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医嘱,为临床药师审方提供参考,保证输液质量,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对2016年10月-2017年6月份静脉配置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常见的不合理医嘱主要包括溶媒选择、药物剂量、配伍及给药途径等方面的问题。结论:临床药师在药物合理使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临床药师干预不合理处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不合理医嘱处方及改善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12月PIVAS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有溶媒用量、给药次数及间隔时间、用药剂量、药物配伍禁忌、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等。结论药师通过对临床医嘱审核及干预,静脉用药医嘱得到了有效规范,PIVAS的建立为药师参与临床用药提供了技术平台,对药品调配质量和静脉用药安全、促进临床药学发展、增强护理人员职业防护、降低医疗成本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依托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增强药师在临床中的作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我院在2015年3月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调查管理前(2014年4月-2015年2月)和管理后(2015年3月-2016年1月)我院药品消耗情况、医嘱审核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纠正情况。结果:集中配置前不合格医嘱共有174份,占比例的1.04%,集中配置后不合格医嘱共21份,占比例的0.12%;集中配置前输液与药物配伍存在问题的医嘱、药物间配伍存在问题的医嘱数目明显高于集中配置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管理前注射器每月消费为(5123.5±979.5)元,药品消费为(7594.5±1365.2)元,明显高于集中配置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能够促进药物合理应用的发展,提升药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分析与干预效果。方法挑选2018年1月-2019年5月阳江市人民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500份医嘱处方纳入对照组,分析不合理用药情况,并把相关干预举措用在2019年6月-2020年5月间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500份医嘱处方中,视为观察组,分析两组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主要体现在用药途径错误、超剂量用药、溶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当四个方面;观察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不合理用药情况较多,只有加强干预措施,才可有效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是保证临床安全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邓颖芳 《现代医院》2013,13(9):75-76
目的对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住院医嘱的用药情况和合理性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2012年第4季度静脉输液药物配置中心输液处方315028张的配伍、合理性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315028组医嘱中425组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占总组数的0.13%。包括配伍不舍理、溶媒不合理、溶媒量不合理、给药途径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录入错误。结论通过药师审核医嘱,及时纠正不合理用药。协同医师制定合理化用药方案,提高用药合理性、安全性,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6.
门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敏怡 《现代医院》2010,10(2):110-111
介绍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开展的情况,通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设,将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管理,改进临床药学服务,更好地发挥了药师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李彩兰 《药物与人》2014,(9):332-332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处方中较为常见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审核的2011年4月~2014年3月开具的临床使用的静脉药物配置处方并对不合理用药现象进行分析。结果:在审核判定不合理用药的316例处方中,药物用法用量不当95例,占总数的30.06%;重复用药83例,占26.27%;溶媒选择不合理45例,占14.24%,配伍禁忌79侧,占25.00%;其他14例,占4.43%。结论:医务人员要增强专业素质,尤其是药师,更需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控与审核,尽量做到及时发现不合理用药详细并进行纠正,有效减少由于不合理用药造成的事故。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2016,(7):1006-1009
目的分析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及干预成效,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12月PIVAS审方中记录的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统计归纳分析及干预成效分析。结果我院主要存在浓度检测、溶媒限制、用法用量、相互作用四类不合理用药情况,但我院干预方式成效明显。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静脉输液存在部分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审方药师可有效地干预不合理用药医嘱,预防及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的不合理配伍,了解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对我院临床各科静脉药物配置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有用药医嘱的120000份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审查出不合理用药医嘱3200份,医嘱合格率为97.33%(116800/120000)。其中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药品剂量超量、药品溶媒选择不合理、多药物配伍不合理、药品应用时间安排不当等。结论:临床药剂师通过静脉药物配置,可及时纠正药物配置中出现的不合理配伍现象,有效减少临床用药不合理导致的不良事件,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过程中静脉配置中心质量管控方法,以减少药物配置出错率,保障患者静脉用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本院静脉配置中心过去一年就质量管控探讨的方案和工作经验,包括原因分析,对策方案与措施落实后反馈效果评估,全面分析整理安全用药、减少用药出错率的有效方案.