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是临床常见病,针刺治疗本病,疗效可靠。导师黎凯教授从事神经内科诊疗工作30余年,临床中擅长治疗本病。作者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刺治疗方面介绍黎凯教授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
失眠临床常见且较难治愈。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安神益眠汤药物组成及分析、辨证论治及其临床体会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导师黎凯教授应用安神益眠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3.
张安莉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经验撷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晓军 《中国针灸》2005,25(9):651-653
介绍张安莉教授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经验.张安莉教授根据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并创出浅刺上眼睑、针刺背俞穴和平衡取穴等方法,再配以改良烧山火及火针等治疗手段治疗顽固性面瘫,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中医药治疗头痛历史悠久,疗效可靠。导师黎凯教授从事中医神经内科三十余年,临床中擅长治疗本病,下面介绍黎凯教授从风论治头痛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王麟鹏教授根据多年中医针灸临床经验,结合现代医学,治疗面瘫疗效确切。王教授在诊断面瘫同时注意明确西医诊断,避免延误病情,并提出以追求最完整的功能恢复为目标。根据面瘫不同时期的病机特点,提出急性期逐邪、缓解期祛邪通经、恢复期扶正逐邪的治疗原则,并指明具体的针药治疗及调护方法,另外治疗全程需注重调神。  相似文献   

6.
面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也是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黎凯教授总结自己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经气不利,以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拟方痛宁汤,临床辨证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黎凯教授认为面瘫二周后风邪渐去,面神经充血水肿逐渐减轻,单纯针刺取效较慢,体针加用梅花针叩刺有利于加强面部经络气血疏通,缩短病愈时间。针刺直接作用于面神经,通过经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持续性刺激,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改善营养代射,提高局部神经的兴奋性,加速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梅花针叩刺可以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迅速消除水肿,加快神经组织代谢,增强面部肌肉、神经组织的营养及神经髓鞘的修复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面部功能恢复。体针加用梅花针叩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更好地达到治疗面瘫恢复期的目的,为治疗面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黎凯教授认为面瘫二周后风邪渐去,面神经充血水肿逐渐减轻,单纯针刺取效较慢,体针加用梅花针叩刺有利于加强面部经络气血疏通,缩短病愈时间。针刺直接作用于面神经,通过经络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持续性刺激,起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促进面神经炎症和水肿的吸收,改善营养代射,提高局部神经的兴奋性,加速受损神经组织的修复,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梅花针叩刺可以提高面神经的兴奋性,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迅速消除水肿,加快神经组织代谢,增强面部肌肉、神经组织的营养及神经髓鞘的修复有良好的作用,有利于面部功能恢复。体针加用梅花针叩刺,通经活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更好地达到治疗面瘫恢复期的目的,为治疗面瘫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介绍徐福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经验。关于面瘫的预后判断,徐福教授提出面瘫合并颈椎病是导致难治性面瘫发生的重要因素。治疗上采取分期论治,急性期注重腹针的运用;恢复期根据面神经颅外分支的走行靶向选穴,精准有效,注重面瘫健侧取穴,以及多法联合使用;后遗症期重视艾灸治疗,辨症施治。  相似文献   

10.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等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大多数面瘫急性期组织水肿严重,有人认为不宜过早使用针刺刺激,以免加重局部炎症和水肿。导师范郁山教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他认为面瘫急性期应及时针刺治疗,且应浅刺。笔者有幸师从于范郁山教授,通过三年的临床跟师学习,以及参考中医典籍,整理总结范师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经验,以便深入继承和发扬范师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独特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针灸技术,并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介绍梁繁荣教授基于经筋理论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梁教授认为面瘫病位在太阳、阳明经筋,经筋失养是面瘫的基本病机。根据面瘫发病的不同阶段,从调理经筋整体入手。急性发作期经筋浅刺以驱邪外出为主,恢复期经筋透刺以益气养血、疏调经筋为主,后遗症期以经筋浮刺、排刺和刃针松解为主以揉筋解痉。每阶段运用不同的针刺手法和协同治疗方法以及护理康复训练方案,进行个体化分期论治,可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黎凯教授认为,面瘫后遗症发生或由于病情较重,或由于治疗不当,日久导致气虚血瘀,瘀阻脉络,弛缓不收而致。病机的关键在于血瘀,治宜补气活血,用缪刺法(留针20~30min,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化瘀通络联合弥可保穴位注射(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日)。重视以补法为主,切忌泻法,免损伤正气。治疗期间嘱患者不再做热敷、运动患侧,防过度引起面瘫并发症;注意防寒,少去人较多的场所,以防感冒;治疗期间,少看电视、电脑等,减少对患侧刺激。  相似文献   

13.
从辨经分筋、分期论治、验案举隅3个方面介绍张庆萍教授临床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经验和特色。张庆萍教授治疗周围性面瘫细审邪正态势,急性期以祛邪辅扶正为纲;恢复期善用透刺,扶正祛邪并重;后遗症期巧用麦粒灸,扶正为主,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介绍魏品康教授治疗面神经瘫痪的诊治经验。强调面神经瘫痪的病因病机多为“急、邪、热、毒”,治疗重在清热解毒、祛风发散。  相似文献   

15.
李文金教授认为面瘫病因为风、寒、热之邪外袭,病机为筋肉弛纵,缓不胜收,筋脉失于濡润,气滞血瘀;早期针灸治疗面瘫是非常正确而必要的,治以祛风通络,疏调经筋用针灵活而不失法度,并配合穿心莲内酯分散片/面瘫汤治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中国针灸》2021,(2):189-191,220
介绍孙申田教授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学术思想和证治经验。孙教授根据面瘫的不同分期,治疗方案各有侧重。急性期强调西医规范化治疗的重要性,提倡尽早针刺治疗,治以疏风、散寒、活血、通络为主;恢复期采用"滞针提拉"法,并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施加经颅重复针刺手法;后遗症期重视调神。治疗过程中强调灵活取穴和经颅重复针刺法、"滞针提拉"法、点按法、巨刺法的应用,结合电针、靶向注射。孙老还结合临床经验总结出判断周围性面瘫预后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7.
赵建国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周围性面瘫的治疗,赵建国教授采用分期辨治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主要介绍其在周围性面瘫的急性期、静止期、恢复期的治疗采用相应的激素疗法及中药辨证施治的临床经验,并探讨针刺疗法的采用与否及针刺时机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