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唐伶俐 《吉林医学》2013,(32):6813-6814
目的:探讨术后康复护理干预对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实施术后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关节疼痛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膝关节HSS评分为(85.1±6.4);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膝关节HSS评分为(64.3±7.1);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膝关节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膝关节镜术后患者关节疼痛,利于关节功能恢复,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并评估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胸心外科手术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胸心外科护理,观察组则采用早期护理干预介入,比较两种护理干预模式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最大通气量以及时间通气量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模式,术后呼吸情况恢复较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经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心外科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早期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呼吸通气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同时显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效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关节镜术后膝关节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20例关节镜术后治疗膝关节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予以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60例予以常规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3月、6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3月和6月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术后膝关节的康复治疗可以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并且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对老年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有针对性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半年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半年,通过随访调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为理想,优良率为88.0%,对照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8.0%,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8.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术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预防手外伤患者术后功能障碍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8月-2014年6月间收治的86例手外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手术,术后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伤科二级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个体化心理护理,康复锻炼指导和药物干预。术后采用VAS评分法评价疼痛的缓解程度,随访6个月后采用完全主动活动(total active motion,TAM)系统评价法评定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后,TAM评分优良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73%),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外伤患者术后进行心理、康复指导等多方位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防止手部功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干预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掷币法将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101例接受膝关节损伤术治疗的住院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给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观察组5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康复干预,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改善效果,关节活动度(ROM)评价膝关节活动范围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20%,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2组治疗方案均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观察组改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与康复干预用于促进膝关节损伤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可明显增加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膝关节功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的6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效果.结果 2组术后6个月膝关节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膝关节恢复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康复,可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红花化瘀汤熏洗在膝关节镜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9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术膝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压腿练习等康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红花化瘀汤熏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膝关节肿胀值以及膝关节活动度;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VAS评分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髌骨上缘2cm、髌骨中点、腓肠肌最粗点肿胀值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明显增加,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镜术后康复治疗中联合使用红花化瘀汤熏洗治疗,有助于缓解疼痛,消除肿胀,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23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术后康复指导护理干预下患者的恢复情况。方法将23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12例患者常规的术后护理干预,而研究组11例则采用术后康复指导护理干预。结果研究组患者在经过三阶段的护理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术后康复指导护理干预,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帮助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无痛康复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43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早期无痛康复护理,观察组采用25例无痛康复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及肿胀程度、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护理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术后72h内疼痛及术后1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循证护理用于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无痛康复的临床效果良好,利于疼痛及肿胀的早期消退,提高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提升患者护理依从性,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康复护理,干预组在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熏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疼痛程度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比较,干预组术后第3,5,7 d膝关节静息状态及活动时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术后第7,14 d膝关节的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早期康复训练应用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髌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关节功能评分以及膝关节HS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膝关节肌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以及屈曲畸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髌骨骨折术后功能锻炼的过程中实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舒适护理,观察组实施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缓解时间、功能恢复情况、康复优良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8周后,两组JOA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康复时间、疼痛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的康复优良率为94.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观察组社会领域、环境领域、生理症状、心理状态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肌群训练联合舒适护理可有效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如提高腰部核心肌群功能、肌力,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和抑郁程度、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P<0.05).干预组第1天、7天、出院前NR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前SF-36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加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舒适度,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1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指导,采用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以及患膝关节伸屈活动度评价两组患者患膝术前、术后不同时段膝关节功能,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测评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个月、5个月和1年随访,观察组各阶段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阶段性系统康复锻炼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手术疗效的巩固、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分析对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患者,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基础护理上使用优质护理给予观察组干预,随访术后3周观察两组膝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路径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分为观察组(30例,早期康复路径式护理)与参考组(30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4、48、72 h时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术后1、6、12个月,观察组Lysholm评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路径护理有助于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对膝关节良好恢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探讨对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开展术后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膝关节镜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成研究组40例(接受常规护理+术后康复护理),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性护理措施),统计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以及护理后的膝关节评分量表(HSS)评分情况,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在进行相应的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HSS评分差异很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不同的护理措施之后,研究组患者的HSS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患者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镜手术患者实施术后康复护理,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促进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分析术前护理干预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需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膝关节功能Hss评价优良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62.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ROM评分105±1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3±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护理干预能促进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回顾2010年1月~2011年6月在我院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分别为91.4%和71.9%;较之对照组,干预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明显好(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助于改善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