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状疱疹局部处理方法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93例带状疱疹患者局部的不同处理方法进行了分组疗效分析。A组为清热解毒中药湿敷者,B组为0.5%金霉素溶液湿敷者,C组为涂抹锌氧油及金霉素眼膏者。按疱疹停发天数、疱疹结痂天数、疼痛缓解天数及合并细菌感染例数四项进行比较分析。其结果显示,A、B两组采用的湿敷方法疗效明显优于非湿敷的C组;中药湿敷的A组略优于B组。我们认为,湿敷应作为带状疱疹局部处理的首选方式,尤应很好地运用中药湿敷方法。  相似文献   

2.
月碳因消癌胶囊B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外和体内试验系统中,研究了中药制剂月碳因消癌胶囊B的抗肿瘤作用,在体外培养的EAC,S180以及6株人癌细胞M-803,AO,A-549,MKN-45,CNE-2和BEL-7402的试验中,月碳因消癌胶囊B对上述8种瘤细胞均显有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在体内试验中,此种纯中药制剂对EAC和S180两种动物移植性肿瘤的抑瘤率可高达80%以上,其体内抗肿瘤作用明显优于阳性对照药贞芪扶正冲剂,此外,月碳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乙肝五种标志物模式及HBsAg在血清中的稀释度与原发性肝癌(HCC)间的相关民生,我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反向血凝法分别检测了39例HCC病人血清乙肝标志物(HBV-M)和HBsAg稀释度,结果发现35例HBV-M阳性病例中,大三阳(HBsAg,HBcAg,抗-HBC阳性)仅占22.8%,而小三阳(HBsAg,抗-HBC,抗-HBC阳性)却占了62.8%,33例HBsAg阳性的  相似文献   

4.
选择病情、病程基本相同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分为A、B两组,各组19例,分别采用普通法、高位法中药灌肠。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舌苔及脉象均明显好转;B组在治疗前后,BUN值、SCr值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UN、SCr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对照BUN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SCr值无差异。提示:高位灌肠法较普通法灌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肺泡灌洗液中淋巴细胞表型的测定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以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表型的方法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FITC_CD45/PE-CD14设门并结合PI染色排除非淋巴细胞,细胞碎片等对检测的干扰,以FCM分析43例肺部疾病患者BALF和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上各怕的表达,并与免疫组化检测方法进行方法学比较。结果 FCM法与免疫组化法相关良好,其为精密度远优于免疫组化法。43例BALF中T细胞  相似文献   

6.
两种中药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病情,病程基本相同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38例分国A、B两组,各组19例分别采用普通法,高位法中药灌肠,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舌苔及脉象均明显好转;B组在治疗前后,BUN值,SCr值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BUN,SCr明显低于治疗前,组间对照BUN值差异有显著性(P〈0.01),SCr值无差异,提示:高位灌肠法较普通法灌肠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骨髓涂片ABC-AP染色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骨髓涂片ABC-AP染色法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瑞金临床医学院医学检验系(200025)倪麟,陈松立,顾荣泉本文运用生物素-亲和素-碱性磷酸酶法(A-vidin-Biotin-ComplexAlkalinephosphatase,简称ABC-AP),对骨髓...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对LA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3H-TdR掺入及MTT法研究了红细胞(RBC)对人自体外周血LAK细胞增殖及杀伤活生的影响,发现RBC对LAK的DNA合成有抑制作用,MTT法证明R抑制LAK细胞增殖并随RBC浓度的加大,其抑制作用加强。RBC对LAK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地增强作用,并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9.
颈椎病是理疗科常见病之一。本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不便,我科从1988年以来将该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中药加脉冲电离子导入配合牵引114例,B组采用超短波疗法配合牵引68例,C组单纯牵引疗法73例,3组疗效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自动分析仪对ApoA1和ApoB的测定。方法 使用HITACHI自动生化分析仪(透射比浊法)、Beckman蛋白测定系统(散射比浊法)对ApoA1、ApoB分别进行线性、精密度、灵敏度、和对比研究。结果 两仪器线性类同,HITACHI仪的ApoA1线性范围较窄。精密度HITACHI仪测定ApoA1 CV值批内为5.41%,批间5.95;ApoB的批内7.18%,批间8.89%。以及Bec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锌离子直流电导入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HSK)的疗效。方法:将家兔实验性HSK原发感染模型56眼分为3组,分别应用锌离子直流电导入、无环鸟苷滴眼剂(ACV)点眼和单纯直流电治疗。并对复发性HSK患者199眼,分别用锌离子直流电导入、ACV点眼和二者联合治疗。结果:对家兔实验性HSK,锌离子导入组的疗效优于ACV点眼组和单纯直流电组,表现为显效快,疗程短。对浅层型和深层型HSK患者,锌离子导入组的疗效与ACV点眼相仿,但联合治疗组可提高疗效。临床随访2年,锌离子导入组复发率为10%,ACV组20%,联合治疗组11%。结论:锌离子直流电导入法是对各型HSK均有效的简易眼局部治疗方法,能降低该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3种不同教学方法,经比较表明,将现代护理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疾病讲授的各个环节(B法)明显优于以疾病护理为主(C法)与先讲医疗、后讲护理的教学法(A法)。  相似文献   

