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4 毫秒
1.
鼻咽癌患者染色体端粒联合与染色体畸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鼻咽癌染色体端粒联合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采用G显带技术,对25例鼻咽癌患者外周血的染色体端粒联合频率进行观察,同时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鼻咽癌患者染色体端粒联合频率(35.07%)及染色体畸变率(12.3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0.27%及2.46%),2者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端粒联合的位点与染色体畸变断裂点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密切相关(γ=0.8149,P<0.05),说明染色体端粒联合发生是染色体畸变形成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染色体不稳定性(CIN)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DNA损伤及检测点功能减弱、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中心体及端粒异常等都可以导致CIN发生。现综述近年来有关CIN检测分析及其与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染色体不稳定性与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染色体不稳定性(CIN)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常表现为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异常.DNA损伤及检测点功能减弱、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异常、中心体及端粒异常等都可以导致CIN发生.现综述近年来有关CIN检测分析及其与肺癌在内的多种肿瘤发生的关系等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人卵母细胞染色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配子的遗传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在人类配子中发生的任何遗传学异常都会给子代带来严重后果.自1978年Rudak建立人精子染色体制备技术以来,男性单倍体遗传学研究发展较快[1].而人卵母细胞染色体研究却一直进展缓慢.主要原因是:①材料获得困难,因为从正常妇女获取卵母细胞进行实验研究几乎不可能;②受实验技术限制,很难获得质量好的卵母细胞中期相,更难以对其染色体显带进行分析.随着生殖生物学与临床医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中心愈来愈多,为科学家们获得人卵母细胞进行实验研究提供了可能;卵母细胞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改进与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的建立为进行人卵母细胞染色体分析提供了更好的手段.本文对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染色体是遗传的物质载体。人类的各种遗传性状经过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而代代相传,特别是人类分带技术的进展使得人们能准确无误地识别每一个染色体及其相应成分。近年来,白血病的染色体异常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从而为白血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后的研究提供了更为科学的理论依据。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的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6.
染色体畸变与肿瘤发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一  宝建中 《肿瘤》1996,16(3):437-439
近年来肿瘤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目前认为癌症是由多种遗传物质损伤引起的“基因疾病”,已证实肿瘤细胞染色体互易、缺失、插入和倒位致染色体特异性断裂点区域癌基因激活表达或抑癌基因缺失,导致相关编码蛋白异常和细胞生物学性状改变之间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对此予以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肿瘤发生和发展机理。一、肿瘤染色体数量畸变及其生物学意义。随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发展和改进,已证明绝大多数肿瘤细胞中出现染色体数量异常,并存在某些特异性异常染色体。目前研究手段多采从荧光标记原…  相似文献   

7.
在相差显微镜下显微切割野生型黑腹果蝇唾液腺X染色体的1区片段,抽提该片段的DNA并与PGEM3Z质粒重组,然后转化到JM103 E.colt中,共切割12个染色体,抽提到大约10pgDNA,经重组、转化获得9个重组子。提取其中5个重组质粒分析其重组片段,2个约为0.6kb,另3个约为3.0kb。2个约为0.6kb重组片断用依赖DNA模板的SP6RNA聚合酶体外合成~3H标记的RNA,以此作探针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定位,被克隆片段定位在果蝇唾液腺X染色体1E,1F位点上。本文结果表明重组到PGEM3Z质粒中染色体DNA可直接作为合成RNA探针的模板。  相似文献   

8.
吸烟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其危害性已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人体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方法,研究吸烟者与不吸烟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在MEM+FA(Minimal Essential Medium加Folic Acid)和MEM—FA(无Folic Acid)培养基中及48小时、96小时培养所得到的染色体畸变率的  相似文献   

9.
自从1929年Boveri提出肿瘤形成的染色体假说以来,由于肿瘤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以及人类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的应用,已积累了人类肿瘤染色体变化的大量资料,这些资料不仅用细胞遗传学术语表达了肿瘤的某些特征,而且已用于肿瘤的诊断、亚分类和预测肿瘤行为及其预后。一、肿瘤形成的染色体假说 Boveri认为染色体的变化在肿瘤形成时起重要的作用。但是,若在人体确切地证实这一理论,还有待于细胞遗传学,特别是肿瘤细胞遗传学的发展。有人提出一种假说:假定在染色体上有许多区段,对每个细胞或组织特有的染色体A区段失控,可以导  相似文献   

10.
基因变化引起癌变已被公认,染色体畸变同样和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如何认识染色体、基因和癌三者关系,本文将对肿瘤细胞内染色体作一分析。  相似文献   

