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予以小梁切除术治疗)和研究组40例(予以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72.50%(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手术前均有上升,眼压均有所下降,且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高于对照组,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0%(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治疗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显著,更有利改善患者视力及眼压情况,并发症少,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优势。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住本院的闭角型青光眼64例(64眼),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采用颞侧隧道式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照组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结果两组术前视力相差不大,但是治疗后,治疗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大于0.8者8眼,0.3~0.8者20眼。治疗组的视力好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平均眼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可供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能有效提高视力与降低眼压,无术中与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压、视力、中央前房深度改善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4例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于术后1 M复查眼压、视力,并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差值、房角开放距离500差值、小梁睫状体差值以评价疗效,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均明显下降,视力均明显提高,(P<0.05),但观察组效果更加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差值、房角开放距离500差值、小梁睫状体差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共出现3例(9.38%)并发症,观察组共出现1例(3.13%)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较超声联合小梁切除术可明显提高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疗效,降低患者眼压、改善视力,提高中央前房深度差值、房角开放距离500差值、小梁睫状体差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和白内障,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改变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60例(78眼),将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病例32例(40眼)作为观察组,另外28例(38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及前房情况,并随访3~6个月。结果 2组患者手术后视力均有明显提高,眼压有明显改善,但观察组更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前房出现不同的炎症反应,有2例发生前房渗出,对照组前房炎症反应稍轻;2组患者无前房出血、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发生。结论采用双切口行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控制满意;虽然术后前房反应稍重,但用药后很快缓解,减少了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及经济负担,但要严格选择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老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治疗效果的影 响。 方法 86 例老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 = 43)和干预组(n = 43),并分别进行小梁切除、超声乳 化白内障吸除手术治疗。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眼压、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其与视力、并发症发生率、前房深度、房角 黏连闭合等治疗疗效相关性。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压,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黏附率,前 房深度及房角黏连闭合度,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0. 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视力升高(P<0. 05),且眼 压降低(P<0. 05),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P< 0. 05),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血小板黏附率等指标均明显降低 (P<0. 05),前房深度及房角黏连闭合度改善程度均明显提高(P<0. 05),治疗疗效明显提高(P<0. 05)。 结论 老 年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可有效增强治疗疗效,使并发症发生率进一步降低,并促进 患者眼压及视力改善,使患者前房深度及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显著提升,并能对房角黏连闭合进行有效控制,在老年 青光眼治疗中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饶丽娜 《医学信息》2018,(22):110-112
目的 探究在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治疗中复合式小梁手术、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以及超声乳化的疗效对比。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58例(76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按手术治疗方法分为单纯抗青光眼组(20例28眼)、超声乳化组(15例25眼)和青白联合手术组(23例23眼)。单纯抗青光眼组患者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组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青白联合手术组行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三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治疗后,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视力均有提高[(0.22±0.05)D vs(0.77±0.11)D,(0.23±0.05)D vs (0.55±0.09)D](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眼压水平均有所改善[(49.40±8.25)mmHg vs(16.25±2.34)mmHg,(49.31±8.20)mmHg vs (17.15±2.42)mmHg,(50.51±8.30)mmHg vs (17.25±2.53)mmHg](P<0.05);单纯抗青光眼组前房深度加深幅度较小[(1.65±0.22)mm vs(2.96±0.50)mm](P<0.05),超声乳化组及青白联合组前房深度加深[(1.64±0.20)mm vs(3.68±0.70)mm,(1.66±0.24)mm vs (3.53±0.67)mm](P<0.05)。超声乳化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青白联合组及单纯抗青光眼组(0 vs 17.39% vs 17.86%)(P<0.05)。结论 临床上需要根据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不同的房角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分析超声乳化术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38例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A组126例和B组112例.A组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B组给予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1、7、30d视力恢复(裸眼视力>0.5)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7、30d,A组视力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视力状况,减少术后并发症,效果优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白内障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96只眼),其中男性28例(38只眼),女性44例(58只眼)。将患者配对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6例(48只眼),观察组男性16例(24只眼),女性20例(24只眼),年龄49~75岁,平均年龄57.6岁;对照组男性12例(14只眼),女性24例(34只眼),年龄50~75岁,平均年龄58.5岁。观察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对照组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联合房角分离术。随访时间为4~18个月,随访期间,定期密切观察患者的视力、眼压、房角、前房深度及并发症等临床指标。结果对比眼压控制方面的术后疗效,观察患者在第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眼压降低幅度分别为(4.10±1.69)k Pa、(2.84±1.00)k 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68,P0.05)。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幅度和房角形态变化及术后并发症,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幅度分别为(1.810 4±0.347 0)mm、(2.168 4±0.283 5)mm,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3.462,P0.01)。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术后虹膜纤维素样渗出及前房炎症、术后浅前房、角膜水肿的发生率分别比对照组高出8%、3%、2%,表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多于对照组。