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SLN)在胃癌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亚甲蓝对40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活检,随后行D2或D2以上手术.结果 本组病例SLN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为91.67%(22/24),假阴性率为8.33%(2/24),准确率为94.87%(37/39).SLN在第1站占87.18%(34/39);检出率依次:No 3、No4、No 5、No 6等.SLN在第2站占12.82%(5/39);检出率依次:No 7、No 8等.同时,SLN预侧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和准确率随胃癌浸润深度的增加而降低,T1期敏感性和准确率为100%,T3期的敏感性为84.62%(11/13),准确率88.24%(15/17).22例转移的SLN中,3例SLN为唯一转移部位,且均为T1、T2期.结论 胃癌SLN检测是可行,符合的一般淋巴结转移规律和"跳跃性转移"特点,更适于早期胃癌的检测;其意义在于提高胃癌分期的准确性及有望指导胃癌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纳米炭混悬液在示踪临床N0期(cN0)喉癌前哨淋巴结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cN0喉癌患者术中采用纳米炭混悬液进行前哨淋巴结检测,结合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其探测及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的效果.结果 20例cN0喉癌患者中19例成功显示了前哨淋巴结,发现率为95.0%.每例发现前哨淋巴结1~3枚,平均2.2枚.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行冰冻病理检查发现3例出现淋巴结转移,和术后HE染色病理检测结果一致.对相应区域淋巴结转移的阳性和阴性预测率均为100%.结论 采用纳米炭混悬液探测及活检前哨淋巴结能够较准确反映cN0喉癌颈淋巴结的转移状态.  相似文献   

3.
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确定胃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的可行性及其预测各期胃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准确性。方法 使用亚甲蓝对57例胃癌(T1、T2、T3期)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随后对患者行根治性胃全切除术及根治性胃近、远侧次全切除术。且于术中均行不同范围的胃周围淋巴结清除。结果 57例中有54例(94.8%)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28例患者有淋巴结转移,其中6例存在前哨淋巴结转移,3例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另有19例存在前哨淋巴结及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由前哨淋巴结状态预测胃周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敏感性为89.3%(25/28),特异性为100%,准确率为94.4%(51/54)。结论 前哨淋巴结术中能够准确预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可战小手术范围,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前哨淋巴结术中标识有望在手术治疗淋巴结转移阴性的胃癌患者中,尽可能免除常规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4.
纳米炭混悬注射液检测胃癌前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波  陈佳平  胡建昆 《华西医学》2006,21(3):514-515
目的:研究胃癌前哨淋巴结(SLN)的分布规律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纳米炭混悬注射液对38例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术中检测,随后对患者行胃癌根治术。结果:38例患者中有34例(89.5%)成功检测出前哨淋巴结。在31例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有25例存在前哨淋巴结转移,准确率为80.6%(25/31),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率为19.4%(6/31)。结论:前哨淋巴结的检出对胃癌术式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提高结肠癌患者区域淋巴结阳性检出率的方法 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48例行根治性手术的结肠癌患者前哨淋巴结(SLN)进行了术中染料法定位检测,使结肠癌系膜前哨淋巴结染色并统计淋巴结数目,同时行抗细胞角蛋白20(CK20)免疫组化检查,检测其微转移情况.结果 48例患者中有46例发现SLN,检出率95.8%.93.8%(45/48)的患者的前哨淋巴结能准确地预测其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假阴性 1例,假阴性率 5.0%(1/ 20).6例患者的前哨淋巴结中包含的微转移灶或单个癌细胞转移被常规HE染色遗漏,但是经CK20免疫组化染色检出.5例患者由于发现异常淋巴引流途径而导致肠系膜切除的范围的改变.