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 毫秒
1.
空勤人员前臂不同部位骨密度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仪(SPA)测量105名男性空勤人员非优势侧前臂中远1/3,1/6,1/10部位的骨密度(BMD,g/cm2),并与廊坊男性成人前臂远端相应的各部位骨密度测定值比较。结果表明,空勤人员前臂中远1/3,1/6,1/10部位骨密度均低于或偏低于廊坊市区健康成人骨密度,其中1/3部位各年龄组桡尺骨骨密度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1/6部位各年龄组桡骨骨密度和≥30岁组尺挠骨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P<0.05);1/10部位各年龄组桡尺骨骨密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测空勤人员各部位桡尺骨骨密度随年龄增长,≥30岁组骨密度略有增高,形成一个不明显的峰值骨量。  相似文献   

2.
健康成人前臂不同部位骨密度的测定姜杉,敖邦华,樊国锋,董立军,刘东红,虞至忠采用单光子吸收法测量骨密度通常都选取前臂中远1/3部位[1]。在我们对骨密度的测量中,选择了前臂中远1/3和1/6两个测量部位,以探索骨质疏松症诊治中更佳的测量部位和更好的检...  相似文献   

3.
我们采用单光子吸收仪,同时选取前臂中远1/3、1/6和1/10三个测量部位,对766例健康成人进行了骨密度测定,结果是前臂中远1/3,1/6和1/10三个部位后者比前者低,由于前臂中远1/3主要是皮质骨,1/6部位是前臂骨干与骨端的移行部位,1/10部位主要是松质骨,所以前臂三个不同部位的骨密度与骨骼组成有关。这对于骨质疏松诊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利用QDR-4500W型DEXA机内人体ROI软件做动物骨密度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了解决QDR-4500W型DEXA无测定动物骨密度软件问题。方法利用该机内测定人腰椎兴趣区(ROI)骨密度软件成功地测定了大白鼠骨密度。结果骨骼影像清晰,头部、腰椎、股骨、离体胫骨和椎骨的area,BMC,BMD值分别报告。讨论(1)我们测试报告与QDR-2000型DEXA作的动物骨密度报告相似,但我们以更接近骨外形的ROI标示提高精确度;(2)应使各鼠体位和鼠骨摆法一致;(3)本法扫描长度不足使大鼠成舒展位,ROI边界不能呈现完全与骨影吻合的任意形状,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10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Ⅱ型糖尿病患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临床特点,更深入了解糖尿病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105例Ⅱ型糖尿病患腰椎L1~L4、Ward’s三角区、股骨颈、股骨大转子区的骨密度(BMD),并以同年龄、同性别的健康的骨密度比较,研究其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临床特点。结果 ①女性Ⅱ型糖尿病患BMD测定值与同年龄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性。②男性Ⅱ型糖尿病患BMD测定值除了51~60岁年龄组差异有显性外,61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无显性。③男性Ⅱ型糖尿病患BMD测定值明显高于同年龄的女性。各年龄组Ward’s三角区BMD测定值明显低于腰椎和股骨颈及股骨大转子区。结论 ①雌激素水平下降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②Ⅱ型糖尿病能使部分老年患易患有骨质疏松症。③骨质疏松患最早出现骨密度改变在Ward’s三角区。  相似文献   

