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虹  邱彬彬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9):1266-126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由于存在高粘血症,呼吸道反复感染,易诱发或加重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我院采用阿魏酸钠辅助治疗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刘彤华  左安兰 《河北医药》2003,25(11):866-866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出现神经精神症状除肺性脑病所致外 ,尚有多种原因。正确及时地识别病因对治疗至关重要。1 临床资料我院 1997年至 2 0 0 2年住院的肺心病患者资料较完整的2 2 8例 ,出现神经精神症状 67例 ,占 2 9.4%。其中肺性脑病 5 1例 ,其他原因所致 16例 (见表 1)。 67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 1997年第二次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慢性肺心病诊断标准。急性加重期是指患者出现以呼吸衰竭和 (或 )心力衰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急性病情加重[1 ] 。表 1 动脉血气分析及电解质情况原因例数 PaCO2(mmHg)PaO2(mmHg)K+(mmol L)Na+(mmol L)Cl-(mm…  相似文献   

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是以肺、心衰竭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是指肺心病病人在缓解期或稳定状态下 ,在短时间 (几天 )内病情突然加重 ,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炎症加重和症状恶化。肺心病在我国城乡居民的调查中患病率为 4‰ ,在≥ 15岁的人群中患病率为 7‰[1] 。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治疗一般采取综合治疗。主要包括 :控制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剂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减少气管分泌物的药物的使用、氧疗、心力衰竭的治疗、低渗血症的治疗 ,及降低高碳酸血症的治疗等。大多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但也碰到一些病人 ,经过上…  相似文献   

4.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多种诱因加剧了机体的缺氧状态,对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尽快降低肺动脉压力是关键。2004年10月至2006年7月,我们采用酚妥拉明与川芎嗪联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依照肺心病呼吸  相似文献   

5.
霍芳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1):830-830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将 80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 ,7d为 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硝酸甘油、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应用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出现明显的心力衰竭时 ,病情危重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们采用酚妥拉明和可拉明混合液静脉滴注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病人 80例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选自第三医院和第二医院在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间住院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 15 8例 ,所入选病例均符合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 80例和对照组 78例。观察组中男 5 9例 ,女 2 1例 ;年龄 4 9~ 84岁 ,平均 6 8 4岁 ;病程 7~ 2 8年 ;心功能按NYHA分类分组 ,Ⅱ…  相似文献   

7.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呈缓慢进展,往往表现为急性发作期与缓解期交替出现.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引起多组织器官损伤十分常见,并且是影响临床病情和病程的重要因素之一.故保护和促进组织器官功能恢复是预防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综合治疗措施的重要方面.我们自2002年12月~2004年6月,在常规治疗措施基础上,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采用益气补肾化痰活血法配合氧疗的临床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朱育华 《江西医药》2002,37(5):383-384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在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发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容易误诊,死亡率高,应引起重视.我院近10年收治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伴发急性心肌梗死3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多因肺部感染引起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本文就我院1995年5月至1998年5月收治的139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病人发生肾损害41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旨在加深对慢性肺心病肾损害的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多器官衰竭情况 ,现将我科 1997~ 2 0 0 0年收治慢性肺心病 4 4 2例 ,其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 15 7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慢性肺心病 4 4 2例 ,诊断符合 1977年全国肺心病修订标准。其中多器官功能衰竭者 15 7例 ,男 96例 ,女 6 1例 ;年龄 4 5~ 80岁。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肺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诊断标准 :凡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在具有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的基础上 ,合并以下任何一项者 ,可诊断多器官功能衰竭。肺性脑病 :符合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性脑病诊断标准。肾功能衰竭 (肾衰 ) :血肌酐 (Cr)≥…  相似文献   

