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针对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骨矿含量及血清中IGF-1、IGF-2的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BMD和BMC的含量明显降低,血清中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雌激素组、电针组大鼠BMD、BMC及血清中IGF-1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各组IGF-2变化不明显。电针组与雌激素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可提高骨质疏松大鼠骨量,可能是通过调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表达来实现的,其作用效果与雌激素作用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2.
盐制杜仲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血清IGF-I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盐制杜仲的乙醇浸膏对去势大鼠骨密度及血清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雌性大鼠切除双侧卵巢建立骨质疏松症模型,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尼尔雌醇组、盐制杜仲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6,3,1.5 g·kg-1,ig).手术后7d开始给药,持续12周.检测各组腰椎和股骨的骨矿物质含量(BMC)和骨矿物质密度(BMD),血清雌二醇(E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Ⅰ)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BMC和BMD明显下降,血清E2和IGF-Ⅰ水平明显下降;盐制杜仲能增加去卵巢大鼠BMC和BMD,提高血清E2和IGF-Ⅰ水平,与模型组相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炮制能加强杜仲的抗骨质疏松作用,盐制杜仲通过上调血清E2水平,提高血清IGF-Ⅰ含量而对去卵巢大鼠的骨质疏松症有预防或延缓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电针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性激素及IGF-1的影响。方法:50只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E2、LH、FSH及IGF-1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明显降低,E2水平明显降低,LH、FSH明显增加,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组大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组、电针组大鼠BMD、BMC及血清中E2水平、IGF-1含量明显增加,LH、FSH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与雌激素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可以通过提高E2水平,调节内分泌失衡状况,促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表达,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效果,其作用与雌激素作用相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电针加雌激素治疗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大鼠E2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的影响。方法:雌性未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加雌激素组,采用双侧卵巢摘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治疗3个疗程,检测大鼠骨密度(BMD)、骨矿含量(BMC)和血清中E2及IGF-1、IGF-2含量变化。结果:骨质疏松大鼠BMD、BMC明显降低,血清中E2水平明显降低,IGF-1显著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雌激素组、电针组、电针加雌激素组大鼠BMD、BMC及E2、IGF-1含量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电针加雌激素组作用最为明显。各组IGF-2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减少雌激素用量的情况下,电针配合雌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骨质疏松大鼠的骨质疏松状况,其效果优于单纯雌激素治疗及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贞子抗骨质疏松的作用与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去卵巢大鼠给予女贞子水提液干预14周后,分别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番红O/固绿染色评价股骨骨微结构的变化,micro-CT扫描测定骨组织形态计量学参数和骨密度(BMD),ELISA法测定血清GH水平,Western blotting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肝脏和骨中IGF-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女贞子能防止去卵巢诱发的大鼠股骨骨小梁形态破坏,抑制大鼠BMD和股骨糖胺聚糖含量的降低。同时,女贞子可明显抑制去卵巢大鼠血清GH水平的下降,提高IGF-1蛋白在去卵巢大鼠肝脏和骨中的表达。结论女贞子可能是通过调节GH/IGF-1信号通路抑制骨量丢失和改善骨微结构,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相关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文浩  张颖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2):2669-2671
目的:观察糖骨康对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BMD)、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和血清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24h尿蛋白(PRO)、尿钙(Ca)、尿磷(P)含量的影响。方法:将139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服用中药糖骨康汤剂,对照组服用盖天力片,30天为1疗程,治疗前后检测BMD、FBG、HbA1 c和血清BGP、BALP、IGF-1以及尿PRO、Ca、P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MD和血清BGP、IGF-1显著上升(P<0.05或P<0.01),FBG、HbA1 c、BALP和尿PRO、Ca、P含量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在升高BMD和降低BALP、尿Ca、P含量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骨康可降低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血糖,调节骨代谢相关因子,减少尿钙磷的排泄,减轻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肾主骨”的中医理论,探讨了益肾补骨推拿法治疗骨质疏松症模型动物的实验方法.常用的模型制作方法包括卵巢摘除骨质疏松大鼠模型(OVX)、老年性骨质疏松大鼠模型和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大鼠模型( GIOP),对这些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益肾补骨推拿法操作,观测大鼠骨密度(BMD)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变化.通过动物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8.
刘波  袁秉祥  郭雄  魏霞蓁  赵丽梅  陈东  康军 《中药材》2006,29(8):803-806
目的:观察天癸更年软胶囊所含内容物沙棘脂肪酸对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治疗作用,并从激素及细胞因子方面探讨其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理。方法:分别测定青年雌性大鼠、22月龄老年雌性大鼠及沙棘脂肪酸(0.72 g/kg、1.8 g/kg、4.5 g/kg)和己烯雌酚(0.02 g/kg)灌胃给药45天后的22月龄老年雌性大鼠的股骨及椎骨的骨密度(BMD)、骨生物力学、骨形态学变化以及血清雌激素(E2)、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胰岛素生长因子IGF-1水平。结果:老年雌性大鼠骨密度(BMD)、生物力学、形态学水平均发生变化,与青年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了老年鼠存在程度不等的骨质疏松。与老年空白组比较,沙棘脂肪酸实验治疗组(1.8 g/kg、4.5 g/kg)大鼠骨密度、生物力学、骨小梁数目及皮质厚度上升(P<0.05),血清TGF-β1和IGF-1水平升高(P<0.05)。结论:沙棘脂肪酸能有效改善老年大鼠的骨骼代谢,减缓并纠正骨质疏松的发病,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激素及细胞因子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采用地塞米松肌注法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GIO)大鼠模型,观察补肾中药的防治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分层随机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补肾组.均采用肌注地塞米松的方法造模,2.5 mg/kg·次-1,2次/周,连续9周.测定离体股骨骨密度(BMD)及血清骨代谢指标.结果 模型组模型大鼠BMD明显降低(0.109±0.007) g/cm2,血清骨吸收标记物TRAP含量明显升高(9.96±1.15)μg/ml;补肾组模型大鼠BMD(0.116±0.007) g/cm2,血清TRAP含量降低(5.76±0.85) μg/ml.结论 补肾中药对糖皮质激素诱导的GIO大鼠模型有一定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鹿角胶丸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王志超  李志毅 《中医正骨》2003,15(11):16-17
为观察鹿角胶丸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的影响 ,采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 ,用鹿角胶丸灌胃给药治疗 6周 ,观察其对反映骨质疏松相关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 ,模型组血清AKP、BGP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BMD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 <0 .0 1) ,尿HOP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各治疗组BMD均显著高于模型组 (P <0 .0 1) ,尿HOP则显著低于模型组 (P <0 .0 5 ) ,其中鹿角胶丸高剂量组疗效优于龙牡对照组 ,但无显著差别 (P >0 .0 5 )。表明维甲酸可导致大鼠骨结构改变 ,骨密度降低 ,应用鹿角胶丸后 ,可增加骨密度 ,调节AKP、BGP、HOP含量 ,为鹿角胶丸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