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从1990年4月至1991年12月共做放射状角膜切开术治疗近视眼300例,随访到55例,其中男50例,女5例。双眼手术者18例,共73只眼。患者按术前屈光的轻重分为4组:第一组-1.50~-3.00D.S.,第二组-3.25~-4.50D.S.,第三组-4.75~-6.00D.S.,第四组-6.00D.S.以上。手术挑选年龄18~50岁,近视稳定2年以上,度数在-1.00~6.00D.S.之间,矫正视力可达1.0,全身及眼部无影响切口愈合的疾病,因种种原因不宜戴眼镜者。术前检查包括常规眼科检查,屈光测定,超声角膜厚度测定。手术一律在手术显微镜下施行。表麻及球结膜下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以近视首诊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78例检查、确诊分析,以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方法选取2007-2012年以近视首诊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78例(156眼),对其性别、年龄、屈光状态、眼压、房角、眼底、视野、家族史等有关参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31例(39.7%),女47例(60.3%)。发病年龄:10~15岁23例,16~20岁33例,21~25岁13例,26~30岁9例。屈光状态:<-3.00 D的低度近视眼58眼,-3.00~-6.00 D的中度近视眼50眼,>-6.00 D的高度近视眼13眼,正视眼35眼。眼压:10~20 mmHg者54眼,21~25 mmHg者34眼,26~30 mmHg者42眼,31~40 mmHg者19眼,>40 mmHg者7眼。眼底:C/D<0.6者97眼,C/D 0.6~0.8者53眼,C/D>0.8者6眼。眼底照相所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 RNFLD):阳性者149眼,可疑者7眼。全自动视野分析仪检查:不同程度视野损害者102眼,阴性者54眼。156眼房角全部为开角未见特殊异常。有青光眼家族史者8例。结论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发病隐匿,发病年龄较早,发现时大多为中晚期,在本病近视眼有高度的发病率,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慎重对待近视眼患者,重视全面的眼部检查,这是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学龄前儿童的屈光状态及其发展分布规律 ,抓住儿童视觉发育敏感期的弱视治疗 ,我们对 10 6 4例学龄前儿童进行屈光检查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7年~ 1999年对省属单位幼儿园进行视力筛查 ,视力 <1.0的 4~ 6岁儿童 10 6 4例 2 12 8只眼 ,男 5 0 8例 ,女 5 5 6例。1.2 检查方法 :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 ,用 5 %托吡卡胺眼水点眼 5分钟 1次 ,共 5次 ,最后一次滴完 2 0分钟后检影验光 ,排除其它眼病 ,无外眼及内眼手术史。1.3 标准 :≥ +0 .5 0 D为远视 ,≥ - 0 .2 5 D为近视 ,同一眼两条子午线屈光度差≥ 0 .5 …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脱离(网脱)为临床常见眼病之一,青少年视网膜脱离并不少见。现将我院1980年~1989年住院治疗的青少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资料与成年网脱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共72例,74只眼。11岁~30岁组47例,男35例,女12例,其中有钝挫伤史25只眼,并发先天性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2例。成年组25例,男15例,女10例。 2 青少年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①患者的屈光状态以正视眼及近视眼为多(见表1)。  相似文献   

5.
朱光  谢桂珍 《淮海医药》2007,25(5):387-388
目的 探讨屈光不正性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994~1999年门诊经扩瞳、验光、配镜、遮盖、红闪、精细目力训练的128例(239只眼)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视性弱视患者率最高(55.23%),近视性弱视(31.80%),散光性弱视(12.97%).远视性弱视、轻度弱视及发病年龄小的弱视治疗效果好.结论 屈光不正性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屈光状态、弱视程度、年龄有关.  相似文献   