11.
梁昆峰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217-218
目的:探讨中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23例(年龄大于60岁)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此类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年龄30~60岁)。两组患者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抗生素,严重时行机械通气及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础疾病、肺心病心力衰竭、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体温、白细胞升高情况、心电图异常情况、胸部X线异常情况等。结果:两组在合并基础疾病、合并肺心病心力衰竭、合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心电图异常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中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表现存在差别,老年患者死亡率高于中年患者。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采用机械通气救治是目前重要的一种方法,但需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患者痛苦大.近2 a我科在有效抗感染、改善气道通气功能,纠正心力衰竭等前提下,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呼吸机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比常规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明显下降,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原因,探讨临床防护对策.方法 分析本院126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资料.结果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随着年龄增大,抵抗力下降,出现肺部难以控制的感染,长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导致肺、心、脑、肾、消化道、肝等多脏器功能障碍或衰竭及DIC,增加病死率.结论 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加强监测各重要脏器的功能变化,对合并MODS患者,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切实做好各种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可提高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MODS的防治效果,减少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作用.方法 66例60岁以上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入选患者采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31)护肝采用静脉滴注肌苷1.0g,维生素C 2.0g和门冬氨酸钾镁20mL,1次/d,连用2周.治疗组(n=35)护肝采用GSH1.2g经静脉输入,2次/d,连用2周.同时监测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总胆汁酸(TBA)、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时间(PT)及child-push评分并进行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肝损害的肝功能复常方面显示更为良好的治疗效应,ALT,AST,TBIL,TBA和child-push评分改善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30d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PT,ALB,出院时的死亡率和30d内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 GSH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是有效的和安全的.在慢性肺心病常规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GSH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肝损害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疗效优于常规护肝治疗.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简称肺心病)是我国呼吸系统的一种常见病、多继发于慢性支气管、肺疾病,尤其慢阻肺,约占80%~90%。是指支气管-肺组织、胸廓或肺血管病变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产生肺动脉高压、继而右心室结构或(和)功能改变的疾病[1]。肺心功能代偿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失代偿期应积极控制感染,控制呼吸衰竭,控制心力衰竭,防治肺性脑病等并发症。慢性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10%-15%左右,但经过积极治疗可以延长患者的寿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该病的护理知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本文回顾了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心血管内科和社区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100例临床资料,探讨健康教育在慢性肺心病患者护理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桂坤  杜娟 《贵州医药》2006,30(12):1072-107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发病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法分别测定30例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16例肺心病缓解期患者及15例正常对照者血清IL-13水平;用比浊法测定其IgG水平。结果(1)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和缓解期组IL-13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IL-13水平高于缓解期组(P<0.05);(2)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IgG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组(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组IL-13和IgG水平呈直线正相关(r=0.90,P<0.001)。结论IL-13与肺心病的发病有关,且和IgG一起与导致肺心病急性加重的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7.
C反应蛋白在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军 《首都医药》2008,15(22):27-28
目的观察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与C反应蛋白(CRP)的关系。方法42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治疗前和感染控制后检测CRP水平,并进行自身对照。结果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清CRP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敏感性高于体温、白细胞计数、分类、血沉(P<0.05)。结论CRP可做为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指导治疗的一个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因低氧血症和二氧化碳(CO2)潴留等因素,绝大多数患者呈高凝血状态,非常容易形成肺细小动脉原位血栓,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本文探讨了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的临床价值,效果满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3年1月至200  相似文献   

19.
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多器宫功能障碍综合征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简称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易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MSOF)。1997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收治肺心病 182例次 ,其中并发 MOF61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并发 MSOF 61例 ,年龄 41岁~ 84岁 ,60岁以上 5 0例 ,其中男 42例 ,女 19例。肺心病诊断符合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标准 ,患肺心病病程 7a~ 45 a,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至 MOF发生时间 2 d~ 3 5 d,本组患者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史。1.2 诊断标准 凡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在发生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的基础上 ,合并下列情况之…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是农村中常见病,我院自1997年以来采用酚妥拉明静滴加抗栓灵片含服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选择5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病例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按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其中男13例,女13例;年龄42~76岁,平均62岁;病程11~32年;合并心力衰竭Ⅱ度10例,Ⅲ度16例。对照组24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39~76岁;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