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在97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P-gp、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P-gp、GST-π在中高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腺癌,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有显著意义(P〈0.05)。P-gp、GST-π、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黏液癌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在黏液癌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腺癌(P〈0.05)。P-gp、GST-π、TopoⅡ在肿瘤浸润程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P-gp、GST-π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gp、GST-π、TopoⅡ均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对于胃癌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P-gp、GST-π、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升高,表达率分别为58.02%和72.84%,P-gp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癌肿浸润深度有关(P<0.05).GST-π的高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P<0.05).TopoⅡ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降低,表达率为61.73%,TopoⅡ的表达降低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P>0.05).结论食管癌组织中存在着P-gp、GST-π、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临床检测P-gp、GST-π、TopoⅡ对食管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多药耐药基因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37例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GST-π和TopoⅡ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及正常涎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9%(34/37)、86.5%(32/37)和21.6%(8/37)。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呈负相关。结论:P-gp、GST-π和TopoII在涎腺黏液表皮样癌的多药耐药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检测P-gp、GST-π和TopoⅡ可为临床拟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判断涎腺黏液表皮样癌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例正常宫颈、3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60例初治宫颈癌及10例复发宫颈癌组织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分析P-gp、GST-π、Topo-Ⅱ的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3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①P-gp、GST-π、Topo-Ⅱ在正常宫颈、CIN、初治宫颈癌及复发宫颈癌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强弱顺序依次为:复发宫颈癌〉初治宫颈癌〉CIN〉正常宫颈。②宫颈癌组织中存在3种耐药蛋白的共表达,P-gp与、GST-π、Topo-Ⅱ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GST-π与Topo-Ⅱ的表达无显著性相关(P〉0.05)。P-gp、GST-π与初治宫颈癌临床分期,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分级无关(P〉0.05);TopoⅡ在宫颈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鳞癌(P〈0.05)。④P-gp、GST-π、Topo-Ⅱ低表达者3年生存率优于高表达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TopoII低表达者与高表达者3年生存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p、GST-π、Topo-Ⅱ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相关。P-gp、GST-π、Topo-Ⅱ表达强度的增加不仅可为宫颈癌化疗用药提供参考,而且可作为宫颈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gp170、GST-π和TopoⅡ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取免疫组化法检测35例肝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和10例肝硬化组织中p-gp170、GST-π和TopoⅡ蛋白的表达,并对其与组织病理参数及生存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肝癌组织中的p-gp170、GST-π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及肝硬化组织(P〈0.05)。肝癌组织中TopoⅡ蛋白的表达与癌栓关系密切(P〈0.05)。肝癌组织中p-gp170+GST-π的阳性表达率高于p-gp170+GST-π+TopoⅡ、p-gp170+TopoⅡ、GST-π+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P〈0.05)。TopoⅡ阳性表达者的2 a生存率低于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 p-gp170、GST-π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可作为肝癌组织恶变的标志物;TopoⅡ与肝癌的浸润转移及生存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6.
