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疫区灭鼠可降低流行性出血热(EHF)发病率已有许多报告,但较少介绍具体做法及经验。河北省EHF疫情发展迅速,调查疫区住宅褐家鼠肺EHF病毒抗原检出率平均8.2%,最高达到31.3%,预示发病数将大幅度上升。1986年初,我们在邱县和临西县进行疫源地调查并大范围灭鼠,取得了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2.
绍兴市1966年—1998年流行性出血热疫情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悦 《医学动物防制》1999,15(8):414-417
为探讨绍兴市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发病动态和规律,对该市1966—1998年EHF疫情和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绍兴市1966—1998年EHF年发病率在0.29~82.61/10万之间,年均发病率为20.77/10万。发病水平以80年代最高,90年代平稳下降。EHF病例分布呈高度分散又相对集中,高发疫区相对局限。全市EHF的季节分布呈双峰型,与以往相比,秋冬峰病例在全年病例中所占比例有所下降,发病高峰推迟,且有消退趋势。黑线姬鼠、褐家鼠为本市EHF的主要宿主动物,疫区类型仍为姬鼠型为主的混合型疫区。作者认为开展灭鼠和免疫接种是防制EHF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为其主要传染源。我市1973年发现该病,至1989年陆续有病例报告,自1990年以来本市EHF发病率直线上升,疫区迅速扩大。为阐明本市EHF的流行规律,了解宿主动物的种类组成,确定主要传染源,分析感染场所和疫区类型及人群隐性感染状况和确定EHF疫苗接种类型等问题,使EHF的防治工作具有科学依据,本站于1998年3月份在红光镇进行鼠类种群分布,密度及病毒(抗原)携带情况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自三十年代发现流行性出血热(EHF)以来,为了分离病毒,探讨实验敏感动物和组织培养方法,花了四十年时间。陕西于1955年发现EHF,1959—1980年对EHF疫区和非发病区进行了长期研究,1973—1975年做了专题调查,随后取得了血清学调查数据,首次提出汉中县为非疫区,1976年应用非疫区原代黑线姬鼠淡色亚种(Apodemus agrarius pallidior)为实验动物来分离EHF病毒,1977年从EHF病人早期血液标本中分离到4株病毒。同时,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的要求以及全国病原研究协作会议纪  相似文献   

5.
<正> 抗凝血杀鼠剂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但长期使用会产生抗药性,为有效开展灭鼠工作,我们自1990年起在本军区所辖部队驻地进行了抗凝血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现仅将1993年7~9月驻海南通什53607部队营区褐家鼠的抗性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毒饵及配制:采用全国鼠类抗药性监  相似文献   

6.
<正>沂水县自1979年在沙沟镇九岭坡村发生首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以来,疫区迅速扩大,发病率持续上升,近年来EHF发病率始终居各种传染病之首,严重地危害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出血热(Epidemic Hemorr-hagic Fever;简称EHF)是以发热、休克及高病死率为特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县自1964年发现首例EHF病人以来,己流行20余年,流行强度不断增大,病死率仍然较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探求EHF流行规律和有效控制措施,我们对人间及鼠间疫情进行了监测,並开展大面积灭鼠以观察控制效果。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流行强度与宿主动物的种群密度、带毒动态以及人群接触宿主动物的频率等有关。牡丹江市是EHF老疫区。自1984—1986年,我们对不同地形疫区的鼠种分布、鼠带毒率等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1 收集我市各地鼠情监测资料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 流行性出血热(EHF)在我部队驻地周围的山区农村中,历年均有小流行。本组病例为1980~1995年经临床诊断和血清学证实(特异性IgG、IgM均阳性)的EHF住院患者112例。其中农民78例,部队家属6例,军人28例;最小年龄12  相似文献   

10.
1982~1990年湘南部队驻地共发生EHF97例,死亡5例。发病前大都与鼠类及其排泄物有明显的接触史。当地主要鼠种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密度分别为48.5%和42.4%。EHF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为93.48%,人群血清的阳性率为2.59%,鼠类血清的阳性率为18.47%,其中黑线姬鼠和褐家鼠的阳性率分别为23.64%和20.83%。证明当地患者有EHF存在,人群也有EHF的隐性感染,黑线姬鼠和褐家鼠是EHF的主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六○年,四川省南充地区经临床和病理学证实有流行性出血热(EHF)流行,二十余年来,疫区不断扩大,故对 EHF 病毒株的分离工作已刻不容缓。国内外学者先后用黑线姬鼠、大自鼠和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和适应传代病毒获得成功,为我省EHF 防治工作提供了经验。我们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检查了疫区黑线姬鼠  相似文献   

