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闭合性四肢动脉伤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33年来,我所收治四肢动脉伤269例,其中闭合性动脉伤28例,占10.4%。本组病例均有合并伤,其中合并骨折的占64.3%,脱位14.3%,周围神经伤、伴行静脉伤、肌肉严重挫伤各占39.3%。50%病例伤后24小时以上才手术处理。本组无1例死亡,截肢9例,占32.1%。闭合性动脉伤均为钝性损伤,受伤机制复杂,损伤严重,合并伤多,因无伤口,无外出血,临床表现隐蔽,易延误诊治,截肢率高。作者强调,早期正确诊断,争取伤后12小时内处理血管,恢复肢体血循环,是挽救肢体的关键。同时,要认真处理好合并伤和深筋膜切开术。  相似文献   

2.
吻合皮神经腓肠筋膜皮瓣修复前足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前足撕脱伤的治疗提供新方法,避免截肢。方法:用腓肠筋膜皮瓣带蒂治疗前足广泛挤压撕脱伤32例,其中显微修复皮神经30例。结果:随访10个月。6年,2例发生磨损溃疡,其余伤足功能良好、外形满意。结论:对广泛挫伤的伤足该方法安全可靠,能最大限度地保存伤足长度与功能。  相似文献   

3.
足毁损伤是农村中常见的创伤之一,有时致创伤性截肢,终身残废。我院于1968年2月~1986年12月收治9例足毁损伤(足创伤性截肢及断脚再植术未被列入),应用整形,骨科基本技术,在骨折、肌腱内固定和修复后,作局部皮瓣,双腿交叉皮瓣,游离植皮等  相似文献   

4.
四肢严重创伤早期修复的经验王庆荣,陈爱民,庞施义,朱冬承,王培刚,赵楷生四肢严重创伤较为常见,多为工农业机械伤及交通事故所致。我院于1978年至1992年共收治因绞挫、碾轧所致以往多作截肢处理的严重损伤48例。经早期修复,免于截肢者39例,占81.3...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下肢严重毁损伤的诊疗的回顾性总结,探讨救治并进一步保全肢体和功能的方法。方法总结近5年来17例严重下肢毁损伤病人,均在伤后6~8 h内给予急症手术,根据情况行内固定或外固定,吻合损伤的血管和神经,一期或二期皮瓣转移或移植,术后给予综合治疗。结果本组中1例因单侧腹股沟以下血管多段挫裂并致缺血坏死,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截肢。其余16例病人肢体得以保全(其中有1例因家庭原因后来进行了截肢),15例术后功能评价良好。结论合理的手术处理和术后的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挽救严重创伤濒临截肢的肢体,降低致残率,减轻患者家庭及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6.
外伤所致前足缺损并非少见,仅行残端修整日后影响负重功能,如行踝上截肢则不能被接受.自1989年以来.我们采用改良彼罗果夫氏截肢(胫跟固定)术,治疗外伤性前足缺损4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4例均为男性.年龄24—42岁,平均30岁.左足3例,右足1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例;石块砸伤2例.损伤平面:楔状骨以远1例,舟状骨以远2例,距骨头以远1例.4例损伤平面以下均呈严重毁损伤无再植可能.伤后至手术时间:2小时1例,3h2例,6h1例.  相似文献   

7.
显微外科方法治疗四肢严重毁损伤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方法治疗四肢严重的毁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皮瓣、肌皮瓣、游离移植或转位修复、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方法以及骨折内外固定等方法一期修复面临截肢四肢毁损伤.结果 125例成功121例,死亡1例,2例完全截肢,1例部分截肢。随访0.5~9年,肢体功能恢复、效果优良。结论 显微外科方法一期修复四肢严重毁损面临截肢肢体,是保全肢体、恢复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腿严重开放性损伤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方法:选取自1995年以来收治的120例患,所有病例均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根据情况于清创后给予外固定、内固定或截肢。结果:无1例死亡,无1例骨不连。结论:我们认为伤口及软组织损伤的处理比骨折的处理更为重要,原则上应彻底清创,切开减压,充分引流,不强行关闭伤。对于骨折分情况给予不同处理。  相似文献   

9.
四肢严重创伤较为常见,多为工农业机械伤及交通事故所致。我院于1978年至1992年共收治因绞挫、碾轧所致以往多作截肢处理的严重损伤48例。经早期修复,免于截肢者39例,占81.3%。本组48例中,男32例,女16例。年龄12~56岁,平均38岁。上肢29例,波及上臂者8例,修复成功25例。下肢19例,波及大腿者6例,修复成功14例,共39例,占81.3%。修复方法:上下肢严重刨伤先作骨折内固定或截去失活的组织。上肢修复成功的25例中,用  相似文献   

10.
足严重损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重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足严重损伤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重建刘建寅,高雁卿,程绪西,吴强,杨卫兵足具有负重、行走、跳跃等重要生理功能。随着足部运动力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入,足部损伤缺损的修复重建已逐渐受到重视 ̄[1、2]。我们自1988年以来用显微外科技术对过去认为需要截肢的9例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