6.
笔者以随机抽样法取我院1997年眼科门诊弱视患儿73例102只眼,做以临床统计分析,从中了解弱视与屈光、屈光参差、斜视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 对73例102只眼弱视患儿,均采用常规检查对眼无明显器质病变,用托品卡胺散瞳,戴镜。将矫正视力≤0.8者定为弱视,共计3~15岁患儿73例102只眼。平均年龄6.5岁。其中男43例,62只眼,女30例,40只眼,共计102只弱视眼。查斜视角用国产大型同视机。  相似文献   

7.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是现代科技应用于临床屈光医学的一项新技术,自八十年代经不断发展,准分子激光技术已逐渐应用于眼科临床[1],现就我院于1997-10~1999-10间,所行完整随访资料的PRK 548例1056只眼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548例1056只眼,男324例,624只眼,女224例432只眼,年龄18~38岁,近视屈光度为-1.50D~-11.50D,本组资料按近视的屈光度分为A组(-1.50D~-6.00D),共207例,B组(-6.20D~-9.00D),共236例,C组(-9.20D~-11.50D),共105例。1.2 术前检查包括裸眼视力,…  相似文献   

8.
1989年6月~1996年6月共收治睑缘炎患者62 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睑缘炎患者62 例(105只眼),其中男11 例(15只眼),女51 例(90只眼).年龄6 岁~81 岁.病程3 d~0.5a.复发者20 例(36只眼),复发次数最少1次,最多4次.62 例中观察组32 例(53只眼),其中鳞屑性睑缘炎13例(23只眼),溃疡性睑缘炎8 例(12只眼),眦部睑缘炎11 例(18只眼).对照组30 例(52只眼),其中鳞屑性睑缘炎13例(24只眼),溃疡性睑缘炎6 例(11只眼),眦部睑缘炎11 例(17只眼).  相似文献   

9.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简称VEP)用于弱视研究已有30余年。近年来围绕弱视发病机理探讨,存在“中枢发生论”与“外围发生论”之争。我院近一年来采用美国NomadLE多功能电生理记录仪,对78例弱视儿童作了p—VEP和视网膜电图(F—ERG)检查.现报告如下。一、检查对象 (一)正常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12岁。远近视力均≥1.0,立体视40~100″,无内外眼疾病,眼肌运动无异常。 (二)弱视组:由弱视专科门诊随机抽样。男43例、女35例;年龄4~12岁。单眼弱视31例,双眼弱视47例,计125只眼。所有患儿均经外眼、眼位、屈光  相似文献   

10.
熊晓斌 《江西医药》2003,38(6):432-433
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主要有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近年来,LASLK治疗近视成为较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1临床资料对接受该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随机选择435只眼,年龄范围18~45岁,平均年龄26.07岁,其中≤40岁者占94.02%。手术范围为近视-6.00D~-30.00D,平均-10.97D±3.56D,其中屈光度最高为-6.00D。按屈光度分为两组,A组:-6.00D~-14.75D,共393只眼,平均近视度-9.38D±1.52D;B组:-15.00D~-30.00D,共42只,平均近视度为-19.59D±1.…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1992-06~1996-03以来,笔者对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施行信封式鱼口的人工晶体植入术53眼。其中男23眼,女30眼。年龄最大者为82y,最小者63y,植入晶体的屈光度为+18D~+23D,随访最长时间为45mo,最短者2w。  相似文献   

