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2 毫秒
1.
目的根据国家标准和院内实际情况,形成一套适合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及检测的方法,确保腔镜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采用手工粗洗+超声清洗+手工精洗方法清洗腔镜手术器械,详细介绍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前准备、清洗方法及清洗后洁净度检测方法。结果依据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及检测方法,使器械清洗质量均达标,重洗率明显降低。结论采用腔镜手术器械清洗及检测方法能确保腔镜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保障手术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实施敏感指标监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1月—2017年3月清洗消毒的手术器械为基准,检视器械33 658件设为对照组;以2018年1月—2018年3月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的手术器械,检视器械35 279件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清洗方法,观察组在实施常规的清洗方法上采用了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促进质量持续改进。通过设定方案,对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满意率两项指标进行差异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洗手术器械质量合格率98.27%,对照组清洗的手术器械质量合格率89.38%,观察组比对照组高8.89%(P0.05);医护人员对观察组的手术器械满意率98.75%,医护人员对对照组的手术器械满意率91.25%,观察组比对照组高7.50%(P0.05)。[结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监测,可以提高手术器械清洗合格率和医护人员对手术器械满意率,达到持续改进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手术室外来器械清洗灭菌效果监测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防止手术室医院感染.[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统一到消毒供应室进行专业化的清洗、打包、灭菌后,送手术室备用,对规范化管理前后所使用的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进行统计.[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发生率为3.0%,因清洗不合格而影响手术不能正常进行的发生率占清洗不合格器械的20.6%;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发生率及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发生率均降至0.[结论]对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清洗、灭菌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防止手术医院感染,保障手术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4.
兰燕 《护理研究》2010,(5):1386-1388
[目的]对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进行规范化管理,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防止手术室医院感染。[方法]将外来手术器械统一到消毒供应室进行专业化的清洗、打包、灭菌后,送手术室备用,对规范化管理前后所使用的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进行统计。[结果]实施规范化管理前,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发生率为3.0%,因清洗不合格而影响手术不能正常进行的发生率占清洗不合格器械的20.6%;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清洗质量不合格的发生率及影响手术正常进行的发生率均降至0。[结论]对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进行清洗、灭菌的规范化管理,能确保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质量,防止手术医院感染,保障手术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清洗方法对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统计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外来手术器械630套,其中168套由器械商清洗,462套由CSSD人员按清洗流程规范清洗。清洗质量由护理部统一检查验收后,包装、灭菌。结果医院CSSD人员清洗外来手术器械平均合格率为99.4%,器械商清洗平均合格率为72.1%。结论外来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由CSSD人员集中规范处理,不仅确保了手术器械的安全性,更提高了医院医疗护理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与保养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保养及管理经验。结果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对从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提高,器械的损坏情况减少,保证了器械的安全使用。结论加强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可使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降低器械的损耗,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医疗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7.
邬梅珍 《护理与康复》2005,4(6):462-463
目的了解护生对手术器械清洗认知的现状,以提高临床带教质量.方法采用问答和考评法考核护生对手术器械清洗的认知.结果护生对器械清洗程序、清洗要领及器械清洗时的自身防护等知之甚少.结论护生对手术器械清洗认知的现状与临床实际需求脱节严重,带教老师要重视这方面的带教,提高护生对手术器械清洗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两种清洗方法对泌尿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方法通过目测法和隐血试验法,对两组清洗方法清洗泌尿手术器械效果进行检测评价。结果目测法检测实验组泌尿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100%,对照组泌尿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67.5%。隐血试验法检测,实验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91.67%,对照组器械清洗质量合格率为10.0%。结论手工刷洗后,用全自动超声清洗机清洗泌尿科手术器械可取得更好的清洗效果。  相似文献   

9.
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对复用手术器械灭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复用手术器械清洗流程持续改进后的清洗效果。方法将复用手术器械随机分为2组,使用常规清洗流程和改进流程两种清洗方法,比较清洗效果、灭菌合格率和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清洗流程改进后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灭菌合格率、手术医护人员满意度均优于常规清洗流程组。结论清洗流程的持续改进使器械清洗质量明显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与保养的最佳模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保养及管理经验。结果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对从眼科显微手术器械进行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得到提高,器械的损坏情况减少,保证了器械的安全使用。结论加强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清洗、灭菌、保养与管理,可使眼科显微手术器械的功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降低器械的损耗,延长器械的使用寿命,从而降低医疗综合成本。  相似文献   

11.
