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化工厂砷污染饮水引起的砷中毒调查报告马伟运,陈斌,王洪玲(滕州市卫生防疫站)调查某化工厂使用高砷矿石,污染饮用水原,导致砷中毒的发生情况。经检测,饮水中含砷量为2.1~4.0mg/L;暴露人群的砷中毒发生率为87.23%(205/235),非生产人...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一自来水厂水源砷污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工厂因围章使用高砷矿作生产原料且废水处理设备损坏而排放含砷废水,在珠江广州市区员村河段中受潮汐影响,污染了上游3000m处的一自来水厂的水源,并导致自来水砷含量高达0.2mg/L而停产。废水砷含量最高达225.0mg/L,水源水达1.0mg/L。  相似文献   

3.
饮用含砷水所致砷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山东省滕州市卫生防疫站(277500)马伟运,张伟,杨列昕1992年10月,由于某化工厂应用了高砷矿石,其2.3性别特征(表2)生产废水中砷含量高达158.0~240.omg/L,并使自来水水源(井深120m)受到砷...  相似文献   

4.
砷污染饮水引起砷中毒报告马伟运,张伟,杨列昕,王洪玲,陈斌滕州市某镇曾发生了一起生活饮用水受到砷污染引起了砷中毒的环境污染事故,现报告如下。某化工厂以磷肥和硫酸为主要产品,自1992年8月1日起陆续购进一批高砷矿石,含砷量为12%~13%,超过化工部...  相似文献   

5.
石门雄黄矿地区居民砷暴露研究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目的:研究砷污染地区居民砷暴露水平的分布特征。方法:分析污染区和对照区环境样品和居民头发砷含量。结果:污染区三个村土壤砷含量84.17~296.19mg/kg。河水砷含量达0.5~14.5mg/L,井水、自来水、食物含砷量一般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砷摄入量195~1129μg/d。居民头发砷含量中位数为0.972~2.459μg/g。发砷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结论:石门雄黄矿附近地区河水砷污染严重,以河水为饮用水源的居民砷暴露水平达到甚至超过国内外重大慢性砷中毒案例的暴露水平,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6.
24例砷化物急性中毒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硫酸厂废水污染水源,造成24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2人致残。经流行病学调查,饮水中砷含量最高检出值为54. 9mg/L,超出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1088倍,比对照点高出 5490倍。患者尿砷算术均数为0. 098mg/L(本底值为 0. 039mg/L),发砷算术均数为0. 374mg/100g(本底值为0.043mg/100g)。二组比较P<0.01,有显著性差异。经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诊断,确诊为急性二氧化二砷中毒。  相似文献   

7.
人群发砷正常参考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中子活化分析法测定中学教师发砷,测定结果:发砷中位数为0.067μg/g,95%位数为0.245μg/g;北京市为0.031μg/g和0.123μg/g;韶关市为0.117μg/g和0.299μg/g。发砷含量与性别,年龄,吸烟和食物构成(食鱼,肉,蛋,菜)有相关关系。证明不同地区正常人群发砷含量有差别,故制订我国人群发砷正常参考值时应包括全国发砷最低与最高值的范围。  相似文献   

8.
陕西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陕西省高砷污染环境的分布范围及特点,发现地砷病患者,为防治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 在产煤量大,燃煤污染较重的区县内,调查以石煤为主燃料的当地常住居民家中室内空气、石煤、辣椒、玉米及饮用水的砷含量。结果 5县调查结果显示,煤砷超标约50%以上,最高值达488.1mg/kg;室内空气砷约有31.03%超标,最高值达63.83%pg/m^3,超标21倍;辣椒及玉米砷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水砷未出现超标。结论 调查区域内环境砷污染严重,已具备地方性砷中毒发病的条件,且有各型地砷病患者检出,秦巴山区已经成为我国又一个新发燃煤污染型地方性砷中毒病区。  相似文献   

9.
对五原县21个乡,679个社,3071份井水含砷量调查,266份水样超标,超标率8.66%,最高水砷含量为0.59mg/L,超过国标11.8倍。高砷区分布在县境的西北至东南,呈带状走行,在20~40m有高砷水层。病区流行病学调查表明,40~60岁患病率最高,性别患病无差异。调查表明地方性砷中毒在本县流行,水源含砷量高可能为主要致病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用新极谱法对新疆高砷地区和贵州汞矿区及其对照组居民血硒进行测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高砷区123团和非高砷区129团、贵州省铜仁市汞矿区居民血硒水平均属正态分布,分别为56.4±29.3,67.9±28.2和135.8±36.4μg/L。铜仁市非汞矿区居民血硒水平属对数正态分布,为114.4±1.536μg/L。高砷区123团的健康人血硒水平亦属正态分布,为142.2±25.0μg/L,远高于非健康人的血硒含量,有显著差异(P<0.001)。  相似文献   

11.
一起饮用水污染事故的调查报告宋仰东,王卫中,夏雁1990年6月4日,济宁预制件厂发生一起因自备水井污染造成87人中毒的事故。经市卫生防疫站做水质检验:水质呈红棕色,色度100度,浊度34度,有臭味。锰含量10.0mg/L,超标99倍;挥发酚0.360...  相似文献   