12.
詹士江  叶敏捷  廖荣丰 《安徽医药》2020,24(11):2170-2173
目的分析 18~30岁近视病人眼生物测量参数的分布及相互之间相关性。方法选取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准分子激光术前检查的 18~30岁近视病人 2 075例,均选择右眼进行散瞳验光,并按等效屈光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A组,<-3D,349只眼)中度近视组(B组, -3D~-6D,1 140只眼)高度近视组(C组,>-6D,586只眼)。采用眼前节全景仪(Pentacam)测量眼轴(AL)、角,膜曲率半径(CR)及前房深度(ACD)计算,平均角膜曲率(K)及角膜曲率半径比(AL/CR)。结果三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着 SE的增加, AL、K、AL/CR均逐渐,增加, CR值逐渐降低,三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组间 AC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7)。 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中 SE与 CR呈线性正相关,与 AL及 AL/CR均呈线性负相关(r分别为 0.121,-0.597,-0.782,均 P<0.001)。在与 AL相关性分析中, AL与 K呈线性负相关(r= -0.514,P<0.001)与 CR及 ACD呈线性正相关(r分别为 0.514,0.296,P<0.001)。在与 AL/CR相关性分析中, AL/CR与 CR呈线性负相关(r=-0.33,5,P<0.001)与 AL、ACD呈线性正相关(r为 0.592,0.289,P均< 0.001)。随着 SE逐渐增加, AL/CR与 CR相关性逐渐减弱,与 AL相关性逐渐增,强。结论 18~30岁近视病人的屈光度主要与眼轴、角膜曲率(半径)及 AL/CR有关,前房深度相关性不显著。其中 AL/CR对屈光状态的预测优于其他屈光参数。 AL及角膜曲率之间可能存在一个相互作用的机与制,通过改变角膜屈光力使屈光状态偏向正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大样本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的近视眼眼底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及分析。方法欲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的患者5589例11178眼,术前充分扩瞳后直接检眼镜、间接检眼镜结合三面镜、巩膜压迫器检查眼底并绘图记录。结果明显眼底并发症而暂缓或停止手术者共1350例(24.15%)1785眼(15.97%)。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前充分扩瞳后进行以间接检眼镜为主的详细的眼底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异常视力屈光状态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龄前儿童是视觉发育的重要阶段 ,眼屈光状态变化较快。近年来 ,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已引起社会关注 ,为了探索学龄前异常视力儿童的屈光状态及发生、发展、分布规律 ,及早发现儿童的眼科疾患及时治疗 ,提高儿童的智力 ,促进视觉发育 ,我们对 1999年 2月至 2 0 0 1年 2月来就诊的 2 3 4例裸眼视力 <5 .0的学龄前儿童进行了屈光检查分析及治疗探讨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计 2 3 4例 416只眼 ,均无其他眼病及眼手术史。其中男 181只眼 ,女 2 3 5只眼 ,4岁 5 8例 ,5岁 94例 ,6岁 82例。1.2 方法 :视力检查采用国际标准…  相似文献   

15.
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的眼底检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行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术前近视患者直接检眼镜和间接检眼镜的检查结果。方法分别以直、间接检眼镜对2315例(4574眼)和1358例(2429眼)行激光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在扩瞳状态下进行眼底检查,对可疑眼底病灶辅以三面镜确诊。对检查结果进行分类比较。结果1998~2000年准分子激光术前以直接检眼镜检查患者共2315例(4574眼),发现视网膜脱离2眼,未发现周边眼底异常。2001~2002年对1358例患者(2429只眼)术前进行间接检眼镜检查,检查发现各种周边部视网膜脉络膜变性和异常。其中包括视网膜非加压发白315眼占13.0%,色素沉着467眼占19.2%,条状变性160眼占6.59%,格子样变性40眼占1.65%,玻璃体视网膜牵引26眼占1.07%,视网膜裂孔49眼占2.02%,亚临床视网膜脱离8眼占0.33%。对严重的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及视网膜浅脱离80眼占3.29%进行眼底激光的治疗,4眼占0.16%进行手术治疗。分析发现近视屈光度越高,眼底发生格子样变性、干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几率较大(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术前间接检眼镜检查可以发现直接检眼镜不易发现的眼底周边视网膜异常,为及早发现和治疗眼底病变提供良好的方法和机会。非手术高度近视患者也应进行常规周边眼底检查。  相似文献   

