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6 毫秒
1.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人口麻疹流行病学分析及控制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上海市浦东新区近10余年来本区户籍人口麻疹发病控制在历史最低水平,但自1991年浦东新区成立后,外来人口逐年增多,其麻疹发病日益突出。通过对1991~1998年该区外来人口麻疹的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发病的高峰季节是2~4月,病人以无免疫史的学龄前儿童为主。对外来人口进行常规免疫并辅以突击接种取得显著成效的基础上,还应扩大现有的计划免疫管理网络,加强对外来人口(尤其是儿童)的掌握力度。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的有效措施和方法。[方法] 首先拟定上海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并从组织上保证该措施的实施。半年后,对上海市部分地区进行了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结果] 82.0%的外来流动儿童能够出示预防接种证,72.4%的外来流动儿童接受了“四苗”初免,“四苗”按时接种率64.5%~69.3%,85.6%的外来流动儿童家长接受过计划免疫宣传教育,他们的计免基础知识答对率达69.0%,且与其子女的接种率呈正相关关系。[结论] 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宣教的最适形式依次为广播电视、分发宣传材料和防保人员的个别宣教。  相似文献   

3.
分析影响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有效开展的各种因素,探索计划免疫实施过程中有效管理的对策,以提高免疫接种率和接种质量。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浦东新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情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 ,外来流动人口大量涌入 ,外来儿童计划免疫问题成为本地区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 ,外来儿童的建卡率和“四苗”接种率均低于本地户籍儿童 ,成为许多计划免疫传染病的高危人群和传染源[1] ,并影响到本地人群 ;另一方面 ,目前现有的计划免疫管理模式尚不能适用于外来儿童 ,使得外来儿童不能同等享受现有卫生资源。为了解浦东新区现有外来儿童基本情况、免疫状况 ,探索适应于新区外来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模式 ,我们于 2 0 0 2年 7~ 9月进行了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情况的调查。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调查对象为 …  相似文献   

5.
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管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鞍强 《职业与健康》2003,19(11):82-83
吴江市是全国经济十强县(市),随着经济的发展,本市外来流动儿童的数量逐年增多,如何加强对外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是现阶段计划免疫(计免)工作难点。外来流动儿童是本市计免相关病高发人群,是造成计免相关病传播和流行的潜在危险因素。2001年全市麻疹报告发病80%是外来流动人口。为进一步了解本市外来流动儿童计免接种情况,我们对全市20个镇各抽查1-2个村的外来流动儿童进行计划免疫现状调查,并就管理对策进行探讨。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常住儿童与外来儿童常规免疫后接种情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常规免疫后常住儿童和外来流动儿童免疫接种和保偿情况。方法:根据PPS法调查12-24月龄的常住儿童和外来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进行评估分析。结果:常住儿童与外来儿童的免疫规划工作各项指标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外来流动人口儿童的免疫规划管理工作,是我市的薄弱环节,应通过进一步加强规范化门诊接种,建立流动儿童登记、报告、接种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免疫覆盖面,消除免疫空白点。  相似文献   

