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曾欣  李丽玲  胡晓静 《中华护理杂志》2022,57(15):1898-1903
父亲是早产儿的主要照护者之一,在母亲无法实施袋鼠式护理时,父亲是重要的替代人选。目前,国外已广泛开展由父亲实施的袋鼠式护理,相关研究较多,而国内则处于起步阶段。该文综述了国外早产儿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意义、实践方法,分析了父亲实施袋鼠式护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旨在为国内开展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蒋红芳   《护理与康复》2018,17(8):45-47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对NICU早产儿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NICU收治的112例早产儿,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前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以及进行致痛操作时与进行致痛操作后1min、2min新生儿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出院前早产儿头围增长、身长增长、体质量增长情况及早产儿母亲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出院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围增长、身长增长、体质量增长值分别为(4.27±1.51)cm、(6.29±2.24)cm、(1.82±0.49)kg,对照组为(3.14±1.89)cm、(5.08±1.76)cm、(1.31±0.35)k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早产儿母亲护理满意度94.64%、对照组73.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予袋鼠式护理可明显改善其神经行为状态,促进其体格发育,减轻其疼痛感,提高其母亲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加拿大家庭参与式照护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中的应用现状,从模式的构建到实施的政策保障,重点阐述了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重视早产儿及父母的就医体验,让家庭参与护理过程,培训父母护理知识,为更新早产儿护理模式,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对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NICU 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生命体征平稳的早产儿,将家属愿意接受袋鼠护理的早产儿53例设为试验组,家属不愿意接受袋鼠护理的患儿57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早产儿接受袋鼠护理前后呼吸频率、心率、体温;1周、2周后日摄入奶量;3周、6周后体重。结果试验组早产儿接受袋鼠护理时的呼吸频率、心率、体温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1周和2周后,两组早产儿日摄奶量均有所提高,但2周后试验组摄奶量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周、6周后两组早产儿体重均有所增长,但6周后试验组早产儿体重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可稳定早产儿生命体征,有效提高摄奶量,促进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稳定性的影响,明确袋鼠式护理的安全性,有助于缩短早产儿的治疗过程,提早出院,减轻早产儿父母的经济负担.方法 将42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早产儿纳入本研究.所有早产儿均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温箱保暖;且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观察早产儿在护理前、袋鼠式护理中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结果 42例早产儿在接受袋鼠式护理前、护理中的呼吸、心率比较无显著差异,血氧饱和度较护理前有显著的改善.结论 袋鼠式护理不会对早产儿的生理指标产生不良影响,且能提高早产儿的血氧饱和度,改善缺氧状况,但是在袋鼠式护理的过程中仍需加强监护.  相似文献   

6.
目的早产儿生长发育应用袋鼠式护理的研究进展。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3月在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病房(NICU)收治的早产儿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传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袋鼠式护理:成立袋鼠式护理小组、建立袋鼠护理专用病室、对早产儿父母进行培训、进行袋鼠式护理。研究者于干预30天后评估早产儿生长发育指标、NBN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早产儿干预后体质量、体长及头围均小于实验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NBN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早产儿干预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袋鼠式人文关怀护理在NICU早产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NICU病房的25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早产儿进行袋鼠式人文关怀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早产儿足跟采血所致疼痛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早产儿足跟采血后NIP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人文关怀护理在NICU实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早产儿足跟采血所致的疼痛及维持其生理稳定,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能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关注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指导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并探讨该方法对其亲职压力和育儿胜任感的影响。方法 便利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在银川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出生且入住NICU的64例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2例。试验组在常规发育支持护理的基础上,在早产儿住院第7天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其母亲进行袋鼠式护理,每天1次,每次2 h,共干预7 d。对照组给予常规发育支持护理和健康教育。在早产儿住院第7天、第14天及2、4、6月龄时,分别采用亲职压力量表和育儿胜任感量表评估其母亲的亲职压力和育儿胜任感。结果 在早产儿住院第7天,两组亲职压力量表和育儿胜任感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早产儿住院第14天以及2、4、6月龄时,试验组亲职压力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育儿胜任感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指导无创机械通气早产儿母亲实施袋鼠式护理能降低其亲职压力,并提高其育儿胜任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将袋鼠式照护模式应用于早产儿对其生理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并为这类群体的优质照护积累照护经验。[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58例早产儿,将其视为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60例早产儿,将其视为研究组,在对照组传统干预基础上予以袋鼠式照护。记录两组早产儿在干预实施前和实施过程中的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和心率、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早产儿智力发育指数(MDI)、神经行为指标、体格发育水平。[结果]两组早产儿干预前后的呼吸频率和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血氧饱和度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PDI和MDI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头围增长、体重增长和身长增长均较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模式应用于早产儿,能促进其生理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发育,使其各方面机能均向着正性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NICU早产儿照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4月1日~2019年12月1日收治的84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家属内在照护需求满足程度[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CFNI)]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家属CCFNI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ICU早产儿导入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家属内在照护需求满足程度,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早产儿执行疼痛性操作时应用袋鼠式护理对改善操作性疼痛的效果.方法:将本院N IC U收治的90例早产儿按入科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5例早产儿接受N IC U常规护理,观察组45例早产儿接受常规护理和袋鼠式护理.比较两组早产儿操作性疼痛评分及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  相似文献   

12.
