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EGFR单抗治疗结直肠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直肠癌是西方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肿瘤性致死的第二原因。每年全球大约有100万的新发病例,有50万人死于结直肠癌。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居恶性肿瘤发病第4位,而在经济发展快的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上升更为迅猛,目前在北京、上海地区居恶性肿瘤发病第3位。  相似文献   

2.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西化,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趋势.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步骤、多基因参与的过程,目前认为染色体不稳定(Chromosomal instability,CIN)和微卫星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其发生的主要基因途径,本文就MSI结直肠癌在临床病理及分子特征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潘辉  黄颖烽 《中国肿瘤》2018,27(8):578-583
摘 要:在我国,结直肠癌是第3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于癌症死因的第5位。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上升。筛查可以发现早期肿瘤和癌前病变,通过早期手术切除可以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但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筛查的依从性较低。本文就我国结直肠癌筛查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在恶性肿瘤中高居第三位。结直肠癌严重威胁着我国人民的健康。如何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预后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除了合理有效的治疗(如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等)以外,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对于结直肠癌患者来说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郑璇  方玉 《癌症康复》2021,(2):35-37
2018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cancer,CRC)每年发病约37万例,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3位.结直肠癌与饮食关系密切,尤其长期过量摄入加工肉及红肉、吸烟、饮酒及久坐的生活习惯是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而经常适量摄入粗杂粮、奶制品、大蒜、深海鱼以及经常运动是减少结直肠癌发生的保护因素.这也是在不同国家结直肠癌分布有明显差异的原因,其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而非洲、中南亚地区发病率较低.中国许多地区,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城市,由于生活水平提高,生活和饮食习惯西化,结直肠癌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虽然有地域性差异,发病率男女差别不大,在西方国家更高,而在亚非国家低.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结直肠癌由于门静脉的回流更容易出现肝转移.大概50%的患者会进展为肝转移,而肝转移可导致70%的结直肠肿瘤患者死亡[1].  相似文献   

7.
0 引言 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男性位于恶性肿瘤的第4位,女性位于第3位[1],具有发病率高、根治性差的特点.结直肠癌发病情况有显著的地区性差异,其中以北美、大洋洲最高,欧洲居中,亚非地区在较低水平[2].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曾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西方化的改变,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上结直肠癌的患者,虽然手术彻底切除了肿瘤,但仍有一部分患者术后会出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因此,Reya等[3]提出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可能是由少量存在的肿瘤干细胞不断增殖而形成的,传统的治疗方法只能抑制肿瘤的生长,不能彻底地杀死肿瘤细胞,治疗后残存一定数量的肿瘤细胞,仍可在一段时间形成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8.
既往认为亚洲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西方国家低,但目前在亚洲人群中结直肠癌不仅高发,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直肠癌占绝大部分。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习惯西方化可能是导致结肠癌发病率迅速上升的重要原因,而相比之下直肠癌的发病率比较平稳。结肠癌与直肠癌病因不同,远端结肠和直肠更多与环境因素、水资源污染、饮酒、吸烟有关,直肠癌发病率变化不大可能与其受生活方式影响较小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西方国家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总体处于下降趋势,但年轻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明原因地不断上升,特别是直肠癌。从治疗方面看,亚洲与西方治疗方式略有不同,但在过去10年世界范围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均提高。而筛查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概 述结直肠癌又称大肠癌 ,在西方国家占肿瘤死亡的第二位 ,发病率为 5 0 /1 0万。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约为 69.9/1 0万 ( Shanghai Cancer Institute,1 999) ,占肿瘤死亡的第五位 (李连弟 ,等 .1 997)。肝转移是结直肠癌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在整个病程之中 ,同时性肝转移为 1 5 %~ 2 5 % ,异时性肝转移为 2 0 %。也就是说 ,约有 5 0 %的结直肠癌最终发生肝转移。不经治疗的肝转移癌中位生存时间为 9个月。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现象 ,某些临床相对比较早期的大肠癌肝脏就出现转移 ;分化比较好的肿瘤似乎更容易出现肝转移 ;转移…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的发病呈上升趋势,是西方发达国家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上海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以每年4.2%的速度上升,预计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将继续上升,成为最重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对结直肠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做了大量的分子水平研究,就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及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结直肠癌是胃肠道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其死亡率位居第二。在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尤其是近年更以4%的速度迅猛增长,它已成为严重危害广大人民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虽然早期手术可以取得90%的5  相似文献   