结论 对结肠癌病例,前哨淋巴结定位技术能较准确地预测其引流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和发现异常淋巴引流途径,有助于决定切除范围;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淋巴结行CK20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其微转移情况,可提高淋巴结阳性检出率,两者结合可准确的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期、判断预后、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在乳腺癌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术中注射亚甲蓝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对40例乳腺癌行腋窝蓝染淋巴结活检,后行常规腋窝淋巴结清扫,两标本均送病理检查。结果:全组40例患者检出SLN36例,4例未找到SLN,检出率为90%(36/40);SLN与ALN病理检查完全符合者37例,准确率为92.5%(37/40);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有16例,其中SLN出现转移的有12例。灵敏度为75%(12/16);假阴性率为25%(4/16)。T1期20例无假阴性者,准确率100%,T2期20例假阴性者4例,准确率为80%(16/20),假阴性率为20%(4/20)。淋巴结阴性病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100%(24/24)明显高于淋巴结阳性者的病例75%(12/16)。结论:前哨淋巴结活检能准确预测乳腺癌腋窝淋巴结状态,术中注射亚甲蓝方法定位前哨淋巴结可以作为检测SLN的常用方法之一。淋巴结阴性的病例前哨淋巴结检出率明显高于淋巴结阳性者的病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经腹腔镜行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方法。方法从1999年 6月至 2 0 0 1年 8月对肿瘤未侵出浆膜层的 45例结直肠癌病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根治术 ,同时对肿瘤未侵出浆膜层的 192例结直肠癌病例行开腹肿瘤根治术。术中均进行D3 式淋巴结清扫。对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进行统计。结果腹腔镜组 45例中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率为 2 2 .2 2 %,转移度为 7.38%;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为 8.89%,转移度为2 .46 %;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率为 2 .2 2 %,转移度为 0 .41%。开腹手术组 192例中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率为 2 5 .5 2 %,转移度为 8.82 %;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为 7.81%,转移度为 2 .5 5 %;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率为 3.13%,转移度为1.15 %。两组各站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分别行 χ2 检验 ,结果无明显差异 (P >0 .0 5 )。结论两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结果基本相同 ,腹腔镜手术有操作空间大、视野开阔、操作准确、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 ,亦有病例选择局限、个别部位淋巴结清扫困难、耗时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胃癌患者行前哨淋巴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于我院就诊治疗的胃癌患者48例,采用亚甲蓝行前哨淋巴结的定位与活检,并对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48例患者共清扫淋巴结568枚,平均每例11.83枚,其中189(33.27%)枚淋巴结转移;SLN阳性第1站83.33%(40/48),第2站跳跃式转移10.42%(5/48),第3站SLN阳性3例(6.25%);预测胃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93.75%(45/48),准确率89.58%(43/48),假阴性率2.08%(1/48),假阳性率4.17%(2/48)。结论:胃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及活检技术应用于判定胃癌淋巴结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能够为早期胃癌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检测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和清扫术的适应症。方法:对D3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术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6a2,16b1组淋巴结转移率17%,均为进展期胃癌,均有N1-N2淋巴结转移,胃癌浸润深度达T3,T4者淋巴结转移率21.5%,低分化型瘤的淋巴结转移率为22.2%,癌灶直径≥5cm的淋巴结转移率25.8%,弥漫型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更高达42.8%,结论:胃癌浸润深度,癌肿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肿瘤部位,肿瘤大体类型,肿瘤大小等病理因素是预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根据,对高度怀疑或证实有N1-N2淋巴结转移,浸润浓度T3,T4,进展期低分化型癌,癌灶直径≥5cm,以及弥漫型胃癌,但无肝脏,腹膜等远处转移的胃癌患者尽可能行D3加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廓清术。  相似文献   

10.
