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医医院现在面临西医现代化医学技术的进步、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等医疗环境的巨大变化,而中医医院的医疗服务领域缩小、中药优势淡化,中医理论创新缓慢等方面的问题,成为中医医院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学是组成现代中医医院机构和管理的基本框架,是中医医院医疗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基本保障,是发扬中医医院中医特色和优势的支持平台,是中医医院中医创新发展的支撑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中医医疗是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的需要,与综合医院医疗工作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需要。但是与综合医院相比,中医医院大多起步晚、基础差、管理水平较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们对中医医院管理,特别是医疗质量管理,尚缺乏应有的重视。反映在中医医院统计信息工作方面,从各个方面看均落后于综合医院,特别是区、县级中医医院普遍存在基础薄弱、工作滞后,部分领导对统计工作缺乏必要的认识,以致统计工作服务的整体功能无法充分发挥。笔者曾在综合医院从事统计工作13年,后因工作需要调入中医医院,两相比较,深感我们必须明确中医医院统计信息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抓住医院评审机遇,促进中医医院统计信息管理跃上新台  相似文献   

4.
铭宇 《健康大视野》2007,(11):44-47
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规模不大等现象,加上政府投入比较少,甚至有些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对中医医院实施"断奶"。因此,中医医院普遍存在"先天不足"与"后天失养"现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医医院与综合性医院一起逐步被推向市场,特别是地市级以下中医医院,通过在医疗市场中竞争拼搏,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能否发挥中医医院的本身优势,以中医特色,加快中医医院的发展,以及中医如何实现现代化,已成为中医医院管理者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全国30个省份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2012年、2018年全国中医医院9项指标的数据,从省份和年份的角度出发,对医疗服务能力进行熵权TOPSIS法分析。[结果]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指标所占权重最高,2018年河南、山东、广东、四川、江苏的医疗服务能力最强,2018年与2012年的医疗服务能力排序相比,云南上升位数最大。[结论 ]全国中医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整体水平有所提升,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与医疗资源总量有较大关系,建议注重中医医疗资源的差异化投入,提升专科诊疗服务效率,增加中医医院诊疗人次,发挥中医药特色。  相似文献   

6.
中医医院单病种住院费用与综合性医院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住院费用是反映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住院费用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本研究通过对监测中医医院部分病种的住院费用与相关综合性医院相比较,揭示中医医院在诊治病种中可能存在的差异或不足,为进一步改善中医医院的就诊环境,节约有限的医疗资源,开拓医疗市场,提高医院经济效益。优化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数据化平台。  相似文献   

7.
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始建于1958年,目前已发展成为秦皇岛地区唯一一家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中医特色鲜明,学科优势突出,技术设备先进,人才梯队合理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不断地继承和发扬。然而,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和进步,现代化的诊疗技术及手段已在中医院普遍应用,在当今的中医院建设中,现代建筑风格及元素的综合应用与体现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秦皇岛市中医医院迁建工程从建筑风格、内部装潢和标识系统等方面均体现了中医文化与现代风格的全面融合,这对中医医院的医疗环境及形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在新的医学技术革命及医疗卫生体制深刻变革的社会大背景下,影响我国中医医院发展的内部障碍性因素。提出发展壮大中医医院关键要抓住中医医院的发展战略、医院竞争力、服务和技术创新工作等几个重要环节,以制定既适应医疗市场需求,又体现中医特色的中医医院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先天不足和后天失养"对与综合医院一同进入市场的中医医院,始终面临着"吃力不值钱"的尴尬. 坐落在山西省会城市太原坝陵南街的太原市中医医院,紧邻山西省儿童医院,往南不足200m是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这两所医院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在医疗服务项目、设备、药品三方面都拼不过西医的医疗市场情况下,太原市中医医院如何走中医药特色之路求生存、求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医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中医医院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对广东省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中医医院进行分析。结果广东省中医医院总体效率有效11个,仅占总体的10.58%,平均综合效率值为0.47,综合效率低下,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中医医院发展存在差异。结论广东省中医医院存在资源浪费现象,珠三角地区三级中医医院规模偏大,两地区二级中医医院总体效率低下,一级中医医院总体效率较好。需调整区域卫生规划,更新管理观念,提高医疗技术,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中医医院采取不同的调整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国县级中医医院的床位利用效率,为县级中医医院床位资源合理配置提供参考,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合理建设,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方法:利用秩和比法和床位利用模型对2019年全国不同床位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进行分析。结果:秩和比法分档结果显示,500~799床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位于上等,其余床位规模均位于中等;床位利用模型分析结果显示,300床以下规模的县级中医医院为床位闲置型,800~999床规模为压床型,300~499 床、500~799床、1 000~1 500床规模为床位效率型。结论:(1) 县级中医医院总体床位利用效率有待提升;(2) 300~499 床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好,有利于拓展县域中医医疗体系服务功能;(3) 300床以下县级中医医院床位利用效率较低,亟需各级政府加大关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北京市机构法中医总费用的总量、发展及结构等,研究北京市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发展状况.方法:运用机构法中医总费用、机构法卫生总费用核算方法.结果:北京市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整体快于卫生服务的发展;中医药资源在机构间流向逐步优化;中医类医院提供了更多的中医药服务,非中医类医院中医资源发展缓慢;城郊中医药资源差异逐步减小;北京市对中医服务的利用整体优于全国.结论:深化中医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平衡各方利益;引导中医优质资源下沉,使中医药费用继续向基层流动;加强非中医类医院中医科的建设发展;完善郊区中医资源配置,缩小城郊医院中医服务差距;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医医疗服务行业,形成多元化办医局面.  相似文献   

