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隐神经移位至腓肠神经治疗足跟部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因马尾神经损伤后导致足跟部溃疡长期不愈的9例患者,采用踝内侧的隐神经移位至外側的腓肠神经上。结果术后9例患者随访10~55个月,平均34个月,患者足跟、足底外侧感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足跟溃疡逐渐愈合,无复发。结论对神经源性的足跟外侧部溃疡,行隐神经-腓肠神经移位术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高频超声检测正常成人股神经和隐神经的方法和声像图表现。方法应用高频超声探头检测42例正常志愿者双下肢股神经和隐神经,观察正常神经的声像图表现,测量宽径、厚径及横截面积等参数,并分析其与年龄、身高、体重的相关性。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股神经的主干和隐神经的大腿主干部分。左侧与右侧的股神经与隐神经的宽径、厚径及横截面积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股神经和隐神经的宽径、厚径及横截面积与年龄均无相关关系(P均〉0.05);股神经与隐神经的宽径、厚径及横截面积与身高、体重呈正相关关系(P均〈O.05)。结论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股神经和隐神经的主干,对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定位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刚  吴蔚  杨坤  张琼 《中国康复》2017,32(1):63-64
目的:观察射频热凝术治疗隐神经髌下支卡压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隐神经髌下支卡压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A组32例和B组31例,分别进行隐神经髌下支的射频热凝术治疗与神经阻滞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的数字疼痛评分法(NRS)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T)评分。结果:2组术后1周、3及12个月NRS及TUG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2组术后1周时NRS及TUG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在术后3及12个月NRS及TUGT评分更低于B组(P0.05)。结论:隐神经髌下肢射频热凝术治疗能有效缓解隐神经髌下支卡压征的疼痛症状、缩短起立-行走时间,两组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远期疗效以射频热凝术组为优。  相似文献   

4.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改善腓肠神经伴行血管为蒂的逆行筋膜皮瓣静脉回流、恢复腓肠神经供区皮肤感觉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行小隐静脉-大隐静脉端-端吻合(VA)、腓肠神经-隐神经端-侧吻合(NR).结果本组8例患者,其中5例如行VA、2例加行NR.3例未行VA者术后皮瓣均发生水泡等静脉回流障碍现象;5例加行VA者除1例因手术意外发生皮瓣远端干性坏死外均无静脉回流障碍;2例加行NR者,1例术后2个月皮瓣和足外缘皮肤感觉重现(另1例随访中).结论加行VA可解决皮瓣静脉回流问题;加行NR既不影响隐神经供区皮肤感觉,又可恢复腓肠神经供区的皮肤感觉.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转移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05/2006-03,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小腿远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行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逆行岛状皮瓣转移修复术。皮瓣面积最大为16cm×10cm,最小为6.5cm×5.5cm,平均11.2cm×7.4cm;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33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术后转移皮瓣血供良好,31例存活,随访6~18个月,皮瓣质地满意;2例出现坏死,但筋膜层存活,经游离皮片植皮后愈合。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外观满意,存活率高,是修复小腿远端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隐神经卡压综合征是指隐神经在股内收肌管前口部,因各种原因受到卡压,而引起以膝内侧放射痛、小腿内侧感觉减退为主要特征的证候群。我科1995-2001年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隐神经卡压综合征8例,随访1-8年,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腿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构建,为临床足部损伤修复提供解剖学理论。 方法:实验于2004-01/08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实验室完成。64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由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军区临床解剖学研究中心提供。6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以外踝尖、内踝最凸出点为观测标志点,重点显微解剖:①隐神经-大隐静脉、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吻合。②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与胫骨、腓骨、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供血关系。另用4侧标本行远端蒂复合瓣摹拟手术。结果:①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来源:隐动脉(3-5支)穿皮支、膝下内动脉穿皮支、胫后动脉肌间隙支(2-7)、骨皮穿支(1-2)支、踝前内侧穿皮支、踝上穿皮支和踝管筋膜穿皮支(4~5支)。②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来自腓动脉肌间隔穿支4~8支,最远的跟外侧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77;1.3)cm,外径(0.6&;#177;0.2)mm。③腓肠肌内、外侧头动脉沿途发2-6支的肌皮穿支营养皮神经浅静脉。④胫后动脉肌间隙支营养胫骨、比目鱼肌内侧半。⑤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营养腓骨、比目鱼肌外侧半。上述穿皮支平均外径在0.3~1.6mm,发出皮支、筋膜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浅静脉血管链以及深、浅筋膜血管网。 结论:小腿皮神经、浅静脉、骨膜、筋膜和皮肤的营养血管同源,可以设计4种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用于足部和小腿下段的创伤修复。  相似文献   

8.
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728例皮瓣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32例.结果728例皮瓣存活,3例出现部分坏死,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临床应用腓肠神经 -小隐静脉营养血管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32例。结果72 8例皮瓣存活 ,3例出现部分坏死 ,1例出现皮瓣中央溃疡。结论小隐静脉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多源的动脉血供和丰富的静脉回流网 ,临床随意性相对较强 ,是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