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显微内镜椎间盘摘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结果 50例完成镜下操作,随访6个月~6年,优32例,良11例;术中出血40~150ml,平均80ml。结论 MED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神经根减压彻底、不影响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冶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初步临床效果。方法采用Link SB charite—Ⅲ人工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共2个假体,手术节段均为L4、5。结果随访12~27个月,平均14.5个月,术中及术后未出现并发症,术后X线示假体位置良好,患者腰腿病症状消失。结论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方法。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可获得满意效果,远期疗效待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进行双侧黄韧带切除,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特点和效果。方法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单侧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3例中42例获得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53例共建立71个工作通道,18例中央型钙化巨大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用双侧通道手术,每工作通道手术时间3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80m1,平均55ml。42例获3~1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28例,良2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0.5%。结论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安全可行,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目前较先进的微刨性椎间盘镜手术系统(MED Ⅱ)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结果.方法介绍椎间盘镜(MED Ⅱ)的情况和手术操作,并对88例腰椎间盘手术疗效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随访1~16个月,平均随访7.6个月,88例的疗效属优者76例,良者7例,可者4例,差者1例,优良率达94.3%.未并发脑脊液漏或椎间隙感染.结论引进的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效果好,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是一项微创脊柱外科手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报告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治疗40例腰椎间盘脱出症计47个椎间盘的资料。该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有效,不破坏腰椎正常生理结构等优点,本组病例近期随访总有效率95%,优良率85%,平均摘除间盘重量为2.75g,此方法为治疗腰椎间盘脱出症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4年1月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微创椎间盘切除术适应证的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34例,行经Quadrant通道微创椎间盘切除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至开始行走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于术后第1、2、3、6个月随访1次,之后每半年随访1次。术前、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行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估腰腿痛的程度。末次随访时使用Macnab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75 min,术中失血量平均150 ml,住院时间平均13 d,住院费用平均7430元,手术至开始行走时间平均11 d。随访时间5-53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2周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低于术前(t=4.353、7.865,P〈0.05),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低于术后2周(t=6.597,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优20例,良8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2.35%。结论微创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皮椎间盘旋切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从1993年起采用改良的Onik腰椎间盘旋切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就其中资料完整、随访近二年的14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男9例,女5例,年龄25~65岁,均经腰椎正倒垃拍X线片、CT检查.其中3例作了MRI检查,1例作了椎管造影,2例作过髓核造影。其症状有腰背痛、坐骨神经痛、间隙性破行、麻木、患肢发凉、小腿水肿。病程短的6个月,长的20余年。二、治疗方法:患者健侧卧位,在电视透视下用腾氏改良式Onik腰椎间盘旋切器旋切抽吸突出的椎间盘髓核。三、术后处理及随访:术后平卧硬板床一周,抗感染。干术后当天、15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椎间盘摘除术的同时进行双侧黄韧带切除,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技术特点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8月应用后路脊柱内窥镜系统单侧后入路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53例,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53例中42例获得随访,按Nakai标准评定其疗效.结果 53例共建立71个工作通道,18例中央型钙化巨大突出合并椎管狭窄症用双侧通道手术,每工作通道手术时间3 5~150min,平均65min.术中出血30~180ml,平均55m1.4 2例获3~1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7个月.疗效按Nakai标准评定,其中优28例,良20例,可5例,差0例,优良率9 0.5%.结论 后路脊柱内窥镜经单侧椎板间隙入路行双侧神经根管扩大术安全可行,扩大了脊柱内窥镜的适应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手术处理。方法:采用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对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7—16个月,根据Macnab评定标准,疗效优良率为91.94%,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严格掌握适应证,充分术前准备、仔细术中操作和正确的术后康复锻炼,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李永奎  胡勇 《西藏医药杂志》2002,23(1):23-23,36