7.
马松 《现代预防医学》2006,33(7):1244-1245
目的:了解外来儿童免疫接种情况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加大计划免疫工作的力度。方法:对2004年出生的374名儿童的预防接种卡和体检表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外来儿童的4苗接种及时率、合格率明显低于本市儿童(P值均〈0.01);父母的文化程度、职业、流动性及居住地是其影响因素。结论:应加强对外来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赵中波  苗军 《职业与健康》2011,27(18):2128-2129
目的了解马山口镇外来人口流动儿童免疫接种情况,为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马山口镇外来人口聚集的企业及商业区所有0~6岁流动儿童及其家长进行计划免疫接种情况和知晓率情况调查。结果共查出外来儿童88名,其建卡率、建证率、卡疤率、"五苗"全程免疫覆盖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分别为60.23%、56.82%、43.18%、27.27%、42.05%。调查儿童家长82名,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占51.22%。流动儿童未全程接种的主要原因是不知道要接种(70.73%)。结论要重视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管理工作,加大流动儿童聚居地的计划免疫宣传力度,提高流动儿童家长卫生保健意识,提高基础免疫覆盖率,消除免疫空白人群。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31,自引:7,他引:24  
为了解北京市外来儿童免疫接种现状 ,于 1999年 10月开展了外来人口聚集地儿童免疫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共调查 10 39名 0~ 3岁儿童 ,对 10 0 7名接种史记录清楚的儿童按卫生部标准统计 :建证率 90 5 % ,建卡率 77 0 % ,证、卡符合率 71 5 % ;卡介苗 (BCG)、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 (OPV)、百白破联合疫苗 (DPT)、麻疹疫苗(MV)、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单苗合格接种率依次为 77 8%、83 2 %、82 7%、81 6 %、5 4 4 %。外来儿童的家长 /监护人来源地域广泛 ,且绝大多数儿童家长 /监护人文化水平低 ,缺乏计划免疫知识 ,但多数人接到通知后会带儿童接种。基层免疫接种点能为外来儿童提供免疫接种服务 ,但多数接种点遇到过外来儿童家长 /监护人拒种。除OPV强化免疫外 ,各村、居民委员会日常涉及计划免疫工作少。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1994~2001年对外来儿童开展了7次口服脊髓灰质炎(脊灰)疫苗(OPV)强化免疫活动,历年强化免疫两轮调查接种率均>97%.常规计划免疫管理中外来儿童建卡人数由1996年的4.7万人上升到2001年的7.1万人,环比增长率为4.08%~33.11%.据1996/1997~2000/2001年度调查第1轮强化免疫前外来儿童平均迁入率为22.77%,第2轮为8.56%.第1轮明显高于第2轮,且具有较低的建卡率和较高的零剂次免疫儿童比例;不同年龄组零剂次免疫儿童所占比例各年份间无明显变化.外来儿童地区分布不断发生变化,城区接种人数增长减缓,近郊区、远郊县接种人数呈上升趋势.结果表明北京市外来儿童强化免疫活动免疫覆盖率高,质量可靠;外来儿童正逐步纳入计划免疫管理,但摸底调查不彻底,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日常查漏补种工作存在漏洞,随着城市人口构成的不断变化,应在重点地区加大强化免疫力度.  相似文献   

11.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流动人口呈不断增长趋势.外来人口大量流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给城市公共卫生工作尤其是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流动儿童的特殊性,免疫预防管理和实施难度大,流动儿童基础免疫率、及时接种率、全程接种率普遍低于该地儿童,作者重点就沿海省市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现状和对策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民工学校学生家长对计划免疫知识态度及行为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学生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知识、态度及行为,为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外来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闵行区10个街道(镇)32所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幼儿园大班1282名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家长了解孩子一出生就需要接种疫苗并愿意配合孩子疫苗接种.93.53%的家长愿意主动配合学校在入学时上交《预防接种证》,但30.66%家长曾遗失过孩子的《预防接种证》。结论迫切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加强流动人口计划免疫宣传。  相似文献   

