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都是围绕着多排探测器技术展开的。按照探测器的排数,现在通常把CT分为单排和多排。多排探测器CT的种类繁多,按照管球每旋转3600所能同时最多产生的图像数目,可把多排CT细分为双层、四层、六层、八层、十层、十六层。通常把十层以上的CT称为高档CT。1硬件系统探测器:对应不同层数的CT,以及不同厂家的CT,探测器在Z轴方向上的排列方式也有所不同。而现在最高档的SIEMENSSENSATION16采用非等宽超高速稀土陶瓷探测器,共计24排,每3600最多可同时产生16幅图像,Z轴方向覆盖24mm,其排列方式为:中间为16排0.75mm的探…  相似文献   

2.
多层螺旋CT机探测器的技术特点和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多排探测器是多层螺旋CT的心脏、扫描时控制电路将16排探测器分为4组,独立采集数据。它提高了图像Z轴分辨力和时间分辨力。获得的薄层图像为三维后处理提供了素材。它降低了X线剂量指数,提高了球管效率。DAS电路、准直器和重建算法也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核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与传统CT相比多层螺旋CT每一周扫描可采集多层图像信息,扫描速度更快,扫描层厚更薄,因此有足够的信息量进行三维重建等图像后处理工作,多层螺旋CT的出现掀开了CT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本文将就多层螺旋CT的球管、多排探测器、数据采集系统等核心技术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探讨了在多层螺旋CT中飞焦点采集和共轭采集2种数据采集的方法和原理,使用这2种技术能得到数据的加倍采集,有效提高CT数据采样率1倍,从而使64排螺旋CT的探测器获得了128层采样数据,为CT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加优质的图像,为螺旋CT拓展了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5.
多排螺旋CT与多层螺旋CT的应用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结构功能,进一步提高螺旋CT应用价值。方法:对16层多排螺旋CT的机器结构、图像重建方法、扫描功能、设备自制功能等方面展开研究。结果:CT图像分辨率得到提高,影响伪影减少,辐射剂量下降,影像整体质量大大提高。结论:在多螺旋CT使用过程中,通过对不同层厚和探测器选择以及各种不同的图像重建方法应用,并正确合理应用CT扫描技术,将使临床上采集的影像信息更加丰富,多螺旋CT的设备功能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64层螺旋CT心脏检查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脏影像学的发展日益受到临床的关注。随着CT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层螺旋CT(MDCT)技术现已几乎完全取代了单层CT。自1998年第一台4层螺旋CT面世以来,CT探测器排数和球管旋转速度不断提高。2004年,实现了多探测器CT从16排向32排、40排、64排有效探测器的跨越,CT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心脏影像学的发展日趋受到临床的关注.随着CT软、硬件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层螺旋CT(MDCT)技术现已几乎完全取代了单层CT.自1998年第一台4层螺旋CT面世以来,CT探测器排数和球管旋转速度不断提高.2004年,实现了多探测器CT从16排向32排、40排、64排有效探测器的跨越,CT成像的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均有了较大的提高,这又为心脏CT成像技术的发展展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8.
完美CT多少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T到底多少层才算完美”成为2005年北美放射学年会(RSNA)的热门话题,连开幕式的第一个讲演题目都是“关于CT多少层才算足够”,足见影像学界对这个问题的重视程度。应当如何理解这个话题,是继续增加层数到平板探测器CT才算终结,还是应当另辟蹊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批评和赞扬声同样热烈。多层CT的发展及现状不知道是巧合还是默契,1998年,东芝、西门子、通用电气和马克尼(以后的飞利浦)四家公司同时推出了4层CT。随之一发不可收拾,仅仅3年的时间(至2001年),16层CT就已经问世,正当大家在努力适应16层CT新技术临床应用的时候,2003年6…  相似文献   

9.
多层CT探测器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多层CT探测器的技术发展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1)性能更好的制作材料:由于稀土的良好特性,目前的CT探测器多采用此材料制作,临床优异效果已被证实;(2)不断进化的阵列:虽然近年来探测器宽度越来越大,但多层CT发展趋势是用更少排数的探测器获得更多层数的高分辨率图像。  相似文献   

10.
CT又名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球管发出的X射线,对人体不同厚度、不同密度的组织逐层扫描,其衰减后的X线由X线球管所对应的探测器接收,然后再送入到计算机中得出相应的图像。一般的CT只有一排探测器,而当今的多排探测器CT采用了4排、8排、16排,甚至是64排平行排列的探测器,这就使犹如人眼的探测器变成了蜜蜂的“复眼”。这种“复眼”CT———多排探测器CT很快就被放射学家所接受。在我国,这种“复眼”CT的引进正处在上升势头。医学影像学家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多排探测器CT呢?这是因为这种“复眼”CT不仅有最佳的三维显示,而且从过…  相似文献   

