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6 毫秒
1.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和单用CHOP化疗方案治疗B细胞系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共23例B细胞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11例(R-CHOP组)采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化疗方案,12例(CHOP组)单用CHOP化疗方案。结果:在R-CHOP组中,完全缓解(CR)7例,部分缓解(PR)2例,有效率为81.8%;在CHOP组中,CR2例,PR3例,有效率为41.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胃肠道反应的发生率R-CHOP组为18.2%,CHOP组为16.7%,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R-CHOP组为36.4%,CHOP组为41.7%,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发热的发生率R-CHOP组为45.5%,CHOP组为8.3%,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用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B细胞系CD20阳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疗效较好;化疗最明显的不良反应是发热,患者可以耐受,它可以做为临床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对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分析用R-CHOP方案治疗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2例,观察其免疫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R-CHOP方案化疗后,IgA、IgG、IgM均逐渐下降,至第2个疗程后,IgA、IgG、vgM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CHOP方案化疗可导致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免疫功能受损,感染发生率增加.在应用美罗华过程中,有必要对其外周血免疫球蛋白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辅助R-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年2月到2010年9月期间在我科确诊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给予1组26例患者R-CHOP方案化疗的同时静脉滴注艾迪注射液(Aidi+R-CHOP组),给予另1组25例患者仅R-CHOP方案化疗(R-CHOP组),3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比较两组近期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存质量、s IL-2R水平及远期生存率情况。结果:Aidi+R-CHOP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R-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i+R-CHOP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要明显低于R-CHOP组,而KPS分值显著高于R-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s IL-2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idi+R-CHOP组s IL-2R水平显著低于R-CHO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i+R-CHOP组3、5年无进展生存期(PFS,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均明显高于R-CHO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艾迪爱迪注射液辅助R-CHOP方案治疗DLBCL可提高近期治疗疗效,增加患者对化疗的耐受,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其效果较单用R-CHOP方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R-CHOP方案化疗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70例确诊为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研究组给予CHOP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R-CHOP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患者3个月、6个月、1年生存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3个月、6个月、1年后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CHOP化疗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能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可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滤泡性淋巴瘤(FL)是较为常见的小B细胞来源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免疫化疗方案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V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泼尼松)的应用使初治FL患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国内外研究报道应用R-CHOP样免疫化疗方案能够使40%~76%的FL患者达到完全缓解(CR), 总有效率超过90%[1,2]。但目前Ⅲ/Ⅳ期患者仍不能治愈, 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 R-CHOP方案的疗效显著下降[3]。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减低剂量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R-CHOP)方案与减低剂量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老年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老年DLBCL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且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造血及淋巴组织肿瘤分类(2008年版)》中关于DLBCL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DLBCL.本研究纳入标准:①符合DLBCL的诊断标准;②年龄>60岁;③Ann Arbor临床分期为Ⅱ~Ⅳ期.排除标准:①患者入院前已接受其他药物或手术治疗;②患者在本次入院前已合并严重的肝、肾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严重系统性疾病;③患者对本次治疗应用的药物有变态反应史.采用简单随机法将66例老年DLBCL患者分为2组,分别为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n=27)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n=39).66例初治老年DLBCL患者66例应用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每例患者治疗至少3个周期评估疗效,能够耐受减低剂量R-CHOP或CHOP方案的老年DLBCL患者,行化疗4~6个周期,即1个疗程.对老年DLBCL患者进行近期治疗反应的评估,并随访观察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并观察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的不良反应.