研究椎间盘镜 (MEDⅡ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征、方法、疗效及应用中的注意问题。近期随访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35例 ,本组疗效按中华骨科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定标准 :优 30例 ,良 5例。认为用椎间盘镜治疗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 ,具有切口小 ,创伤小 ,出血少 ,不破坏脊柱稳定性 ,恢复快等优点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在后路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 ,其中腰椎管狭窄手术共 36例。结果 术后随访时间平均 1年零 3个月 ,按Nakai标准评定 ,优 82例 ,良 1 0例 ,可 3例 ,差 1例。结论 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适用范围广 ,且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 ,病人术后恢复快 ,住院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疗效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92例行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窥镜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JOA评分法评估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后的变化。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JOA评分术后1周[(26.43±1.31)分]、1个月[(26.71±1.61)分]、3个月[(26.98±2.99)分]、1年[(28.03±0.48)分]较术前[(11.63±2.26)分]均有统计学意义(t =-59.189、-55.093、40.083、-67.937,均P<0.01)。术后并发脑脊液漏1例,经积极补液、卧床治愈,无椎间盘突出复发,神经根损伤的病例,术后部分椎间盘遗留2例,经随访3个月后自行吸收。结论 CT引导+内窥镜治疗青少年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不破坏脊柱稳定性、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想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MED)镜下椎间盘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技术要点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MED治疗的7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效果。结果:72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24个月,平均12.8个月。依据Machnab标准:优41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达88.9%,未出现椎间隙感染及椎体滑脱。结论:采用MED治疗损伤小、痛苦轻、恢复快,符合椎间盘手术微创化趋势。  相似文献   

14.
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系统(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及应用中出现的情况和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疗效.方法 采用后路椎间盘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43例.结果 本组43例,术后随访12~34个月,平均23.6个月.按Macnab标准评定,优良率95.4%.结论 MED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特点,能直接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扩大狭窄的侧隐窝,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脊柱的稳定性.MED适用于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或合并有侧隐窝狭窄及神经根管狭窄症的患者,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手术技巧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2例LDH病人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82例均随访3个月~1年,平均为5个月。疗效优69例(84%),良11例(13.4%),差2例(2.4%),优良率97.6%。术中出血60-25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50min~3h。结论: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减压充分、适应证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9月-2007年9月MED治疗50例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资料,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术后6个月~2年的随访,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其中优4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手术优良率达94%。结论:MED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是治疗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9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手术系统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均在后路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其中腰椎管狭窄手术共36例。结果 术后访时间平均1年零3个月,按Nakai标准评定,优82例,良10例,可3例,差1例。结论 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管狭窄症适用范围广,且手术创伤小,操作安全,病人术后恢复快,住院康复时间短。  相似文献   

18.
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显微内镜椎间盘手术(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年3月~2009年12月,应用MED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32例。男182例,女150例,年龄19~67岁,平均42岁。术前所有患者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评分为2~11分,平均7.6分,均行腰椎X线片、CT检查,268例行MR检查。单节段椎间盘突出手术311例,双节段椎间盘突出手术21例。结果:术中出血量为50~30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30min~2.5h,平均55min。术后1~10d下床活动,平均3.3d。全部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3.4年。患者术后腰腿痛较术前明显缓解或消失,末次随访按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优292例,良34例,可6例,差0例,优良率为98.19%。术中发生硬膜损伤5例,术后对侧复发4例,未发生感染、神经器质性损伤等并发症。结论: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效果良好,严格掌握适应证、操作技术熟练可以减少MED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苏连澍  海涌  张政 《天津医药》2004,32(12):774-775
近年来,外科技术趋向微创化。笔者自1998年5月-2002年1月在传统手术(即开窗式、半椎板式和全椎板式髓核摘除术)的基础上,采用有限手术入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随访6个月以上30例,在减轻创伤、保持脊柱稳定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7例经后路MED治疗的LD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例LDH患者经后路MED治疗,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6.5个月),治疗效果优良率为91.2%(52/57),可5例,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MED治疗LDH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