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侧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和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方法 66例脑室出血患者分别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脑脊液方法(A组,34例),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治疗(B组,32例),比较2组的存活率、死亡率和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A组死亡4例(11.76%),B组死亡11例(34.38%),2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半年,A组中无交通性脑积水,B组则为5例.结论 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穿刺持续引流治疗脑室出血的疗效优于单纯侧脑室外引流.  相似文献   

2.
韩增灿 《中原医刊》2011,(23):89-90
目的观察全脑室系统铸型出血的治疗方法,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对126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侧脑室引流或脑室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良好51.61%,中残24.19%,重残12.90%,植物生存为0,脑积水发生3.12%。结论该方法可以迅速清除脑室系统的积血,重塑脑脊液循环通路,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对84例重度脑室出血行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引流尿激酶冲洗治疗,与以前84例单纯使用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治疗重症脑室出血的患者比较脑室通畅时间、意识转清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脑室通畅时间、意识转清时间、脑脊液转清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加持续腰大池引流尿激酶冲洗是一种治疗重症脑室出血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型脑室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置管加尿激酶液化引流,血块消失后行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37例,与内科常规治疗组20例对照。结果脑脊液正常时间、脑室通畅时间、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脑积水发病率明显下降,再出血几率无明显增加。结论尽早消除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是重型脑室出血救治成功的关键,脑室置管液化引流及腰大池引流序贯应用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隔天行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治疗组采用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联合法舒地尔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头痛缓解时间缩短(P<0.05);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缩短(P<0.05);脑血管痉挛和脑积水的并发症发生率减少(P<0.05);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腰大池置管持续外引流结合法舒地尔较传统方法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在预防脑血管痉挛、缓解头痛、防止脑积水等方面取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韦廷求 《微创医学》2012,7(2):128-130
目的 观察重症脑室出血采用微创铸型侧与非铸型脑室穿刺引流联合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侧脑室穿刺引流与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脑室出血的有效性.方法 脑室出血患者194例,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进行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结合非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A组)、非铸型侧脑室穿刺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B组)、铸型侧脑室穿刺引流术加腰穿脑脊液置换(C组),观察三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微创穿刺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症脑室出血,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铸型侧对比非铸型脑室穿刺,脑室积血清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亦明显降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降低病残率.结论 微创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重型脑室出血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铸型侧脑室穿刺疗效比非铸型侧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双侧枕角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的疗效观察。方法用YL-1型穿刺粉碎针,经双侧额角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30例(对照组),经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引流治疗急性丘脑出血全脑室铸型患者30例(治疗组),分别对每组患者意识清醒恢复、脑室血肿清除时间,近远期生活活动能力情况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组,意识清醒快、脑室血肿清除时间短,日常生活能力高,死亡率低并发症少(P0.05)。结论双侧枕角侧脑室穿刺引流加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急性丘脑出血脑室铸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脑室穿刺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亚军  高阳  陈卫伟  龚筱倩  陈茂刚 《河北医学》2005,11(12):1099-1101