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监测与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控制,使清洗质量持续完善。方法通过实际工作中不同清洗方式组合应用,并结合肉眼目测、5倍带光源放大镜、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3M清洗测试棒等清洗效果评价方法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清洗前20件污染手术器械和清洗后140件手术器械的采样检测,清洗前手术器械污染率达100%,目测清洗后物品,肉眼初检97%清洗干净,借助5倍带光源放大镜检测94%清洗干净;Browne STF负荷测试卡检测均合格;3M清洗测试棒检测单一的清洗方式清洗后物品均有不同程度污染,组合方式清洗后物品污染率大大降低。结论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改善是一项持续的过程,必须通过行之有效的检测措施来评价清洗过程的有效性,以推动清洁方式的改进和保证清洗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对我院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清洗人员进行224次抽查,其中有35次检查出器械清洗不合格,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清洗剂选用、清洗设备运用、清洗器械本身结构复杂、清洗设备是否合适、清洗操作流程、清洗设备布局、操作台是否宽敞、取水是否方便、预处理是否规范、操作人员认知是影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清洗设备运用不正确、预处理不规范、操作人员认知不规范及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是影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影响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清洗设备运用不正确、预处理不规范、操作人员认知不规范及未遵守清洗操作流程,因此,应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清洗操作和质量标准的培训,避免因器械清洗不合格导致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在眼科手术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增加器械回收频次、器械精细分类清洗、采用不同清洗方法、加强维护保养的方法,对传统的眼科手术器械清洗流程进行改良.结果 使用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后,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功能质量均有上升;被动更换手术器械的次数少于改良器械清洗程序前的更换次数;而器械的报损率明显降低.结论 改良的器械清洗程序,可提高眼科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和功能质量,减少器械的损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手术器械集中清理是预防医院感染和保证手术安全的首要环节,使用后的手术器械如果清洗不彻底,残留任何的有机物,均影响灭菌效果和手术安全[1]。为了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和工作效率,解决不同规格手术器械的摆放,避免全自动清洗消毒器清洗时手术器械相互叠放、轴节部位、咬合面不能充分暴露。我科2012年4月自行设计制作了手术器械清洗固定架,经过2年的临床应用,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管理方法,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选取某器械厂商提供的骨科置入手术器械各100件分别设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对照组则由器械厂商负责清洗。采用放大镜目测检查法、蛋白质残留测试法检测两组的清洗质量。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发现观察组清洗不合格2件,对照组不合格45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06,P〈0.01);两组各抽检30件进行蛋白质残留测试,观察组清洗不合格3件,对照组不合格21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7,P〈0.01)。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清洗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6.
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手术器械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进行比较,以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灭菌效果。方法应用隐血试验试纸法对3种不同清洗方法清洗后的手术器械进行检测。结果3组器械清洗质量阳性不合格率分别为酶洗组(实验组1)2.5%,酸化水洗组(实验组2)11.5%,肥皂水洗组(对照组)45.5%。结论安必洁多酶浸泡清洗手术器械是提高器械清洗质量的有效措施;隐血试验试纸法检测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方法简便,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7.
手术器械清洗方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手术器械上污染的血液、脓液、体液等非水溶性污物经常与微生物混合存在,如清洗不彻底将会严重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因此,手术器械洁净度的高低是影响灭菌质量的关键环节。近年来,各种类型的器械清洗机及清洗液不断涌现,使手术器械的清洗变得更加高效便捷。1清洗方法1.1人工清洗法1.1.1清水刷洗法使用后的手术器械用流动清水冲刷,虽然操作简便、经济实用,但只用清水洗涤清洗效果有限。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手术器械只用清水常规清洗后残留血阳性率达84%以上,器械咬合面残留血液更不容易洗干净,因此清水只能作初步清洗。1.1.2消毒剂消毒清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清洗效果,促进清洗质量提高。方法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和由器械厂商提供的自行清洗的外来手术器械采用放大镜下目测和残留蛋白测试两种方法进行清洗质量监测。结果放大镜目测检查试验组合格率99.65%;对照组合格率66.67%。蛋白质残留测试,试验组合格率98%;对照组合格率30%。结论将外来手术器械纳入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标准化清洗灭菌管理,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的清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眼科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对策。方法:采用整体抽样调查法选取2019年1月1日~2020年1月31日246件眼科复用手术器械,并对清洗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调查、跟踪清洗流程,统计和录入所有回收的眼科手术器械消毒、清洁及包装过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影响眼科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246件眼科手术器械清洗质量合格212件(86.18%),不合格34件(13.82%)。预处理规范、二次污染及清洁剂选择均为影响眼科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独立危险性因素(P<0.05)。结论:影响眼科复用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因素较多,应着重培养专业器械清洗技术人员,采用标准化和科学化工作流程,严格监控各项环节质量,确保器械清洗质量和消毒彻底,以延长器械使用寿命和减少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技能专业化与流程更新对手术器械管理的效果。方法:2006年2月~2007年8月手术器械由手术室护士在手术室内清洗、消毒、包装再送消毒供应室灭菌(对照组);2007年9月~2009年3月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专人负责回收、清洗、消毒、包装灭菌(观察组)。分别比较两组在手术器械清洗、灭菌合格率及手术医务人员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的差异性。结果:正式运行1年半,手术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由消毒供应室专人管理前的12.05%下降至专人管理后的2.25%;手术器械灭菌不合格率由10%下降至0.1%;手术医务人员对手术器械性能满意度由86%上升至98%,均P0.01或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手术器械由消毒供应室专人管理,在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方面进行技能专业化与流程更新,可有效提高手术器械质量,保证手术器械的安全使用,达到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