结果:根据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多方位、全过程的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与定期跟踪统计、用药出错率已稳定控制在0.001%较上年同期大幅度降低.结论:我院静脉配置中心针对用药安全为目的而提出的各项品质管理方案科学、合理,能有效降低配置中心配药出错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以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契机,充分发挥医院药师的职能,提升医院药学服务水平.方法 药师通过审查医嘱,参与临床用药过程,开展临床药学.结果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为医师、药师、护士联系、沟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实现了医药护三位一体的全方位治疗体系,达到了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目的.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建立为医院药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促进了医院药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集中配置情况,探讨临床药师通过医嘱审核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作用,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针对医院PIVAS为内科病房开展工作,按照随机抽样原则,分别抽取2013年7~12月(A组)及2014年1~6月(B组)的住院用药医嘱中各抽取4000份,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A组不合格医嘱有377份(占医嘱9.43%),B组住院用药医嘱中,不合格医嘱有94份(占医嘱2.35%)。结论:通过医嘱审核,临床药师在PIVAS的工作中,将控制不合理用药关口前移,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了医院的现代化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素琴 《工企医刊》2009,22(1):8-10
目的:了解我院不合理用药处方的情况,提高药师分析处方的能力,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06年1~12月份门诊处方21489张,进行用药分析。结果:不合理用药处方845张,不合格率为3.9%。不合理用药表现在药物配伍不合理,药物用法不合理、重复用药、选用溶媒不恰当等。结论:我院存在不舍理用药情况,主要是由临床医生的专业缺陷引起的,药师应具备药学综合性知识,加强用药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促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有效开展,充分发挥护士在医院药学中的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优质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开展情况,并总结配置中心的管理经验。结果将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确保了静脉用药的安全、有效,减少了环境污染,有效降低了职业风险,同时也减轻了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结论静脉用药集中配置已成为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药学服务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科静脉药物配置护士的差错以及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的静脉药物配置错误资料,并计算比例。结果:我院儿科静脉药物配置护士共出现错误18例,差错率为0.0031%。其中内部差错16例,出门差错2例。结论:通过构建安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素质、规范儿科用药的配置方法,对护理人员开展安全教育等降低配药的差错率,保障儿科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甲状腺、乳腺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现状。方法收集我院临床药师参与外科查房后甲状腺、乳腺外科病房2010年1月~3月手术病历120份,统计分析其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结果甲状腺、乳腺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均采用静脉给药方式。其中给药时机不合理为5%,无指征用药81.7%,抗菌药物选择不合理30%,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疗程平均1.14d。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其选药、用药时机、用法用量趋于合理,但仍存在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高选,用药疗程偏长等问题,临床药师的监督作用仍需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并分析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的116例病例为研究对象,统计临床药师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采纳率,并分析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干预作用。结果:经临床药师干预后,未做病原学培养、溶媒选择不当、用法及剂量不当、无指征联合用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不合理等问题提出干预措施并予以采纳,总采纳率为84.48%;采纳后患者恢复情况得以改善,调整抗菌药物用药的感染性疾病患者中痊愈率高于未调整的,非感染性患者抗菌药物调整后感染率低于未调整的。结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中临床药师的干预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现状、模式及特点,提出了医院临床药师在医嘱审核方面的优势以及他们在临床中发现的不合理医嘱情况,为静脉用药调配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为平台,对用药医嘱进行分析和干预,提高用药医嘱的合理性,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服务的6个病区用药医嘱中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医嘱明显减少,用药医嘱合理性大幅度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通过对用药医嘱干预,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干预降低医院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的效果。方法:为实现抗生素的临床合理用药,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我院实施了临床药师干预制度,选取3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统计其抗生素使用情况。同时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的3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统计其抗生素使用情况。观察并比较2组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结果:观察组的抗生素不合理应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药师干预可控制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实现临床合理用药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