目的:观察微创脑室穿刺引流加腰大池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疗效.方法:对31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采用双侧或单侧脑室引流配合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病人死亡3例(9.67%),存活病人无脑积水发生.结论:该方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室铸型出血的死亡率,迅速清除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的积血,加快脑脊液正常化,减少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重型脑室出血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将42例脑室出血病人随机分成两组。采用单侧或双侧侧脑室置管引流,脑室外引流术后3~5 d行腰大池引流,复查CT环池出现后拔除脑室外引流管,继腰大池脑脊液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2例,与单纯延长脑室外引流时间治疗组20例对照。结果:治疗组病死率及脑积水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GOS评定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室置管外引流辅助腰大池引流序贯应用,能尽早消除脑室梗阻,改善脑脊液循环,是治疗重型脑室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早期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35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9例早期行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66例采用每天腰穿术放脑脊液。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头痛、脑膜刺激征、血性脑脊液转清、CT恢复正常的时间均缩短。结论早期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于推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天津市天和医院2005年1月~2009年7月收治的4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2组。治疗组24例采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对照组24例每天行腰穿术放脑脊液。对2组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缩短头痛、脑膜刺激征和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减少并发症及增加GOS评分良好率上优于对照组。结论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是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分析腰大池持续引流与连续多次腰穿防治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采用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组)与连续多次腰穿(对照组)防治急性交通性脑积水或急性脑室扩张发生。比较两组间脑脊液廓清速率、急性脑积水或急性脑室扩张患者的缓解率、脑积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脑脊液廓清速率、脑积水/脑室扩张的急性缓解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腰大池持续引流较连续多次腰穿能有效、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缓解急性交通性脑积水/急性脑室扩张、有效防治继发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腰池持续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111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于伤后第2d起每天腰穿放液,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CSF),鞘内注入氧气;治疗组于伤后第2d行腰池持续引流,观察两组患者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发症和预后情况。结果对照组清醒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长于治疗组(P<0.05~P<0.01);治疗组脑积水、脑梗塞及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治疗组在死亡病例、重残率、中残率及恢复的良好率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池持续引流是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较好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腰大池脑脊液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方法:对11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每天性腰椎穿刺术放脑脊液,试验组常规治疗外,应用18G硬膜外导管早期持续腰大池引流脑脊液置换疗法,对两组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作统计学分数。结果:试验组在意识障碍恢复时间,血性脑脊液转清时间,颅内压下降至正常的时间、减少并发症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早期腰大池持续外引流较常规腰椎穿刺术方法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崔玉光  陈冰  吕成林 《中国厂矿医学》2013,(12):1296-1297,1300
目的探讨脑室内积血的不同治疗方法,以期降低脑室内感染率,达到脑室内积血更有效的引流。方法对164例脑室内积血的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EVD)术(75例)及EVD+腰大池持续引流术(89例)治疗,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30d时,EVD+腰大池持续引流组感染率2.2%,明显低于单纯EVD组的12.0%(P〈0.05);脑积水发生率4.5%,明显低于单纯EVD组的13,3%(P〈0.05);生活自理率68.5%,明显高于单纯EVD组的50.7%(P〈0.01)。两组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脑室内积血患者,采用EVD+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优于单纯EVD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自发性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一侧或双侧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使用尿激酶多次灌注,辅以腰椎穿刺治疗49例自发性脑室出血。结果恢复良好12例(24.5%),中度残疾18例(36.7%),重度残疾11例(22.4%);植物生存2例(4.0%);死亡6例(12.2%)。结论微创脑室穿刺引流术加尿激酶灌注引流,结合腰穿及其它综合治疗措施,可加速廓清脑室内及蛛网膜下腔的血性脑脊液,减少脑血管痉挛的程度,减少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用于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同时应用不同的脑室引流管治疗侧脑室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科2009年3月至2011年1月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65例为对照组,选取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行脑室外引流术患者72例为观察组,采取两种不同的脑室外引流方式进行脑室外引流,比较两组患者引流情况及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率.结果 单纯采用普通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颅内感染10例,占15.38%,术后脑积水4例,占6.15%.而同时应用不同脑室外引流装置进行引流,发生颅内感染4例,占6.16%,脑积水1例,占1.54%.结论 根据患者的脑室内出血情况,同时应用不同引流管行双侧脑室引流,解决了传统的脑室外引流装置的不足,能够有效引流脑脊液以防止脑积水的加重,并且有效地防止了颅内感染的发生,引流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间断腰椎穿刺生理盐水置换脑脊液。观察组采取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6例,发生脑积水7例,发生脑梗死6例;对照组发生蛛网膜下腔再出血13例,发生脑积水16例,发生脑梗死1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6个月,对照组良好22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10例;观察组良好30例,中残7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