6.
应用单光子骨密度法(SPA)测定了796例健康中老年人桡尺骨平均骨密度(BMD,g/cm2),测定部位选非优势侧桡尺骨中远1/3交界处,计算桡尺骨平均BMD,并与我室所测定的31~40岁健康成人骨峰值比较。结果表明,男女两性BMC、BMD均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男性各组BMD均高于女性各对应组,且下降速率较女性缓慢。与骨峰值BMD比,男性60岁以前下降0.300~1.114s;60岁以后下降逐渐增快,为1.629~2.257s;65岁以后BMD丢失18.9%,普遍存在骨质疏松。女性各组BMD50岁以前下降缓慢,为0.383~1.133s;50岁以后下降速率增快,为1.383~3.637s,比男性提早约10年;65岁以后骨丢失31.9%,多数为骨质疏松患者。SPA法检测桡尺骨骨矿含量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晚孕妇女骨密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晚孕妇女骨密度的变化。方法用单光子γ射线吸收法测定304例健康晚孕妇女桡骨远端1/10点与中远端1/3点的骨密度,并与同年龄组的健康非孕妇女相比较。结果晚孕组骨密度均值低于非孕组,1/10点Ⅰ度和Ⅱ度骨量减少发生率均高于1/3点。结论相当一部分晚孕妇女不同程度的存在骨量减少现象,骨密度测定对发现孕妇骨密度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关于Ward’s三角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 Delphi A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385名20~80岁志愿者(男230例,女155例)左股骨骨密度及113例左右股骨骨密度.观察Ward's三角区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①有40.4%~55.8%的青年人Ward's三角区的具体位置计算机很难确定,Ward's三角区大部分与解剖部位不相对应;②由计算机自动定位的Ward's三角区小方块位置取样误差比较大;③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的精确度误差和变异系数百分比最大;④腿的位置旋转过度或旋转不足都能引起骨密度的变化;⑤正常人双腿骨密度值无显著性差异。结论Ward's三角区骨密度值不能用于诊断或随访。  相似文献   

9.
Colles骨折后的骨量丢失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研究Colles骨折治疗过程中的局部骨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于首次就诊及伤后6周、6个月、1年测定64名Colles骨折患者的第2掌骨骨密度,并于伤后1年进行功能评定。结果 Colles骨折患者的掌骨骨密度在骨折后6周时即明显降低,骨折后6个月时虽有所回升,但直至骨折后1年仍未恢复原有水平,其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非常显著性(P〈0.01)。而骨折后1年时掌骨骨密度与功能呈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不同民族间骨密度(BMD)的差异,我院采用国产单光子骨矿分析仪对新疆喀什地区汉族、维吾尔族无代谢性骨病的健康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1测定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自1996年5月~1998年4月在我院进行团体健...  相似文献   

11.
DEXA在诊断糖尿病骨质疏松中的价值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本文测定14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腰椎(L1~L4)及股骨上端(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粗隆)骨密度,结果显示,不论男女患者>40岁以上各年龄组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提示糖尿病患者有骨量减少。腰椎及股骨上端相关分析表明腰椎(L1~L4)各椎体之间相关非常显著(P<0.001),提示腰椎各椎体骨密度丢失速度一致;腰椎与股骨颈、Ward三角、股骨粗隆相关显著(P<0.01),但相对较小,股骨上端Ward三角区骨密度减低最为显著。因此,股骨上端骨密度检测优于腰椎,一旦Ward三角区骨密度降低至2.0SD以下时,即应做出骨质疏松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DEXA)测定811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正位1~4椎体(L1-4)、左侧髋部股骨颈(Neck)、大转子(Troch)、转子内区(Imer)、髋部总体(Total)和华氏三角(ward’s)的骨密度。结果 (1)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L1-4骨密度的改变先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60岁之后又逐渐增高;Neck、Troch、Inter、Total和Ward’s区骨密度随年龄增加而逐渐降低,特别是Ward’s区骨密度下降显著。(2)病程在各年龄段对骨密度无明显影响。(3)超重组骨密度〉正常体重组〉低体重组。结论 病程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无影响,Ward’s区是观察骨密度变化的敏感区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深入研究Ward三角区骨密度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 XR-600双能X线骨密度仪,通过测定1189例病人的左股骨近端骨密度,评估计算机自动生成的Ward三角区的特点;通过测定30例志愿者左右股骨近端骨密度,评估不同肢体侧别的骨密度是否存在差异;通过对72例随访病人3~6月内进行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测定,观察Ward三角区骨密度在较短时间内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及临床特点。结果 1Ward三角区由计算机根据骨密度最低值自动搜索形成,大部分受试者(86.7%)Ward三角区位于股骨颈底边附近,少部分受试者(5.2%)位于股骨颈外,以大粗隆最为常见,与解剖位置不完全对应;2部分受试者(8.7%)Ward三角区骨密度并非股骨上段最低值,最低值出现在大粗隆。3计算机自动生成的Ward三角区小方块前后两次位置无明显变化。4Ward三角区骨密度值的精确度误差(2.27%)大于股骨颈(1.05%)及大粗隆(1.57%)。5正常人双髋骨密度无显著性差异(P=0.32,P0.05)。672例随访患者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BMD)变化先于股骨颈及正位腰椎出现。结论髋关节采用标准体位摆放,Ward三角区位置较为固定,可用于临床随访。  相似文献   

