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现有中医方剂数据库建设现状以及中医病证体系、方证组织构架的分析,在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撑下,根据“方证相对”原理,采用数据库、Web技术、人工智能等信息处理技术研制“中医方证研究与新药开发决策服务平台”;实现了对历代中医方剂及其病证、病机、治则、药物、医案、医论等要素的层次关系结构化的存储,并据以进行相关数据关系的交互与深度挖掘,从中发现隐藏在数据后面的有规则的信息(知识),以支持用户在中医药科研、教学和临床工作中进行科学决策。  相似文献   

2.
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药是中医特色和生命力所在,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符合中医药治疗传统特色和优势。对证候的界定和证候评估标准的确立,是目前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研究的难点和瓶颈之一。方证作为方剂用药的临床指征,将方药与证候有机联系在一起,从方证研究入手来确立证候类中药的评估体系,是解决证候类中药研发关键问题的有效途径,笔者根据现代临床的研究结果和思考,提出了基于方证的证候类中药新药研发相关思路的初步设想。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医方剂大辞典》含生脉散(即人参、麦冬、五味子)类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包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有关方剂,录入中医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对其中用药规律、主治疾病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共记录有关方剂415首,核心药物组合25个,常与生脉散配伍的中药25味,从中选取血药"当归",气药"黄芪",阴药"山茱萸",阳药"附子"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生脉散类方虽变化复杂,但总体仍以益气养阴为主,随着配伍方药变化,治疗特点各异。结论:《中医方剂大辞典》中生脉散类方配伍方药广泛,治疗特点明确,多具补益功效;组方规律反应出生脉散类方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对现代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意义,为生脉散类方现代传承及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黄芪-白术”药对的临床运用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有“黄芪-白术”药对方剂的组方规律和临床运用规律。结果共收集到含“黄芪-白术”药对方剂189首,涉及中药456味,其中甘温类药物频次最高,以归脾经为主;主治证候66种,高频证候为气血两虚证和风寒湿凝滞筋骨证;主治中医疾病93种、西医疾病36种,高频主治中医疾病为虚劳和眩晕、西医疾病为神经衰弱和风湿性关节炎。结论《中药成方制剂》中含“黄芪-白术”药对方剂治疗的优势病证为气血两虚证,其主治最多的证候为气血两虚证和风寒湿凝滞筋骨证,分别以黄芪八珍汤、三痹汤为基本方;治疗最多的中医疾病为虚劳和眩晕,均以黄芪八珍汤为基本方;含“黄芪-白术”药对的中成药在炎症性肠病、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腹泻等疾病上的应用仍需进一步推广;黄芪白术配伍在增强免疫、抗氧化以及减缓气道和血管重塑等方面的应用可作为未来新药研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含有鸡血藤-黄芪药对的中医方剂组方规律,以期为临床应用及相关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鸡血藤""黄芪"为主题词,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及CNKI中含有鸡血藤-黄芪药对的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用药、性味归经及主治病症频数,并对高...  相似文献   