12.
结直肠癌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国民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居第3位.结直肠癌起病隐匿、临床表现不明显、早期诊断率低,近一半患者首诊即为晚期或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  相似文献   

13.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2015 年全世界约有 145 万结直肠癌新发病例,它是世界第 3 高发恶性肿瘤,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第3 位[1].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15 年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第 4 位, 死亡病例超过 19万[2].  相似文献   

14.
结直肠癌在临床较为常见,占消化道肿瘤的5%~8%,老年人较为多发,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结直肠癌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髓源抑制性细胞是一群来源于骨髓的幼稚细胞,具有很强的免疫抑制作用,是引起肿瘤细胞免疫逃逸的重要细胞群.本文综述髓源抑制性细胞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以及靶向髓源抑制性细胞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并对其进行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5.
癌症是当前全球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 GLOBOCAN 2012[1]预计,2015年全球新发恶性肿瘤病例达339万例,死亡病例达246万例,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到2030年预计将分别将达到501万例和386万例。结直肠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与日俱增,2012年我国新发病例约25万,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在中国城市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排行榜中结直肠癌均排在第4位,其在城市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于农村。随着结直肠癌早期筛查和诊断率的提高,化疗药物和放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疾病管理水平的改善,其在发达国家的死亡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在我国,结直肠癌的死亡率近几年仍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及人们的生命健康[2]。因此在我国,大力推广规范化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王征 《抗癌之窗》2014,(5):20-21
近年来,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明显上升。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饮食日益精细,长期食用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食物的不良饮食习惯与结直肠癌的发生有着密切关系。同时中国人饮食方面的知识普遍薄弱,对饮食与癌症的密切关系并不重视。  相似文献   

17.
赵勤  陈莉莉  刘玉琴 《中国肿瘤》2012,21(12):898-902
[目的]分析2005~2008年兰州市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其变化趋势,为结直肠癌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甘肃省肿瘤登记处2005~2008年登记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计算结直肠癌粗发病率和构成比、年龄别发病率、中标率及世标率、年平均增长速度等指标.[结果]兰州市2005~2008年结直肠癌发病率为18.09/10万,居全部恶性肿瘤发病顺位第3位.中标率14.96/10万,世标率20.13/10万,高于世界、亚洲及中国平均发病水平,低于发达国家发病水平.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36∶1.结直肠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高而增长.在结直肠癌发病部位构成中,以结肠癌和直肠癌为主,结肠癌发病率略高于直肠癌.2005~2008年兰州市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直肠癌发病率基本呈平稳态势.[结论]兰州市结直肠癌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种,应着力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18.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全球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居于第3、4位.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为123万和60万[1].2013年报道美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总生存率约为60%,Ⅰ~Ⅱ期、Ⅲ期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约为90%、70%和10%[2].肿瘤分期越早预后越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率的重要因素.我国目前并未建立结直肠癌的大规模普查制度,进展期患者仍是结直肠癌外科医师的主要诊治对象.外科治疗是早中期结直肠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也是中晚期结直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科医师是结直肠癌诊治过程中最重要的参与者,正确认识外科治疗在结直肠癌综合治疗中的地位及严格遵循肿瘤治疗原则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癌症报告显示,我国2016年结直肠癌发病率及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分别居第2位和第4位,严重威胁到人们的健康,并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结直肠癌的流行趋势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 DS 《中华肿瘤杂志》2011,33(7):481-483
结直肠癌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差异,其发病率高低相差可达25倍[1].这种差异又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原来属于低发区的非洲、亚洲及拉丁美洲和欧洲的部分地区,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不断攀升,由低发趋向高发,增长最快的有日本、中国香港、新加坡、匈牙利、波兰、以色列和波多黎各.特别是日本,2002年结直肠癌男性发病率高达49.3/10万,高于北美的发病率(44.4/10万);女性发病率也升至26.5/10万[1],上升的主要是结肠癌.我国亦不例外,结直肠癌也由低发趋向于高发,亟须引起重视,加强对结直肠癌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