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耐药是引起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ABC转运分子是一个转运蛋白超家族,它通过ATP依赖的药物排出泵介导耐药。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中,ABC转运分子的活性是固有的,其活性与化疗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急性髓性白血病膜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急性白血病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这种现象由多种耐药机制所致,包括细胞对化疗药物反应所经历的凋亡失败或药物到达及(或)影响细胞内目标的失败。本综述重点讨论后一种机制,特别是细胞内药物转运耐药机制。有报道ATP结合盒(ABC)转运体P-糖蛋白(P—gp)与急性髓性白血病顸后相关。另外更引人瞩目的是ABC转运体多药耐药蛋白(MRP)和穹隆转运体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在AML也与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是新近发现的一种肿瘤耐药相关蛋白,与P-g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同属ABC转运蛋白超家族。本文对BCRP的发现、组织表达、结构特点、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多药耐药BCRP基因的表达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生成素(TPO)作用于其受体c-MPL可激活下游通路刺激造血细胞的增殖,诱导巨核细胞生成。近年来,有国内外研究证实,TPO/c-MPL通路还在白血病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静止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还提示化疗耐药和预后不良。本文结合目前研究进展,就TPO/c-MPL通路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的表达、化疗耐药和预后以及TPO/c-MPL受体激动剂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是一种从淋巴细胞起源的恶性克隆性疾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包括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月前在临床上首先以化疗取得完全缓解后再选择其他治疗,但白血病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成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过程中的主要障碍。目前关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非常活跃,本文将从经典耐药机制加膜转运蛋白、基因改变,以及新的耐药机制,如骨髓微环境的改变、微小RNA(Micro RNA)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肿瘤及白血病细胞肺耐药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耐药相关蛋白是最新发现的又一种与多药耐药腾的蛋白质,它量种非糖蛋白,与P糖蛋白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作用机制不同,它在某些肿瘤及急性髓系白血病中过度表达与临床化疗敏感性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强烈联合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但仍有20%-40%的患者产生原发耐药,且这类化疗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率低、缓解期短,预后甚差。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应用FLAG方案即氟达拉宾(FLud)联合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完全缓解(CR)率30%-80%。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im-3基因的异常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47例初诊未经治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及18例经化疗治疗后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标本Pim-3基因的表达,同时采集非恶性血液病患者骨髓组织1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骨髓组织Pim-3基因表达量的差异。结果:RT-PCR检测结果显示,化疗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Pim-3基因表达量相对非恶性血液病骨髓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经化疗治疗后的骨髓Pim-3基因表达量与非恶性血液病骨髓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而化疗前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Pim-3基因表达量明显低于化疗后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0.01)。缓解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对比显示,化疗前比化疗后骨髓Pim-3基因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而未缓解组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骨髓组织Pim-3基因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化疗后未缓解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骨髓Pim-3基因表达量亦明显低于缓解后患者(P0.01)。结论:Pim-3基因在化疗前后急性髓系白血病中有异常表达,该基因可能参与了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AL)又名急性杂合性白血病,是指急性白血病中髓细胞系和淋巴细胞系共同累及的一组疾病,临床少见,其诊断主要采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免疫学及分子遗传学、基因重组的方法确定淋巴系和髓系的特征,2012年4月我院收治一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患者,患者化疗中出现急性肠麻痹性梗阻、双侧输尿管梗阻、双侧肾盂积水,经积极抢救和精心的护理,患者转危为安,平安出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核内不均一的核糖核蛋白K(hnRNP K)调控细胞自噬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耐药机制,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从临床标本及细胞株水平验证hnRNP K与髓系白血病耐药的关系;利用RNA干扰技术调节hnRNP K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Ⅱ表达变化,并进一步检测hnRNP K调控前后细胞对化疗药物(阿霉素)的敏感性。结果:在骨髓未缓解及复发的原代细胞及耐药细胞株中,hnRNP K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而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I/Ⅱ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将hnRNP K的表达水平降低后,LC3I/Ⅱ蛋白水平亦降低,而细胞对于阿霉素的敏感性可以恢复。结论:hnRNP K可能通过调控细胞自噬参与急性髓系白血病阿霉素耐药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应用小剂量长疗程的HA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24例。结果:24例患者经此方案化疗后取得完全缓解14例,部分缓解3例,总有效率70.8%。结论:小剂量长疗程HA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是一个有效的、且能耐受的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白血病细胞群是由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组成,其中最原始的细胞为白血病干细胞(LSC)。LSC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是急性髓系白血病复发的原因之一,现描述近年来关于LSC克隆特性,尤其是其表型、分子调控机制的最新进展。LSC可能成为白血病治疗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13.
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随着强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进展,患者的生存率不断提高,而老年白血病病人身体素质已下降,其化疗的效果差,死亡率高。鉴于华东地区CAG临床治疗协作组制定的CAG方案在难治.复发AML治疗中的应用经验,近两年来,我们采用相同的CAG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12例,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效果研究。方法 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6月在血液科住院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患者12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0年7月至12月在血液科住院化疗的6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2021年1月至6月在血液科住院化疗的6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采用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肛周感染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肛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赋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预防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化疗后肛周感染的发生,显著降低肛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其常规化疗的长期生存并不理想,特别是此种疾病的高危患者的预后差。对化疗耐药是AML难治、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MicroRNA(miRNA)是近年来在真核生物中新发现的一类内源性非编码的单链小分子RNA,长度为19-25 nt,其在转录后水平通过与特异的靶mRNA的3'UTRs(untranslated regions)结合使之降解或者抑制其翻译,从而调控相关靶基因的表达。已经有证据表明,miRNA的失调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研究发现miRNA在AML耐药的形成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从ABC转运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耐受3个方面对miRNA介导的AML的主要耐药机制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myc蛋白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极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病人化疗前后及20例非白血病病人的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白血病组c-myc蛋白表达较非白血病组明显增高,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组中,化疗后完全缓解与不缓解病人c-myc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myc蛋白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而且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提示c-myc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探讨急性白血病患白血病细胞DNA拓扑异构酶Ⅱ活性与多药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溴乙锭荧光法与17例初治化疗前及20例化疗后的急性白血病患外周血或骨髓白血病细胞DNA TopoⅡ活性进行测定,采用抗多药耐药单抗JSB-I检测18例化疗后患p-糖蛋白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myc蛋白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极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20例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病人化疗前后及20例非白血病病人的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白血病组c-myc蛋白表达较非白血病组明显增高,两者呈显著性差异(P<0.01),白血病组中,化疗后完全缓解与不缓解病人c-myc基因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c-myc蛋白在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细胞中高表达,而且与化疗疗效密切相关,提示c-myc蛋白的检测对于急性髓系细胞白血病的诊断、疗效评价及预后估计均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急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随着强烈化疗和骨髓移植的进展,急性白血病的CR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率不断提高,而对于老年人、白细胞较低、体质较差的患者的治疗仍不满意,我院近几年采用AAG预激方案治疗13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强烈联合化疗方案可明显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但仍有20%~40%的患者产生原发耐药,且这类化疗方案对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缓解率低、缓解期短,预后甚差.近年来,国外学者开始应用FLAG方案即氟达拉宾(FLud)联合阿糖胞苷(Ara-c)及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诱导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完全缓解(CR)率30%~80%.本院血液内科2007年6月~2009年6月应用FLAG方案治疗难治、复发性AML 1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