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肌肉刺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采用颈源性头痛国际研究组诊断标准,A、颈部症状和体征:(1)颈部活动和(或)头部维持异常体位时,或按压头痛侧的上颈部或枕部时头痛症状加重,(2)颈部活动范围受限,(3)同侧的颈、肩或上肢非根性疼痛(定位不明确),或偶有上肢根性痛;B、诊断性麻醉阻滞可明确诊断;C、单侧头痛,不向对侧转移.临床上符合上述两项即可确诊.  相似文献   

2.
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性眩晕7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颈部日常活动的频繁,因而颈部常发生劳损,当此类劳损性改变影响到颈部主要血管即可发生眩晕,头痛,耳鸣,视物不清,甚者出现体位性摔倒等症状,临床上称谓颈性眩晕即椎动脉型颈椎病。我们从1991~1998年共收治本病112例,随机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  相似文献   

3.
颈部点穴按摩治疗颈性眩晕,头痛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英杰 《河南中医》1995,15(6):368-368
颈部点穴按摩治疗颈性眩晕、头痛30例王英杰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100700)主题词眩晕/治疗,头痛/治疗,穴位按压疗法近2年来我们以中医临床证候学为依据,观察和手法治疗颈性眩晕、头痛病例30例,将资料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观察病例中,男性12例,...  相似文献   

4.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的神经,血管而引起的头痛,临床上多由颈部软组织损伤,枕筋膜增厚,颈椎小关节错位,钩椎关节增生等病变引起.临床我们对300例颈性头痛患者,采用毫针刺法配合手法整复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的神经,血管而引起的头痛,临床上多由颈部软组织损伤,枕筋膜增厚,颈椎小关节错位,钩椎关节增生等病变引起.临床我们对300例颈性头痛患者,采用毫针刺法配合手法整复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头痛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由于颈部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损伤, 使得颈椎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了位移,破坏了内外平衡,从而使肌肉发生痉挛或炎变,引起前了牵拉,压迫刺激头颅的痛觉敏感结构,造成反射性的头疼.称为颈性头痛.头痛为钝性或酸胀性或刺激性或搏动性[与血管的舒缩一致].头部转动时加重.同时伴有颈部活动不灵活或受限.可有间歇期.在间歇期无任何症状. 笔者近年通过推拿治疗颈性头痛160 余例.  相似文献   

7.
刘义春 《光明中医》2008,23(11):1799-1800
颈性头痛是指由于损伤或颈椎及其软组织退变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部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和交感神经等而引起的头痛,统称为颈性头痛。主要表现为颈枕部疼痛,并向头顶部放射,重者可向眼部、颞部放射,咳嗽、打喷嚏或大笑时可加重疼痛。据观察,中年后慢性头痛相当多的为颈椎病所致。  相似文献   

8.
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 syndrome,CEH)是指颈椎和(或)颈部软组织的器质性或功能性病损所引起的以慢性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是一种非遗传性、单侧性或双侧性的继发性头痛。疼痛可分布于患侧颈、枕、顶、颞和额部,呈间歇性或连续性发作。笔者采用针刺配合脑病康复治疗仪治疗颈源性头痛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何宗宝 《中国针灸》1996,16(8):49-49
指针治疗颈性头痛50例何宗宝(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理疗科,合肥230041)颈性头痛是因颈椎和枕部、颈部、肩部的软组织病变而使颈部肌肉痉挛、神经血管受压导致的头痛,伴有颈部的压痛和不适,是临床多发病和常见病,可见于颈肌炎、颈肌损伤、颈椎病等。笔者自19...  相似文献   

10.
熄风活血汤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性眩晕,临床上又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本病起病突然,临床症状以发作性眩晕为主,同时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项强、胸闷等症,颈部摄片、CT可见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现代医学解释此症的发病机理为椎动脉受压,使脑部的血供受阻减少所致.笔者在1999~2000年期间,用伤科名医施维智验方熄风活血汤治疗颈性眩晕15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约200年前第一次提出颈部病变可引起头痛,即颈性头痛,以后有关文献报道日趋增多。颈部有很多对疼痛敏感的结构,包括:后关节、寰枕和寰枢关节的滑膜、颈椎间盘的纤维环、颈椎的韧带、椎体的骨膜、颈部肌肉、颈神经根和椎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以翳明、天牖、天柱3个穴位采用推拿方法改善颈性头痛患者疼痛程度的疗效评价。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以头痛为主诉且符合颈椎病诊断的颈性头痛证患者分别纳入颈部三穴手法治疗组及标准推拿对照组,治疗相同周期后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 0%,对照组总有效率72. 7%,2组结果在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推拿颈部三穴推拿法对改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症状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颈性眩晕系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一个综合症候群,一般认为其发病与骨质增生、上关节的移位刺激椎动脉及血管的退化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脑组织缺血症状,如眩晕、恶心、耳鸣耳聋、视物不清、头痛甚至猝倒,在自转颈部与后伸时症状加重.笔者近年来运用朝医方"定眩汤"治疗太阴人颈性眩晕78例,疗效满意,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老年颈源性头痛是指60岁以上患者因颈椎病或颈部软组织劳损而引发头痛颈痛。颈源性头痛伴有颈部压痛,而且与颈神经受刺激有关,发生率很高,头痛的持续时间长,治疗较为困难,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近些年,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笔者选择2008-12~2011-08老年颈源性患者在常规服用头痛宁胶囊治疗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并与单纯服用  相似文献   

15.
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性头痛77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方  姚生莲 《陕西中医》1995,16(2):80-81
采用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性头痛77例,总有效率88.4%,提示本法能松解颈部筋膜、韧带、肌肉粘连及缓解软组织痉挛,减少神经刺激有消除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颈源性头痛是一类由于颈椎退行性病变或颈部软组织受损后刺激压迫颈神经而引起的头痛,常伴有颈部压痛。自1983年sjaastad提出颈源性头痛的概念以后,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回顾国内近10年来关于针刺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相关文献,对颈源性头痛的针刺治疗作一系统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针刀松解配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方法:对56例以头痛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患者进行了针刀治疗配合手法复位.结果:头痛全部消失51例,占91.1%,症状减轻5例,占8.9%;其中32例病人最长2年随访均未再出现头痛.结论:针刀辅以手法复位能够彻底松解颈部软组织的粘连、挛缩,可以使颈部的力学失衡完全恢复,稳定受累椎体,解除颈椎神经的刺激,从而使颈性头痛迅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性头痛7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性头痛的疗效,探讨颈性头痛的发病原因及治疗机制。方法对我所收治的76例颈性头痛患者进行分析,以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为主,配合其他疗法治疗及康复。结果痊愈46例占61%,有效29例占38%,无效1例占1%。结论头颈部受外伤和上呼吸道感染是引起颈性头痛的主要原因,用拔伸牵引加手法正骨治疗颈性头痛疗效显著,加强颈部肌肉力量练习可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19.
颈源性眩晕是由于推动脉受压而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产生与颈部活动有关的眩晕、耳鸣、耳聋、头痛、恶心欲呕,复视倾倒发作等脑干缺血症状,大多呈发作性,并且好发于中老年患者,脑力劳动者居多,据报道约70%的颈椎病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颈性眩晕。笔者采用颈牵与手法等非药物疗法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关节、肌肉、韧带病变引起的以眩晕为主的症状.其临床表现特点是发作性眩晕伴有恶心、呕吐、头痛、情绪异常等颈椎病的症状,眩晕与颈部活动有关,对颈部合理治疗后可减轻或消失.笔者近年来采用自拟清眩汤内服并外敷治疗颈性眩晕5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