密观察病情动态变化,是成功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蒙少凤 《广西医学》2004,26(6):893-894
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是常见的危急重症,患者可在短时问内产生失血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抢救治疗。若延误时间,轻者会造成患者肢体缺血、坏死和致残,重者因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手术室护士能否积极正确地配合手术急救至关重要。我院2001年1月~2003年12月配合急救四肢主干血管损伤急诊手术53例,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中急救的护理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王永中 《当代医学》2014,(18):87-88
目的:探讨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手术的注意事项以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需要进行急诊手术的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第一时间进行院前现场止血、扩容等措施并及时送往医院对其进行急诊手术处理,观察其手术效果。结果55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经急诊手术以及有效的护理配合均抢救成功,后均康复出院,未发生并发症以及不良反应。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及时的院前止血扩容,改善或者血压并及时给予急诊手术,能有效提高或者救治成功率并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以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32例我院妇产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医护人员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积极配合以及术后健康教育,是手术达到最佳效果的关键所在.结论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急诊手术中的医护配合以及护理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 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处理及护理。 方法 对我科接诊的39例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病例急诊救护进行总结。结果 39例患者经急诊紧急处置后,均安全送入手术室行急诊手术并抢救成功。结论 通过急诊护士准确预检分诊,把可疑宫外孕破裂的患者从急腹症患者中鉴别出来,配合专科医生尽快确诊,进行早期救护干预,稳定生命体征,为急诊手术争取先机。 [关键词] 宫外孕 失血性休克 急诊 救护  相似文献   

9.
冯玉华  李晓恒 《当代医学》2009,15(18):141-141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休克程度(轻、中、重)指标进行评估,正确制定科学的护理计划,尽早建立各种抢救管道,正确选择输液成分、输液速度、穿刺部位,为临床提供重要参考依据。结果66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以腹腔脏器损伤出血为其共同特点,临床治愈64例,死亡2例。结论66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均有外伤史,均行剖腹探查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我们制定了周密、科学的护理计划,为手术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临床疗效非常满意。  相似文献   

10.
多脏器复合创伤在外科较常见,因伤情复杂,病情危重,护理难度较大。1997-02我院成功地抢救1例多脏器损伤,合并多处骨折及全身多处软组织严重损伤的病人,经我们86天的积极抢救治疗和精心护理,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30岁,于1997—OZ—05因车祸撞伤后叨IEI。急诊始人病房。入院时,患者神志清,面色苍白,呈危重病害,被动体位。门诊诊断:多脏器损伤,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和骨折,失血性休克合并脑震荡,脑挫裂伤。入院后40tnin送手术室急诊手术。孩患在气管插管下全麻行剖腹探查,术中见右肝叶和右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手的综合治疗手段.方法 对本院2006年2月~2009年12月问的9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治疗要点.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急诊手术.经过救治护理.全部91例病患均治愈出院.结论 对于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来说,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术中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以及配合手术医师,缩短手术时间,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周涛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3,(11):1465-1466
目的探讨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情况。结果 89例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以腹腔脏器损伤出血为共同特点,临床治愈86例,死亡3例。结论腹部创伤致失血性休克临床较为常见,在抢救过程中,时间就是生命,争取及早止血、抗休克,快速扩充血容量,边抢救边做术前准备,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李卫 《中华医护杂志》2007,4(5):452-452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急救、护理。方法 探讨对46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术前生命体征,腹部体征观察,建立快速有效输液通道纠正休克,完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 45例患者治愈,另1例合并严重的胸部损伤而死亡。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常合并多脏器损伤,易导致失血性休克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因此,严密的病情观察,早期诊断,及时抢救,尽早手术能大大降低并发症及临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康复率,本文就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2月~2013年8月期间收治的失血性休克患者140例,对其在诊治和护理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对患者的心理特征和护理要点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结果: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接受临床诊治期间均会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的心理。结论:针对失血性休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同时予以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患者接受治疗的配合度,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伊国业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125-125
目的:探讨延迟与即刻液体复苏对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早期救治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n=34)和即刻复苏组(n=34)。结果:延迟组与即刻组比较术前输液量、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病死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闭合性腹部损伤合并失血性休克,延迟液体复苏可维持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为进一步行确定性手术治疗赢得时间,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损伤患者急诊行血管造影术(DSA)的护理配合,确保血管造影术的顺利完成。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07年6月收治下肢动脉损伤患者共12例,并实施了急诊DSA血管造影术。术中严密监测血压变化、下肢动脉损伤及不良反应的表现并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处理。结果12例患者均有远端动脉搏动消失减弱及疼痛,其中有2例大出血失血性休克,7例合并下肢骨折,1例患者术中出现造影剂过敏反应,经有效处理后,均顺利完成血管造影术。结论掌握下肢动脉损伤的止血救治,抗休克措施和血管介入诊疗知识,掌握术中的并发症,采取有效措施,医护默契配合,对确保迅速顺利完成血管造影检查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杨康 《重庆医学》2000,29(5):387
例1:患者,男,29岁,车祸伤1 小时入院。X线提示:盆骨多发性骨折,左下肢股骨开放性骨折,右下肢股骨闭合性骨拆,下腹膨隆,腹腔穿刺有血。初诊为:多发性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失血性休克。立即行静脉切开,双通道输血补液,中心静脉压监测,行急诊手术。探查发现:腹腔积血伴活动性出血2000ml以上,脾脏外侧缘有 1.5cm纵行裂口,膀胱破裂、尿道断裂。急行脾脏修补缝合,膀胱修补等危及生命的合并症止血及尿道会师吻合术。同时行左下肢彻底清创、股骨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右下肢股骨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18.
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破裂是外科常见的危重急诊,常因腹部、下胸部受到钝性暴力作用,如高处跌坠,硬物直接撞击、挤压等引起,造成腹部实质性脏器的破裂,大血管损伤等,由于病人在短时间内丧失大量血液,导致循环血量急剧减少,全身脏器组织中的微循环灌流不足和细胞缺氧面发生失血性休克。本文介绍了41例肝破裂伴失血性休克,在全麻下紧急实施剖腹探查、肝叶修补或肝部分切除手术抢救配合的体会。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闭合性肝损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对6年来收治的61例闭合性肝损伤病人急诊手术的麻醉处理进行分析。本组中单纯性肝破裂17例,合并一个脏器损伤的7例,2个以上脏器损伤的有37例,休克43例。全部病例均在气管内插管、静脉吸入复合全麻下手术治疗。治愈53例,治愈率为86.9%。作者认为,早期快速、足量扩容是纠正休克的关键,选用对心血管系统抑制小和对肝功能影响小的麻醉药,并全麻配合气管内插管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术中维持心血管功能的稳定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王燕霞  刘正秀 《中外医疗》2010,29(32):162-162
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至2010年2月3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急诊手术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在积极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行急救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中,术前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术中认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和尿量的变化以及与手术医师熟练的配合均是成功救治患者的护理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