胃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5例胃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125例胃癌组织中,P-gp阳性表达71例(56.8%),GST-π阳性表达78例(62.4%),TopoⅡ阳性表达108例。结论 联合检测P-gp,GST-π和TopoⅡ对制定胃癌化疗方案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P-gp、GST-π及Topo Ⅱ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对60例未经抗肿瘤治疗的原发乳腺癌检测P-gp、GST-π及TopoⅡ蛋白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表达率分别为37.1%、66.7%和55.0%.P-gp、TopoⅡ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组织学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P-gp的表达与淋巴结是否转移存在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者阳性率高.结论化疗前检测P-gp、GST-π及TopoⅡ的耐药基因蛋白,对判断乳腺癌的预后及指导化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胆囊癌与胆管癌多药耐药类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多药耐药类蛋白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胆囊癌和胆管癌化疗耐药机制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26例胆囊癌和28例胆管癌组织的p-gp,GST-π,TopoⅡα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TopoⅡα蛋白在胆囊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5%,69.2%,76.9%,而在胆管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4%,85.7%,57.1%,差异元显著性(P>0.05).P-gp和GST-π蛋白在分化高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高,TopoⅡa则在分化低的癌组织中阳性表达高,P-gp和GST-π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胆囊癌和胆管癌的化疗耐药机制类似,P-gp,GST-π,TopoⅡα均参与其化疗耐药形成过程,当癌组织P-gp和GST-π蛋白低表达,TopoⅡα蛋白高表达,选择敏感的药物能达到更好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与多药耐药基因P-gp、GST-π、TopoⅡ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p53、P-gp、GST-π和TopoⅡ在34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53、P-gp、GST-π和TopoⅡ在涎腺腺样囊性癌及正常涎腺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p53、P-gp、GST-π和TopoⅡ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8.8%(20/34)、85.3%(29/34)、88.2%(30/34)和17.6%(6/34)。复发组涎腺腺样囊性癌p53的阳性表达明显高于初发组(P<0.05)。p5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有关(P<0.05),并且与P-gp的阳性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1)。GST-π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类型有关(P<0.05)。结论:p53、P-gp、GST-π和TopoⅡ可能参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耐药过程。检测p53、P-gp、GST-π和TopoⅡ可为临床拟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也可作为判断涎腺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及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在97例胃癌组织和2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P-gp、GST-π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P-gp、GST-π在中高分化腺癌中的表达高于低分化腺癌,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表达低于低分化腺癌,有显著意义(P<0.05).P-gp、GST-π、TopoⅡ在高中分化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与黏液癌相比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TopoⅡ在黏液癌中的表达率显著低于低分化腺癌(P<0.05).P-gp、GST-π、TopoⅡ在肿瘤浸润程度上无显著差别(P>0.05).P-gp、GST-π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有显著意义(P<0.05);TopoⅡ在有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但统计学上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P-gp、GST-π、TopoⅡ均在胃癌原发性多药耐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在胃癌中的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无关,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对于胃癌制定个体化的化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Chen WY  Mao WM  Zhao L  Chen GP  Shu Y  Shen YF  Zhu XH  Xia Y 《中华肿瘤杂志》2005,27(12):738-740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胃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gP、GST-π和TopoⅡα在83例胃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P—gP、GST-π和TopoⅡα在正常胃肠黏膜组织和胃肠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9%、65.1%、50.6%和83.1%、85.5%、45.8%,P—gP和GST-π在胃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胃肠黏膜组织(P〈0.05);TopoⅡα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较低者的阳性率(56.2%)高于分化较高者(31.4%,P〈0.05)。结论P-gP、GST-π和TopoⅡα在肿瘤多药耐药性中起重要作用,其介导的耐药机制各不相同,临床检测P—gP、GST-π和TopoⅡα对胃肠肿瘤化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糖蛋白(P-gp)、谷胱苷肽-S-转移酶(GST-π)和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检测41例胃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结果 P-gp、GST-π和TopoⅡ的阳性率分别为34.1%(14/41)、53.7%(22/41)和31.7%(13/41),P-gp表达只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GST-π的表达与肿瘤生物学行为无关,TopoⅡ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类,肿瘤浸润深度有关.结论 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胃癌的主要的生物学行为无关,联合检测有助于指导临床化疗药物筛选及化疗方案的优化.  相似文献   

13.