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39例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提高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病例,对28例阴性前哨淋巴结及所属非前哨淋巴结,在原组织蜡块平面100um深处切片2张,1张HE染色,1张免疫组化染色;于200um深处切片1张,行HE染色,结果:39例中前哨淋巴结转移率是非前哨淋巴结的4.3倍;多层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检测28例67枚阴性前哨淋巴结和424枚非前哨淋巴结,2例(2枚)发现有转移,与单切面HE染色法相比,敏感性提高7.1%,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由83.%降为7.1%,结论:前哨淋巴结是乳腺癌最早发生也是最易发生转移的淋巴结,用多层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状态的预测价值,为指导乳腺癌患者是否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2008年本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36例患者,采用术前2 h注射99M锝-右旋糖苷(99M Tc-dx)1 ml于肿瘤周围腺体内和术中1%亚甲蓝2 ml(总剂量)四点法注射于肿瘤覆盖皮肤之皮内,术中前哨淋巴结活检,随后行包括ALND的不同方式的根除术。所有前哨淋巴结(SLN)术中冷冻病理检查为单切片HE染色,所有SLN和非SLN均再行多层切片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病理学检查。结果根据术中切片病理和术后腋窝淋巴结病理,SLN检出成功率为94.4%(34/36);SLN预测ALN转移的准确性为94.1%(32/34),灵敏度为85.7%(12/14),特异性为100%(20/20),假阴性率为14.3%(2/14),总的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12/12)和90.9%(20/22)。与单切片HE染色相比,多层切片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使灵敏度提高至92.9%(13/14),假阴性率降低至7.14%(1/14)。结论亚甲蓝法和放射性示踪法联合应用能准确检测出SLN,SLN能反映腋窝淋巴结的状态。术中多层切片HE染色可降低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淋巴结清扫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经腹腔镜行乙状结肠、直肠癌根治术中淋巴结清扫的范围和方法.方法 从1999年6月至2001年8月对肿瘤未侵出浆膜层的45例结直肠癌病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肿瘤根治术,同时对肿瘤未侵出浆膜层的192例结直肠癌病例行开腹肿瘤根治术.术中均进行D3式淋巴结清扫.对各组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进行统计. 结果 腹腔镜组45例中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率为22.22%,转移度为7.38%;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为8.89%,转移度为2.46%;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率为2.22%,转移度为0.41%.开腹手术组192例中第一站淋巴结转移率为25.52%,转移度为8.82%;第二站淋巴结转移率为7.81%,转移度为2.55%;第三站淋巴结转移率为3.13%,转移度为1.15%.两组各站淋巴结转移率和转移度分别行χ2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组淋巴结清扫范围和结果基本相同,腹腔镜手术有操作空间大、视野开阔、操作准确、创伤小、出血少等优点,亦有病例选择局限、个别部位淋巴结清扫困难、耗时长等缺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方法对1988~2002年243例施行根治术(D2、D2 或D3)的进展期胃窦癌患者的病理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淋巴结转移率72.8%.Borrmann Ⅰ、Ⅱ、Ⅲ、Ⅳ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42.9%、47.6%、85.1%、100.0%.Ⅰ、Ⅱ型与Ⅲ、Ⅳ型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Ⅳ型淋巴转移距离远,N3站淋巴结转移率26.4%.T2和T3、4患者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0%和80.3%,N3站淋巴结转移分别为2.2%和20.7%,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和一般型转移范围较广泛,N3站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5.5%和20.0%.在N3站转移的患者中以No(12、13)转移率最高(16.9%、11.9%).结论对进展期胃窦癌,BorrmannⅢ、Ⅳ型,T3、T4者,转移淋巴结小结节型或一般型患者,胃癌根治术应施行D3淋巴结清扫;No(12、13)清扫应纳入标准D2的手术常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yndecan-1基因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将44例胃癌手术病例分为伴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淋巴结转移组,以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为对照。应用RT-PCR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Syndecan-1的表达,并同时检测p53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所有癌旁正常组织均有Syndecan-1基因的表达,而44例胃癌组织中只有10例有表达,阳性表达率为22.7%(10/44),癌旁正常组织中Syndecan-1基因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χ~2=9.14.P<0.05)。35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2例有Syndecan-1基因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7%(2/35),不伴淋巴结转移的9例胃癌组织中有8例检测到Syndecan-1 mRNA的表达,阳性表达率为88.9%(8/9),伴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Syndecan-1 mRNA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不伴淋巴结转移者,两组间差异明显(χ~2=23.66,P<0.05)。p53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Syndecan-1 mRNA的表达低于p53表达阴性的胃癌组织(χ~2=6.18,P<0.05)。结论:Syndecan-1 mRNA表达缺失促进了胃癌生成及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5.
