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针刺、电针和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8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每组28例。针刺组予毫针针刺,取穴为患侧的内膝眼、犊鼻、鹤顶、血海、梁丘、足三里、阿是穴,每次30 min;电针组予电针治疗,取穴同针刺组,采用电针治疗,每次30 min;艾灸组予艾灸箱进行膝关节局部治疗,每次60 min;各组治疗均为每两天1次,连续4周,共14次。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观察3组患者疼痛数字评分(NRS)和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并在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NRS评分、WOMAC疼痛评分、WOMAC僵硬评分、WOMAC功能评分及WOMAC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针刺组比较,电针组和艾灸组上述评分显著下降(P0.05);与电针组比较,艾灸组上述指标显著下降(P0.05)。针刺组、电针组和艾灸组有效率分别是39.29%(11/28)、60.71%(17/28)和78.57%(22/28),电针组和艾灸组显著高于针刺组,艾灸组显著高于电针组(P0.05)。结论:3种刺灸法均可缓解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的症状,艾灸疗效优于电针,电针优于针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艾灸的光因素和热因素在膝骨关节炎(KOA)治疗中发挥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传统艾灸组(72例,脱落8例)、艾灸光组(72例,脱落9例)和艾灸热组(72例,脱落10例)。采用特制"光热分离灸罐",传统艾灸组患者接受全艾灸治疗,艾灸光组接受艾灸光治疗,艾灸热组接受艾灸热治疗,3组治疗取穴均为内膝眼、犊鼻、足三里,每次治疗20min,每周3次,连续治疗4周,并于治疗结束后4周及8周进行随访。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周及两次随访时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于治疗4周及第2次随访时参照总体疗效评价(PGA)标准评定各组疗效。结果:3组患者治疗2、4周及第1次随访时WOMAC疼痛、僵硬、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第2次随访时传统艾灸组及艾灸热组WOMAC疼痛、僵硬、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艾灸光组WOMAC僵硬、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周时传统艾灸组WOMAC疼痛、活动障碍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艾灸光组(P0.05)。3组患者治疗2、4周及两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4周及第2次随访时传统艾灸组和艾灸热组总改善率均优于艾灸光组(P0.05)。结论:艾灸的光因素和热因素对膝骨关节炎均有治疗作用,艾灸热因素的疗效优于艾灸光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7-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00例,采用随机奇偶数法将其分成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分别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和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治疗3周后,采用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WOMAC)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采用塞来昔布胶囊口服治疗,总有效率为78%(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WOMAC评分和VAS评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评分和VA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四妙丸加味治疗早期湿热蕴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6例和研究组56例。对照组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来进)口服,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四妙丸加味(组成:黄柏、牛膝、薏苡仁、苍术等)治疗。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膝关节疼痛评分(VAS评分)、膝关节炎指数评分(WOMAC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治疗1周后、1个月后的VAS评分、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减少(P0.05)。组间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WOMAC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用四妙丸加味治疗早期湿热蕴阻型膝骨关节炎,结合有效的功能锻炼,并改善日常生活习惯,可明显减轻膝关节疼痛及改善其活动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员利针联合温针对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就诊患者,共62例,将62例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患者给予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温针灸进行治疗。分别在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对两组患者的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WOMAC评分、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均P0.05);治疗2周后两组WOMAC疼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总分、VAS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均P 0.05),显示各组WOMAC评分疼痛、僵硬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幅度不同;治疗4周后,两组WOMAC疼痛、僵硬、日常生活能力、总评分及VA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均P 0.05)。结论: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效果好,可短时间内有效改善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温针治疗次之。临床应扩大员利针联合治疗在该病中的应用,员利针联合温针治疗短期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9例、电针组44例和西乐葆组22例,连续治疗4星期。观察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积分。结果治疗后7 d、14 d、28 d,3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及膝关节功能评定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治疗后7 d、28 d,艾灸组和电针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定总分较西乐葆组亦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与电针组、西乐葆组疗效相似,且艾灸组对膝关节功能改善优于西乐葆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委中穴针刺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委中穴针刺放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改善情况、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AS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45%,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AS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及WOMAC骨关节炎指数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采用委中穴针刺放血治疗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指压阳明经穴为主对于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TKA)功能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指压阳明法配合常规康复)和对照组(单纯常规康复),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拇指按揉法按压足阳明经和足太阴经的穴位,并配合CPM机被动屈伸康复训练,对照组采取CPM机被动屈伸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评分)、膝骨关节炎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评分)以及膝骨关节炎WOMAC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HSS评分、KSS评分和WOMAC评分改善程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SS评分、KSS评分和WOMAC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压阳明经穴为主配合常规康复治疗膝骨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疗效优于单纯常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9.