13.
南充地区中医医院综合效益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为本地区中医院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方法从投入和产出角度构建指标体系.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对南充地区中医院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地区中医院资源利用率较低.综合效益差的中医院规模相对较大。结论只有卫生资源的各类结构合理.卫生资源的利用才有可能达到高效率.应将调整资源结构作为提高该地区中医院经济效益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重庆市中医药医疗服务现状,为制定加快中医药发展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查阅资料、人员访谈、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资料进行梳理分析.结果 重庆市中医服务项目开展不够充分(占医疗服务项目总数的4.13%~8.73%);业务收入占比较低(平均占医院业务总收入的30.67%,最低占17.72%),项目较少价格较低(...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中医药服务资源的总量、结构、分布及不同机构医疗服务的提供与利用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中医药资源的总量和服务提供量均占全国医疗资源的10%左右,中医进社区具有良好的基础,资源不足影响了社区中医医疗服务的提供;综合医院中医科占有了较大资源,但效率低下.我们建议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引导中医药专业人员向社区流动;合理定位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的功能,促进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充分发挥民间中医药资源的补充作用;发挥中医药的传统特色优势,促进居民更好地利用中医药服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参保人员的视角,调查分析中医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建议,以促进中医药的发展。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全国253名正在接受中医药服务的参保人员就中医药的一些看法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栙医保支付比例对患者选择中医药治疗的影响极低(0.8%),影响的首要因素在于安全(50.6%);栚调查对象多认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主要为慢性病(86.6%),而在急性病等服务领域趋于萎缩(2.8%);栛中医医疗机构与西医院相比,主要差距为诊疗设备落后(45.1%);栜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收费价格处于合理偏高水平。结论建议相关政策的制定要考虑中医药的特性,鼓励中医药服务的提供和使用;同时应利用价格杠杆,在体现中医药价值和控制医疗费用上取得合理的平衡。中医药自身也应强化特色优势,提高服务水平,以患者为中心,加强定点中医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医医院综合效益评价研究概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中医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推进中医医院发展。方法 采用文献评阅、描述性研究、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加权秩和比法、Kendall等相关分析的方法。结果 了解了某市中医医院卫生资源配置与利用现状,确定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及划分中医医院综合效益等级界值等。结论 某市中医医院发展已有了一定规模和基础,中医专科特色是新的增长点,作为中医医院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新医改前后我国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规模变化特点以及在不同地区之间资源配置公平性变化情况,探究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的影响。方法:将新医改前后分两个时间阶段,对中医类医院医疗卫生资源的发展速度及占比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对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的变化情况利用集中指数和泰尔指数分析。结果:新医改后,2008—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年均增速分别为4.72%、10.21%、8.53%和8.26%;中医类医院机构数、床位数和卫生技术人员数的占比不足20%,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占比在30%左右;新医改后2018年机构数、床位数、卫生技术人员和中医执业(助理)医师的集中指数分别是-0.047、-0.010、0.051和0.063。结论:新医改政策实施对中医药发展成效显著;新医改后,中医药医疗卫生资源占全国的比例仍然较低;区域资源配置公平性总体较好,但区域内差异较大;卫生人力资源配置依然集中在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我国中医医院ICU现状,为提高全国中医医院ICU总体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表格问卷调查形式,收集分析全国三级甲等中医医院ICU的资料。结果 ICU平均床位数为(20.7±10.3)张,占医院总床位数的2%;88%为综合ICU,12%为专科ICU;床位平均使用率为84%。呼吸机、床旁多功能持续心电监护仪、血液净化仪与纤维支气管镜平均数与ICU平均床位数比值为分别为0.69、1.02、0.09与0.07。ICU医生与护士配置平均人数与ICU床位数比值分别为0.69与1.70。大多数中医医院ICU能够独立开展常见器官功能监测及功能支持。结论我国大部分三级甲等中医医院ICU规模及性质、设备配置和技术开展情况基本上符合《指南》要求,但人员配备未达标,核心医疗指标尚有较大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DEA-BCC模型,评价常州市武进区公立医疗机构运行效率,为县区级医院医共体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该区18家公立医疗机构2018-2020年的全国卫生健康财务年报数据,从中筛选出投入产出指标,采用DEA数据分析方法,评价其运行效率。结果:18家公立医疗机构综合运行效率均有所提升,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存在差异,乡镇卫生院的综合运行效率偏低。三年间,乡镇卫生院的总体综合效率值均小于1,DEA均为无效;2018-2020年乡镇卫生院的规模报酬均为不同程度的递减状态;仍有部分医院存在资源利用不充分或过剩等问题。结论:政府应将医疗卫生资源改革的重点放在建立多专业的质控中心,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合理控制各级医疗机构发展规模,促进基层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整合;明确医共体单位功能定位,实现错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