耐药相关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耐药相关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治疗前肺癌组织标本中P-gp、MRP、LRP、GST-π和TopoⅡ表达.结果:58例治疗前NSCLC中P-gp、MRP、LRP、GST-π和TopoⅡ阳性率分别为96.55%,67.24%,75.86%,65.52%,98.28%,并有部分共表达.癌旁正常肺组织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性别、有无吸烟史、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在TNM各分期中P-gp、MRP、LRP、GST-π和Topo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比较腺癌组与鳞癌组,MRP、LRP、GST-π阳性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P-gp、Topo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MRP、LRP、P-gp、GST-π共表达有显著性差异(χ2=21.662,P<0.001);低分化腺癌、鳞癌与中、高分化腺癌、鳞癌P-gp、MRP、LRP、GST-π和TopoⅡ阳性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肺癌耐药为一多途径多基因参与的过程,肺腺癌原发的多药耐药机率较肺鳞癌高,联合检测肺癌组织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有助于判断化疗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中P-gp、GST-π、TopoⅡ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选择2005年1~12月所有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70例,其中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的36例,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的34例,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P-gp、GST-π、TopoⅡ的表达。结果(1)有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P-gp、GST-π的表达高于无腋下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P=0.043、P=0.012),TopoⅡ的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乳腺癌原发灶和淋巴结转移灶的GST-π、TopoⅡ表达有相关性(P=0.001、P=0.01),P-gp的表达无相关性。结论(1)P-gp、GST-π高表达与腋下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2)乳腺癌原发灶与淋巴结转移灶的耐药性不尽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多个耐药基因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肺耐药相关蛋白(LRP)在原发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卵巢癌患者耐药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80例卵巢癌、16例良性卵巢肿瘤及12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gp、GST-π、Topo-Ⅱ和LRP表达情况进行测定。结果在卵巢癌中,P-gp、GST-π、Topo-Ⅱ、LRP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58.8%、76.3%和73.8%,与正常卵巢组织和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中各自相应的基因蛋白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卵巢肿瘤与正常卵巢组织中P-gp、GST-π、Topo-Ⅱ、LRP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种耐药相关蛋白存在共同表达现象,且具有不同的化疗反应性。P-gp、GST-π、LRP在卵巢癌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Topo-Ⅱ则无关(P〉0.05);P-gp、LRP与组织学分级无关(P〉0.05),GST-π、Topo-Ⅱ则有关(P〈0.05);P-gp、GST-π、Topo-Ⅱ、LRP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肿瘤大小、术后残余病灶大小均无关(P〉0.05)。结论卵巢癌存在原发性耐药并涉及多个耐药基因的共同表达。联合检测对预测化疗药物敏感性和判断化疗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宫颈癌耐药基因的表达及其与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检测耐药蛋白P-gp、GST-π和TopoⅡ在中晚期宫颈癌患者癌组织中表达的比例,同时探讨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远期疗效的关系。[方法]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FIGO分期Ⅱb期及以上并采用单一同步放化疗方法治疗的宫颈癌患者共68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对其治疗前的活检标本石蜡切片进行P-gp、GST-π和TopoⅡ蛋白的检测,并探讨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同步放化疗近期、远期疗效的关系。[结果]68例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为20.6%、GST-π的阳性表达率为88.2%、TopoⅡ的阴性表达率为64.7%。统计学分析显示:P-gp、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间无明显相关,与患者的近期疗效无明显相关,与患者的远期疗效相关。[结论]宫颈癌组织存在原发性的多药耐药机制,多药耐药的存在会影响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TopoⅡα、GST-π、P-gp在卵巢癌耐药中的作用及其对化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opoⅡα、GST-π、MDR-1/P-gp在8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它们与化疗反应及预后的关系;RNA干扰封闭GST-π、MDR-1/P-gp在人卵巢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检测其逆转细胞耐药的可能性。