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伤寒患者血中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含量变化,我们对51例伤寒患者血清进行了TNF-α、sIL-2R检测,以揭示它们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51例伤寒患者均为同济医院传染科1994年2~11月的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18~64岁,平均32.64岁,皆经血培养或骨髓培养有伤寒杆菌生长而确诊,并除外其它急性或慢性发热性疾病。每例取急性期与恢复期双份血清,-30℃冻存,一次性检测。20份健康献血员血清作为对照组。  二、试剂  TNF-α检测试剂盒购自军事医学科学院;sI…  相似文献   

2.
付春生  查岩 《山东医药》2005,45(8):26-27
为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表达与慢性乙型肝炎(下称乙肝)的关系,我们检测分析了48例慢性乙肝患者sIL-2R,mIL-2R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测定肝硬化患者及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L-6、IL-8及sIL-2R含量;应用MTT法检测血IL-2活性;应用荧光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 肝硬化患者血清IL-2、sIL-2R、IL-6、IL-8及NO水平:(5741.53±4376.52)U/ml、(486.76±46.41)U/ml、(15.78±3.04)pg/ml、(23.89±2.13)pg/ml及(6.33±0.37)μmol/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3.88±92.21)U/ml、(242.36±35.78)U/ml、(6.14±3.12)pg/ml、(17.71±1.32)pg/ml及(3.68±0.34)μmol/L,并随肝功受损程度进行性增加.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清IL-2、sIL-2R、IL-6及IL-8增加可能为NO增多的诱发因素;肝功能损伤可能是白细胞介素活性增加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47例晚期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同时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膜IL-2受体(mIl-2R)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晚血患者血清sIL-2R较正常人明显增高,而mIl-2R表达明显低下(P<0.01),其sIL-2R水平与mIl-2R表达呈负相关(r=-0`62,P<0.01).血清sIL-2R高低与COPT阳性与否无关,说明患者血清sIL-2R高低与病原体本身无直接关系,而与患者是否伴腹水有关,提示sIL-2R水平与疾病进展程度有关。观察患者血清sIL-2R的高低可作为疾病病程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圆孢子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变化。对卵囊阳性患者,用生物素-链霉亲和素(BSA)法检测外周血T细胞亚群、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用ELISA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血清特异性抗体IgG、IgM。结果显示上述指标与卵囊阴性者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一氧化氮(N())及嗜酸性粒细胞(EOS)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对治疗前后的急性发作期、稳定期哮喘组及对照组血清II-5、sIL-2R和NO水平及EOS计数进行了研究。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均明显高于哮喘缓解期组与对照组。哮喘发作期IL-5与EOS呈显著正相关。哮喘急性发作期组治疗后sIL-2R及NO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IL-5与EOS水平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IL-5、sIL-2R、NO及EOS水平升高,与哮喘发作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可溶性IL-2受体(sIL-2R)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42例LN患者和40例正常健康人血清IL-6和sIL-2R的水平。结果活动期LN组患者IL-6和sIL-2R水平显著高于静止期LN组患者及正常对照组(P<0.01),静止期LN组患者IL-6和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LN患者血清IL-6和sIL-2R显著升高,可能与LN的发生发展有关,并可作为病情及疗效判断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8.
申红  张勃  汪运山 《山东医药》2000,40(9):22-2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来自活化淋巴细胞膜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的a链成分,由25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sIL-2R从细胞膜脱落进入血循环,故正常人血清及尿中均存在微量的sIL-2R。我们采用夹心ELISA法测定了29例患者肺癌患者血清中的sIL-2R水平,旨在探讨sIL-2R与肺癌分期和转移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肺癌组29例均经临床及各种辅助检查确诊,其中男17例(年龄45~80岁,平均68岁,>60岁者13例)、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56岁,>60岁者6例)。肺癌分期为~期8例,期8例,期13例。对照组20例,男女各半,均为健康献血员。两组均取空腹…  相似文献   

9.
囊虫病病人血清中IL-2及sIL-2R水平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细胞介素2(IL-2)在寄生虫病的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囊虫病病人血清sIL-2和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实验组病人为囊虫免疫学检测阳性,皮下组织活检或脑CT证实,具有囊虫病史及临床症状且未经治疗的囊虫病人36例,年龄20-55岁,男性22例,女性14例,病程为半年到1年;对照组为健康职工。2 样本采集 空腹取血5ml,分离血清,-40℃冰箱保存备用。3 血清IL-2检测应用3H-TdR渗入法。4 血清sIL-2R检测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按第四军医大学sIL-2R试剂盒操作。结 果囊虫病人血清IL-2水平175.36±97.93U/m…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是B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疾病。目前病因与发病机制不清,但已肯定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调节,尤以白细胞介素-6(IL-6)的作用最为重要和关键。研究表明,在MM患者的血清中,IL-6及白细胞介素-6可溶性受体(sIL-6R)均存在较高水平,但各家报道结果有-定差异。本文检测了11例MM患者血清中IL-6、sIL-6R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检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及其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胆碱酯酶(ChE)及乙肝病毒复制标志物之间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77例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sIL-2R含量。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并且其升高与ALT、AST、PTA、ChE相关,与乙肝病毒的存在和复制与否无关。急性、慢性、重型乙型病毒性肝炎及乙肝后肝硬化患者血清sIL-2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肝细胞损伤及炎症程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老年肝病患者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的含量、方法:应用单克隆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75例老年肝病患者血清的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进行检测,并与健康老年人做对照比较。结果:急性肝炎黄疸期、慢性肝炎(中度)、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分别为129.36±37.15u/ml、174.44±91.90u/ml、245.00±77.67u/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2.67±43.46u/ml(P<0.01)。而慢性肝炎(轻度)、急性肝炎恢复期、肝癌分别为82.67±30.86u/ml、73.61±20.28u/ml、70.12±30.36u/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重型肝炎组>慢性肝炎(中度)组>急性肝炎(黄疸期)组>慢性肝炎(轻度)组(P<0.05)。在病原型别甲、乙、丙、戊、重叠、其它肝炎方面无差异(P>0.05),说明sIL-2R水平与感染的肝炎病毒类型无关。老年肝癌患者经免疫增强剂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与感染的肝炎病毒类型无关。老年肝癌患者经免疫增强剂治疗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207.14±88.45u/ml(P<0.05)。结论:sIL-2R含量的消长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临床检测sIL-2R水平对判定病情变化和愈后及评估机体免疫状态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含老年前期)急性白血病患淋巴细胞的表面白细胞介素-2受体(mIL-2R)和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共检测30例急性白血病患前后mIL-2R百分率和sIL-2R水平井以正常体检32例为对照。结果急性白血病患初治前二项指标均高于治疗后,P值分别是<0.01。0.05,但治疗后仍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以上二项指标再度高于缓解组(P<0.05).结记动态检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更有意义,它既可作为判断病情指标之,更可作为临床考核疗效的参数.  相似文献   