早产儿的发育支持护理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樊杰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79-783
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al Supportive Care,DSC)是改变NICU环境和照顾方式,从而预先保障早产儿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护理方法[1],它要求照护人员能预先估计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应激压力,给予支持性的措施,缓解压力,促进发育.根据相关研究,发育支持护理已显示出有望改善极低出生体重儿的预后.近年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极大降低了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的死亡率,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使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最优化[2,3].发育支持护理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对早产儿特别是极低出生体重儿的照顾[1].下面对其理论基础、实施方法和效果评价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发展性照顾理念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余捷文  金伟 《护理学报》2008,15(2):64-65
总结在NICU中应用发展性照顾理念对早产儿进行护理的经验体会。在NICU中,根据发展性照顾理念制定早产儿个性化护理方案。对不能进食的早产儿实施非营养性吸吮;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实施脐静脉插管、留置静脉留置针等减少、减轻疼痛刺激;模拟子宫环境制作"鸟巢,"为早产儿创造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患儿体质量达到1 500 g、生命体征平稳时采取袋鼠式护理,提供亲子接触;根据每个早产儿的病情、体质量及不同的适应时间进行新生儿抚触,促进胃泌素和胰岛素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应用发展性照顾理念实施早产儿护理,可以使早产儿体质量增长明显,生存能力增强,缩短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减少,提高早产儿的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袋鼠式护理在早产儿临床护理中作用显著,且该护理的实施方法及辅助工具在不断改进。本文就袋鼠式护理的定义、实施方式、实施过程中对家庭的影响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袋鼠式护理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贺卫佳  梁宇杰 《全科护理》2023,(33):4670-4673
总结袋鼠式护理的实施方法和过程以及对早产儿各项生长发育指标的影响,为早产儿实施袋鼠式护理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袋鼠式护理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院NICU治疗的8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传统护理与探视模式,观察组40例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照护能力、护理满意度、婴儿1月内再入院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家长照护能力、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婴儿1月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可以提高患儿家长照护能力,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婴儿1月内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7.
李英姿  朱影 《护理研究》2005,19(5):888-889
近年来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极大降低了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病死率.发育支持护理是改变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环境和照顾方式、保障早产儿及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的护理方法,要求护士能预先估计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应激能力,给予支持性的措施,缓解压力,促进发育.我院NICU自2002年1月-2003年1月对收治的90例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袋鼠式护理对早产儿母亲育儿胜任感和亲职压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6月-2023年2月入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40例早产儿及其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早产儿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袋鼠式护理,采用育儿胜任感量表、亲职压力量表对2组早产儿的母亲进行评估。结果 2组早产儿母亲育儿胜任感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64.173,P<0.001;F组间=7.061,P=0.002;F交互=3.158,P=0.006);2组早产儿母亲的亲职压力得分在时间效应、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8.291,P<0.001;F组间=14.175,P=0.001;F交互=2.514,P=0.004)。结论 袋鼠式护理能够提高早产儿母亲的育儿胜任感,降低其亲职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干预.方法 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家庭参与式护理.分析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情况、家属的新生儿照护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的身高、体重、头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的护理态度评分、护理知识评分、护理技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式护理对NICU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能提高家属的新生儿照护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国内外早产儿护理研究现状、了解当前研究热点,预测其发展趋势。方法:检索中文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WOS)中有关早产儿护理的期刊文献,采用CiteSpace 5.8.R1可视化分析软件对纳入文献的发文量、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3 525篇,英文文献760篇。近10年国内外发文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国内发文量多于国外。国内外作者合作网络图谱中均有网络形成,但中心性均<0.1。关键词分析结果显示,早产儿喂养、生长发育及延续性护理是国内研究热点;而国外以袋鼠式护理、疼痛护理、早产儿喂养和早产儿母亲焦虑等作为研究热点。结论:目前早产儿护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早产儿喂养、袋鼠式护理、延续性护理等方面。建议研究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拓展早产儿护理内涵,如护理模式、疼痛及营养管理、早产儿照护者情绪管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