13.
观察现代熏蒸仪(中药熏蒸治疗),中频电疗等治疗颈椎病的疗效。A、B、C三个治疗且共69例患者。A组:中药熏蒸加中频电疗,B组;颈椎牵引加红外线;C组,中频电疗加红外线,比较A组和B线显著率:经统计学处理,0.01〈P〈0.05,有显著性差异;比较A组和C组显效率;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中药熏蒸,中频电疗是治疗颈椎病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14.
采用SACI-Ig,SACI-SRBC花环法研究了46例慢乙肝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和双标记T细胞数目。结果显示:慢乙肝患者B细胞数目同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但当HBBV活跃笔制时则低于正常;在CAH活动期和恢复期B细胞数目均正常。慢乙肝双标记T细胞数目增加,但与其临床类型HBV是否活跃复制无明显关系;在CAH活动双标记T细胞数目增加蜞遥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5.
针刺加鲁米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5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64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针刺加肌肉注射鲁米那(A组)、单纯针刺(B组)及单纯肌肉注射鲁米那(C组)治疗。结果显示:A组、B组较C组止痉时间短(P<0.05),复发率A组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说明针刺加肌肉注射鲁米那治疗小儿高热惊厥优于单纯针刺及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6.
汪能平 《新医学》1998,29(6):335-336
答案1.B,D2.A,C,D3.A,B,C4.A,B,C5.B,C6.E7.A,C,D,E8.A,B,C,D9.A,B10.C,E11.A,B,C,E12.C,D13.D14.A,B,D15.D16.B,D,E17.A,C18.C19.D,E20.B...  相似文献   

17.
脐血血浆增强阿糖胞苷抗白血病效应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脐血血浆(CBP)对2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体外对阿糖胞苷(AraC)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基因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空白组作对照,采用MTT法检测AraC的细胞毒作用。结果AML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表现出异质性,但使用CBP及rhGMCSF均可显著增强AraC对耐药AML细胞的毒性,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尤以CBP为优。结论CBP与rhGMCSF类似,可能通过促进耐药AML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从而增强AML细胞对AraC的敏感性,预示CBP与AraC联合运用治疗耐药AML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 探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最为经济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方法 将18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给予擦洗法、改良冲洗法和冲洗加擦洗法行口腔护理,观察比较三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口腔溃疡和口腔霉菌感染发生率。结果 在预防 VAP、口腔霉菌方面,B组和C组显著优于 A组(均P<0.05),B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在预防口腔溃疡方面,三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 对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冲洗法行口腔护理相对经济、简便、有效。关键词:机械通气;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溃疡; 口腔霉菌感染; 口腔护理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07)07-0056-02  相似文献   

19.
颈内动脉插管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插管溶栓(PIEAT)治疗急性脑梗塞的应用价值。方法:用颈内动脉插管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A组),与同期颈内动脉插管注射尿激酶(UK)溶栓180例(B组)和外周静脉静滴UK190例(C组)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失语、昏迷、出血、死亡情况及肌力恢复情况。结果:肌力恢复:A组>B组>C组,P<0.05或<0.01;失语、昏迷症状改善:A组>B组>C组(P均<0.01);病死率、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B组<C组,P均<0.01。结论:PIEAT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优于周围静脉给药,tPA的颈内动脉溶栓效果优于UK。  相似文献   

20.
内科护理学教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采用了3种不同教学方法,经比较表明,将现代护理理论和方法贯穿于疾病讲授的各个环节(B法)明显优于以疾病护理为主(C法)与先讲医疗,后讲护理的教学法(A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