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筛选坚龙胆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并研究其抗炎机制。方法:分别选用ICR小鼠180只,随机分为18组,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5mg·kg-1),坚龙胆乙醇粗提物、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各层低、中、高剂量组(6,3,1.5g·kg-1),除正常组外,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分别ig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5%聚山梨酯-80,每天1次,连续7d,检测小鼠的耳肿胀度及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取180只SD大鼠,同上方式分组及给药,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造模,进行抗炎活性筛选;另取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醋酸地塞米松组(5mg·kg-1),乙醇粗提物组(6g·kg-1),水部位组(6g·kg-1)。每日ig1次,连续7d,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胸腔炎症造模,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PGE2,TNF-α,IL-1β和MDA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模型组小鼠耳廓肿胀、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大鼠足跖肿胀、大鼠胸腔及肺组织的炎症因子NO,PGE2,TNF-α,IL-1β,MDA均明显增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水部位高、中剂量(6,3g·kg-1)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导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其余部位活性弱或基本无活性,坚龙胆水部位组(6g·kg-1)能抑制胸腔液MDA,PGE2,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1),坚龙胆水部位组(6g·kg-1)能抑制肺组织NO,MDA,PGE2,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1)。结论:坚龙胆水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介质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15,(8)
目的筛选鸭跖草抗炎作用的活性部位,并研究其抗炎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模型、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足跖肿胀,进行抗炎活性筛选;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以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PGE2、TNF-α、IL-1β和MDA水平,探讨抗炎机制。结果与5%吐温-80组比较,水溶部位高、中剂量(30、15 g/kg)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急性炎症导致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其余部位活性弱或基本无活性;鸭跖草水溶部位组(15 g/kg)能抑制胸腔液MDA、PGE2、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鸭跖草水溶部位组(15 g/kg)能抑制肺组织NO、MDA、PGE2、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结论鸭跖草水溶部位为抗炎活性部位,抗炎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观察麻黄-甘草药对的抗炎作用,探讨抗炎机制.方法:ICR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醋酸致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观察抗炎作用;取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0.01 g·kg-1),麻黄-甘草药对组(22.4,11.2,5.6 gˉkg-1),每天1次,连续ig给药5d,末次给药30 min后采用角叉菜胶诱导胸膜炎实验观察抗炎作用,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前列腺素E2( 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以及肺组织TNF-α,IL-1β和丙二醛( MDA)含量,探讨抗炎机制.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麻黄-甘草药对(22·4,11.2 g·kg-1)可显著抑制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角叉菜胶诱导的胸膜炎大鼠胸腔液渗出(P<0.01),抑制渗出液白细胞数量增多(P<0.01);22.4 g·kg-1能抑制中性粒细胞比率升高;麻黄-甘草药对3个剂量组对淋巴细胞比率没有明显影响;麻黄-甘草药对(22.4,11.2 g·kg-1)抑制胸腔液PGE2,TNF-α,IL-1β含量升高(P<0.05);药对22.4 g·kg-1能抑制肺组织TNF-α,IL-1β,MDA含量升高(P<0.01),11.2 g·kg-1能抑制肺组织IL-1β含量升高(P<0.01).结论:麻黄-甘草药对有抗炎作用,抗炎机制可能与影响炎症介质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赤雹果水提物抗炎作用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赤雹果水提物的抗炎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模型,观察赤雹果水提物对急性炎症的作用;采用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模型,观察其对慢性炎症的作用;通过测定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小鼠血清及足爪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足爪中总蛋白含量,评价其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赤雹果水提物3.2,1.6,0.8g·kg-1剂量组可显著抑制小鼠耳肿胀、小鼠足趾肿胀及小鼠棉球肉芽的增生(与NS组比较P<0.01~0.05),降低角叉菜胶致足趾肿胀小鼠血清和足爪中NO、MDA及PGE2含量,减少炎症组织总蛋白的渗出(与NS组比较P<0.01~0.05).结论 赤雹果水提物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O、PGE2合成及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6,(1):160-163
目的:研究枫蓼提取物的抗炎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冰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灌胃给药5d,研究枫蓼提取物的抗炎作用,通过测定大鼠炎足组织中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O)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分析枫蓼提取物的抗炎机制。结果:枫蓼提取物23.4、46.8g/kg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降低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渗出。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实验结果表明,枫蓼提取物16.2、32.4g/kg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提取物16.2、32.4g/kg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炎足组织中TNF-α、IL-1β、PGE_2和MDA的含量,但对NO无明显影响。结论:枫蓼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介质释放及抗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6.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3):120-123
