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规避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降低住院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应用科学的风险筛选工具,包括护理风险评估单、六西格玛失效模式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表,筛选高危风险因子,评定风险等级,确定高危风险人群;应用视化管理理论结合信息化警示工具屏蔽高危药物风险,实现实时输液进程监控;通过建立风险预控组织网络和高危风险监控系统实施高危风险的全面监控,护理安全路径和应急处理流程和不良事件上报系统实施风险预控。结果应用3年来,压疮护理达标率由91.5%提高到98.4%,导管护理达标率由91.5%提高到97.9%,静脉置管感染率由原来的8.4%降至2.9%;护士护理评估单记录时间减少,因高危药物给药错误引起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从平均18起/年下降至3起/年。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高危风险预警预控体系的构建提高了护士风险管理意识,对护理风险进行检测、识别、诊断、评价、预警和控制,能够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保障患者住院过程中的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边志卫 《现代护理》2006,12(12):1128-1129
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 将2001~2005年发生在儿科的39起护理缺陷,按护理缺陷发生的环节、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进行图表分析.结果 药物剂量错误的发生率占41.03%,是儿科最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 加强高危环节的控制和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缺陷发生的原因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降低儿科护理缺陷的发生率.方法将2001~2005年发生在儿科的39起护理缺陷,按护理缺陷发生的环节、护理人员工作年限进行图表分析.结果药物剂量错误的发生率占41.03%,是儿科最易发生护理缺陷的关键环节;低年资护士是发生护理缺陷的高危人群.结论加强高危环节的控制和加强对低年资护士管理是减少护理缺陷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高静 《全科护理》2014,12(8):739-740
[目的]了解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分析70例护理风险事件存在的种类、性质、原因、人员等。[结果]70例护理风险事件中,护理缺陷62例,护理纠纷3例,护理事故5例;组织管理因素6例,病人和家属因素16例,药物及医疗器械因素12例,医疗护理技术因素20例,护士个人因素16例;工作年限≤2年的护士占68%,3年~5年的护士占25%,6年~10年的护士占7%。[结论]低年资护士是发生风险的高危人群,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理风险事件,加强环节管理,提高护士防范意识,保证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投诉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对策。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120起护理投诉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我院办公室对每例投诉的详细记录,按投诉发生的时间、原因进行分类归纳和分析。结果护理投诉呈逐年上升趋势。投诉的原因:沟通障碍占37.5%;医疗费用过高占18.3%;静脉穿刺失败占15.8%;服务态度不佳占15.0%;医疗法律知识缺乏占10.0%;护理差错占3.3%。结论儿科服务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人群,所以我们更应该对患儿实施优质的护理,让患儿和家长满意。增强服务意识、加强医患沟通,重视业务素质培养,把好护理质量关,密切关注高危因素,在护理人员和家长中普及法律意识,是当前降低儿科护理投诉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 将我院儿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儿给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2组患儿住院期间的护理质量、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的焦虑状态及住院时的满意度.结果 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后,实验组患儿住院期间护理质量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患儿家属的焦虑状态降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 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预防儿科护理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给予患儿更好、更全面的照顾,提高护理质量,树立护理人员在百姓中的良好口碑,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管理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儿科ICU护士54名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管理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学历、职称、ICU工作年限、仪器、感染、护士素质、系统及协作为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护士素质、系统因素及协作因素为我院儿科ICU护理风险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护士素质、系统因素及协作因素为护理风险管理的独立影响因素。管理者应加强培养护士核心能力及价值观,强化护士队伍整体工作态度,建立以科学技术、风险防范为主的风险管理队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风险上报管理系统;加强医护患间的相互配合和默契程度,推动儿科ICU科学安全治疗的持续发展,降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高临床风险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根因分析法( RCA)探讨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为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有效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应用根因分析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上报的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探讨不良事件类别、发生的科室、时间、工作时段,与护理人员能力的关系及系统和非系统原因。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2月儿科各科室共上报护理部护理不良事件33例。输液渗漏占45.5%,用药错误占15.2%,漏执行医嘱占9.1%;血液肿瘤科占27.3%,传染儿科占27.3%,新生儿科占24.2%;8月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多;中、晚班重点时段发生多,占57.6%;护士自身因素占22.31%,而系统因素占61.99%。结论护士自身应加强学习与训练,认真履行护士职责;管理上转变管理理念,加强培训考核督导,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重视终点环节和系统的管理等,是预防和控制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李雪雅 《妇幼护理》2022,2(2):475-477
目的 探讨医疗风险评估表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安全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儿 科住院治疗的患儿 150 例,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治疗的 75 例患儿为对照组,采用 以常规儿科护理。2021 年 1 月至 2021 年 12 月入院的 75 例患儿为观察组,实施以医疗风险评估表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比较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结果 对照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0.67 %)高于观察组(2.67 %)(P<0.05)。 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90.67 %)低于观察组(100.00 %)(P<0.05)。对照组健康教育、病房护理、心理护理、风险护理等评分 低于观察组(P<0.05)。结论 医疗风险评估表联合风险防范式护理可以提高儿科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 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归纳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0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45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时其中发生护理投诉的62例患儿资料进行分析,归纳风险因素,制定并采取相应防范措施,观察防范效果.结果:儿科护理中的主要风险因素有护理人员因素、管理因素和社会因素;采取防范措施后(2009年9月~2010年9月)护理投诉率明显低于上一年(P<0.05).结论:加强护理风险防范能明显提高儿科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