季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1):2188-2189
胃癌是目前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治性切除手术是治疗胃癌的首选方式.淋巴结是胃癌转移的主要途径,其受累与否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也是患者术后选择辅助治疗方案的主要依据.前哨淋巴结(SLN)是肿瘤区域淋巴结引流的第一站,也是淋巴转移最可能发生的部位[1],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术(SLNB)可以较精确的预测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避免不必要的大范围淋巴结切除,从而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对我院2002-09~2004-05胃癌SLN检测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术前临床N0(cN0)期喉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及生存率的关系,探讨影响cN0期喉癌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有效选择手术方式。方法应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对1995年5月至2006年5月治疗的cN0期喉癌病例进行临床随访、病历资料分析。全组喉癌患者中临床cN0期患者157例,其中行淋巴结清扫可判断术后淋巴结转移与否的有118例,术后病理阳性41例。结果有9例失访。早期(Ⅰ、Ⅱ期)cN0期患者生存率高于中晚期(Ⅲ、Ⅳ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声门型cN0期喉癌患者(包括声门上型和声门下型)生存率低于声门型喉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部位、病理组织学分级(pTNM)、T分期与cN0期喉癌淋巴结的转移有关(P〈0.05)。结论肿瘤原发部位、pTNM、T分期与cN0期喉癌发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对cN0期患者进行手术方式选择,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乳癌,胃癌和结直肠癌中的可行性,准确性和临床意义。方法使用异硫蓝和/或99m锝-硫胶体结合术中γ探头对1999年3月~2001年7月的19例乳癌,17例胃癌。11例结肠癌和6例直肠癌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并与常规根治标本比较。结果 19例乳癌病人。单按异硫蓝方法,成功率73.7%。有5例结合了术中γ探头,总成功率89.5%,前哨淋巴结唯一阳性率33.3%。预测区域转移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皆为100%。未有假阴性。17例胃癌中,成功率94.1%,预测区域转移准确率100%,敏感性和特异性皆为100%,未有假阴性。16例成功病人中,有8例在区域淋巴结第二站发现前哨淋巴结。胃左动脉旁有6例,肝总动脉旁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处各1例;其中有3例前哨淋巴结只位于第二站,且1例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11例结肠癌,成功率100%,预测区域转移准确率90.9%,假阴性率25%。敏感性75%,特异性100%。6例直肠癌。成功率83.3%。预测区域转移准确率60%,假阴性率66.7%,敏感性33.3%,特异性100%。结论 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乳癌中能很好反映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蓝色染料结合术中探头能提高成功率。前哨淋巴结可以指示胃癌一定的引流途径和范围.为传统的胃癌淋巴结分站提供补充。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在直肠癌中未见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在结肠癌中有一定的潜在应用价值。蓝色染料的显色时间是结直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活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方法选择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乳腺癌患者共157例,检测前哨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析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157例患者共检出前哨淋巴结341枚,共发现转移的前哨淋巴结87枚。共清除非前哨淋巴结2 281枚,发现转移共301枚。非前哨淋巴结假阴性率为9.76%(8/82),其敏感度为95.12%(78/82),特异性为87.23%(81/94),准确度为87.26%(137/157)。结论前哨淋巴结转移阳性对非前哨淋巴结转移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颈侧清扫可否应用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的颈部治疗。方法 对 6 3例下咽癌颈清扫标本的转移性淋巴结在颈部的分布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颌下淋巴结转移占 2 .5 %。N0 ,N1,N2a和N2b -N3的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2 .5 % ,11.1% ,2 5 %和 4 0 %。病理证实仅有颌下淋巴结转移或上中颈深淋巴结转移 ,而无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 5 .6 % ,有下颈深淋巴结转移时 ,颈后三角淋巴结转移率为 4 0 %。结论 对于N0和N1的喉癌患者可行颈侧清扫 ,对N2和N3的喉癌患者应行根治性清扫。行颈侧清扫时 ,行下颈深淋巴结冰冻 ,根据结果决定是否行颈后三角的清扫。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前哨淋巴结(SLN)活检及其微转移检测临床意义。方法本组46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应用美蓝进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活检,随后行腋窝淋巴结清扫(ALND),行SLN、腋淋巴结(ALN)中CK19的RT-PCR检查。结果46例乳腺癌患者中,41例检测到SLN(89.1%),SLN的成功定位活检与肿瘤大小有关。对上述41例的SLN的常规病理检查的敏感性是75%,准确性是90.2%,假阴性25%。在行RT-PCR检查中,敏感性是96%,准确性是97.6%,假阴性4%。结论RT—PCR法较常规病理更为敏感,通过SLN定位和RT-PCR的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乳腺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