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我院儿科于 1999-0 8~ 2 0 0 0 - 0 1运用武汉市华琦药业提供的儿泻止颗粒治疗秋季腹泻 30例 (下简称治疗组 )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组 30例对照 (下简称对照组 )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所有病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病人。年龄 6个月~ 3岁 ;病程均在 3d以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男 17例 ,女 13例 ;病程 1d内 19例 ,1~ 3d者 11例 ;轻度腹泻 13例 ,重度腹泻 17例 :中医分型属伤食者 7例 ,湿热者 18例 ,风寒者 5例。大便常规异常者 2 1例 ;血白细胞 <4 0×10 9/L6例 ,白细…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腹泻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 ,笔者 1994年~ 1998年间采用中药敷脐治疗 80例婴幼儿腹泻患儿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表 1 两组性别、年龄分布组别例数性 别年   龄男女 0~6个月 6个月~ 1岁 1~1 61 2 岁 1 61 2 ~ 2岁治疗组 80 45 35 1830 2 39对照组 80 47432 0 312 2 7  x2 检验 :P >0 0 5表 2  病程及脱水情况组别例数病  程 (d)脱水情况1~ 3 4~ 78~1 4 1 4~ 2 0无明显轻度中度重度治疗组 80 15 371810 32 2 8137对照组 80 173916 83130 118  x2 检验 :P >0 0 5表 3 大便常规化验及大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金双歧防治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8个月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8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应用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金双歧。观察两组均用药5天后的腹泻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腹泻2例,对照组腹泻11例,X2=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金双歧为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可在患儿应用抗生素时减低菌群紊乱发生腹泻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1997年 8月 1999年 7月 ,我科运用止泻膏合生脉注射液治疗婴幼儿腹泻 71例 (以下简称治疗组 ) ,并与单纯西药组治疗 6 7例对照 (以下简称对照组 ) ,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38例 ,全部病例均符合 1993年《小儿腹泻病防治方案》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71例中 ,男 32例 ,女 39例 ;年龄最小者 3个月 ,最大者 2 .5岁 ;病程最短者 5小时 ,最长者 6 0小时 ,平均 13 .5小时。病情轻者 5 0例 ,重者 2 1例 ;大便每日最少者为 6次 ,最多者 16次 ,平均 13 .5 5次 ;伴发热者 2 1例 ,呕吐者 2 7例 ,腹胀者 …  相似文献   

5.
孙菊娣  袁志兴 《河北中医》2001,23(10):762-762
腹泻是婴幼儿的常见病 ,而秋季腹泻发病率最高。对于秋季腹泻西药尚无特效药物治疗 ,只有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支持治疗[1 ] 。 2 0 0 0 - 11~ 2 0 0 1- 0 1,我们应用自拟中药止泻合剂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5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5 6例患儿均符合 1992 - 0 4北京腹泻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2 ] 。大便次数≥5次 日 ,稀水样或蛋花样大便 ,无脓血 ,大便常规 :白细胞 <5个 HP或少许脂肪球 ,无红细胞和脓细胞 ,大便培养阴性。其中门诊患儿 43例 ,住院患儿 13例 ;男30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2个月 ,最大2 .5岁 ,平均…  相似文献   

6.
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103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6~ 2 0 0 0年 ,我们用射干麻黄汤加味治疗小儿哮喘 10 3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 10 1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2 0 4例均为儿科门诊患者 ,根据1992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重新修订的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 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10 3例中 ,男 6 1例 ,女 4 2例 ;年龄 1~ 14岁 ,平均6 .2岁 ;发作频度 :轻度 (3~ 5次 /年 ) 36例 ,中度 (5~10次 /年 ) 6 0例 ,重度 (>10次 /年 ) 7例。对照组 10 1例中 ,男 6 0例 ,女 4 1例 ;年龄 1~ 13岁 ,平均 5 .9岁 ;发作频率 :轻度 34例 ,中度 5 9例 ,重度…  相似文献   

7.
毕秀英 《陕西中医》2001,22(12):712-712
目的 :探讨 65 4 - 2穴位注射对迁延性腹泻的干预效果。方法 :将 64例小儿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抽样分组 ,对照组 31例 ,治疗组 33例 ,在常规治疗本病的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 65 4 - 2穴位注射。结果 :两组在治疗的时间和大便次数 ,差异有显著意义 ( P<0 .0 1 ) ,提示 :此种方法简单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穴位熏灸治疗婴幼儿腹泻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 1 998年 6月至 1 999年 1 0月采用艾条隔盐熏灸神阙穴治疗婴幼儿腹泻 32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男 1 8例 ,女 1 4例 ;年龄 3个月至 3岁 ;腹泻每日 4~ 1 0次 ,病程 2~ 6日。合并轻度脱水 2 0例 ,中度脱水 1 2例 ,大便常规可见少量脂肪球 ,大便培养( - )。血白细胞 ( 5 .0~ 1 3.8)× 1 0 9/L。同时 ,随机选择临床资料与治疗组相似的 2 5例患儿做对照。治疗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抗感染、补液 ,应用止泻剂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条隔盐熏灸神阙穴。即先用食盐填平脐孔 ,再将燃旺后的艾条对准神阙穴 ,距离 3cm左右熏…  相似文献   