11.
王骏 《家庭医学》2004,(21):23-23
CT又名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球管发出的X射线,对人体不同厚度、不同密度的组织逐层扫描,其衰减后的X线由X线球管所对应的探测器接收,然后再送入到计算机中得出相应的图像。一般的CT只有一排探测器,而当今的多排探测器CT采用了4排、8排、16排,甚至是64排平行排列的探测器,这就使犹如人眼的探测器变成了蜜蜂的“复眼”。这种“复眼”CT——多排探测器CT很快就被放射学家所接受。在我国,这种“复眼”CT的引进正处在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16排多层螺旋CT将多层螺旋CT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它比四层螺旋CT的扫描速度提高6倍,检查效率提高4倍,采集信息量增加4倍,节约一半球管的损耗,X线剂量降低1倍,具有低消耗、低剂量、高速、高质量图像多功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CT的技术原理及影像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的出现是CT技术革命性进步,各厂家相继开发出了4层、8层及16层螺旋CT。与传统螺旋CT相比,多层螺旋CT在成像原理、技术特点有明显的不同,图像质量也有明显的改进,本文介绍如下。1多层螺旋CT原理1.1数据采集通道数据采集通道数是决定X线管球旋转1周所能获得的图像层数,目前各厂家推出的机型有2通道、4通道、8通道和16通道。有关专家估计,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制造成本进一步降低,今后传统CT甚至单层螺旋CT将逐步被多层螺旋CT所取代,尤其是性价比有优势的双层螺旋会更加普及。1.2探测器在探测器结构上,多层与单层螺旋CT最大…  相似文献   

14.
现有技术的64层CT够吗?不够,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不够。正当大家都在朝着更高级多层螺旋CT方向努力的时候,分歧产生了:部分厂家不断增加纵轴探测器排数,直至设计出超宽的探测器和平板的探测器;而有的厂家则放弃了这一方向,开始设计间隔90°排列的双球管扫描方式,称为双源CT。文明因差异而进步,CT也是如此。“合久必分,出现不同的多层CT发展观并不奇怪,因为没有学术竞争就没有进步;分久必合,思辨的发展观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他们会将双方的优势结合在一起,制造出一种更新的、更完善的多层螺旋CT。”公元5世纪,英国国王亚瑟在与…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的螺距、床速、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等宽探测器多层螺旋CT螺距、床速及层厚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GE LIGHTSPEED ULURA QA模扫描,测量不同螺距、床速及层厚情况下,图像空间分辨率、密度分辨率、噪声,比较其图像质量。结果:不同螺距、床速或层厚下,螺旋CT图像质量小同。结论:当层厚两倍于探测器采集单元的宽度且床速较慢时图像质量最佳。  相似文献   

16.
在不断追求更高的时空分辨率、更大的容积覆盖范围和更快的速度的历程中,对探测器物理机械设计的渲染,诱导了对于CT“层”、“排”的讨论。“层“”排”之争,由来已久,是否应该盖棺论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多层CT机的多排探测器,降低X线剂量和提高分辨率。方法在CT探测器下面再加探测器,接收穿透上层探测器的X线获得能量与分辨率不同的额外数据,和原来探测器数据做各种形式的叠加成像。结果在现有CT探测器上加X线衰减层模拟第1层探测器而视现有CT探测器为本设计的第2层探测器扫描,证明了第2层探测器的数据可用。结论通过在现有CT上的模拟实验,证明此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王骏 《医药与保健》2004,12(9):34-34
CT又名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球管所发出的X射线对人体不同厚度、不同密度的组织进行逐层扫描,其衰减后的X线由X线球管所对应的探测器进行探测,这种探测器就像人的眼睛一样,然后再送入到“大脑中枢”——计算机中进行运算,得出相应的图像。原本的CT只有一排探测器,而当今的多排探测器CT采用了4排、8排、l6排,甚至是64排平行排列的探测器,这就使犹如人眼的探测器变成了蜜蜂的“复眼”。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常规CT进人螺旋CT时代以来,扫描速度越来越快。初期螺旋CT最快扫描速度为1秒/圈,且只能获得1幅层图像。20世纪90年代末期,扫描速度达0.5s/圈,同时获得8~16幅图像,我院最近引进的德国西门子(SLEMENS)公司“SOMATOMSensation16”,多层螺旋CT,目前,扫描速度最快为0.3s/圈,能同时获得每层<1mm的16幅连续图像(0.75mm×16)。扫描速度的不断加快和采集图像数目的增多能更好地解决运动器官(如心脏)的检查问题,这在早期螺旋CT中是无法实现的。“SOMATOMSensation”除了拥有其他CT的功能外,其优势还在于冠状动脉无创检查,心功能定量分析灌注成像的低计剂量肺,结肠病变筛选的动态实时成像的横断位,冠状位和失夹状位图像同时显示等等。另外,CT血管造影,仿真内窥镜及其他三维成像技术也得到了新的提升。这些优势和特点无疑将为广大病人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16排多层螺旋 CT 将多层螺旋 CT 带入一个全新的领域。它比四层螺旋 CT 的扫描速度提高6倍,检查效率提高4倍,采集信息量增加4倍,节约一半球管的损耗,X 线剂量降低1倍,具有低消耗、低剂量、高速、高质量图像多功能等特点。1、可做无创冠脉造影成像:能清晰显示冠脉的各级分支及分布,显示冠脉软斑块的位置、范围及腔内的情况。对冠脉搭桥术和支架进行无创准确的评估,其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高。2、肺肿瘤的普查:16层螺旋 CT以其较佳的密度分辨力结合低剂量扫描技术,约90%以上的肺癌能早期发现;并能提供精确的肺结节增长率和倍增时间的定量分析、生长情况,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