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收治的7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对照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疗效及并发症等。结果:2组在手术时间、总体有效率、留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腔感染率、切口感染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管腔堵塞、脱管、皮下气肿发生率及住院费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和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效果相同,但使用双腔气囊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具有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并发症少、住院费用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术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2003年至2013年M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的患者32例,其中男27例,女5例,平均年龄42岁。对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和对症治疗。结果34例患者大部分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少数经双腔气囊导尿管压迫止血,缝扎和电凝止血。血尿消失,无1例死亡。结论 MPCNL术后出血,主要为损伤穿刺通道肾脏段的血管,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能控制出血,少数经双腔气囊导尿管压迫也能止血。小部分为损伤穿刺通道的肌肉段血管,缝扎和电凝能止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腔气囊导尿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与传统硅胶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气胸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52例气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6例。治疗组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闭式引流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硅胶管行闭式引流治疗。观察两组置管引流时间、脱管发生率及皮下气肿发生情况及引流管阻塞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置管引流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脱管率及皮下气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组引流管阻塞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气胸效果优于传统硅胶管闭式引流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宫颈癌术后导尿方法及护理措施,以期获得较好的手术效果,减少术后秘尿系感染和尿潴留的发生。方法:将100例患者按随机分组的原则分为单腔导尿管组和双腔气囊导尿管组导尿,气囊导尿组又根据气囊内注液量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患者尿液及拔除导尿管后排尿时的反应。结果:气囊导尿管组菌尿阳性率低于普通单腔导尿管组,并有显著性差异;气囊内注入适量的无菌注射用水(8-10ml)既能起到固定导尿管的作用,又能减少拔除导尿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16号尖头与非尖头双腔气囊导尿管在普外科围术期男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9月在本院普外科就诊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均分为采用16号非尖头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的观察组和采用16号尖头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导尿的对照组,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术后疼痛评分,留置过程中出现尿道黏膜损伤(出血)、尿漏、尿管阻塞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16号非尖头双腔气囊导尿管有助于改善导尿情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Foley双腔导尿管球囊在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患者,应用宫腔放置Foley双腔导尿管球囊压迫止血。结果16例患者宫腔放置导尿管球囊压迫后出血立即明显减少,术后阴道出血少。术后24~48 h取出球囊,患者均未再次出血。无并发症的发生,无一例行子宫切除术。结论 Foley双腔导尿管球囊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大出血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安全有效,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胆道出血的原因、治疗经验及应急抢救.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0年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例胆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处理情况.结果 术后再出血3例,全组病例经治疗后未再出血,无死亡.结论 急性胆道出血主要原因是胆道结石、感染、外伤及医源性因素引起的.出血量不大时町采用抗感染、应用止血剂、含去甲肾上腺素盐水或稀释双氧水冲洗、引流胆道等治疗,出血量大时可适当选用肝动脉捕管造影栓塞、肝动脉或分枝结扎术、出血的肝叶(段)切除术、胆道镜下电凝止血及术中采用带气囊导尿管堵压止血.采用带气囊导尿管堵压止血,简单有效、创伤小.特别适用于全身情况芹的老年或重症胆道出血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在鼻出血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治疗的96例鼻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96例患者全部治愈,治愈率100%.1例因导尿管压迫前鼻孔致前鼻孔狭窄,其余均未见明显并发症.结论 采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后鼻孔填塞是治疗鼻出血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张平  石爱萍  涂卫萍 《江西医药》2010,45(9):911-912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导尿管引流冲洗治疗宫腔积脓的疗效。方法在全身广谱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行经阴道宫腔引流冲洗术。宫腔冲洗液为甲硝唑或根据脓液细菌培养药敏试验选择。结果发热患者体温于治疗后第1~2d恢复,29例患者5~8d痊愈出院。1例患者因特殊原因在门诊治疗,1周痊愈。无明显并发症发生。随访8~12个月后复查,29例均未见异常。1例失访。结论双腔气囊导尿管引流冲洗法治疗宫腔积脓,疗效确切,简单、实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英 《现代医药卫生》2013,(15):2357-2358
目的探讨双腔气囊尿管在自发性气胸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价值及护理。方法对50例自发性气胸采用双腔气囊尿管替代普通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做好术前准备,讲解术中、术后注意事项。结果 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均获成功,成功率达100%,管道最长保留时间15 d,发生管道阻塞1例,无脱落现象,发生皮下气肿2例,50例均无逆行感染。结论注意引流中的护理及病情观察是置管成功并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在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寻找留置双腔导尿管患者临床护理的有效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患者500例的临床护理方法,主要护理内容有操作导尿前护理、正确置入导尿管护理、有效固定留置导尿管、留置导尿管期间护理、拔导尿管时的护理、拔导尿管后的护理等。结果正确规范的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加强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论留置双腔气囊导尿管是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只有正确的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并且加强留置导尿管期间患者的护理,才能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建伟 《河北医药》2016,(13):2025-2028
目的:比较常规胸腔引流管与双腔气囊导尿管、中心静脉穿刺细管用于结核性液气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结核性液气胸患者78例,随机分为观察1组25例、观察2组26例和对照组27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观察1组用双腔气囊导尿管、观察2组用中心静脉穿刺细管、对照组用常规胸腔引流管(硅胶管或橡胶管)。观察3组置管顺利程度、术后疼痛程度、出血、皮下气肿发生率及程度、固定难易、脱管率、引流管通畅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应用止痛药人数、明显出血、皮下气肿、切口感染、脱管、切口处外渗情况和遗留明显瘢痕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照组引流堵管率为85.2%,与观察1组的引流堵管率4.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有引流堵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的肺复张时间和平均拔管天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肺复张时间和平均拔管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结核性液气胸治疗根据气体量多少不同宜选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或用中心静脉穿刺细管。  相似文献   

