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病征处理法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对性传播疾病(STD)的一种诊断和治疗方法,它是根据STD病人的一组症状与体征(病征)进行诊治,而非只针对某一特定的STD所采取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现将1996年以来应用病征处理法诊治的120例男性尿道分泌物患者的诊疗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后果十分严重,神经干及肌肉坏死致肢体畸形及神经麻痹,且修复困难.避免这种后果发生的惟一办法就是早期诊断并早期治疗.如治疗及时且措施正确,则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可免于坏死、神经功能可不受损害而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3.
针灸治疗视神经萎缩,在50年代后期就受到了较大的重视,有针灸治疗小儿早期视神经萎缩的报告.也有百例大样本的临床观察.在60年代,有的还以经络测定仪测定的数据为依据,选穴配方和运用补泻手法治疗本病.自七十年代后期起,则主要从不同方面寻求提高疗效的途径.如在穴位选择上,除用传统穴位外,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新穴;在手法上,则强调在补法的基础上使感应到达眼区;在穴位刺激方法上,以针刺为主,亦运用头针、穴位注射、电针及耳针等法.针灸治疗本病的效果,由于各地评判标准不一,刺灸方法各异,有所差别.有效率在55~90%之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跟骨解剖钢板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及分析手术时机,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的分析和对策.方法 对37例39足累及距下关节面的跟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加自体髂骨或异体骨植骨治疗.结果 37例经3~24月的是随访,患者效果良好,采用Marv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良率87%.结论 通过跟骨解剖钢板结合自体髂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固定可靠,可早期功能锻炼,是目前一种治疗有移位跟骨关节内骨折的较方法.经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术中注意操作细节,解剖复位以及植骨钢板内固定等措施可获得很好的疗效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急性骨萎缩是一种较少见的骨疾病,此病多发生在长骨的干骨后端,多数由骨折后包扎过紧,造成血液循环不畅而致,此病发生在股骨头及手处的更为少见。现将我院遇到的2例患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udeck骨萎缩的诊断治疗.方法:用普鲁卡因或利多卡因在发病关节作环形阻滞封闭,并同时口服利血平治疗.结果:从2000年3月至2004年3月,本组共治疗10例,其中9例临床治愈,1例因晚期病例,治疗后遗留关节功能障碍.有效率为100%,治愈率为90%,结论:用谊方法治疗sudeck骨萎缩,简单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整体观念辩证论治"治疗"怪"病的方法其要素,病人眨眼频繁、视物模糊,眼目干涩、舌红口干、脉细数。疾病的病因和病征往往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必须考虑到病因与病征的关系,总体上辨别哪些是原因(病因),病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直接原因又有间接的诱发原因.哪些是结果(病征),而病征也就是病因作用的结果。进而为明确诊断确定方向。通过科学有效的思维活动,发挥自身优势而扬长避短,最终达到治疗目的。"辨证论治"。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中医学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处理方法。现将我院治疗"怪"病2例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长管状骨骨不连的原因分析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萎缩型长管状骨骨不连患者的诊断和治疗。结果:根据不同情况结合手术治疗和应用高频电容耦合骨折治疗仪治疗,43例患者获得了痊愈。结论:骨不连实际上主要是患者、内固定材料,技术三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治疗方法增生型为改善骨折端的稳定性,萎缩型治疗原则是骨折区域活性的重建以及成骨性物质的植入,同时辅以电刺激治疗,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滑膜皱襞综合征是关节镜技术出现后逐渐被认识的一种病征,近年来随着关节镜技术的日益普及,由滑膜皱襞综合征引起的膝关节紊乱愈来愈受到临床重视.本文就滑膜皱襞综合征的发生机理、诊断及治疗进行简单的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李作士  江楠  王鹏飞  郑烈辉 《广东医学》2011,(11):1446-1448