16.
本文旨在探讨根据临床症状、体征、病程及B超检查评价654-2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近年来经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水肿型)住院患者32例.全部符合WHO诊断标准(血淀粉酶>500 u somogyi,B超提示胰腺水肿).其中男12例,女20例.年龄18岁~45岁.发病后急诊收入院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6例,两组病人发病时间,基础情况基本相同.对照组仅给常规治疗(禁食、解痉、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组加用654-210~40 mg/日,分成2~3次静脉滴注.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在住院后查尿、血淀粉酶,二维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屈光不正对于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的影响。方法随访98例(102眼)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122个月的患者。入组条件:无眼底疾病,无后发性白内障,无手术并发症的患者。检查项目:日常生活视力,眼压,人工晶体,眼底;综合验光仪检查患者的屈光不正情况,角膜地形图检查患者角膜曲率,散光类型。VF-14量表调查患者的视功能生存质量情况。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屈光不正患者93眼(91%),其中近视患者75眼(74%),远视患者18眼(18%),散光患者77眼(75%),散光中不规则散光患者占到62%。平均VF得分为(75.00±20.54),与视力等级的相关系数为-0.4,经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与>-4.00 D、>+1.50 D和>±1.00 D的散光有明显相关性。结论屈光不正是影响白内障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之一,尤其是散光性屈光不正,造成患者的不便,影响患者的视功能,需要配镜校正,故需加强术前检查及必要的白内障联合散光校正手术。  相似文献   

18.
高度近视通常指-600D以上并有不同程度的眼底改变,由于眼球的病理改变引起并发症而影响视力。我们对100例200只眼高度近视进行验光观察,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本组100例来自门诊验光病人,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5~60岁。12周岁以下者1%阿托品散瞳双眼,3次/日,连续5d;12~40岁复方托品酰胺散瞳;40岁以上小瞳验光。均以视网膜检影验光确定屈光度数。2 结果与分析高度近视100例,屈光度最高-3200D,10~20岁年龄组最多,33例(33%)。从职业分析,学生最多,48例(48%)。矫正前远视力01以下最多180只眼(90%)。可见高度近视眼的视功能损害是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对8~15岁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进行调节及双眼视功能检查,以明确近视性屈光参差者调节及双眼视功能的关系,为近视性屈光参差的防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 收集近视性屈光参差者60名,低度屈光参差者(1.00D≤双眼等效球镜差<2.50D)30名,中高度屈光参差者(双眼等效球镜差≥2.50D)30名.其中同期检查的对照组30名(双眼等效球镜差<1.00D),对三组人群进行双眼视功能(近立体视功能、Worth 4点),调节功能(调节幅度,调节灵活度,正负相对调节以及调节反应),水平隐斜视的检查.结果 调节幅度和负相对调节在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近立体视,Worth 4点,正相对调节和调节反应在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正相对调节在低参差组和高参差组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4,6.81;P=0.021,0.000);调节反应在低参差组和高参差组的高度数眼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3,20.12;P=0.032,0.000),高参差组与对照组相比,调节灵活度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P=0.015).高参差组和低参差组的远、近距离眼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参差组和高参差组在远/近距离的眼位(隐斜度)均较对照组大,随着近视性屈光参差的程度加大,对双眼视功能损害也加重.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双眼间调节参数也发现部分异常,低参差组和高参差组中高度数眼的调节反应较对照组落后,正相对调节在低参差组和高参差组均较对照组小,调节灵活度在高参差组中明显下降.以上调节参数的改变与近视性屈光参差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决明胶囊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屈光回退的影响。方法将46例78只眼,LASIK术后屈光回退患者按年龄随机分成4组,15~20岁为A组12例19只眼,21~40岁为B组16例27只眼,41~60岁为C组11例19只眼,组内空白对照(D组)7例13只眼。各组分别进行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复方决明胶囊治疗和空白对照试验研究,观察治疗前后视力、屈光度、眼压等。结果使用复方决明治疗从视力恢复、屈光度的减低及眼压的控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决明用于控制LASIK术后屈光回退具有明确的治疗作用,复方决明胶囊的临床应用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