12.
香烟中金属元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香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我们对9种品牌的香烟做了6种金属元素的检测。结果显示,香烟中均有含有铅,锰,铜,锌,铁,未检出砷(〈0.05ug/支)揭示香烟在燃烧过程中,既造成有机物污染,又可引起有害金属氧化物污染;随着香烟档次降低,其金属元素的含量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3.
二次加压供水卫生管理指数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通过对国内120起二次加压供水污染事故的分析,总结出造成污染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基础设施设计及安装不合理(X1)、水箱存在被污染的隐患(X2)、卫生管理不善(X3)。进一步推导出二次加压供水污染的危险性指数,即二次加压供水卫生管理指数:Ai=0.71X1+0.05X2+0.24X3,并提出了使用该指数的方法。应用此指数对某市二次加压供水进行了卫生学评价,表明该市二次加压供水卫生管理提数为1.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775份皮蛋的卫生指标进行了测定,卫生指标含量范围铅为0-5mg/kg砷为0-11.2mg/kg,铜为0.7-17.50mg/kg,锌为3.8-35mg/kg,pH为8.50-11.5,参考国家卫生标准GB5128-85,GB9694-88标准,提出皮蛋卫生管理理化指标为传统工艺生产的皮蛋铅为≤2mg/kg,砷为≤0.5mg/kg,pH为≥9.50;非传统生产的皮蛋铅为≤0.5mg/kg,砷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砷饮水的地理分布与暴露人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张岚  陈昌杰 《卫生研究》1997,26(5):310-313
根据我国饮水水质与水性疾病调查资料,统计了我国高砷饮水的地理分布和暴露人群。从28800多份水样测定得出:我国饮水中砷浓度0.030~0.049mg/L的饮用人口为902万人;水砷浓度为0.050~0.099mg/L的饮用人口为334万人;而水砷浓度>0.1mg/L的饮用人口为229万人。全国大约有1460万人受到来自饮水砷(>0.030mg/L)的暴露,占调查区人口的1.5%。高砷饮水主要是地下水。本文表列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饮水砷浓度状况,图示了这些高砷水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内蒙古临河市地方性砷中毒病区饮用井水中As含量高的原因及分布情况,笔者对As、Se、Cu、Zn、K、Ca等元素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发现水中含砷量平均为0.19 ̄0.319mg/L,As^+3的主要存在形态,占总砷的58.57% ̄96.69%,井水中Se、Zn含量氏于对照区而Cu含量高于对照区,文章分析了这些环境及地质因素对地方性砷中毒的影响。结果提示地质因素是导致该地人群砷中毒的主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775份皮蛋的卫生指标进行了测定,卫生指标含量范围铅为0—5/Kg,砷为0—11.2/Kg,铜为0.7-17.50mg/kg,锌为3.8-35/kg,PH为8.50-11.5。参考国家卫生标准GB5128—85、GB9694—88标准,提出皮蛋卫生标准理化指标为传统工艺生产的皮蛋铅为≤2mg/kg,砷为≤为0.5mg/kg,PH为≥9.50;非传统生产的皮蛋铅为≤0.5mg/kg,砷为≤0.5mg/kg,铜为≤10mg.kg,锌为≤20mg/kg;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500个/ml,大肠菌群为≤30个MPN/100ml,致病菌不得检出。  相似文献   

18.
农村饮水砷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查明10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饮水砷污染状况,为农村预防水性砷中毒和饮水改善规划的实施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10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的“社区饮水砷监测系统”是在现有“全国农村饮水水质卫生监测网”基础上增加监测指标砷,通过合理布置监测点对饮水水源类型和供水方式等进行现场调查和监测饮水水质。结果 72个监测县共设726个监测点,除安徽、河南和山东没有检测出高砷水样(≥0.05mg/L)外,其他省区都检出了高砷水样;除安徽省没有氟化物含量超标水样外,其他省区均有氟化物含量超过一级标准(1.0mg/L)的水样。高砷高氟水样分布呈比较明显的地区性。调查覆盖人口2967.2万,其中饮用地面水的人口数为362.9万。占12.23%;饮用地下水人口为2604.3万,占87.77%。其中深井水饮用人口为1841.7万,占62.07%。调查覆盖人口中,饮用集中式供水人口为1114.1万,占调查覆盖人数的40.82%;分散式供水人口为1615.1万,占调查覆盖人口数的59.18%。结论 通过现场调查和抽样监测基本掌握了10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饮水砷污染现状,对促进农村饮水改善有积极意义,同时也表明在这些地区进一步开展适时监测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体内体外实验探讨了砷与铅对机体脂质过氧化(LPO)的联合作用。用离体人红细胞膜染毒,砷(As2O3)在体系中浓度分别是0,0.4,2.0,10.0及20.0mmol/L;铅(PbAc2)在体系中浓度分别是0,0.08,0.4及2.0mmol/L;联合染毒采用2×2析因设计,各取其剂量的最低无作用剂量,37℃孵育60min测定LPO水平。结果显示,砷与铅对离体人红细胞膜LPO的影响具有联合作用,其作用形式为相加作用。为观察砷与铅对整体动物的影响,我们采用2×2析因设计,分别取LD50的1/5剂量以灌胃的方式染毒,砷为2.4mg/kg,铅为30mg/kg,连续10天。结果显示,砷与铅对大鼠血浆LPO作用不明显,但引起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明显抑制,红细胞谷胱苷肽(GSH)含量下降;析因分析表明,砷与铅对大鼠红细胞SOD活性抑制具有联合作用,联合作用形式为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起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1月10日,河南焦作某塑化厂从事硫酸锌制备过程中,发生急性砷化氢中毒事故。生产工艺:将氧化锌矿石、硫酸、双氧水搅拌混合,一次浸出上清液加入纯锌粉净化除铜渣。事故在加锌粉后发生,造成2人中毒,其中1人死亡。对使用的化学物质采样检测显示:硫酸中含砷1.8g/L,造成此次中毒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