目的 探讨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及如何把握手术时机,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面积脑梗死患者25例,分为早期手术组(脑疝前期)12例,晚期手术组(脑疝早期)13例.并选择同期于内科住院,保守治疗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6例作为保守治疗组.对比3组患者的存活率及远期治疗效果.结果 早期手术组患者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四肢长管骨萎缩型骨不连接治疗方法。方法:采用预先制各的胎儿骨植骨结合外固定器治疗,临床应用再次手术治疗了成人四肢长管骨萎缩型骨不连26例。结果:骨折合不连26例,除1例失败外,25例术后骨折获得骨性愈合。结论:制备胎儿骨植骨结合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长管骨萎缩型骨不连接是一种简便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使用骨肽注射液辅助治疗四肢骨折,评价其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四肢新鲜闭合性骨折病人,根据入院先后,将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保守治疗方法,治疗组31例,给予肌注或静点骨肽注射液;对照组31例,服用麝香接骨胶囊.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3.5%,对照组有效率61.3%.结论:骨肽注射液系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从胎骨中提取的多肽类活性物质,含有十多种与骨代谢有关的生长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在促进骨折早期愈合过程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是多系统萎缩(MSA)的3种不同临床亚型之一,又称为MSA-P型,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其临床表现复杂,很难作出早期诊断,尤其是症状不典型时,误诊率极高,治疗效果差,预后不良,应引起临床各学科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4.
田地  赵伟  杨显声 《医学综述》2014,20(19):3549-3551
腰椎失稳性疾病一直困扰着医学工作者,其病因不明、种类繁多、治疗困难是医学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其中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DLSS)严重危害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是慢性腰腿痛的病征之一,临床工作者对于如何治疗此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治疗大致分为保守和手术两种方法,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针灸治疗、手法治疗、封闭治疗等,手术治疗DLSS大致包括三步:充分的椎管内减压、钉棒系统的固定和植骨融合术,其中植骨融合术是治疗DLSS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目前临床上植骨融合术方法众多,优缺点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毒蛇咬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OCS)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下肢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毒蛇咬伤并发OCS患者行早期切开减压均获痊愈,未遗留下肢体功能障碍.结论 早期诊断并及时切开减压可作为蛇咬伤并发OCS的主要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的疗效比较。方法:分析收治5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的24例,非手术治疗26例,比较二者疗效。结果:随访6~12个月,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20~60ml,神志清楚患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对于颅内出血量少,中线结构移位不严重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早期小骨窗手术治疗及保守治疗无明显疗效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椎弓根钉技术结合硫酸钙灌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近2年多收治的2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及硫酸钙人工骨灌注椎体成形手术治疗,其中A型21例,B型3例,C型4例.结果 本组平均随访16个月.随访期内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现象,无慢性腰痛,伤椎高度无丢失,注入椎体内的人工骨均在3个月内吸收.结论 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复位固定及硫酸钙灌注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是一种安全、有效,术后能提供早期负重,维持良好椎体高度的较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骨外感染气性坏疽的临床护理规律.方法 针对骨外手术后感染气性坏疽病例,制定严密详细的护理计划,另加强局部创面换药及局部氧疗,严格隔离消毒措施,防止交叉感染,预防褥疮、肺炎、泌尿系等并发症发生,加强心理护理,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结果 患者均顺利康复,创面完全愈合,无交叉感染发生.结论 对骨折合并气性坏疽的病例,应制定严格的治疗及护理计划,早期治疗,早期隔离,才能避免交叉感染,防止各种并发症发生,达到抢救和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单侧脑干损害时有定位价值的特殊病征是交叉性运动或感觉障碍,但脑干病变也可出现非交叉性表现,有时是脑干损害早期的唯一病征,如不熟悉,容易误诊,甚至造成严重后果。为加深对其认识,笔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12例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所有病例均通过输入甘露醇脱水消肿和(或)行切开减压,减压有效并骨折者Ⅱ期行骨折同定,无效及晚期者行坏死物清除保肢或截肢等治疗.结果 ,经早期减压和脱水疗效良者7例,4例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1例截肢.认为早期减压是治疗关键,重视创面处理,防止感染,骨折者适当固定制动以及综合治疗,对患者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