目的:研究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治疗湿疹皮炎的机理。方法:采用2,4-二硝基氯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炎症模型,研究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治疗湿疹皮炎的作用,通过测定小鼠炎足组织中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分析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治疗湿疹皮炎的机理。结果: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50、25和12.5g/kg能明显抑制小鼠耳肿胀及小鼠胸腺和脾脏指数均显著下降,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50.0、25.0 g/kg组可以明显减小耳厚度差。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的实验显示,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50、25和12.5g/kg能显著抑制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跖肿胀,50、25g/kg组显著降低炎足组织中NO、MDA,不同剂量提取物能不同程度的降低炎足组织中IL-1β、TNF-α和PGE2的含量。结论:长叶红砂果实水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治疗湿疹皮炎作用,其治疗机理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炎性介质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试验、乙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及角叉菜胶诱导小鼠足跖肿胀试验,研究抗炎效果;测定胸膜炎大鼠胸腔渗出液丙二醛(MDA)、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及肺组织一氧化氮(NO)、MDA、PGE2、TNF-α和IL-1β水平,探讨抗炎机制;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水平,研究体外抗菌作用。结果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1∶4水煎物配伍组对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乙酸引起的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角叉菜胶导致的小鼠足跖肿胀均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P0.01);并能抑制胸腔液MDA、PGE2、TNF-α、IL-1β及肺组织NO、MDA、PGE2、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5);同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为1.48 mm,最小抑菌浓度值(MIC)为62.5 mg/m L,最小杀菌浓度值(MBC)为250.0 mg/m L。结论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1∶4水煎物配伍组具有抗炎、抗菌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介质产生和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黄牛茶根醇提物的抗炎作用。方法:将小鼠分为模型组、醋酸地塞米松组(予醋酸地塞米松0.005 g/kg)及黄牛茶根醇提物低、高剂量组(13 g/kg、26 g/kg),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致小鼠肉芽肿以及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趾肿胀建立模型,观察黄牛茶根醇提物对小鼠急慢性炎症的影响,通过ELISA法测定角叉菜胶诱导足趾肿胀小鼠血清中TNF-α的含量。结果:黄牛茶根醇提物对小鼠耳廓肿胀、棉球肉芽肿以及足趾肿胀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P0.05或P0.01),但是对足趾肿胀小鼠血清中的TNF-α炎症因子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黄牛茶根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9.
蜂胶的外用抗炎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蜂胶的外用抗炎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6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3.0 g·kg-1吐温80)、阳性药布洛芬乳膏组(4.0 g·kg-1),蜂胶高、中、低剂量组(0.72,0.24,0.08 g·kg-1),每组12只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模型,检测小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GE2),一氧化氮(N0)含量,观察蜂胶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炎症模型的影响;Wistar大鼠60只,分组同上,模型对照组(3.0 g·kg-1吐温80),布洛芬乳膏组(3.0g·kg-1),蜂胶高、中、低剂量组(0.20,0.10,0.05 g·kg-1),采用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模型,检测大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观察蜂胶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的影响.结果:蜂胶能明显抑制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肿胀(P<0.05);能明显减轻角叉菜胶导致的大鼠足肿胀(P<0.05);能显著降低小鼠血清中PGE2,NO含量(P<0.01);能显著降低大鼠炎症组织中PGE2含量(P<0.01).结论:蜂胶外用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醇提物的抗炎镇痛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大鼠用角叉菜胶致炎及福尔马林致痛,研究飞龙掌血醇提物的镇痛作用;ELISA试剂盒检测角叉菜胶实验大鼠血清中β内啡肽(β-E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的含有量,炎症大鼠皮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有量,以及福尔马林实验小鼠血清中白三烯B4(LTB4)的含有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脊髓FOS及P物质(SP)蛋白表达。结果飞龙掌血醇提物能明显降低足趾肿胀率;福尔马林实验中,飞龙掌血醇提物能明显减少舔足累积时间,降低PGE2的含有量,高剂量组尤为明显;3个剂量组均能降低血清中5-HT的含有量,高剂量和低剂量效果显著,高剂量组还能升高血清中β-EP的含有量。各剂量组均能降低皮肤组织中TNF-α和IL-1β的含有量,中、高剂量组抑制FOS蛋白表达;高剂量组明显降低血清中LTB4的含有量。结论飞龙掌血醇提物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与通过增加血清中β-EP,降低PGE2、5-HT、LTB4含有量,降低皮肤组织中TNF-α、IL-1β含有量,以及下调脊髓SP及FOS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