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4月这一时间段内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给予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症候疗效、症状疗效以及症候积分。结果:比较症候疗效情况,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6.66%,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疗效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健脾清热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良好,可有效的改善患者胃部不适症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口服自拟中药汤剂健脾化瘀汤,每日2次,每次200mL;对照组30例,口服多潘立酮片,每次10mg,每日3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6 .7%,对照组为63 .3%,两组比较(P〈0 .05)。结论中药自拟方剂健脾化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中医温阳化瘀法治疗等,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服药3个月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45%,2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温阳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予以健脾利湿化瘀之中药汤剂口服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养胃舒颗粒口服治疗。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胃镜改善、病理变化及HP转阴率;并停药3个月后观察临床症状复发情况。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对照组为81.2%;胃镜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68.7%;病理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71.87%,对照组为51.3%;HP转阴率治疗组为71.11%(32/45),对照组为71.43%(30/42),两组HP转阴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胃镜、病理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HP转阴率两组无差异。结论:采用健脾利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经济安全,且可临证加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口服雷贝拉唑,1片/次,bi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化瘀法为原则的中药汤剂,1剂/d。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主要中医证候积分和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并比较其安全性差异。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29%、64.7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镜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44.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更为显著(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76%(4/34),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82%(3/3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明显,具有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镇痛抗炎、保护胃黏膜、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气阴两虚血瘀型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改善和治愈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病痛,调畅脾胃气机,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刘新文 《中外医疗》2012,31(11):126+128-126,128
目的探讨运用自拟的益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我院11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A组)予以西医治疗。实验组(B组)采用自拟益气化瘀方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的改善情况和胃镜的转变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后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症状改善情况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从胃镜的病理检查情况分析,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9%。结论采用中医益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7.
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疾病,临床采用胃促动力药、黏膜保护剂等方法治疗,可有效改善部分症状,但仍缺乏有效阻断或逆转。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研究较多,临证多应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健脾益气、化阏解毒法治疗可有效阻断或逆转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使药物预防胃癌成为可能。本研究就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及治法做简述,旨在探讨健脾益气、化瘀解毒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清热化湿化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清热化湿活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疗效、病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56.7%,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后胃镜检查、...  相似文献   

9.
益胃消增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益胃消增胶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90例,采用单盲对照法随机分成高、低剂量治疗组及对照组.其中以益胃消增胶囊高剂量治疗(治疗组)30例,益胃消增胶囊低剂量治疗(治疗组)30例,维酶素治疗(对照组)30例.结果 经统计结果 显示:治疗组病理检查及HP清除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症状、胃镜检查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益胃消增胶囊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具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予柴平汤和西药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运用柴平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补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6月于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金华中医院脾胃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补气化瘀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补气化瘀组患者给予补气化瘀方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叶酸片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病理改变评分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Ⅰ、PGⅡ及PGⅠ/PGⅡ(PGR)变化情况。结果 补气化瘀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90% vs. 70%,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病理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补气化瘀组患者的肠上皮化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GⅠ、PGR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G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补气化瘀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气化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临床疗效确切,不仅可改善患者的病理组织学病变,还可提高患者的血清PGⅠ水平及PGR值、降低PGⅡ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健脾清热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先行西医治疗,治疗组在上述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健脾清热化瘀汤治疗(主要药物:白茯苓、白头翁、地骨皮、白英、白术等)。水煎浓缩,温服,l50 ml/次,2次/d。疗程定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71.9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疗效比较,治疗后两组比较Z=-2.50092,P=0.01240.05;两组治疗前后IM、ATP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i M:P0.01,at P: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IM:P0.05,ATP:P0.05。结论健脾清热化瘀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李鸿荣 《大家健康》2016,(1):135-136
目的:研究果胶铋结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间 ,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并且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 ,对全部患者进行组别划分.将单独使用果胶铋治疗的3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划分到对照组 ,将另外30例使用果胶铋、阿奇霉素集合治疗的患者划分到观察组 ,观察并且对比这2 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比对照组显著 ,P<0.05 ;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要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将果胶铋结合阿奇霉素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 ,不仅疗效显著 ,而且不良反应率低 ,十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尹朝兰 《吉林医学》2011,(10):1982-1982
目的:观察以健脾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服西药,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服用健脾益气活血中药。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冠心宁注射液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用泮托拉唑注射液加冠心宁注射液,对照组应用泮托拉唑注射液,两组皆以30 d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为高。结论冠心宁注射液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世杨  杨国云  陈卓 《四川医学》2014,(9):1171-1173
目的 观察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对症治疗;治疗组30例,除上述处理外,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辅助治疗。结果 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3.75%,高于对照组(P〈0.05),且愈显率达73.3%;治疗组患者内镜下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联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胃复春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分别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Ⅰ(40例)与对照组11(30例),治疗组加用胃复春治疗,余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前后临床症状,胃镜检查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抑制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尤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疗效更佳,对防治早期胃癌与癌变前期有重要作用。结论胃复春其作用可通过抑制胃内-亚硝基化合物形成,抑制幽门螺杆菌,活血解毒起作用,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尤其肠化生疗效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静虹 《中外医疗》2009,28(36):58-58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此基础上联用中药。治疗后复查胃镜和组织学检查,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比单用西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养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养胃煎口服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设立对照组(口服维酶素片)以作观察比较,30天为1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胃黏膜及腺体改善情况均较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胃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2012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给予中医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采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治愈15例(30%),显效20例(40%),有效13例(26%),总有效率96%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实施中医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消除炎症反应,修复胃粘膜病变部位,促进腺体再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一种有效途径,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