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CD44v8在膀胱及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实验组患者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75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从病理和临床分期2个方面对CD44v8进行定量分析。对照组20例患者为正常膀胱黏膜组织。结果 CD44v8蛋白在对照组膀胱黏膜上皮无表达,拷贝数小于1×10~2拷贝/毫升。75例膀胱及尿路上皮癌患者阳性表达26例(34.7%),CT值均小于35,基因拷贝数均大于1×10~4拷贝/毫升。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分级、肿瘤分期(TNM)相关,与肿瘤复发和数量无相关性。结论 CD44v8可作为判断膀胱及尿路上皮癌分级、分期的参考指标,具有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CD7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8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癌组织和15例膀胱正常组织中MIF、CD74和VEGF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MIF、CD74和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高表达,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中无或弱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细胞胞质内MIF、CD74和VEGF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类、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而且相关性分析发现,MIF与CD7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9,P0.05),且MIF与VEGF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753,P0.05)。结论 MIF可能通过与CD74相互作用,上调VEGF表达促进肿瘤微血管生成,促进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发生发展,使其有望成为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的有效靶分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在人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 2005年6月-2010年7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PI3K与p-Akt的表达,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I3K和p-Akt在正常膀胱黏膜组织阳性表达率均低于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标本中PI3K和p-Akt的表达不具有相关性(r=0.051,P=0.747)。结论 PI3K、p-Akt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两者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共同促其发展,但其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的预后和进展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相似文献   

4.
阮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4):4221-4223
目的:探讨窖蛋白-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正常膀胱黏膜中表达,旨在探讨其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数目及复发等生物学特性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aveolin-1在85例膀胱尿路上皮癌,2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1)Caveolin-1在膀胱尿路上皮癌和正常膀胱黏膜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2)Caveolin-1在Ⅰ级、Ⅱ级、Ⅲ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5%、35.9%、72.0%,三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3)Caveolin-1在浅表性膀胱癌(Tis~T1)和浸润性膀胱癌(T2~T4)中的表达率分别为16.7%、57.1%,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4)Caveolin-1在单发性和多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上的表达分别为35.9%、46.9%,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Caveolin-1在初发性和复发性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32.8%、61.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Caveolin-1可以作为一种膀胱癌标记物来评估膀胱癌的恶性度,对膀胱癌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提供指导。(2)Caveolin-1阳性表达可能是膀胱癌复发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5.
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微血管密度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D146和微血管密度(MVD)与临床病理及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检测尿路上皮癌组织及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CD146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CD146基因及蛋白在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黏膜的表达(P<0.01),且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出现,CD146表达水平逐渐增加,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MVD在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其在正常尿路上皮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CD146高表达可能与尿路上皮癌的分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且与尿路上皮癌血管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phosphatase and tensin homolog,PTEN)基因及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ragile histindine triad,FHIT)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4例正常膀胱黏膜及3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PTEN及FHIT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4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TEN与FHIT基因均表达阳性或强阳性。在37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PTEN基因阳性表达率为56.8%(21/37),其中阳性9例,强阳性12例,FHIT基因阳性表达率为48.6%(18/37),其中阳性8例,强阳性10例。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增加PTEN和FHIT基因表达均显著减少;PTEN基因的表达与FHIT基因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PTEN与FHIT基因可能成为估计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及肿瘤侵袭性的一项有用的指标,联合检测PTEN和FHIT基因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有助于对膀胱肿瘤的细胞分化程度及诊断做出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人白细胞分化抗原-34(CD34)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MMP-9表达及CD34标记的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①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为58.33%(35/60),CD34标记M VD平均值为20.91±8.83,明显高于正常膀胱组织的6.67%(1/15)和9.49±2.73,且两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1)。②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MMP-9的阳性表达率和CD34标记M VD平均值与肿瘤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有相关(P<0.05),与单发或多发、年龄、性别无关( P>0.05)。③在MMP-9的阳性表达的病例中,CD34标记MVD值随MMP-9表达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MMP-9的表达及CD34标记M VD值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可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D-1)及其配体(PD-L1)和T细胞亚群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分析。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及癌旁正常尿路上皮组织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阳性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阳性表达情况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的表达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高级别、T3~T4期组织中PD-1、PD-L1、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表达分别明显高于低级别、Ta~T2期的组织;肿瘤直径≥3 cm的组织PD-L1表达显著高于肿瘤直径3 cm的组织(P0.05)。CD4~+淋巴细胞与PD-1、PD-L1、CD8~+淋巴细胞表达呈正相关(r=0.257、0.312、0.329,P0.05),PD-1与PD-L1表达呈正相关(r=0.278,P0.05)。结论 PD-1、PD-L1、CD4~+淋巴细胞、CD8~+淋巴细胞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高表达,其表达与组织学级别、浸润深度相关,阻断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成为治疗膀胱尿路上皮癌潜在的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aveolin-1与VEGF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6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Caveolin-1与VEGF的表达,及分析其表达与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未见Caveolin-1与VEGF表达,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aveolin-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07%,57.14%,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Caveolin-1与VEGF表达正相关(r=0.786,P〈0.01)。【结论】Caveolin-1、VEGF可以作为判断膀胱尿路上皮癌分化程度及浸润性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TEN)、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和原癌基因(CerbB-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膀胱尿路上皮癌,正常膀胱黏膜标本中PTEN、PCNA以及CerbB-2的表达情况。结果随肿瘤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降低,PTEN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相关;而PCNA表达阳性率为78.8%,其表达与病理分级相关;CerbB-2阳性率为42.2%,其表达与临床分期相关;PCNA与CerbB-2在癌中表达呈负相关。PTEN表达与PCNA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PTEN、PCNA和CerbB-2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治疗及预后密切相关。PTEN蛋白异常表达在膀胱癌的进展中有重要作用,检测PTEN的表达有助于判断病情与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