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杰 《中国卫生》2014,(12):90-91
<正>事业单位实行编制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对事业单位人员数量和结构的有效控制。但对于乡镇卫生院而言,编制管理的这一预期目标基本落空,且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致使乡镇卫生院的"建机制"陷入不伦不类的尴尬境地。负面效应凸显编制管理未能对乡镇卫生院人员数量和结构的有效控制源于3点:首先是编制核定不合理。乡镇卫生院的在岗人数应该取决与服务量,服务量是受众多因素影响的变量,包括区域内的自然人口、经济收入、健康水平、人  相似文献   

2.
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管理在上级指导标准、当地执行标准、编制利用水平、人员入编资格和入编办法等方面存在着若干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问题,并由此产生诸如人员超编和编制空余并存、编制不足与编制挪用共生等不正常现象。建议政府适度提高乡镇卫生院人员编制配置标准并合理调整编制配置结构,制定符合农村实际的基层卫生机构人员的入编标准和入编办法,按照唯才是举原则破格招聘具有岗位胜任能力的编外自聘人员。  相似文献   

3.
权力下放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了解卫生管理权力下放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福建省某地区的两个县开展研究。结果表明 :实施卫生管理权力下放后 ,乡镇卫生院在人员录用、解聘及调动等方面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卫技人员参加在职培训的机会增多 ,但对预防保健人员的培训有所忽略 ;另外 ,新的薪酬制度虽然提高了卫生人员的积极性和收入 ,但在医疗费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出现了一些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4.
钱秀华 《工企医刊》2010,23(5):90-92
所谓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就是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在乡镇人民政府的支持配合下,依据区域卫生规划的精神和行业准入制度的原则,构建起来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在加强乡镇卫生院改革与管理的同时,建立起乡镇卫生院对村级卫生组织的有效管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预期目标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改善村级卫生服务,推进农村社区卫生服务。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西北某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资源现状,评价配置公平性,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的数量、质量、结构和分布等情况。综合运用基尼系数和泰尔指数评价各区、县各类卫技人员人口分布公平性。结果全市卫生院千人口卫技人员数为0.90人。在各类卫技人员中,预防保健人员和护理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卫技人员学历和职称结构均较低。山区卫生院卫技人员数量和素质均较低。临床人员、医技人员、护理人员和预防保健人员人口分布基尼系数依次为0.38、0.45、0.45和0.46。结论该市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卫技人员素质不高,专业结构不合理。不同地形卫生院卫技人员的数量和质量分布不均衡。在各类卫技人员中,临床人员人口分布公平性最好,而预防保健人员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县域医共体建设前后山东省乡镇卫生院支出与医疗服务投入的关系变化。方法:比较医共体建设前后(2016—2018年)山东省乡镇卫生院人力配置、医疗服务量、转诊服务量,采用灰色关联法测算支出与医疗服务投入的灰色关联度及其排序。结果:2016—2018年,山东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逐年增加,医疗服务量增长幅度加大,转诊服务量总体增加,但接收上级医院转诊人次逐年减少,呈负增长趋势。人力配置投入与支出关联度逐渐降低,医疗服务量次之,转诊服务量与乡镇卫生院支出关联度较医共体建设之前有所增加。结论:县域医共体建设取得初期成效,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得以改善提高,在转诊服务方面,仍存在"上转容易下转难"的问题。人员配置投入是乡镇卫生院支出的首要影响因素,投入结构不合理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弱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院地处谷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城关镇卫生院,既有其他乡镇卫生院所不具备的人口集中、服务对象经济条件好等优势,也有其他乡镇卫生院无法比拟的难处。首先是人员比例失调。我院现有职工91人,开设病床40张,按床位与人员1:1.3的编制比例,除去退离休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2013-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发展及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与全国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广西乡镇卫生院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Excel 2010对广西乡镇卫生院数量、床位、卫生人员、医疗服务及病床使用等指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与全国进行对比。[结果] 2013-2017年,广西与全国乡镇卫生院数量均呈负增长,全国的下降速度比广西快,但广西乡镇卫生院数量占总卫生机构数比重的下降速度比全国快; 2017年广西每千农村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数为1. 56张,远高于全国的1. 35张。2013-2017年广西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数、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3. 96%、1. 39%、6. 99%,而全国分别为2. 49%、1. 80%、5. 99%;卫生人员学历以中专及中技为主,其次是大专学历,2017年拥有中专、中技及大专学历的人员占85. 16%。广西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数、入院人数、病床周转次数、病床使用率年均增长速度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且除了诊疗人次数呈增长趋势外,其他方面均处于负增长。[结论]广西乡镇卫生院硬件卫生资源发展整体上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乡镇人口的需求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卫生人才构成失衡,卫生人力整体素质不高;乡镇卫生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卫生服务效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社区医学杂志》2012,(15):14-14
<正>2009年11月底,江西省编办制定了乡镇卫生院编制标准,规定乡镇卫生院每千人口配备1.2名医务人员,核定编制后全省增加编制5800个,要求,以县(市、区)为单位,预留乡镇卫生院核定编制总数的30%用于接收定向培养医学生、"三支一扶"等人员;将70%的空余编制用于招聘已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的编外医护人员。同时,要求各地统筹安排部分新增空余编制,在留有余地的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2007—2012年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变化趋势,为卫生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的数量、执业资格和注册情况、学历构成、职称构成等进行描述,分析6年间的变化趋势。结果 (1)2007—2012年,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量逐年增加,但增加速度缓慢,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低于同年度全国和西部地区平均水平。(2)云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职称以初级为主,而且副高以上职称比例高于全国;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比重、注册护士的比重及医护比均高于同年度全国和西部地区,但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比重呈逐年下降。结论云南省乡镇卫生院的卫生人力配置方面虽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卫生人员总量严重不足、增长缓慢、医护比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建设与管理在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中显得十分重要。该文分析了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管理中面临的数量不足、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平衡、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提出了制订人力资源规划、注重卫生人力服务与利用、合理开发卫生人力资源等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河北省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描述、分析与预测。方法:通过自制问卷整群抽取对河北省14家乡镇卫生院进行调查,使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应用服务目标法、卫生服务需求法对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情况进行预测。结果: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平均每千人口医务人员数量低于全国水平,中、高级职称人数占16.4%,无卫生专业学历的卫技人员占7.4%,大专及以上学历占44.8%,医护比为1∶0.62。服务目标法预测人力资源配置,2013年每千人口1.06名卫生技术人员,考虑潜在需求后用卫生服务需求法预测2013年每千人口1.14名卫生技术人员。结论: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总量不足,护理人员比例较低,卫生人员的学历、职称偏低,且存在不具备执业资格者在岗现象。因此,乡镇卫生院应合理规划人员配备结构,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在岗人员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工作,提高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为指导乡镇卫生院建设,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河北省50所乡镇卫生院,调查2012年和2018年相同乡镇卫生院基本情况。 结果 50所乡镇卫生院均为政府主办,中心卫生院和一般卫生院比例为48.00%和52.00%;国债项目支持和不支持的乡镇卫生院比例为86.00%和14.00%,以国债项目支持为主,其中A市、C市、D市所有乡镇卫生院均为国债项目支持。2012年和2018年各市乡镇卫生院门诊量、住院量、住院门诊比,以及河北省乡镇卫生院总门诊量、总住院量、总住院门诊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2年和2018年各市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占职工比例分别在80%以上和80%以下(除A市)。2018年河北省乡镇卫生院平均在岗职工人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公共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农村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每千农村人口公共卫生技术人员数分别为35.12人、26.96人、3.14人、0.91人、0.11人;床位数均在2 199张之间,每千农村人口床位数为1.34张,其中A、D、E三市每千农村人口床位数均少于1.2张。 结论 河北省不同地区间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公共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不足,且存在差异,今后需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投入逐年增大,乡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等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将不再是乡镇卫生院的主要问题,而人才建设已成为乡镇卫生院可持续发展新的瓶颈。为加强乡镇卫生院的人才建设,保证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提出三点建议:①乡镇卫生院编制尽快解决;②要尽快给乡镇卫生院定编;③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以后补偿与激励政策变化对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收入和医疗服务提供的影响。方法:资料来源于安徽省3个县的机构调查和关键知情者访谈,利用描述性方法分析数据。结果:2009~2010年,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财政补助收入构成比平均从10.93%增长到44.37%;卫生人员人均年收入环比增长11.03%,同时收入差距在减少;医疗服务提供的数量明显下降,其中门诊服务量降幅较小,住院服务量降幅较大。结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以后,虽然卫生人员收入有所提高,但政府全额补助下的绩效工资制度缺乏足够的激励作用,乡镇卫生院服务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萎缩。  相似文献   