14.
采用ELISA法或RIA法对26例骨髓增生性疾病(MPD)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及其受体(IL-2/sIL-2R)、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IL-6/sIL-6R)和β2-MD水平进行了检测。发现MPD患者血清IL-2、β2-MG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有升高趋势,IL-6/sIL-6R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病情活动或转化为急性白血病时,IL-2/sIL-2R和β2-MG均显著升高,提示这三项指标可作为判断MDP病情活动的参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有报道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和艾滋病等病毒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这些疾病的病期、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作者至今未见有关登革热(DF)患者血清sIL-2R变化的报道。本文作者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DF患者血清sIL-2R,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一、临床资料  38例DF患者系本院1991年7月~1991年12月收治的患者。男18例,女20例,年龄8~60岁,平均32.2岁。临床诊断标准参照《登革热防治试行方案》,其中轻型7例,典型31例。正常对照25例为本院卫防科体检健康者,平…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Ⅲ受体(sIL-2R)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不同病程血清中含量变化的临床意义,我们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了55例不同病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sIL-2R水平,其结果示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清sIL-2R可作为该病病情进展及转归的辅助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肝炎肝硬化(LC)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和可溶性gp130(sgp130)在其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我们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45例不同分级的LC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血清中上述二参数进行了含量测定,旨在了解sIL-6R和sgp130与LC的病情演变关系,为本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肝癌、肝硬化患者血清TNF-α,IL-2,sIL-2R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原发性肝癌、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肝癌33例,肝炎后肝硬化60例。分为肝癌组33例,肝硬化代偿期组3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组30例。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TNF-α、IL-2、sIL-2R水平。肝癌组织患者追踪2月至2年,观察其变化情况。结果:1.原发性肝癌组血清TNF-α、sIL-2R水平明显高于各期肝炎后肝硬化组,而血清IL-2水平较各期肝炎后肝硬化组显著降低。2.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清TNF-α、sIL-2R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代偿期组,而肝硬化失代偿期组IL-2水平低于肝硬化代偿期组。3.原发性肝癌组经有效手术治疗及导管化疗者血清TNF-α及sIL-2R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2则较前升高,而未经有效治疗或治疗时已是晚期者TNF-α及sIL-2R水平逐渐升高,IL-2则逐渐降低。结论:本文提示原发性肝癌及肝炎后肝硬化与TNF-α、IL-2及sIL-2R有密切相关性。TNF-α、IL-2及sIL-2R水平的变化有助于了解肝硬化的进展情况,早期发现恶性肿瘤并决定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19.
X Ju  J Wang  W Zhang  X Song  K Zhou  S Gong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4):222-225
目的研究造血干细胞移植期(HSCT)细胞因子及受体水平的变化、免疫重建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临床预测aGVHD的指标.方法22例HSCT患者,采用双夹心ELISA动态监测血清细胞因子及受体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后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28、CD/+69细胞的重建.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6例发生Ⅰ度GVHD,4例发生Ⅲ-Ⅳ度GHVD.sIL-2R在aGVHD发生组于移植后第2周上升,第3周达峰值,Ⅲ-Ⅳ度GVHD峰值为(420.3±59.8)U/L,Ⅰ度GVHD峰值为(221.5±38.8)U/L,早于aGVHD的症状出现,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显著相关,随症状的缓解而下降.其他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aGVHD的发生无明显关系.CD+/25细胞的升高与sIL-2R一致.结论分析移植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免疫重建可以预测aGVHD的发生,sIL-2R、CD+/25细胞在aGVHD发生之前明显上升,是预测aGVHD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和组织中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44例大肠癌患者手术前后,28例大肠息肉患者,3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L-2R水平进行检测;并检测大肠癌及大肠息肉患者组织中该项指标的浓度.结果 大肠癌患者血清中sIL-2R为209.27±127.42 pmol/L,明显高于大肠息肉患者的66.27±14.91 pmol/L和健康体检者的58.45±13.62 pmol/L(P均<0.001).大肠癌组织中sIL-2R为233.66±170.22 pmol/L,明显高于大肠息肉组织的83.96±21.11 pmol/L(P<0.001).大肠癌C、D期血清和组织中sIL-2R水平明显高于A、B期(P<0.001).大肠癌患者根治性手术组术后1个月sIL-2R水平明显下降(P<0.001),而姑息性手术组虽有下降但不明显(P>0.05).结论 动态观察血清和组织中sIL-2R的变化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手术方法的选择、疗效评价及预后监测有意义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