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放疗治疗全过程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实施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对45例宫颈癌患者行腔外加腔内放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等放疗中的护理配合。结果:45例患者经体外加腔内放射治疗及有效的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不适与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也大大提高。结论:对放射治疗的全过程护理干预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宫颈癌患者放疗的护理特点.方法 对30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及放射性直肠炎等并发症的护理对策.结果 30例宫颈癌患者经体外+腔内放射治疗及护理,所有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减轻了并发症带来了不适与痛苦,使治疗顺利完成.结论 宫颈癌患者放疗同时加以精心护理,可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减轻放射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对56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等系统的护理并针对放疗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56例宫颈癌患者,无1例中断治疗,全部完成放射治疗计划。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放疗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宫颈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全程护理干预措施以及实施护理过程中安全管理对策。方法对195例宫颈癌病人行体外+腔内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以及安全管理。结果195例宫颈癌病人经体外+腔内放射治疗及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不适与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也大大提高。结论对放射治疗的全程护理干预及安全管理对策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5.
林晓玲 《吉林医学》2014,(35):7986-7986
目的:探讨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在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100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加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观察放射性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使用自制调查问卷评价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联合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加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指导等系统的护理并针对放射性不良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试验组患者全部完成放射治疗计划,放射性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的满意度、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放疗同时,联合应用持续护理质量控制可有效减少放射性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宫颈癌患者满意度、治疗依从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放疗的影响.方法 对152例宫颈癌患者行体外+腔内放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等系统的护理并针对放疗反应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152例宫颈癌患者无1例中断治疗,全部完成放疗计划.结论 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放疗副作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宫颈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放疗计划,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杨文芳 《吉林医学》2012,33(11):2413
目的:探讨腔内放射治疗加体外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和意义。方法:对收治的7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体外放射治疗加腔内放射治疗。结果:本组病例均顺利完成治疗计划。放疗后出现放射性直肠炎12例(15.8%);放射性膀胱炎4例(5.3%),不同程度的阴道狭窄、粘连15例(19.7%);骨髓抑制28例(36.8%)。结论:采用剂量优化法,改变宫腔源和阴道源驻留位置,以真正做到个体优化治疗,从而改变了直肠、膀胱照射剂量和受照体积,进而减少了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宫颈癌病人放射治疗全程的有效护理方法以便配合放疗达到良好的疗效。方法对68例术后宫颈癌病人行放射治疗的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指导、饮食护理和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的护理以及安全管理,观察疗效。结果68例宫颈癌病人经放射治疗及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明显减轻了并发症带来的不适与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对放射治疗的全程科学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刘元明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54-3855
目的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的疗效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对2000年4月—2008年4月在我院接受放疗的430例宫颈癌患者采用腔内近距离放疗(ICRT)和体外放疗(EBR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430例宫颈癌患者经过治疗并跟踪调查,总存活率为75.58%。放射治疗后,有30例(6.98%)患者发生了放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肿瘤患者的分期、病理学类型、全疗程总时间等因素会影响宫颈癌的放疗效果。通过药物治疗、调整放疗次数以及制订合理的放射治疗计划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上采用EBRT加ICRT治疗宫颈癌,操作简单,临床疗效好,相应的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如将手术及化疗肤气合应用的病例计算在内.大约有80%的宫颈癌患者需接受放射治疗。宫颈癌的放射治疗包括腔内放疗和体外照射。腔内放疗主要针对肿瘤原发区,其照射有效范围包括宫颈、阴道、子宫体及宫旁三角区。我院后装室自1995年引进铱192高剂量率后装机以来,共进行了宫颈癌后装治疗3万余台次,根据病种和治疗方式的特点:笔者总结几点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陆云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7):107-107,85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应用最普遍,其适应范围广,疗效好。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对放疗病人加强护理及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食管癌患者行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9例食管癌患者行体外+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并做好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结果本组患者均能完成放疗计划。结论对食管癌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患者做好精心护理,在改善吞咽困难局部症状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宫颈癌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放射治疗是宫颈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以腔内照射配合体外照射的方法应用最普遍,其适应范围广,疗效好.目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保护自己的就医权意识很强,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服务质量、医疗护理安全,其法律观念、经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因此,对放疗病人加强护理及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放疗期间的护理措施。方法对80例宫颈癌患者手术后放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2例宫颈癌患者经放疗及护理。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无放疗并发症的出现,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例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也全部治愈。结论对进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患者施行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小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进行分期护理。方法:选取57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为对象,针对放疗前、中、后期出现并发症及临床症状实施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有效护理,使57例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结论:对放射治疗并发症只要进行及时正确,有效、细致护理,可以使患者顺利完成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濮阳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54例,采用6-MVX线进行全盆前后对穿照射,同时实施宫腔内放疗和阴道腔内放疗交替进行,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的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总缓解率为100%。肿瘤直径≤4 cm的CR率明显高于肿瘤直径>4 cm的CR率(P<0.05)。结论采用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能有效对局部肿瘤进行控制,对于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在宫颈癌患者体外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184例接受体外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过程的宫颈癌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92)和研究组(n=92),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采用生存质量问卷( QLQ-C30)调查表评估患者护理前、护理2个月后生活质量,并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QLQ-C30评分无差异(P>0.05),护理2个月后研究组QLQ-C3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7.83%VS90.22%),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在宫颈癌患者体外放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过程中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72例初治Ⅰ~Ⅳ期宫颈癌患者接受6-MVX线全盆前后对穿照射4000~5000 cGy,体外放疗3~4次/周,每次180~200 cGy;宫腔内放疗3000~4000 cGy,阴道腔内放疗3000~4500 cGy,1~2次/周,300~700 cGy/次,宫腔与阴道的腔内治疗交替进行。[结果]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的近期有效率是98.6%,5年总生存率为54.1%,其中Ⅱ期5年生存率为75.0%,Ⅲ期5年生存率为41.4%,影响宫颈癌近期疗效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大小、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分期及近期疗效是影响宫颈癌预后的因素。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尿频、尿急、排尿痛及骨髓抑制。[结论]盆腔体外联合腔内放射治疗宫颈癌能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但不能有效地控制全身转移。作者认为放化同步治疗是未来治疗子宫颈癌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对55例宫颈癌调强放疗病人及家属实施健康教育,包括放疗前准备、心理护理、健康指导、饮食护理、放射性直肠炎护理、放射性膀胱炎护理以及阴道护理,对其措施与效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病人顺利完成整个调强放疗及腔内放疗计划,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病人掌握了在治疗中如何保证病变位置、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方法,得到了良好的心理护理和情感支持。结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病人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保证调强放疗计划的顺利进行,降低了放疗不良反应,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有效预防降低宫颈癌病患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研究论述宫颈癌病患腔内后装放射治疗舒适化配套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法论述针对实施宫颈癌腔内后装放射治疗的病患开展实施舒适化配套护理的相关措施与整体护理效果。结果:实施舒适化配套护理能够通过规范有效的安全护理措施能够降低病患不适度,有效的对病患"生理、心理"进行保护。结论:安全温馨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病患身心处于"舒适、方便、满足"的良好状态,实现预防降低病患腔内后装放射治疗后不良反应与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