9.
苦参液加思密达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8年 5月~ 2 0 0 1年 2月 ,我们用苦参液加思密达保留灌肠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 36例 ,并与单用思密达液灌肠的2 2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参照全国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究会制定的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及疗效标准〔中华消化杂志 1993 ;13( 6 )∶35 4— 35 5〕。将 5 8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6例 ,男 2 4例 ,女 12例 ;年龄 6 0~ 70岁 ,平均 6 7岁 ;病程3个月~ 4 5年 ,平均 3年 ;腹泻 36例 ,腹痛 2 0例 ,里急后重 14例 ,脓血便 10例 ;每日大便次数为 1~ 8次 ,平均 4次 ;大便镜检 ( 1个视野 ) :红细胞…  相似文献   

10.
胃苓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1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6 - 0 9~ 1998- 12 ,我们运用胃苓汤加减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 116例 ,并与单纯西药治疗 8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6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116例 ,男 78例 ,女 38例 ;年龄 <6个月 8例 ,6个月~ 1岁 5 4例 ,1~ 2岁 5 4例 ;病程 1~ 3日。对照组 80例 ,男 5 4岁 ,女2 6例 ;年龄 <6个月 6例 ,6个月~ 1岁38例 ,1~ 2岁 36例 ;病程 1~ 3日。 2组均主要表现为稀水样或蛋花样便 ,黄或淡黄色 ,无腥臭味 ,大便次数 5~ 2 0次 /d不等。大便镜检 :未见异常或以脂肪球为主 ,偶见少量红细胞 <3个 /高倍视野(HP)。大便细菌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金双歧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腹泻患儿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组应用思密达和金双歧资料,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大便好转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48%(PO.01)。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能迅速改善临床症状,调节肠道菌群,缩短病程,促进患儿康复,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邓雪梅  陈凤媚 《陕西中医》2004,25(5):401-402
目的 :观察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慢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85例慢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45例 ,以七味白术散加味 (党参、黄芪、白术、茯苓、木香、炙甘草、藿香、石榴皮 )治疗 ;对照组口服思密达散剂和金双歧片剂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3.3% ,对照组总有效率 5 2 .5 %。经统计学 Ridit分析处理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u=1 .98,P<0 .0 5 ) ,结论 :提示本方有扶正健脾 ,祛湿止泻的功效。  相似文献   

13.
陶玉 《山西中医》2002,18(4):30-30
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秋季婴幼儿腹泻患儿 113例 ,与单纯采用西药治疗 84例作对照。结果 :治疗组 3天内腹泻停止 4 3例 ,3~ 5天 5 1例 ,>5天 19例 ;对照组分别为 2 1例、31例、32例。两组比较 ,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采用 Ridit分析 ,u= 2 .810 9,P<0 .0 1)。治疗组腹泻停止时间为 3.2 1± 0 .5 6天 ,较对照组 5 .6 0± 0 .6 8天为短 (u=- 2 6 .2 6 5 3,P<0 .0 0 1) ;治疗组平均体温恢复时间 1.2 2± 0 .4 6天 ,亦较对照组 3.4 1± 0 .5 0天为短 (u=- 31.4 5 0 6 ,P<0 .0 0 1)  相似文献   

14.
笔者在 2 0 0 0年 1 0月~ 2 0 0 2年 1 0月间用自拟止泻散敷脐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1 5 2例 ,发现其疗效可靠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0 0例患者均来自我院门诊或住院患儿 ,其诊断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第 6版 (诸福棠主编 )所载的诊断标准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1 5 2例 ,男 78例 ,女 74例 ;年龄 <6个月者 32例 ,6个月~ <1岁者 38例 ,1~ <2岁者 63例 ,2岁以上者 1 9例 ;轻度脱水者 84例 ,中度脱水者 64例 ,重度脱水者4例 ;伴发热者 48例 ,伴呕吐者 93例 ;大便常规检验有白细胞者 31例 ,有脂肪球者 96例。对照组1 48例 ,男 76例 ,女 72例 ;年…  相似文献   