16.
我国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立健 《卫生软科学》2010,24(4):300-301
[目的]对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描述与分析。[方法]应用灰色系统GM(1,1)模型对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密度进行预测。[结果]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数为107.49万人,医护比例为1:0.46;东、中、西部地区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人员数分别为1.44、1.24和0.98人;经灰色系统GM(1,1)模型预测:2012年每千农业人口拥有乡镇卫生院人员数为1.214人。[结论]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数量配置不足;医护比例倒置,护理人员短缺;区域间分布不均衡,东部优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改善公立医院编制外人员管理现状,完善医院管理制度。方法:分析J医院编制外人员的基本结构和目前面临的问题,结合管理实践,提出解决对策。结果:J医院编制外人员存在数量增长过快、结构不合理、薪酬福利低等问题,本文从管理理念、管理策略、制度改革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结论:完善编制外人员管理有助于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准,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情况,明确不同因素对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及其程度,为进一步发挥乡镇卫生院功能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自2010—201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中国交通年鉴》,对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后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利用面板数据分析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影响因素,包括乡镇卫生院医疗卫生资源配置,以及农村地区经济、老龄化、教育、社会发展水平。结果 2009—2018年我国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卫生资源配置是影响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量的重要因素;农村道路密度对医疗服务量有显著正向影响,即农村道路密度越高,医疗服务量越多;农村地区老龄化水平、居民教育水平对出院人数具有负向影响。结论 我国仍需重视乡镇卫生院卫生资源配置,关注卫生资源配置数量、质量与效率;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拓展服务内涵,持续推进强基层建设。  相似文献   

19.
周磊  胡国威 《现代医院》2010,10(2):114-115
目的了解柳州市乡镇卫生院人才结构状况,为合理配置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设计调查表,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编制、学历、职称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柳州市现有乡镇卫生院92个,共有职工3 939名,在职2 46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 187人,占88.83%,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3.28%,学历以大、中专为主,占87.74%;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0.96人。结论柳州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总量偏少,城乡差距明显,学历、职称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柳州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柳州市乡镇卫生院人才结构状况,为合理配置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调查表,对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编制、学历、职称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柳州市现有乡镇卫生院92个,共有职工3 939名,在职2 462人,其中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有2 187人,占88.83%,职称以初级为主,占63.28%,学历以大、中专为主,占87.74%;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数0.96人.结论 柳州市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力总量偏少,城乡差距明显,学历、职称层次低,结构不合理,已经成为制约柳州市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