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杨辉  马同敏  曹成明  梁辉  胡清勇 《河北医药》2013,(21):3289-3290
近年来,虽工业和交通业的发展,高能量损伤越来越常见,随之而来的足的毁损伤在临床中越来越常见,儿童的损伤也越来越常见。而儿童足的毁损伤在临床中处理较为困难;(1)足毁损伤本身因软组织损伤重,容易发生足的坏死;(2)儿童依从性差,因换药时疼痛往往不能配合医生的治疗。我院使用封闭负压引流术( VSD)治疗儿童足毁损伤35例,观察VSD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治疗时机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患者在伤后12~15 d给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60例患者则在伤后16~30 d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月,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疗效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58/60),高于对照组的81.7%(49/60)(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应用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能有效改善患者的GCS评分,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3例),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结束后,高压氧组临床治愈14例(31.1%),显效12例(26.6%),有效16例(35.5%),无效3例(6.6%),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颅脑外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71例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药物和物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治疗结束后采用GCS预后评分表(GOS)评分作为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伤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药物和物理治疗。  相似文献   

5.
纳络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林  石雅欣 《河北医药》2011,33(8):1170-1171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1例,对照组64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8 mg/d,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 ml稀释后缓慢静脉滴注,2周后停药,并给予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伤后3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评分(GOS)情况。结果 2组治疗14 d后GCS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3个月后恢复良好率为63.9%明显高于对照组31.3%(P〈0.05)。结论应用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显著降低患者致残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2.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PG及2hPBG下降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高压氧辅助治疗糖尿病疗效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糖,改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重度颅脑外伤偏瘫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64例重度颅脑外伤后偏瘫患者,按照自愿随机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颅脑外伤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0.625%,对照组为78.12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为(70.3±15.2)分,与对照组的(60.1±15.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上下肢FMA评分分别为(46.2±14.9)分、(34.3±9.8)分,与对照组的(31.5±14.9)分、(24.5±4.9)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给予高压氧辅助治疗治愈率高,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压氧辅助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C级)的疗效及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情况。方法对29例ASIA分级为C级脊髓损伤患者,随机分成高压氧组15例(治疗组)、非高压氧组14例(对照组),治疗组除完成对照组的常规药物治疗、运动和作业训练、物理因子治疗外,给予3个疗程的高压氧治疗,并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86.6%),显效1例(6.7%),无效(6.7%);对照组:痊愈6例(42.9%),显效5例(35.7%),无效3例(21.4%);两组ADL评分比较P〈0.05。结论高压氧对脊髓不完全损伤(C级)治疗疗效显著,能改善脊髓不完全性损伤(C级)患者的ADL评分。  相似文献   

9.
高压氧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6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在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左心衰、高血压3级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后,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2例,两组常规治疗相同,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高压氧治疗组临床显效率(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71.15%),两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压氧对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显著疗效,可作为冠心病心绞痛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将72例HIE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为(6.79±2.34)d短于对照组的(9.72±3.3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HIE能缩短疗程,提高疗效,且无任何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辅助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来本院治疗的4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高压氧治疗组(HBO组)16例和对照组30例。高压氧治疗组在脑卒中发作后接受药物治疗,3~5d开始接受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只接受药物治疗,未接受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发病后2周)和晚期(发病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在治疗初期和第一次评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但两组NIHSS评分在治疗1个月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有效的,尤其在远期预后方面,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与探讨高压氧、负压吸引联合治疗各型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择了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5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控制血糖、清创以及换药等传统治疗方法,观察组在传统治疗方法基础上辅助使用高压氧、负压吸引联合治疗,结合下肢血管多普勒检测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对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在高压氧、负压吸引联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液黏度明显下降(P<0.05),下肢血管的血流速度显著加快(P<0.05),此外,治疗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负压吸引联合治疗糖尿病足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于福生  董洪光  董志勇  董翠玲 《河北医药》2010,32(21):2954-2956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脑梗死患者入院时、发病后第3、5、10天以及正常对照组血清MMP-9浓度。对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和治疗后10d、1个月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价HBO组和常规组疗效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BO组和常规组入院时血清MMP-9的浓度均明显增高(P〈0.01)。与治疗前比较,常规治疗组和HBO治疗组血清MMP-9水平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动态变化趋势,3d时达高峰,于治疗后10d时降低至入院时的水平,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比较2组患者各时间点的MMP-9的浓度显示,在治疗后3、5d时HBO治疗组的血清MMP-9浓度低于同期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1个月后神经功能缺失评分HBO组明显低于常规组;HBO治疗组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值与患者发病后第3天血清MMP-9水平呈负相关(r=-0.625,P〈0.01)。结论 HBO治疗能降低脑梗死患者升高的血清MMP-9浓度,减少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其临床疗效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MMP-9的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14.
郑永汉  元少鹏  罗伟 《安徽医药》2012,16(4):477-478
目的探讨高压氧对于脑外伤失语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98例脑外伤失语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联合高压氧治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各49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49例观察组患者中,总有效45例,总有效率约为91.84%;49例对照组患者中,总有效22例,总有效率约为44.90%;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相比,高压氧治疗方法对于脑外伤失语症患者有着更加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均给予七叶皂甙静脉滴注,治疗组联合高压氧治疗。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治愈率分别为92.3%、3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2%、2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高压氧联合七叶皂甙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研究高压氧配合内科综合疗法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共接诊糖尿病足患者80例,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高压氧配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72.5%;实验组显效26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内科治疗相比,高压氧配合内科综合疗法可明显提高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并且较简单、安全可靠,可大大减轻患者的痛苦.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赵颖  赵连东  杨文萍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4):3720-3721
目的:观察高压氧(HRO)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卒中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高压氧合并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抑郁评分(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结果:两组病例在治疗后HAMD评分和NIHS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分变化均优于对照组(HAMD评分,P<0.01;NIHSS评分,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压氧对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中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的相关性及其治疗结果。方法对70例中重型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仅采取药物常规治疗,必要时神经外科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GC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脑脊液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CS评分明显提高,伤后6个月GOS评分明显增高。结论高压氧治疗可显著降低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脑脊液LDH、CK水平,并有满意的近期及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龚玲  付蓉  孙萍  赵晶 《贵州医药》2010,34(6):501-504
目的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9(MMP-9)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65例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HBO治疗组(HBO组)34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31例。所有患者住院第1天、第5天和第10天时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清MMP-9,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固相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NSE浓度的动态变化,MRI测定比较各组患者的脑梗死灶体积。并于入院时及住院第10天、30天采用FMA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其临床疗效。结果HBO组和对照组各检测指标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有下降,但HBO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BO组梗死体积亦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HBO组FMA评分明显增加(P〈0,05)。结论HBO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MMP-9和NSE的水平,缩小梗死灶体积,可有效促进其神经细胞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HBO可能通过影响Hs—CRP、MMP-9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高压氧在急性面神经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8月-2008年10月5年间经我院确诊为急性面神经炎的患者,筛选单侧发病46例,经高压氧并辅助药物等综合治疗的总体疗效。采用面神经功能临床简易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46例患者中治愈率为82.6%(38/46),总有效率为95.6%(44/46),2例无效。连续吸氧1-2个疗程治愈率达80.4%(37/46)。结论:高压氧辅助药物治疗急性面神经炎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高压氧治疗时期对疗效影响较大,起病后3h~1d内高压氧的治疗效果最好,起病后2~3d内高压氧的治疗效果相对欠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