结果 TopoⅡα阴性和阳性患者的化疗反应无差异。GST-π阴性患者的化疗疗效显著优于阳性者(P=0.009);P-gp阴性患者也较阳性者疗效好,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尽管Log-rank test显示GST-π或P-gp阴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显著长于相应指标阳性患者,但Cox分析并未指示两者为独立预后因素(P=0.682;P=0.101)。根据GST-π、P-gp的共同表达情况进一步分组分析显示,两者共同阴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100%、85.7%生存至末次随访,GST-π、P-gp共同阴性预示较好的化疗反应及预后(P=0.012;P=0.000)。体外实验显示,卵巢癌耐药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敏感度降低,同时GST-π、MDR-1/P-gp mRNA表达增高。结论 GST-π及MDR-1/P-gp在卵巢癌耐药中具重要作用,GST-π或P-gp单独预测化疗反应及预后的效用有限,联合检测可提供较高临床价值,封闭两者表达可一定程度逆转卵巢癌细胞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肺癌组织多药耐药因子表达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与目的 多药耐药是肺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也是化疗不能提高肺癌生存率的最大障碍。肺癌耐药机制复杂,其形成与多种耐药基因有关,联合检测多种耐药基因表达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肺癌组织中五种多药耐药因子的表达、共表达及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微波EnVision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72例肺癌患者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的表达水平。结果 LRP、P-gp、GST-π、TopoⅡ、MRP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9.2%、86.1%、54.2%、29.2%、30.6%。不同性别的LRP、TopoⅡ表达明显不同(X^2-11.460、4.877,P-0.001、0.027)。非小细胞肺癌与小细胞肺癌的LRP、GST-π、TopoⅡ表达明显不同(X^2=15.104、14.076、9.409,P=0.001、0.001、0.009)。不同细胞分化程度的Gsrr-π表达明显不同(X^2=8.933,P=0.011)。不同T分期的TopoⅡ表达明显不同(X^2=3.963,P=0.049)。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RP、TopoⅡ表达与性别相关(r=0.464、-0.205,P=0.000、0.027);LRP、GST-Ⅱ、TopoⅡ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非小细胞肺癌LRP、GSTⅡ表达高于小细胞肺癌(r=-0.390、-0.262,P=0.000、0.018),腺癌LRP表达高于鳞癌(r-0.604,P=0.000),鳞癌GST-π、TopoⅡ表达高于腺癌(r=-0.257、-0.264,P=0.015、0.012);Gsrr-π表达仅与分化程度呈负相关,低分化或未分化者Gsrr-π表达率低于中高分化者(r=0.232,P=0.012);TopoⅡ表达与T分期呈正相关(r=0.200,P=0.031),GST-π表达与T分期近似负相关(r=0.182,P=0.050)。耐药因子共表达的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LRP与P-gP、LRP与MRP、P-gp与GST-π、P-gP与MRP、GST-π与MRP呈正相关(r=0.283、0.234、0.453、0.204、0.323,P=0.002、0.011、0.000、0.027、0.000),共表达率分别为70.8%、27.8%、52.8%、29.2%、23.6%;LRP与TopoⅡ呈负相关(r=0.183,P-0.048),共表达率为19.4%。结论 肺癌组织表达多种耐药因子,各耐药因子间共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多数耐药因子与T、N、M分期及临床分期无关,部分与性别、病理类型、分化程度相关。肺癌耐药由多种耐药基因共同参与,联合检测多项耐药因子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的表达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59例术前未经放、化疗的结直肠癌组织P-gp、GST-π、Topo-Ⅱ的表达.结果:P-gp、Topo-Ⅱ的过表达与所研究的病理特征无关(P>0.05),GST-π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与其它病理特征无关(P>0.05).P-gp的耐药率与GST-π的耐药率正相关(P<0.01),而与Topo-Ⅱ耐药率负相关(P<0.05).结论:应用免疫组化法联合检测P-gp、GST-π、Topo-Ⅱ对结直肠癌患者选择化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gp、MRP、TopoⅡ在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表达,以明确P-gp、MRP、TopoⅡ在大肠癌自主性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Western-blot、RT-PCR方法,检测38例大肠癌及其相邻正常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gp、MRP、TopoⅡ-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P-gp和MRP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47.5%,39.5%)明显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中表达(10.5%,7.9%)(P<0.05)TopoⅡ在大肠癌中的表达(44.7%)亦高于其相邻正常组织(28.9%)(P>0.05).结论大肠癌存在着内在性耐药,P-gp、MRP TopoⅡ表达是大肠癌内在性耐药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