13.
留置导尿是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技术,属有损操作,而尿道黏膜损伤导致尿道出血是临床留置导尿过程中常见并发症之一.双腔导尿管因其操作简便,易于固定,目前在临床上已取代了单腔导尿管.临床中双腔气囊导尿管引起尿道出血的原因很多,既有患者本身的原因,也有护士操作技巧和熟练程度的原因,以及尿管本身的原因.现将我院1例双腔气囊导尿管致尿道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口内进路手术与开窗减压术治疗下颌骨巨大囊肿,探索口内进路手术与开窗减压术在下颌骨保存性功能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05年1月-2010年6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口腔科治疗的31例下颌骨巨大囊肿患者,比较口内进路手术及开窗减压术后患者恢复的情况及X线变化,定期复查,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6-21个月的追踪观察,行口内进路手术的14例患者中1例因术前已有感染迹象,术后引流口处持续流脓,经多次换药效果不理想,最后行病变颌骨切除+自体肋骨移植术。另2例引流口不愈合,但骨质愈合良好,行二期刮治术后I期愈合。开窗减压术17例的患者经局部换药或配合局部刮治处理分别在6-21个月内愈合。结论经统计学处理,开窗减压与口内进路手术均是治疗下颌骨巨大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囊肿内置管引流开窗减压术在颌骨囊肿治疗中的应用,并评价其疗效。方法:对35例较大颌骨囊肿患者采用开窗减压术,吸除囊内容物,保留其余囊壁,囊肿内置管引流后囊腔冲洗引流通畅,并保持囊腔内清洁。术后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2年,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显示:33例囊腔逐渐缩小,透影区缩小,骨质密度增加,最大径小于2.0cm时择期行二次手术刮除残存囊壁组织,后骨质自行修复。1例囊腔缩小,1例上颌骨囊肿巨大。结论:囊肿内置管引流开窗减压术能够有效治疗颌骨囊肿,大大降低颌骨囊肿治疗中的手术创伤,保存颌骨及牙齿,维持颌面部外形和功能,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颌骨囊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双腔气囊导尿管因具有刺激性小,固定牢,免贴胶布等优点被普遍应用于临床。我们从1995~1998年共对102例患者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导尿,发生尿道损伤和出血11例,尿管自行脱落6例,经观察与气囊注入水量和尿管直径变化有关,探讨如下。1 临床资料 17例中男性10例,女性7例,年龄45~71岁。其中男性尿道粘膜损伤出血8例,前列腺肥大插管失败出血1例,女性  相似文献   

17.
双腔气囊导尿管适于留置导尿,在临床已广泛应用,现将我科58例应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中的8例双腔气囊导尿管拔出不畅的原因及相应的处置方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我科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 ,为需要导尿的患者选用了双腔气囊导尿管留置导尿的方法。此种导尿管的特点 :一个腔引流尿液 ,另一个腔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充满气囊 ,形成一个圆形囊 ,起固定导尿管的作用。双腔气囊导尿管的优点 :一是操作方便 ,不用胶布固定 ;二是不易滑脱 ;三是清洁不易引起局部炎症 ;四是保留时间长 ,一般为 1个月。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 ,即能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又能减少尿道感染。但如果操作不当 ,则会损伤尿道引起出血。现将临床应用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选择合适的型号 气囊导尿管有几种型号 ,我科较常用的是 14号…  相似文献   

19.
三腔气囊导尿管在泌尿科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保证其通畅在患者的顺利康复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其在麻醉科[1]、普通外科[2]等检查诊疗方面亦有应用,三腔气囊导尿管其独特优点,如便于冲洗利于引流等,受到临床医护工作者的欢迎,但三腔气囊导尿管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寻一种既能有效止血又能预测止血效果、减轻鼻出血填塞后反应的治疗鼻出血的止血方法。方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来我院住院、门诊、会诊的61例鼻出血患者需行后鼻孔填塞的患者,采用导尿管法行后鼻孔填塞法,经出血侧鼻腔导入导尿管达口咽腔,先注入球囊冰水10 mL,回拉导尿管球囊至鼻咽部,再注入1020 mL冰水,牵拉导尿管观察口咽后壁无血流为填塞有效,再行前鼻孔填塞,导尿管前鼻孔处打结固定。48 h后抽出部分导尿管球囊内冷冰水观察咽喉壁,如无活动性出血可拔除,如有活动性出血可再次注入冰水观察直至不出血为止。记录止血效果及填塞后的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61例中56例经1次填塞后治愈,3例2次填塞,2例行数字剪影血管栓塞。全部病例口咽腔舒适度明显改善,未引起鼻中隔穿孔、中耳炎等并发症。有一例鼻翼处皮肤压迫缺血。平均治疗天数420 mL冰水,牵拉导尿管观察口咽后壁无血流为填塞有效,再行前鼻孔填塞,导尿管前鼻孔处打结固定。48 h后抽出部分导尿管球囊内冷冰水观察咽喉壁,如无活动性出血可拔除,如有活动性出血可再次注入冰水观察直至不出血为止。记录止血效果及填塞后的症状及并发症。结果 61例中56例经1次填塞后治愈,3例2次填塞,2例行数字剪影血管栓塞。全部病例口咽腔舒适度明显改善,未引起鼻中隔穿孔、中耳炎等并发症。有一例鼻翼处皮肤压迫缺血。平均治疗天数45 d。结论导尿管从原为牵引后鼻孔栓子改为用冰水球囊压迫鼻咽部及后鼻孔出血处,冰水增强止血,抽部分球囊冰水预测取出填塞物后效果。实践证明导尿管球囊后鼻孔止血具有止血效果明显,操作方便简单,可调节水压程度和压力,填塞不适感轻,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总费用低等优点。临床使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