6.
"方证相对"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通过对“方证相对”命题的文献学溯源性探讨,结合对中医病证体系及方证组织构架的分析,认为中医所讲的“方证相对”是主要指方剂的药物组成与配伍,与其主治病证所内寓的基本病机具有高度的针对性或相关性。“方证相对”中的“方证”,是指某方与某一特定病证间所存在的直接对应的主治关系,这一关系是建筑在该方内涵的“理”与“法”之上。“方证相对”不仅是中医辨证论治法则之“魂”,也是临床医生熟练运用各种辨证技术方法处理疾病过程的最基本的临床思维方式和孜孜以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7.
隋唐时代医药学家孙思邈在其所著的《千金要方》中专辟“消渴”一篇 ,篇中共列消渴病治疗方剂 52首 ,笔者谨对这些方剂的方药特点浅析如下。方剂的名称在这 52首方剂中 ,有名称的方剂 35首 ,无名称者 1 7首。在有名称方剂中 ,以方中主药加剂型命名者有 2首 ,即“茯神丸方”和“猪肾荠尼汤方”;以主治病证命名者有 1 9首 ,如“治消渴除肠胃热实方”、“治消渴日饮水一石者方”等 ;以方中主药加上剂型和主治病证命名者有 1 4首 ,如“猪肚丸治消渴方”、“枸杞汤治渴而利者方”等。方剂的来源孙思邈善于吸收众家之长 ,方剂来源既有前代典籍资料…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连翘组方配伍规律,并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连翘抗炎的药理机制,将对指导连翘中医临床合理应用、保健食品的开发及中药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整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含连翘的方剂,构建临证方药数据库,并运用SPSS Statistics 26和IBM SPSS Modeler 18.0及Gephi 9.2软件对其配伍用药、治疗病症进行频次统计和关联规则、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和BATMAN-TCM,SEA数据库收集连翘的活性成分及其抗炎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CTD,GenCLiP3数据库获取并筛选与抗炎相关的靶点。运用STRING平台分析蛋白质相互作用,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采用Metascape平台分析进行富集分析,并采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连翘活性成分-抗炎靶点-信号通路网络。结果 严格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方剂筛选后提取方剂数据,收集含连翘方剂共2 245首,涉及中药512味,用药总频次达27 314次,其中与连翘相配伍的高频药物(>800次)为甘草(1 483次),黄芩(964次),当归(842次),并选取连翘-黄芩和连翘-当归药对进行深度挖掘。含连翘组方主治疾病共29类,并筛选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痈疽、疮疡”“眼科病证”和“天行”三类高频主治病症进行数据挖掘,其中“痈疽、疮疡”病证得到以连翘-甘草-金银花-当归为核心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数据19条,聚类分析得到1组多味药物聚合组和4组药对及单味药金银花,复杂网络分析得到4组药物模块,因子分析得到6个公因子;“眼科病证”得到以连翘-甘草-黄芩-当归为核心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数据23条,聚类分析得到2组多味药物聚合组,4组药对,复杂网络分析得到4组药物模块,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天行”病证得到以连翘-甘草-薄荷-金银花为核心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数据28条,聚类分析得到3组多味药物聚合组、1组药对及单味药连翘、甘草,复杂网络分析得到4组药物模块,因子分析得到5个公因子。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连翘抗炎的核心活性成分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核心靶点有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蛋白激酶B1(Akt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等,生物学通路主要作用于proteoglycans in cancer,pathways in cancer,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信号通路,其功能主要为抑制转录因子、调节酶活性和炎症相关基因表达等。结论 该研究运用多种数据挖掘技术探讨连翘高频病证的组方配伍规律,客观、直观、科学地展现了连翘的配伍规律。针对不同病证,连翘皆常配伍清热药、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进行治疗。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强调扶助正气、疏通壅滞的重要性,而针对里热炽盛的程度不同,配伍以不同功效的清热药物。研究体现了连翘在具体病证中发挥的独特优势,揭示了连翘抗炎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突破了连翘在现代中医药临床及实验研究中的局限性,对指导连翘中医临床合理应用、保健食品的开发及中药新药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推动我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中药部颁标准》)含黄芩方剂组方规律,为临床应用及新药研发提供参考。应用该平台V2.0软件,将含黄芩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的统计报表模块,关联规则、改进的互信息法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含有黄芩方剂中常用的药物、组合规则、核心组合。通过对含黄芩的477首方剂分析,总结出黄芩常用药物组合有45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之功,核心组合用药较为集中,组方法度清晰;主治疾病23 种,对其中3 种高频疾病“感冒”“咳嗽”“眩晕”对比分析,得出黄芩可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因此,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是中医用药规律分析的重要工具;纵横对比的方法,为研究黄芩的临床用药规律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为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挖掘海洋中药海螵蛸历代发展所积累的临床用药经验,为海螵蛸的临床应用和研发提供基础。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华医典》作为方剂基本信息来源,筛选包含海洋中药海螵蛸方剂,应用频数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和关联网络构建技术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方剂721首,涉及中药662味,与海螵蛸配伍频率最高的单味药为龙骨、当归、赤石脂,与鳖甲、附子配合多治疗疟疾,与当归配合治疗带下病;与蒲黄等配合治疗崩漏。关联网络显示,妇科和五官科病症如崩漏、带下病和脓耳等节点聚集性非常高,从混睛障节点的网络关系图可以看出,海螵蛸配伍冰片、白丁香等,以膏剂外用来治疗混睛障。结论:论文挖掘了历代医家积累的海螵蛸在功效主治、临床用量用法、配伍规律等方面的用药经验,补充了对海洋中药的认识,为海洋中药现代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乳痈方剂的药物配伍相关规律,更好地继承古人用药经验,指导当代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乳痈病的方剂及其药物,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乳痈的方剂从单味药物频次、性、味、归经及功效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  相似文献   

12.
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荨麻疹内服方剂的组方规律.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荨麻疹的内服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荨麻疹内服方剂的用药规律.对筛选出的134首荨麻疹内服方剂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及药物组合,演化得到核心组合27个、新处方5个.明确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荨麻疹内服方剂的用药规律,为荨麻疹的临床治疗和新药研发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关联度最强药物配伍的中医止呕类方数据挖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古今中医文献中寻找止呕方剂配伍规律与用药特点,为中药止呕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录古今止呕类方剂985首建立止呕类方剂数据库,运用相关置信度规则,对中医止呕方剂药物配伍的数据进行挖掘,利用剪枝方法筛选关联度最强的数据。结果:最常用的单味药物为生姜使用频率高达61.23%。关联性最强的核心药对是茯苓配伍姜半夏,其相关置信度为0.114 4。关联度最强的药组为生姜、姜半夏、茯苓。结论:生姜、姜半夏、茯苓,其相关置信度为0.295 4是中医止呕方剂中最常合用的药物配伍,其3种药物间存在极强的关联性,张仲景创制的小半夏加茯苓汤被证实是中医止呕的核心药组。  相似文献   