12.
<正> 灭鼠防病是开展除害灭病,创建部队卫生营的重要内容。驻豫某部自1988年6月创建无鼠害单位以来,始终注重加强巩固灭鼠措施,使部队鼠密度长期控制在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流行性出血热(EHF)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为查明不同类型EHF 疫源地内的宿主动物种类,明确主要传染源,1982年以来,我们先后对安徽省境内的淮北平原、江淮丘陵、长江沿岸平原、皖南山地丘陵、城镇等五种不同地理景观EHF疫区中的鼠类组成及其携常EHF·V 抗原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1984年我们从疫区家猫体内检测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特异性抗体,并从其肺组织中分离出EHF病毒。1985年以来,我们用EHF病毒人工感染家猫,探讨其排毒途径并通过流行病学及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家猫不仅是EHF的宿主动物,而且发现人工感染后的家猫,从尿、粪、唾液中均能排出病毒。经流行病学调查,证实家猫在EHF的发生和流行中起到传染源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市流行性出血热 (EHF)流行规律及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与灭鼠效果之间的关系。为有效的预防EHF的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EHF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填写统一的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统计表 ,逐级上报市卫生防疫站 ,鼠密度用夹夜法调查。结果 :10年间共发生EHF患者 2 92例 ,男性占 6 7.81% ,女性占 32 .19% ;地区以乡镇最高 ,占 92 .12 % ;职业以农民最高 ,占 87.0 0 % ,呈高度散发 ;年龄以青壮年 (2 0~ 4 9岁 )最高 ,占 6 7.81% ;月份以 4月份最高 ,占 18.4 4 % ,其次为 1月份 ,占 14 .18% ;灭鼠用药 ,1994~ 1997年用急性药 ,1998~ 2 0 0 3年用慢性药 ;灭鼠率 ,1994 - 1997年较低 ,为 6 9.35 %~ 74 .2 0 % ,1998~ 2 0 0 3年较高 ,为 85 .2 0 %~ 95 .31% ;EHF发病率 ,自 1994 - 1997年逐年上升 ,1999年最高 ,自 1999~ 2 0 0 3年逐年下降。结论 :EHF患者有性别、年龄、地区、职业、月份的差别 ,其发病率的高低与灭鼠率的高低有关 ,高度重视和做好灭鼠工作 ,是预防EHF流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 江苏省丹阳市是流行性出血热(EHF)高发地区,而EHF的主要宿主——黑线姬鼠为该地区野外优势鼠种。为降低出血热发病率,多年来丹阳市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灭鼠,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出血热发病率,指导灭鼠合理用药,根据全国鼠类抗药性监测协作组的意见和实施方法,我们于1995年1月选择近几年来一直没  相似文献   

17.
笔者自1982年以来,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区开展应用血液粒细胞的核突计数法早期诊断EHF的研究,于1986年通过省厅级鉴定。该研究是对临床入院诊断为EHF的早期患者组112例,其它发热疾病组42例,健康人群组51例,应用血液粒细胞的核突起变异计数法,与免疫荧光技术作同源配对对照  相似文献   

18.
自流行性出血热(EHF)病原分离成功以来,国内外已有较多文献提到本病的隐性感染,但从血清流行病学的角度研究隐性感染的文章尚不多见。本文报告对有13和30年流行史的野鼠型EHF疫区进行了调查,人群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9.
自1978年南朝鲜李镐汪从疫区黑线姬鼠分离到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以来,国内外学者对EHF的病原学、流行病学、实验室诊断及临床治疗方面的研究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我国与朝鲜、日本、苏联、北欧  相似文献   

20.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依陆傍海,为黄河冲积平原。年平均气温12.2℃,平均湿度66.2%,年平均降雨量601.8毫米。农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水稻为主,适于鼠类生息繁殖。1984年4月广饶县报告首例EHF病人。此后,发病逐步扩大到所属5个区县、54个乡镇,共发病425例,分布392个行政村(392/1781),最高年发病率15.55/10万(1986年)。为控制EHF的发生和流行,1984~1990年对5个区县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自1987年以来实施突击灭鼠和全面推广毒饵盒常年灭鼠措施后控制发病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调查对象 临床诊断为EHF病人、可疑病人。 1.2 调查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EHF的病人,全部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分析。 1.3 血清EHF抗体检测 采集EHF病人、可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