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检查对临床分度的影响。方法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共70例,对其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组中、重度头颅CT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P<0.05),重度组轻度头颅CT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检查的异常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田德贵  程传乐 《中外医疗》2008,27(35):144-144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检查对临床分度的影响.方法 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共70例,对其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分析.结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组中,重度头颅CT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P<0.05),重度组轻度头颅CT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检查的异常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卢燕 《现代实用医学》2013,25(7):742-743
目的探讨头颅B超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HIE新生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头颅B超结果。结果 41例HIE患儿中19例(46.3%)有不同程度脑水肿,多于疾病初期筛查发现。颅内出血发现25例(61.0%),其中轻度HIE患儿中15例、中度HIE患儿中6例有颅内出血、重度HIE中4例有颅内出血。重度HIE中3例脑水肿持续时间均较长。轻中度HIE患儿颅内出血以I~II级(轻度)出血为主;重度HIE患儿III~IV级(重度)出血为主。结论头颅B超在早期诊断新生儿HIE及随访了解颅内出血病变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MRI征像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711例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MRI资料。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主要发生于产前、产时及产后不同时期,本组711例新生儿中,产前及产时窒息有583例,产后为128例;682例患儿头颅MRI证实脑损伤(95.92%,682/711),最常见的类型为白质损伤(590/711,82.98%),其次为灰质损伤,包括皮层损伤(369/711,51.89%),基底节-丘脑损伤(298/711,41.91%)及脑干损伤(263/711,36.99%);不同程度损伤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之间间1 min、5min Apgar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最常见的类型为白质损伤,中、重度脑病患儿的MRI影像学损伤程度较重,且以基底节-丘脑损伤为主。MRI影像分析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诊断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窒息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是新生儿颅内出血(ICH)或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重要病因。 本文小结了我院1991~1993年住院的98例新生儿窒息的头颅CT与头颅B超检查结果,并将二者进行了对照,探讨其在新生儿窒息后颅脑损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 ,系指围产期窒息所致新生儿脑部缺氧缺血性损伤 ,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及癫痫疾病的重要因素 ,是新生儿常见病以及死亡原因之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早期诊断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指导意义。HIE的表现征象诊断 ,是目前专家认可的检查方法和较可靠的手段。现将 38例经行头颅 CT检查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诊断体会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选择 1 998年 8月~ 2 0 0 1年 2月因窒息、惊厥等住院的新生儿 ,经行头颅 CT检查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对比CT与MRI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至2016年5月开封市儿童医院收治的62例HIE患儿,患儿均行CT与MRI检查,观察对比CT与MRI检查对HIE的检出率、符合率。结果 MRI检查的检出率、符合率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检出率(12.90%)高于MRI(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脑水肿的检出率(33.87%)高于CT(17.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方法对脑动脉梗死、脑室出血等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检查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水肿的诊断价值更高,但应用CT检查更有助于诊断患儿蛛网膜下腔出血情况,可进行辅助诊断。  相似文献   