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对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有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联合小梁切除术在眼压控制更具有优势;在临床疗效方面,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并植入人工晶状体联合房角分离术在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幅度、房角形态变化和术后并发症控制更具有优势;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多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苏慧 《医学信息》2019,(11):100-102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手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青光眼的临床价值以及对房角宽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眼科在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0例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在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房角宽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水平相比较于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联合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视力水平、房角宽度以及中央前房深度水平比治疗前都所有提升,且联合组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11.67% vs 3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的手术治疗中,应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治疗效果更优越,同时能提升房角宽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陈巧灵 《医学信息》2007,20(1):74-75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本组45例(55眼),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结果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5眼眼压均正常,滤过泡隆起,并发症:角膜水肿32眼、人工晶体前纤维性渗出膜4眼,经药物治疗4~9d后吸收。结论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 10月至2023年2月106例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析比较两组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前节参数、角膜内皮功能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 m,观察组BCVA高于对照组,黄斑中心凹厚度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低于对照组,而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量(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 m观察组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角膜内皮细胞计数(Corneal endothelial cell,CEC)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能改善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以及眼前节参数,提升角膜内皮功能,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 V-VI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80例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手术方法分成单一术组和联合术组。单一术组患者仅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术组患者联合白内障手术与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视网膜复位率、视力水平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联合术组患者和单一术组患者相比,视网膜复位率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组患者视力水平改善幅度高于单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术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少于单一术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手术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视网膜复位率和视力水平,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我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的81例(102只眼)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围手术期及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手术治疗和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术后患者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提高,60只眼(58.8%)视力大于0.6,32只眼(31.4%)视力为0.3~0.6,10只眼(9.8%)视力为0.1~0.3。术后1 d,11只眼(10.8%)出现暂时高眼压,经过合理治疗和护理干预,术后3 d均恢复正常,术后1周眼压与术前相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能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和生活质量,系统性综合护理干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可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拉坦前列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的辅助价值.方法:将2017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拉坦前列素(术后开始每晚睡前应用,每次1~2滴)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测定患眼视力、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变化、闪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异常眼压率,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患眼视力、闪光、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更高,而破裂时间与基础泪腺分泌则更低(P<0.05);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异常眼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应用拉坦前列素辅助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可增强临床疗效,且不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方法:分析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76例白内障的临床资料,观察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明显,显著提高了病人的视力。最常见并发症虹膜损伤,后囊膜破裂,角膜内皮水肿,一过性眼增高和后发障。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术操作的熟练和规范,对常见并发症原因及表现有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8mm微切口预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Phacoemulsification,Phaco)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硬核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案不同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3.0 mm小切口Phaco联合折叠式晶状体植入术(Intraocular lens implantation,IOL)治疗,实验组接受1.8mm微切口预劈核Phaco联合折叠式IOL治疗.对比两组术前、术后7 d、30 d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角膜地形图散光及角膜内皮计数变化、泪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30 d视力(LogMAR值)和角膜内皮计数、两组术后7 d和30 d眼压及ACD、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7 d视力(LogMAR值)和术后7 d、30 d角膜地形图散光、术后7 d、30 d泪液TNF-α、IL-6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实验组术后7 d角膜内皮计数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小切口Phaco联合折叠式IOL或微切口预劈核Phaco联合折叠式IOL治疗硬核性白内障患者均能有效改善眼压及ACD,安全性高,但前者于短期内提高视力、稳定角膜内皮计数、改变角膜地形图散光、减轻炎性反应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比较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治疗白内障中的疗效及危险因素,找到一种较为合适的治疗白内障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研究经我院眼科治疗的102例(124眼)白内障患者,其中非超乳小切口手术70眼,超声乳化吸除术54眼.对比观察两种手术的疗效及术中并发症.结果 非超乳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及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手术疗效、并发症和患者满意度在远期均无显著差异,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在起效时间方面有优势.结论 受手术条件和成本所限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更易于掌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对青光眼患者眼压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青光眼患者86例(92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43例46眼)与观察组(43例46眼)。对照组实施传统小梁切除术,观察组运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而传统小梁切除术、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相对比,后者术中将可调节缝线、丝裂霉素C充分应用起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眼压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前、术后第1个月眼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6、12个月眼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有助于提升对青光眼患者远期眼压控制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术后视功能与预后,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青光眼较为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50例58眼青光眼施行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以观察术后前房、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改良式小梁切除术后浅前房、低眼压、视力下降等并发症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能有效地减少术后浅前房的发生,该项技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切口手术治疗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42例(54眼)青光眼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单一切口组(22例)和双切口组(20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角膜细胞、视力以及眼压变化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χ~2=0.111,P=0.946);与术前相比,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显著降低(P0.05);手术后双切口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水平较单一切口组患者低(P0.05)。结论两种切口手术治疗方式改善青光眼白内障患者的视力及眼压效果相当,但单一切口手术治疗方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缺损的影响更小,临床上可根据患者个人情况进行手术方案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