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苏夏鹏 《医学临床研究》2007,24(7):1164-116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的合适治疗方案。[方法]在保肝基础上治疗组应用3异烟肼(H)、链霉素(S)、乙胺丁醇(E)、加替沙星/9HE加替沙星抗痨;对照组应用3HSE/9HE抗痨。[结果]满疗程治疗组痰菌阴转率92.3%、病灶吸收率87.2%、空洞闭合率56.4%;对照组分别为74.4%、64.1%、33.3%(P均〈0.05)。2年后随访细菌学复发率治疗组2.8%,对照组13.8%(P〉0.05)。无严重肝功能损害。[结论]HSE加替沙星方案治疗肝硬化合并初治菌阳肺结核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介入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的疗效.[方法]经纤维支气管镜导管介入空洞病灶内注入抗结核凝胶加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32例,与单纯化疗34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介入治疗组疗程结束时痰菌阴转率81.3%,空洞闭合率43.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加化疗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空洞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张霖  聂秀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1):7612-761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继发型肺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继发型肺结核患者(DM-TB组)与单纯继发型肺结核患者(TB组)在临床症状、病原学、影像学等方面的异同。结果两组在临床症状、合并胸水、病灶累及肺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M-TB组痰菌阳性率及空洞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继发型肺结核患者的痰菌阳性率及空洞发生率较高,是重要传染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患者135例,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单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咯血症状分级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2个月、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个月、6个月的病灶吸收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2个月、6个月的空洞闭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咯血症状完全消失,对照组患者存在少量咯血症状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新液联合标准化疗方案在空洞型肺结核并发咯血治疗中的效果显著,能明显促进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闭合、症状缓解,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5.
龙章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73-8474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初治肺结核的相互关系及治疗。方法对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胸科中心2006-01-2010-01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12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临床症状重,病灶多,易形成空洞和干酪样肺炎,痰菌阳性率高,治疗时间长。结论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控制血糖、按规定疗程抗痨是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对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8例COPD合并PT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给予综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72例进行常规治疗。随访两组疗效及患者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食欲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比例高,死亡比例低(2.6%vs 9.7%),患者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免疫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PTB患者进行早期综合规律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结局,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抗痨治疗。方法:观察60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抗痨后.肺部病灶、空洞及痰菌情况。结果:在48例糖尿病好转患者中,肺结核病灶吸收好转率、空洞缩小或关闭率、痰菌阴转率分别为95.8%、90%、94.4%;12例糖尿病未得到控制.其病灶好转率仅为16.7%,无一例空洞缩小、关闭。两组病灶吸收率及痰菌阴转率经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治疗及预后均受到很大影响。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很好控制血糖及选择敏感抗痨药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含新一代氟喹诺酮类药物莫西沙星治疗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10例耐多药肺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含莫西沙星方案的治疗组(A组)及含左氧氟沙星方案的对照组(B组),每组55例,A组采用6ADL2EM/18DL2EM方案,B组采用6ADL2EV/18DL2EV方案,疗程均为24个月,记录观察项目的结果并询问症状改善情况及有无不良反应出现.[结果]治疗结束时可评价疗效的患者A组为52例、B组51例.A组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90.4%(6个月时)、88.5%、54.2%,B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分别为70.6%(6个月时)、80.4%、50.0%,两组比较A组痰菌阴转率高于B组(P<0.05),A组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也高于B组,但结果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6%,B组为39.2%,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含莫西沙星方案和左氧氟沙星方案对耐多药肺结核均有可靠疗效,前者在治疗6个月时痰菌转阴率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复治肺结核空洞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内科化疗+结核空洞局部灌注抗结核药物凝胶介入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抗结核治疗,均完成21个月治疗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21个月后痰结核菌阴转率89.5%,病灶治疗有效率94.7%,空洞治疗有效率92.1%,明显高于对照组(71.3%、66.3%、62.5%).治疗组未发现与介入治疗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电子支气管镜介导下抗结核药物凝胶灌注介入治疗,对于复治肺结核空洞病人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胸腺五肽治疗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HRZE化疗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胸腺五肽。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胸腺五肽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有助于提高痰菌阴转率,增强机体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张芳  孙圣华  刘纯  黄生峰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6):1024-1025,1028