8.
黄晓庆  吴方明  徐百姓 《河北医学》2007,13(10):1207-1209
目的:分析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月至2007年3月入住本院的8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资料。结果:本院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以足月正常体重者为主,多数有围生期窒息并伴有各种围生期高危因素,临床表现为抽搐、兴奋、激惹等神经系统症状,头颅CT示脑缺氧、脑水肿、基底核丘脑损伤为主的脑损伤,多数病例经治疗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足月儿有窒息、围生期高危因素者需高度警惕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可能,应结合临床及头颅CT综合考虑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检查对临床分度的影响。方法 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组共70例,对其分别进行头颅CT检查分析。结果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重度组中、重度头颅CT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中度缺氧缺血性脑病组(P〈0、05),重度组轻度头颅CT检查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中度组(P〈0.05)。结论 缺氧缺血性脑病头颅CT检查的异常与脑损伤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期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早期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早期的MRI表现.结果 头颅MRI提示HIE患儿的早期异常征象主要有:脑水肿94例,88例为局限性脑水肿,表现为额顶叶皮层高信号,灰白质分界不清;基底节、丘脑、内囊后肢异常信号31例,表现为基底节、丘脑背侧斑片状T1信号增高,T2为低信号,内囊后肢正常高信号消失;脑实质出血10例,脑室内出血17例,蛛网膜下隙出血85例;1例重度窒息表现为大面积脑梗死.结论 MRI可以反映新生儿HIE早期脑损伤的多种表现,能反映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脑损害程度,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血小板参数的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血小板参数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63例缺氧性缺血性脑损伤患儿,其中HIE组40例,HIE合并颅内出血组23例;36例咽下综合征患儿为对照组。测定各组患儿血小板参数。结果脑损伤组血小板(PLT)和血小板比积(PC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血小板平均容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则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HIE组与HIE合并颅内出血组比较除PLT在HIE合并颅内出血较HIE组有显著降低(P<0.05)外,PDW、MPV及PCT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窒息新生儿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判断缺氧性缺血性脑损伤情况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2.
围产儿脑损伤头颅CT改变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和颅内出血新生儿头颅CT改变与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脑损伤新生儿进行头颅CT扫描,了解头颅CT改变与临床症状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IE患儿头颅CT改变主要表现为大脑不同程度低密度改变,其程度与临床症状和患儿预后密切相关;新生儿颅内出血部位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实质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硬脑膜下出血、混合型出血,小脑出血等。结论 头颅CT检查对围产儿脑损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T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出生的足月或早产确诊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47例,并设同期分娩无围产期窒息缺氧史患儿26例为对照组,对两组患儿进行CT扫描,取固定点测量相应CT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胎龄的增加,脑组织CT值也逐渐增大;足月HIE患儿各部位脑组织CT值较正常新生儿均有降低,且临床分度越重,脑组织CT值越低,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早产HIE患儿脑白质、灰质CT值较对照组患儿明显降低(P<0.05)。结论:CT可对HIE患儿作出早期诊断,且能对颅内出血作出定性、定量诊断,对HIE诊断、预后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健 《西部医学》2010,22(9):1616-1617,1619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203例HIE患儿的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影像学检查对HIE的诊断有重要辅助作用;本研究中,患儿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尽早对窒息后HIE患儿进行评价,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病死率和伤残率。  相似文献   

15.
头颅CT对新生儿窒息脑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敬  任钰雯 《河北医学》1996,2(5):429-430
应用头颅CT对51例窒息新生儿检查,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生率为98%,以额叶受累最多见,其次为顶叶和颞叶,枕叶受累最少。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40%,又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多见,占颅内出血总数的90%,提示新生儿窒息后要重视对脑损伤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薛春升 《中外医疗》2013,32(7):24-24,26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低场MRI表现。为早期发现HIE患儿神经病理改变和早期干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搜集临床诊断为缺血缺氧性脑病的新生儿65例,并行低场MRI扫描。结果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脑损害,其中弥漫性性脑水肿25例,颅内出血16例,皮质下、脑质周围白质损害16例,基底节、丘脑及脑干信号异常8例。结论低场MRI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高度敏感性,能准确反映出新生儿的脑损害。  相似文献   

17.
窒息新生儿128例临床和头颅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ia encephalopathy,HIE)与头颅CT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依据Apgar评分和宫内窘迫及HIE诊断分度标准,用SPSS 11.0分析。结果: 窒息新生儿的HIE发生率为91.4%,HIE的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05),有宫内窘迫的HIE临床分度与头颅CT分度差异亦有显著性(P<0.005),颅内出血与HIE分度有一定关系(P<0.005)。结论: 凡有窒息者出生后有必要进行头颅CT检查。HIE的诊断不能完全依据临床,必须和头颅CT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脑电图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监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总结28例HIE患儿EEG监测结果与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关系。结果EEG异常率78.57%,轻、中、重度HIE患儿EEG异常率分别为58.33%、87.50%、100%。轻度异常者后遗症发生率为37.50%,中、重度异常者为50%。24例随访患儿中出现癫痫4例,脑瘫3例,IQ低下T2例。结论EEG能正确反映HIE患儿的脑功能状态,可作为HIE的分度及脑损伤的一个重要监测指标,对于HIE的诊断及预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诊断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38例足月新生HIE患儿(轻度43例,中度52例,重度43例)作为HIE组,以明确无窒息史的43例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常规磁共振成像(MRI)信号差异及1H-MRS脑代谢物胆碱复合物(Cho)/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肌酸(Cr)、Cho/Cr、NAA/Cho及Cr/NAA结果的差异。结果 HIE组常规MRI扫描发现75例诊断为HIE,其中轻度12例,中度25例,重度38例。两组基底节兴趣区Cho/NAA、Cho/Cr、NAA/Cr、NAA/Cho及Cr/NA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额叶兴趣区Cho/NAA、Cho/Cr及NAA/Cho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MRS可客观反映足月新生儿脑代谢变化,可为颅脑代谢异常提供参考指标,有助于早期、客观的诊断足月儿HI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