11.
早期癌肿一般指癌肿发展的早期阶段,在细胞水平上与进行性癌肿可能无多大差异,但与各种反应性细胞改变、癌前变化等非癌性病变存在着差别,因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早期实体癌肿进行核型分析的历史不长,迄今尚未获得充分资料,现就近年来日趋增多的报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prematurely condensed chromosomes ring,PCC-R)与中子辐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曲线。方法:选择健康成年男性2人,取静脉血(肝素抗凝),用中子反应堆分别照射0、1.0、2.5、5.0、7.5和10.0 Gy(剂量率为0.2 Gy/min),照射后的血样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置3 h以进行细胞修复,然后将血样分别接种到RPMI 1640培养基中培养48 h。终止培养前1 h加入500 nmol/L蛋白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观察辐射诱发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环与照射剂量之间的效应关系。结果:500 nmol/L的冈田酸诱导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早熟凝集染色体中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呈直线相关(y=0.097 6x+0.000 3,R~2=0.980 5)。结论:早熟凝集染色体环随着照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它可作为生物剂量指示计用于受到中子照射后的剂量估算,特别是在受到大剂量照射的情况。  相似文献   

13.
作者就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一)大多数肿瘤有染色体缺陷,通常表现为染色体缺失或易位:(二)染色体畸变之恒定性,如100%的恶性淋巴瘤具有第8,14对染色体易位;95%的脑膜瘤出现第22对染色体的单体性:(三)人类细胞恶变中染色体的作用机制;大多数白血病、淋巴瘤以及某些实体瘤中存在染色体易位并推论供体染色体即癌基因所在的断裂点可以决定肿瘤的类型。而受体染色体的位点与细胞控制失调有关;(四)讨论癌基因、脆弱点和癌变剂与染色体缺陷的关系;(五)对染色体、癌变  相似文献   

14.
15.
 癌细胞遗传学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它有助于我们了解癌变的遗传学的机制。已肯定恶性肿瘤的“克隆”性质并证明大多数肿瘤具有染色体数目与结构改变的特征。癌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的位置有助于我们了解癌变的染色体基础。因为我们知道控制细胞增殖的癌基因的位置与染色体改变的位置是一致的、染色体异常与细胞癌基因的知识已经相互.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细胞遗传学的研究随着方法学的改进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其中对染色体易位(translocation)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引人注目的结果。本文讨论的各种易位不包括化疗后的继发性改变。 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  相似文献   

17.
18.
中国牛属染色体研究现状蔡亚娜,黄天华,张维政,吴文玲,伍冰,黄丽坚(广州师范学院生物学系广州510400汕头大学医学院生殖生物学研究室汕头515063)牛的染色体研究对牛的起源、分类、育种、管理及经济效益有密切关系。作者通过检索《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用花萼海绵体诱癌素A(calyculin A,CA)诱导早熟染色体凝聚(prematurc chromosome condensation,PCC),探索将G_2/M-PCC细胞中最长染色体长宽比(L/B)和最长与最短染色体长度比(L/L)用于分析电离辐射损伤和作为估算辐射剂量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分别用0、4、8、12、16和20Gy(剂量率为1Gy/min)的~(60)Coγ射线照射外周血,培养48h后用50nmol/L CA诱导PCC。分析各射线照射剂量组G_2/M-PCC指数,并进一步分析G_2-PCC、M-PCC中L/B和L/L值的变化,建立L/B和L/L值与射线照射剂量之间的剂量-效应曲线。结果:用CA可成功诱导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PCC,G2/M-PCC指数随着照射剂量水平的增高而降低(P〈0.05)。G2-PCC、M-PCC分裂相中的L/B和L/L值在8~20 Gy范围内显著增大(P〈0.05或P〈0.01),在同样照射剂量水平上L/L值较L/B值增加更快(P〈0.05或P〈0.01)。结论:CA诱导淋巴细胞G2/M-PCC中的L/B和L/L值可用于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的测定和作为估算辐射剂量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用改良的直接法分析了20例大肠癌新鲜瘤组织及4例大肠癌细胞系的细胞遗传学改变,发现瘤细胞多为异倍体,染色体众数以亚二倍体居多;核型分析发现,其杂色体数目畸变为,13号染色体增多;17号、1号和Y染色体的丢失,结构畸变最常累及1号染色体,断裂声、1q21出现率较高,其次为1p13区的断裂及末端丢失。提示1号染色体结构异常可能为原发性大肠癌特征性染色体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