周洪保  王爱国 《新中医》2021,53(5):112-115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区组随机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硫酸氨基葡萄糖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补肾活血化瘀方,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比治疗后2组的临床疗效、膝骨关节炎严重性指数(ISOA)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ISOA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均下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高于对照组的88%(P<0.05)。结论:补肾活血化瘀方治疗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肝肾亏虚型)临床疗效显著,且可以显著降低膝关节ISOA评分、WOMAC评分、VAS评分,从而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症状,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WOMAC量表评价电子温灸仪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6例患者随机分为温灸仪组33例、艾灸组33例。温灸仪组采用电子温灸仪治疗,艾灸组采用艾灸治疗。两组取穴均为内膝眼、犊鼻、血海、梁丘,疗程均为4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WOMAC量表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WOMAC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01),且治疗后温灸仪组较艾灸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子温灸仪与艾灸均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且温灸仪组对膝关节功能改善优于艾灸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新癀片外用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癀片外敷患膝关节,治疗30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SS评分和膝关节肿胀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86.6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肿胀评分、HSS评分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癀片外用联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配合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防己黄芪汤加味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膝骨关节炎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防己黄芪汤加味口服,对照组选用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2组均于治疗6周后进行WOMAC评分,并统计膝关节周径改善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WOMAC疼痛、僵硬、日常功能和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P0.01),膝关节周径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治疗后WOMAC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膝关节周径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防己黄芪汤加味能有效改善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补肾强筋胶囊结合骨筋肉操对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补肾强筋胶囊结合习练骨筋肉操,治疗4周后比较膝关节WOMAC功能评分、VAS评分和临床疗效等级。结果:治疗组WOMAC和VAS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8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8%(P0.05)。结论:补肾强筋胶囊结合骨筋肉操能提高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有效减轻疼痛,增加膝关节活动功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艾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艾灸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症状的疗效,评价艾灸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59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31例)和安慰艾灸组(28例),分别将治疗艾炷和安慰艾炷粘贴在内膝眼、犊鼻、阿是穴处给予艾灸治疗,每次每穴3壮,隔日1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6周,统计治疗3周、6周时的疗效,并于治疗结束后6周对患者进行随访.采用骨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46 m最快步行时间评价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使用UT-325数字温测仪记录膝关节疼痛最明显的治疗点艾灸前后温度变化.结果:艾灸组治疗3周、6周及随访时WOMAC量表各项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P<0.01,P<0.001);安慰艾灸组随访时僵硬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6周及随访时,艾灸组较安慰艾灸组疼痛、僵硬、功能障碍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P<0.05).艾灸组治疗6周后46 m最快步行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1),而安慰艾灸组治疗后改善不明显(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艾灸后治疗点温度为(49.81±3.10)℃,安慰艾灸组为(40.98±1.67)℃,两组均较治疗前局部皮肤温度明显升高(P<0.001,P<0.01),艾灸组温度升高更明显(P<0.001).结论:艾灸可明显改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僵硬、功能障碍等临床症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艾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并对艾灸疗法进行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将58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艾灸组和电针组,每组29例。每星期治疗3次,连续治疗4星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疼痛VAS评分,并运用卫生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治疗后膝关节功能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优良率为96.6%,艾灸组为75.9%,电针组的总体优良率优于艾灸组(P<0.05);电针组疼痛总有效率为96.6%,艾灸组为9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灸组成本-效果比为6.42,电针组为16.86;电针组的增量成本-效果比为298.55。结论艾灸及电针均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缓解膝关节疼痛,艾灸比电针对治疗膝骨关节炎更具有卫生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凉血活血外治法治疗湿热阻络型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湿热阻络型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患者8 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治疗组则配合外敷凉血活血中药,治疗4周后对膝关节肿胀程度、皮温、VAS评分、WOMAC评分、CRP、ESR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治疗后膝关节肿胀程度、皮温、VAS评分、WOMAC评分、CRP、ESR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结论:凉血活血外治法治疗湿热阻络型膝骨关节炎合并滑膜炎可减轻关节肿胀、缓解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抑制炎症反应,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骨质增生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每周在患病关节腔内注射1次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抗骨质增生丸。两组连续治疗5周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关节炎指数评分,膝关节疼痛VAS评分,骨关节炎严重程度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和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和3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WOMAC、VAS评分和严重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水平和对照组治疗后水平(P0.05);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评分(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1.7%,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骨质增生丸配合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好,副作用低,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在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的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0例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服用盐酸氨基葡萄糖片,观察组接受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膝部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膝关节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治疗后4周、8周的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温针灸配合功能锻炼可提高中老年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膝部疼痛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徐丽 《新中医》2019,51(10):286-288
目的:观察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缓解期膝骨性关节炎的近期效果。方法:将110例寒湿痹阻型缓解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2组均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复方硫酸软骨素片口服,并给予健康教育和关节功能训练,观察组给予艾灸。2组均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可视化量表(WOMAC)评价膝关节功能,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AIMS2-SF)和关节炎自我效能量表(ASES-8)分别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僵硬、关节功能评分和WOMAC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1),AIMS2-SF和ASES-8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寒湿痹阻型缓解期膝骨性关节炎能更为有效地减轻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有较好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将蒙医药浴应用于骨关节炎(OA)的治疗中,探讨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KOA)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蒙医药浴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膝关节僵硬程度、膝部功能、膝骨关节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表(WOMAC)评分和视觉模拟评估法(VA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ysholm膝关节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后WOMAC评分和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蒙医药浴应用于KOA的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僵硬程度和膝部功能,减轻膝骨关节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