14.
该文筛选《傅青主女科》中的调经门类方剂,通过SPSS,Clementine及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结合运用GRI算法、相关分析法、层次聚类方法对筛选方剂进行用药挖掘分析,共筛选15首治疗月经病方剂,涉及中药45味.分析发现方中补血药、补气药出现频次较高;频次最高的单味药为白芍,占总处方数的9.6%;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白芍-熟地,白芍-当归.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傅山在治疗月经病的方剂中关联系数达到0.05以上的药物组合有61对,从中演化得到核心组合16对.通过分析得知《傅青主女科》上卷治疗月经病方剂组方以补益中药为主,涉及肝脾肾3脏,根据气、血、寒、热、湿之变化而辨证用药,可为深入研究傅山学术思想和中医药临床治疗月经病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证候是中医特有的识病方式,方剂是中医治病的手段,方和证之间有高度的相关性。每一方剂都有特定的主治证候,每一证候都会找到对应的方剂,方证对应是临床中最常用的思维模式,方证对应也称方证相应,是指方剂的主治病证范畴及该方组方之理法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主要病症或病机相符合[1]。方证辨证与通常所称的"方证相对"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剂组方规律。方法:收集近十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服务系统(CBM)、万方医学网中以中医药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相关方剂,人工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形成方剂数据库,利用该软件集聚分析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结果:筛选出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剂共210首,涉及中药249味,使用频次20次以上的中药共38味:前10味药物分别为夏枯草、白芍、柴胡、浙贝母、黄芪、生地黄、玄参、茯苓、麦冬、甘草。出现频度25以上的药对及组合共27个;演化得到3味药的核心组合10个;聚类得到新处方5首。结论: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并阐明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组方规律可为其临床应用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整理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郁病的方剂,挖掘中医治疗郁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郁病的方剂,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1.6.3)对治疗郁病的方剂从单味药频次、药对关联、功效、性味、聚类处方及结合临床辨证处方角度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用药规律。结果:共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方剂207首,包含药物285种,其中使用频次≥22次的药物有24味,使用频次前4位分别是甘草、茯苓、人参、当归;使用频次位于前3位的中药药对,依次为“茯苓、甘草”“人参、茯苓”“远志、人参”;治疗郁病的药物中,居首位的为具有宁心作用的药物,其次为具有安神益智、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等作用的药物;药物四气多以温、平为主;药物五味则以甘味最多,辛味次之;对使用频次前24位的中药聚类得出3个新处方。结论:中医治疗郁病,以宁心、安神益智为主要治法,并辅以理气、补虚、清热解毒、润肠通便类药物。  相似文献   

18.
《辽宁中医杂志》2017,(5):1018-1021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以下简称《中药成方制剂》)含生脉散(即人参、麦冬、五味子)类方剂进行组方规律分析,为临床用药及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中药成方制剂》中包含人参、麦冬、五味子的有关方剂,录入中医辅助平台建立数据库,并对其中用药规律、主治疾病进行分析。结果:数据库中共记录有关方剂49首,核心药物组合25个,主要涉及中医证候7种,主要涉及中医疾病6种;选取高频疾病"心悸""不寐""眩晕"进行药物组合分析,显示生脉散配伍方药治疗特点明确,多具有补益之功;组方规律反应出生脉散类方在治疗不同疾病时的组方特点。结论:明确生脉散类中成药的用药规律及用药方向,为生脉散类中成药临床应用及相关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湿疹外用方剂用药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湿疹的外用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收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湿疹的外用方剂,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采用软件集成的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湿疹的外用方剂的组方规律.结果:对筛选出的170个湿疹外用方剂进行分析,确定方剂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和药对,演化得到核心组合42个、新处方7个.结论:总结了《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湿疹外用方剂的用药规律,为湿疹外用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简称《中药部颁标准》)中含鸡血藤中成药方剂组方规律,挖掘鸡血藤的药用规律,为含鸡血藤药物在临床的开发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该平台V2.0软件,将含鸡血藤的中成药方剂构建数据库,使用软件统计报表系统,分析含鸡血藤中成药方剂的常用药物、核心组合、主治疾病及主治证候等。结果:通过对含鸡血藤的100首方剂分析,总结出鸡血藤常用药物组合6个,其所用药物多具有补血活血、止痛调经、消瘀除痹之功,主治中医病证14种,对其中高频病证"风寒湿凝滞筋骨证"对比分析,得出鸡血藤可通过不同的配伍达到不同的治疗作用。结论: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是分析中医用药规律的重要工具,为研究鸡血藤的临床用药规律和基础研究提供了有效方法,同时为新药研发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