14.
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易致骨折并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女性骨质疏松的发生与绝经有密切关系,而男性骨疏松是与年龄有关的综合因素所致。本文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患者进行了骨密度及有关骨代谢指标测定,以探讨其性激素,钙调节液素与骨密度的关系。1...  相似文献   

15.
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骨密度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DEXA)观察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听骨密度变化,说明临床测定骨折愈合程度的方法。方法:对171例前臂骨折在正常愈合过程中骨折端区有其相邻两侧非骨折区骨矿物密度(BMD)变化,将结果进行自身对照研究。结果:在整个观察期内,骨折区BMD值呈显著上升趋势(P<0.01)。结论:DEXA对骨折端听BMD跟踪可测定可客观准确地反映骨折端骨痂生长状况,从而使骨折愈合检测数量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维吾尔族牙周炎患者的下颌骨骨密度。方法选择中度慢性牙周炎的维吾尔族成人患者20例(男性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25.6岁),另选择无牙周炎的维吾尔族成人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23.5岁)作为正常对照,40例患者均拍摄数字化全颌曲面断层片,采用曲面体层下颌指数(PMI)为测量指标分析样本的下颌骨骨密度。结果正常对照组sPMI值为0.301±0.126,iPMI值为0.364±0.091;牙周炎患者sPMI值为0.246±0.046,iPMI值为0.318±0.075。两组的PMI指数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维吾尔族牙周炎患者下颌骨骨密度值较正常组低。PMI指数反映了下颌骨皮质骨量的变化,间接反映了下颌骨的骨密度,为检测下颌骨骨密度提供了简便、直观的方法。同时,下颌骨骨密度的测定结果可能提示全身骨密度情况,但仍需后期结合腰椎、前臂远端1/3的骨密度测定等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使其得到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7.
沈阳地区腰腿痛病人与骨矿物质含量的关系(附108例)张世斌,郭庆升,李征我院近年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对108例患有腰腿痛的病人进行了骨矿物质含量的测定,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测量对象长期居住在沈阳地区,患有不同程度的...  相似文献   

18.
肝炎对血清骨钙素的影响孙莲娜,戴兆云作者选取34例肝炎病例,测定其血清骨钙素(BGP)水平,以了解肝炎对血清骨钙素的影响。1材料和方法1.1病例来源随机选取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34例,均无内分泌病、骨病及其它慢性疾病,并作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均属正常,...  相似文献   

19.
广东粤西地区正常人双能X线骨密度的检测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中国粤西地区正常人骨密度水平,提高沿海地区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水平。本文采用法国SOPHOSL-XRA骨密度仪,对301例正常人的前臂、髋骨及腰椎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男、女性前臂和腰椎峰值骨量均为30~39岁,股骨颈、Ward’s区峰值骨量男、女性均为20~29岁。男、女性腰椎和髋骨的骨密度累积下降率均在50岁后加快,尤以女性为明显。男女组的前臂骨密度测定值均低于文献报道。通过本组正常人骨密度的检测,为本地区骨质疏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D对甲亢患者骨密度及钙代谢的影响张富华甲状腺激素影响骨和矿物盐代谢,引起骨量减少,骨密度降低。我们观察了63例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骨密度和血尿钙磷碱性磷酸酶,观察其骨密度及血钙磷,AKP恢复情况,以摸索甲亢性骨病的有效防治措施。l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