15.
张德付  陈荣 《国医论坛》2001,16(6):25-26
1999年~ 2 0 0 1年 ,我们以黄芪注射液 [ZZ5 31 2-川卫药准字 ( 1 998)第 0 1 3433号 ]为主治疗急性腹泻 1 1 0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以水样便或浓血便每日 1 0次以上 ,大便常规明显异常 ,经大便细菌培养后收入住院。 2 2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 1 1 0例中 ,男5 3例 ,女 5 7例 ;年龄为 1 5岁~ 79岁 ,平均 40 .5岁 ;其中感染性腹泻 81例 ,急性菌痢 2 9例。对照组 1 1 0例中 ,男 68例 ,女 42例 ;年龄 1 1岁~ 72岁 ,平均39.6岁 ;其中感染性腹泻者 73例 ,急性菌痢 37例。两组病程为 1天~ 8天 ,平…  相似文献   

16.
儿泻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209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从强  薛辉 《河北中医》2003,25(10):731-733
目的 观察儿泻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临床疗效。方法  2 77例非感染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2 0 9例予中药儿泻散治疗 ,对照组 6 8例予西药思密达治疗。急性腹泻治疗 3日 ,迁延性、慢性腹泻治疗 7~ 10日后观察比较 2组临床疗效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和痊愈病例疗程 ,并检查 2组治疗前后大便常规及 2组治疗后小肠功能D -木糖吸收排泄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率 6 5 .5 5 % ,与对照组 (4 4 .12 % )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 (恶心、呕吐、腹痛、食欲下降、体重下降 )改善情况及痊愈病例疗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P <0 .0 5 ) ;实验室检查 2组治疗后大便常规指标 (大便性状、脂肪滴、白细胞数 )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后小肠功能D -木糖 5h尿内排出量治疗组 (1.2± 0 .175 )g ,明显优于对照组 (1.0± 0 .18)g(P <0 .0 1)。结论 儿泻散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程短 ,起效快 ,是理想的中草药肠黏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17.
我科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配合中医辨证治疗小儿秋季腹泻 30例 ,收到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我们选择 2 0 0 2年 9月至 2 0 0 3年 2月小儿秋季腹泻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0例。观察组男 17例 ,女 13例 ;对照组男 2 4例 ,女 6例。年龄 :观察组 <6个月 5例 ,6~ 12月 16例 ,>12个月 9例 ;对照组分别为 8例、15例、7例。临床表现 :本组病例均为稀水样便 ,少数有少许粘液便 ,大便次数为数次至数十次 ,部分病人有发热、咳嗽、呕吐及脱水。本病中医辨证分为 2型 ,风寒型 :稀便多沫 ,色淡 ,臭味轻 ,腹泻 ,腹痛或伴发热 ,轻咳 …  相似文献   

18.
小儿秋季腹泻治疗不及时 ,可发生脱水、酸中毒 ,严重者可出现循环衰竭 ,后果比较严重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本院于 2 0 0 0年 8月~ 2 0 0 1年 4月 ,应用必奇冲剂治疗秋季腹泻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观察 10 6例患儿 ,年龄在 6个月~ 2岁 ;男6 0例 ,女 4 6例 ;临床表现 :急性腹泻 <3日 ,腹泻次数 >5次 /日 ,大便呈黄色稀水样或蛋花样 ,无脓血。半数病例有发热和不同程度脱水。实验室检查 :大便镜检可见脂肪球或少量白细胞。大便检查 :轮状病毒均 (+ )。随机分为治疗组 5 6例 ,对照组 5 0例。根据流行病史、大便性状…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变患儿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 - 10~ 2 0 0 1- 0 5肝病中心儿科收治的肝豆状核变性肝硬化患儿 35例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并与纯西药治疗组进行了对比观察。现将治疗效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34例中男 19例 ,女 15例 ;年龄 5~ 13岁 ,其中 <6岁 5例 ,~ 9岁 15例 ,~ 13岁 14例。病程 :<6个月者 12例 (男 7例 ,女 5例 ) ,~ 1年者 8例 (男 4例 ,女 4例 ) ,~ 2年者 6例(男 4例 ,女 2例 ) ,~ 3年者 4例 (男 2例 ,女 2例 ) ,~ 4年者 3例 (男 1例 ,女 2例 ) ,~ 5年者 1例 (男性 )。34例患儿均有肝肿大 ,肝肋下 <3cm者 2 1例 ,≥ 3cm者13例 ,最大者肝在右肝下…  相似文献   

20.
胃苓汤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 9月~ 1998年 2月 ,我们用胃苓汤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 82例 ,并与用病毒唑治疗 72例作对照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病例选择 :符合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临床儿科杂志 1994;12 (3)∶14 8— 15 1〕 ;年龄 <2岁 ;病程 <72h ;腹泻次数 >5次 /d ,大便性状为水样或蛋花汤样 ,无脓血 ;伴有或不伴有上呼吸道感染 ;大便细菌培养阴性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PAGE)轮状病毒核酸阳性。不包括食物中毒及营养不良患儿。 (2 )资料 :15 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82例 ,男 5 2例 ,女 30例 ;年龄 6个月~ <1岁者 6 2例 ,1~ 2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