13.
目前乙型肝炎是发病率较高的一种传染病 ,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性较大。因此对儿童进行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 ,保护儿童身体健康显得很有必要。而现在城市的外来儿童由于流动频繁 ,居住时间不定又给外来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了解佛山市石湾镇外来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状况 ,探讨外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管理措施 ,现将石湾镇 1 994~ 1 998年外来儿童乙肝疫苗接种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 1 资料来源佛山市石湾区人民医院预防保健科计划免疫接种册。1 2 乙肝疫苗接种方案按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计划…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北京市崇文区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及管理现况,以1998年4月30日前满1~2岁的儿童为调查对象,对辖区外来人口相对集中的永外街道、体育馆路街道进行普查,接种情况以儿童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证为准,无证者以当地保健科预防接种卡为准,判断标准按卫生部颁发的《计划免疫技术管理规程》执行。共调查外来儿童205人,建卡182人(88.78%),建证185人(90.24%),卡介苗、百白破混合制剂、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简称“四苗”)全程接种163人,接种率75.51%,其中男童为85.57%,女童为9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闵行区外来儿童家长、乡村医生、协管员及条线工作人员等计划免疫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简称知信行),为探索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的管理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闵行区12个社区中随机抽取计划免疫条线工作人员8名、在外来人口集中的社区华槽和颛桥镇各抽取乡村医生、儿童家长、人口协管员各8名进行2轮焦点组访谈,工作人员为工作2年以上者,外来儿童家长为来沪半年以上者.结果 外来儿童家长对儿童计划免疫重要性的认知情况与行为不能同步,与预防接种相比,儿童家长更注重孩子的读书教育问题;目前的计划免疫宣传方式和宣传内容不适合外来人口;外来儿童增加,计划免疫条线工作人员工作负荷过重;乡村医生与外来人口协管员工作受工作量及专业、权利所限在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中有很大局限性.结论 在全国各地区规范预防接种登记、凭证入学等工作可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今后还需要加强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方面的宣传工作,并将疾病的危害做为切入点来宣传更能引起外来儿童家长的重视;建立外来儿童预防保健与教育一体化政策及建立信息化、智能化外来儿童管理系统,可切实做好外来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并为计划免疫条线工作人员和乡村医生、外来人口协管员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16.
嘉兴市秀洲区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外来打工者、经商者急剧增加 ,随之是流动儿童的不断增加 ,如何做好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是当前计划免疫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掌握我区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 ,以便加强管理 ,并为调整相应的免疫策略提供依据 ,我们于 2 0 0 0年 12月对辖区内居住的流动儿童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调查方法 由区和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后组成调查小组 ,在各辖区内逐户调查 0~ 7岁的流动儿童 ,按照统一调查表的内容 ,逐项询问、填写流动儿童的原籍、免疫状况、居住时间、未接种原因等 ,接种史以接种…  相似文献   

17.
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了解本镇外来儿童免疫接种情况和管理中的难点,为制定行之有效的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简称计免)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在本镇郊区随机抽样4个村1995-1999年出生的外来和本地儿童为本次调查对象,采用现场查对疫苗接种记录相符情况,统计外来儿童“五苗”接种宰和接种不全情况,并与本地同期儿童比较。结果 外来儿童计免人保率、“五苗”及时接种率与本地儿童比较经χ^2检验,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流动儿童计免接种宰的低下,是由诸多原因造成,提示从管理着手,广泛宣传,加快全省或全国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本镇外来儿童的免疫状况,探讨有效的外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方法,现就本镇1995~1999年5年间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情况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在本镇居住3个月以上,1995~1999年出生的外来儿童。1.2 方法 按照计划免疫管理规程,计算有关的外来儿童基础免疫指标,并与同期当地儿童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9.
虞山镇为常熟市政府所在地,暂住人员已达10万余。镇卫生防疫站成立后,承担着全镇的儿童计划免疫工作,经过6年的实践和探索,在外来流动人口的计划免疫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结合有关资料和数据对流动人口计划免疫管理的内容和效果加以分析讨论。1方法1.1加强组织管理,明确机构职责1.1.1镇派出所在办理户口申报和外来人口暂住证时,把领取儿童预防接种证列为前置条件进行把关,并每季度把外来暂住人口登记情况报镇卫生防疫站。1.1.2幼托机构、学校在办理人托入学手续时,常规查验预防接种证,对未按规定接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现状。[方法]采用生存分析的方法评价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数据。[结果]外来儿童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白百破联合疫苗、麻疹疫苗基础免疫及时率分别为(38.03±1.27)%、(34.85±1.26)%和(46.71±1.38)%,乙肝疫苗首针及时率为(44.06±1.28)%,外来儿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苗基础免疫18月龄及时率为(52.40±1.59)%,乙型脑炎疫苗基础免疫24月龄及时率为(63.25±1.69)%,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疫苗基础免疫24月龄及时率分别为(29.19±1.73)%和(29.95±1.73)%。[结论]接种延迟是外来儿童免疫预防接种中存在的重要问题;生存分析是一种评价疫苗接种及时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