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喘息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检测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122例喘息性症状的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喘憋性肺患儿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 采用PCR技术检测MP-DNA和IHA法检测MP-IgM。结果显示两种方法阳性病例共32例,阳性率为26.23%。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小儿喘息性疾病有密切 关系。提示在喘息患儿应重视MP感染的诊断,以提高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51例临床疑似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分别采用冷凝集试验(coldagglutinationtestC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入院时的病程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1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其中2例病程小于1周,PCR(+)、CA(-),复查后CA(+);12例病程在1周~4周,PCR(+)、CA(+)或PCR(+)、CA(-);2例病程大于4周,PCR(-)、CA(+)。表明两种实验结果与病程密切相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利于支原体肺炎诊断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对51例临床疑似支原体肺炎的住院患儿分别采用冷凝集试验(coldagglutinationtestCA)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与入院时的病程之间的关系加以探讨,16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其中2例病程小于1周,PCR(+),CA(-)复查后CA(+),12例病程在1周~4周,PCR(+),CA(+)或PCR(+),CA(-);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患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小儿肺炎支原体的检测采用咽拭子肺炎支原体鉴定培养基。腹泻标本采取标本涂片显微镜检查、病原菌常规培养以及轮状病毒诊断试剂盒,总结患儿的腹泻发生率,并作腹泻病因学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发生率为43.40%,不同年龄患儿发生率为27.55%,病因学分析患儿合并腹泻以细菌性肠炎最多,占50.43%,其次是病毒性肠炎,占27.83%。结论: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以细菌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合并腹泻较为常见,细菌性肠炎以学龄前患儿为最高,病毒性肠炎在婴幼儿中最多见。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金昕鑫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8):1097-1098
近年来,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明显增加。该病不仅好发于年长儿,且婴幼儿发病率也趁势增加,肺炎支原体已成为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本院儿科应用阿奇霉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9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性。方法:测定4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及综合分析相关病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85例儿童CAP患儿中,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9例(24.5%),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84例(17.3%),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75例(15.4%),<3岁的婴幼儿CAP有非典型病原菌感染,肺炎支原体46例(38.65%),肺炎衣原体30例(35.7%),混合感染22例(29.33%)。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而喘息症状153例(75.37%)、肺部哮鸣音74例(36.45%)尤为明显。全部病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小儿CAP不可忽视的病原。婴幼儿感染有上升趋势,对临床有喘息症状CAP要及早作相应特异性检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7.
现在认为在成人中肺炎支原为亦非少见,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占院外获得性肺炎感染20%左右,本文对15例成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分析表明:临床上持续高热,持续时间长的咳嗽,胸部X线无明显特异性,要及时进行冷凝集试验及痰PCR支原体检查。有利于此病早期诊断,使患者及时治疗,同时感到进一步开展更快速特异性实验检查,对于指导临床诊治具有更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对60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所有病例均有咳嗽,发热46例,14.1%病例有并发症,有48例MP-IgM抗体滴度〉1:80,有42例X线胸片有明显改变。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最好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另外通过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诊断有较大帮助,特别采用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总疗程4~6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本地区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对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121例病儿进行追踪随访其临床症状和体征。结果:本地区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发生率为35.5%,依次为消化系统25.5%,血液系统23.2%,神经系统16.2%.心血管系统为11.6%。结论:支原体是肺炎的重要病原,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并发症及后遗症,故建议加强肺炎病原学检测和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且多以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多见于学龄儿童,5岁以下少见。但近年来发现婴幼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明显增高,本文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6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体会。方法:对符合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72例住院患儿,常规给予镇静、化痰、止咳、退热、抗感染等治疗。结果:72例患儿经治疗,显效44例(61.1%),好转22例(30.6%),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7%。结论:对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给予抗支原体药物及综合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杨晋  戴维靖  刘宏伟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4):2150-2151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确诊为MP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发病增多,占全部病例的50%,除肺部受累外还可有多系统受累,胸片特点为右侧肺部受累多见;支原体肺炎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其疗效显著。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婴幼儿及较大儿童且常引起肺外并发症,对阿奇霉素和红霉素较敏感.重症者配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可缩短病程。检测血清特异性抗体MP—IgM是一种简便快速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刘学慧  陈保华  王静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2):112-112,114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有增多趋势,肺炎支原体成为儿小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不仅可引起呼吸系统炎症,也可引起多系统肺外并发症,病程长、病情重,已引起广泛关注,我们总结分析了近两年在我院儿科诊治的4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旨在探讨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婴幼儿肺炎支原体(MP)临床肺炎诊断出现误诊的原因以及病种。方法选自本院2010-2012年收治的24例经MP IgM进行诊断并确诊为MP肺炎的婴幼患儿,对其临床资料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临床出现误诊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MP肺炎患儿,早期被误诊的疾病分别为细菌/病毒性肺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心肌炎/秋季腹泻、心肌炎以及关节炎等。结论在临床上MP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特别是早期的时候患儿不会有明显的特异性表现,对患儿进行及时的MPIgM检测诊断,能够提高其临床诊断正确率,尽早对患儿进行对症治疗,最大程度降低误诊误治的现象,缩短患儿病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我院6年来收治的84例小儿支原体肺炎进行总结,提高对支原体肺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全部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包括发病年龄、性别、季节、表现、肺部X线改变及实验检测等。结果: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如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有效。结论:对肺炎患儿应用青霉素类及头孢类抗生素无效者,应及早做肺部X线检查及肺炎支原体检测,早期发现,正确诊断,及时应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余定英  肖善秋 《江西医药》1997,32(6):345-346
对382例长期咳嗽患儿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MP-DNA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结果显示:阳性患儿为103例,阳性率为26.9%,其中婴幼儿组阳性率高,咳嗽时间长达4w以上者MP-DNA检出率高,与其他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揭示MP感染是小儿长期咳嗽的一个重要病因,好发年龄有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17.
5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56例确诊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多数(71.4%)患儿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肺外并发症主要有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均阳性.用红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学龄儿童多发,婴幼儿临床症状重,血清学特异性MP-IgM抗体检测是早期诊断的必要手段,支原体感染可累及多个系统,大环内酯类是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分析115例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症状与体征、胸部X线表现、实验室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起病急、症状重,以发热、咳嗽、喘息为主要症状,肺部体征多,胸部X线表现以小斑点状阴影为主,血清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出现晚、滴度低;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有效。结论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病程时间长,早期诊断困难,经合理治疗可治愈。  相似文献   

19.
儿童不同年龄组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为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106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表现及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以气促、喘鸣、肺部哕音多见,发热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少,胸部X线以支气管肺炎多见;而3岁以上年长儿肺炎支原体肺炎以发热、咳嗽为主,肺部体征不明显,肺外并发症多。结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在不同的年龄段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方法分析并总结自2010年3月-2012年3月期间本院儿科收治156例感染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结果收治的支原体肺炎患儿,主要症状有咳嗽、喘息、发热,个别患儿呼吸困难,肺部体征呈现出干湿性啰音,除呼吸系统外易合并多系统损害。检测血清支原体MP-IgM抗体滴度≥1:80。所有患儿应用阿奇霉素治疗2~3周均治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及X线胸片检查,MP-IgM抗体滴度阳性可确诊患儿,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足疗程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