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①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27例老年DLBCL患者中,1例患者因合并症而终止化疗,其余26例患者化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69.2%(18/26),部分缓解(PR)率为19.2%(5/26),总缓解(OR)率为88.5%(23/26).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39例老年DLBCL患者中,1例患者化疗1个周期后猝死,1例化疗后因合并症而终止化疗,其余37例患者化疗后的CR率为43.2%(16/37),PR率为21.6%(8/37),OR率为64.7%(24/37).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CR率、OR率均高于减低剂量CHOP化疗方案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5、4.49,P<0.05);但两组患者PR率相比,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x2=0.05;P>0.05).②本组中位随访时间为42个月,随访率为95.5%.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可评估的26例老年DLBCL患者的3年PFS率为53.8%(14/26),3年EFS率为57.7%(15/26),3年OS率为80.8%(21/26).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可评估的37例老年DLBCL患者的3年PFS率为51.4%(19/37),3年EFS率为51.4%(19/37),3年OS率为56.8%(21/37).减低剂量R-CHOP方案化疗组老年DLBCL患者3年OS率高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患者,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6,P<0.05);两组患者3年PFS率、3年EFS率相比,差异却均无统计学意义(x2=0.04、0.25,P>0.05).③两组老年DLBCL患者接受减低剂量CHOP或R-CHOP方案进行化疗后常见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为粒细胞计数减低、血小板计数减低、贫血、合并感染、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心脏不良反应.减低剂量R-CHOP方案组与减低剂量CHOP方案化疗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8.5%(10/26)与40.5%(15/37),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减低剂量CHOP化疗方案相比,减低剂量R-CHOP化疗方案可以提高老年DLBCL患者的OR率、CR率、并提高OS率,可作为初治老年DLBCL患者的化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通过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血液科收治的70例老年DLBCL患者的性别、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体能状态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国际预后评分指数(IPI)、骨髓浸润等临床资料,探讨上述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并比较R-CHOP与CHOP两种方案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 70例老年DLBCL患者的中位生存期41.67个月,2年OS 率69.2%.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Ann Arbor分期、ECOG 评分、IPI评分、治疗前LDH值、骨髓浸润、治疗方案均与预后有关(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表明:ECOG 评分、IPI评分、骨髓浸润、化疗方案是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 ECOG 评分、IPI评分、骨髓浸润、化疗方案是影响老年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CHOP方案较CHOP方案疗效好,能够改善患者生存.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R-CHOP方案对初治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长期预后的影响,并与CHOP方案作比较.方法 2000年1月1日至2010年5月1日507例初发DLBCL患者进入本研究,分为CHOP及R-CHOP两组.CHOP组接受6个疗程CHOP方案,R-CHOP组患者接受至少4个疗程R-CHOP方案化疗,之后两个疗程采用R-CHOP方案或CHOP方案治疗.利妥昔单抗剂量为375 mg/m2,CHOP方案:环磷酰胺750 mg/m2、阿霉素50 mg/m2、长春新碱1.4 mg/m2(最大剂量2.0 mg/m2)、泼尼松60~100 mg.结果 411例可分析病例中,CHOP组224例,其中完全反应(CR)160例(71.43%),总有效率(ORR)为87.95%;R-CHOP组187例,其中CR 144例(77.01%),ORR为95.19%.R-CHOP组较CHOP组的ORR显著提高(P=0.007).CHOP组中位随访时间35.2个月,R-CHOP组中位随访时间28.1个月,随访至终点时,CHOP组预期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时间84.8个月,R-CHOP组尚未达到中位PFS,两组均未达到中位总生存(OS)时问.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两组患者的PFS及OS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CHOP组不良反应与CHOP组类似.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有效用于初治DLBCL,具有更高的缓解率,延长PFS时间和提高OS率,同时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R-CHOP与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06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利妥昔单抗注射液(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R-CHOP)与标准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方法.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标准CHOP方案组54例与R-CHOP方案组52例,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两组化疗前均给予异丙嗪针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针静脉注射和5-HT3拮抗剂预防毒副反应的发生.结果:R-CHOP组的畏寒、寒战、发热、胸闷、气促、面色和口唇苍白等副反应明显高于标准CHOP方案组.结论:R-CHOP组的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标准CHOP组,在临床工作中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0.
全球范围内,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在临床表现、生物学特征及临床预后方面具有高度异质性[1-2]。利妥昔单抗联合经典的CHOP方案(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泼尼松)组成的R-CHOP方案较单独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30%的DLBCL经R-CHOP方案治疗后表现原发或继发耐药而导致疾病复发进展,因此,识别不良预后人群并据此调整治疗方案是临床上的重大挑战[3-4]。国内外已有多项研究表明,DA-EPOCH-R方案(环磷酰胺+表阿霉素+依托泊苷+长春新碱+泼尼松+利妥昔单抗)在一线治疗DLBCL尤其是具有不良预后因素的DLBCL中显示出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