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进行临床应用分析。方法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和放射免疫分析(RIA)同时检测26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150例正常人血清的HBV标志物,并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TRFIA法HBsg阳性而RIA阴性及TRFIA法HBcAb阴性而RIA阳性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进行确诊检验。结果TRFIA法同RIA法比较,检测结果示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FIA技术检测HBV标志物较RIA法的敏感度高,特异性强,可作为HBV感染的常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照乙型肝炎(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与酶联免疫法的效果。方法5000例行婚前检查体检者,采集静脉血,同时采用酶联免疫法检验和化学发光法检验两种方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效果差异。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在不同血清表面抗原浓度下的灵敏度,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的乙肝病毒标志物[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检出率。结果化学发光法在不同血清表面抗原浓度下的检测灵敏度均高于酶联免疫法,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法阳性检出率为0.86%(43/5000),高于酶联免疫法的0.52%(26/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2,P<0.05)。化学发光法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检出率分别为0.40%、0.58%、0.46%、0.48%、0.50%,均高于酶联免疫法的0.18%、0.30%、0.22%、0.24%、0.2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病毒血清学检验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的灵敏度和阳性率高于酶联免疫法,相比之下检测更加自动化和科学化,检测结果更加稳定,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7,(23):116-118
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与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在我院因疑似乙型病毒性肝炎而行乙肝病毒标志物检查的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200例同时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和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HBsAg检测,比较两种方法的HBsAg阳性率。取不同浓度HBsAg定值参比血清,用阴性血清进行倍比稀释,同时用两种方法检测,比较两组最低检出浓度。结果电化学发光免疫法HBsAg阳性率显著高于ELISA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HBsAg靶值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的最低浓度显著低于ELIS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比ELISA法阳性率高,最低检出浓度更低,提示灵敏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效果差异性。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00例,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患者进行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检测,并通过多项血清标志物的检测率来对比研究两种检测方式的差异性。结果两种免疫检验方法中,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显示HBsAg(表面抗原)、HBeAg(e抗原)、HBeAb(e抗体)、HBsAb(表面抗体)、HBcAb(核心抗体)的阳性检测率分别为72%(72/100)、34%(34/100)、30%(30/100)、18%(18/100)、71%(71/100);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则分别为54%(54/100)、18%(18/100)、16%(16/100)、19%(19/100)、76%(76/100),两组数据比较显示,电化学发光法在HBsAg、HBeAg、HBeAb三项阳性检测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HBsAb、HBcAb两项上则无明显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从检测结果来看,两种检测方式在部分血清标志物阳性检测率上具有差异性,但电化学发光法的阳性检出率更为全面和准确,值得在乙肝病毒检测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荧光偏振免疫法(Fluorescence polarigation immunoassay,FPIA)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免疫测定方法。免疫分析法自1959年Berson及Yalow创立放射免疫法(RIA)以来,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生物化学标志物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比较450例胸痛患者门诊就诊不同时间段Mb、c Tn I和CK-MB的阳性率,评价Mb、c Tn I和CK-MB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经留视住院后确诊为AMI的患者Mb检测阳性率高,灵敏度90.0%。c Tn I检测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明显高于Mb和CKM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b是早期诊断AMI的标志物,c Tn I特异性高,为心肌损伤的首选标准。  相似文献   

7.
高继君  杨清扬 《淮海医药》2002,20(6):458-459
目的:分析乙肝病毒感染后乙肝标志物(HBVM)的常见典型模式及非典型模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性免疫方法(RIA)对送检的1150份血清标本进行乙肝病毒标志物的检测。结果:归纳总结出常见的典型模式9种(987例,占总数的85.83%),不常见的非典型模式7种(163例,占总数的14.17%),同时也分析了各模式中HbcAg的阳性率。结论:通过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来确定HBV的感染状态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TRFIA)在体检人员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免疫学表面标志物(HbsAg、HB-sAb)检测中的应用及其与ELISA法的比较.方法:用TRFIA和ELISA法对168例体检人员血清学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TRFIA和ELISA法比较,HBsAg结果符合率为92.9%,经配对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BsAb结果符合率为82.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RFIA与ELISA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相比,其特异性和敏感性高.TRFIA法作为一种高灵敏度的方法,其定量检测结果对体检人员HBV感染的诊断、治疗,特别是疫苗接种方案的提示都将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及更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两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临床价值。方法2000例进行乙肝病毒筛查者,分别给予化学发光免疫分析(CLIA)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筛查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同时将最终的实验室确证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检验价值(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结果CLIA法筛出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阳性38例(1.90%),ELISA法筛出40例(2.00%),实验室确证实验筛出35例(1.75%),实验室确证实验、CLIA法、ELISA法筛出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IA法和ELISA法筛查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误诊率和漏诊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LIA法和ELISA法对乙肝病毒感染性标志物进行筛查均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整体检验结果无明显差异,可以根据需求灵活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细胞角蛋白 19片段 (CYFRA2 1- 1) ,癌胚抗原 (CEA)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 2受体 (s IL- 2 R)联合测定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病情监测、估价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12 6例肺癌患者 ,45名健康人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检测血清中 CYFRA2 1- 1和 CEA水平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检测 s IL- 2 R水平。结果 肺癌患者血清 CYFRA2 1- 1,CEA及 s IL- 2 R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单项分别检测的灵敏度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三项肺癌标志物联检比二项及单项检测的灵敏度高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结论  CYFRA2 1- 1是单项检测肺癌灵敏度及特异性较好的一种肿瘤标志物 ;CYFRA2 1- 1联合 CEA及 s IL- 2 R检测可大大提高对肺癌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