【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结核(PTB)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PTB对AECOPD的影响。【方法]2007年3月到2010年3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的AECOPD合并PTB患者41例,其中陈旧性PTB(A组)23例,活动性PTB(B组)18例,另选则同期AECOPD患者无结核(C组)21例,分析比较上述患者各临床相关指标以及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结果】与C组相比,B组感染指标淋巴细胞(L%)、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较高,营养学指标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和体重指数(BMI)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13组感染指标N%、L%、ESR、CRP高于A组,营养学指标Hb、ALB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AECOPD合并PTB患者住院费用高、住院时间长。【结论]PTB对AECOPD的临床进程有影响,主要表现在AECOPD合并PTB病情重以及营养状态较差、住院费用增高、住院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与颈动脉狭窄及视网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老年T2DM 患者161例,并发脑卒中58例(脑卒中组),非脑卒中103例(非脑卒中组)。超声检测两组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行眼底检查。【结果】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部位多见于颈总动脉近分叉处,脑卒中组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的检出率、颈动脉 IMT值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且脑卒中组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及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 IMT值、颈动脉不稳定斑块数检出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IMT与眼底病变程度显著相关(r=0.5509,P <0.05)。【结论】颈动脉 IMT和视网膜病变程度与老年T2DM并发缺血性脑卒中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抑郁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本院60例T2DM患者分为T2DM非抑郁组、T2DM抑郁组各30例,同期健康体检正常者30例为对照组.测定三组游离甲状腺素三碘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利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计算出抑郁严重度指数.[结果]DM两组FT3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抑郁组TSH水平亦显著低于对照组; DM抑郁组FT3水平亦显著低于DM非抑郁组(P<0.05),而FT4水平三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与抑郁均伴血甲状腺激素水平的下降,其中糖尿病合并抑郁者血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更明显.抑郁程度愈重,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田玉明 《医学临床研究》2013,(12):2394-2396
【目的】探讨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对症、治疗原发病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观察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肺部哆音和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治疗前后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和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5%VS62.5%),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肺部哆音和胸片阴影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两组的SaO2和PaCO2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aO2和PaCO2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的SaO2和PaCO2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沐舒坦静脉推注联合雾化吸入治疗脑卒中伴坠积性肺炎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21例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分为观察组(n=61)与对照组(n=60),观察组患者接受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奥曲肽治疗.[结果]①观察组止血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止血时间、奥曲肽治疗天数、输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内镜套扎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李毅芳  李湘 《医学临床研究》2012,(11):2181-2182
【目的】分析糖尿病(DM)合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06年1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DM合并RA患者9例为观察组,单纯DM患者2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空腹血糖(FBG),C反应蛋白(CRP),空腹胰岛素(FINS),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观察组的FBG、CRP、FINS和ESR与对照组比较,二者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9例RF均为阳性,合并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合并症多,血糖控制更困难,糖尿病加大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硝酸甘油联合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源性休克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硝酸甘油治疗组、米力农治疗组以及硝酸甘油联合米力农治疗组三组。观察治疗前后心率(HR)、心指数(CI)以及脑钠肽(BN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HR、CI、BNP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P〈0.05),联合组HR、CI、BNP水平明显优于单用硝酸甘油和单用米力农组(P〈0.05)。米力农组HR、CI、BNP水平改善虽优于硝酸甘油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硝酸甘油联合米力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诱发心源性休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他达拉非对Ⅲ型前列腺炎相关的性功能障碍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符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诊断标准的伴有性功能障碍的Ⅲ型前列腺炎患者2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抗生素或α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干预组A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达拉非口服治疗;干预B组7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复方玄驹胶囊口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氯沙坦与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5月至2010卑3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口服氯沙坦50mg/d,B组给予氨氯地平5mg/d,治疗6周。观察患者服药后舒张压、收缩压、血尿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6周后,A组降压总有效率(84.38%,27/32)低于B组(93.75%,30/32)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1),B组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氯沙坦适用于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婴儿巨细胞病毒感染(HCMV)的免疫功能变化.[方法]以32例HCMV潜伏性感染患儿(潜伏组),92例活动性HCMV感染患儿(活动组)及48例健康婴儿(正常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法检测患儿外周血T、B细胞亚群和NK细胞.[结果]三组间B细胞、IgG、IgM、IgA、IgE、NK细胞、C3、C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MV感染组总T细胞及CD4+降低,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正常组和潜伏组的CD8+细胞水平显著低于活动组(P〈0.01),而正常组和潜伏组CD8+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8+水平依次正常组显著高于潜伏组,潜伏组显著高于活动组(P均 〈0.01).[结论]HCMV感染机体后对患儿的天然免疫中的NK细胞、C3、C4以及体液免疫无影响,而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