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蜈黛软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口服润燥止痒胶囊3次/d,4粒/次,同时外用蜈黛软膏2次/d;对照组50例,单纯外用蜈黛软膏2次/d;3周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第1周与第2周治疗组有效率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与蜈黛软膏联用治疗慢性湿疹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治疗的76例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每晚口服西替利嗪片10mg,外用止痒醑,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3次/d,2周为1疗程。结果观察组痊愈15例,痊愈率为39.5%;显效12例,显效率为31.6%;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痊愈7例,痊愈率为18.4%,显效6例,显效率15.8%,好转1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8.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西替利嗪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片与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治疗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片与润燥止痒胶囊,对照组单纯接受枸地氯雷他定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及74.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枸地氯雷他定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确切、依从性好,且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洗剂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老年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洗剂治疗,对照组单用川百洗剂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川百洗剂治疗老年瘙痒症效果优于单用川百洗剂,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NB-UVB照射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5月治疗90例符合标准的成年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NB-UVB照射治疗,薇诺娜柔润保湿霜外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观察2个疗程后各组疗效,半年后随访复发情况。结果 2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6%(43/45),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2.2%(37/45)(P0.05);对照组个别患者出现红斑瘙痒等不良反应;半年后治疗组复发率7.1%(2/28),明显低于对照组复发率33.3%(5/15)(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NB-UVB照射治疗成人特应性皮炎临床疗效较好,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神经性皮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润燥止痒胶囊。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为60%,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糠酸莫米松乳膏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神经性皮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朵雄  陈小龙  赵丹  何涛 《新中医》2021,53(6):79-81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皮肤瘙痒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7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0%,对照组为2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氯雷他定治疗皮肤瘙痒症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疗效优于单纯氯雷他定片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左西替利嗪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7月-2010年8月确诊的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I组(对照组)78例应用左西替利嗪片+氢化可的松软膏进行治疗;II组(治疗组)78例应用左西替利嗪片+氢化可的松软膏+润燥止痒胶囊进行治疗.定期观察和随诊,8周后,进行统计学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1%,对照组有效率75.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替利嗪片联合润燥止痒胶囊治疗慢性湿疹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优点,是-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肛门湿疹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采用口服润燥止痒胶囊,并结合外治法,对照组单纯采用外治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显效率为43.3%,总有效率为76.6%。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润燥止痒胶囊治疗肛门湿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祖师麻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性试验性设计,将64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予祖师麻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口服,对照组予双氯芬酸钠口服,两组均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末进行症状体征评分、判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第1周末症状体征积分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在第2周末症状体征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祖师麻片联合仙灵骨葆胶囊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新兵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2012年本院共收治确诊患有慢性荨麻疹的新兵62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西药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并以同期仅接受西药治疗的3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对照,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下降,其中观察组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8d后两组疗效分别为98.4%和70.0%,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汤剂联合西药只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效果好于单独使用西药,且起效迅速。  相似文献   

12.
李宏  李真 《西部中医药》2014,(10):110-111
目的:观察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后循环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予以静滴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口服西比灵胶囊,对照组予口服西比灵胶囊,观察治疗效果及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的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6%,对照组为77.5%,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比灵胶囊治疗后循环缺血疗效优于单用西比灵胶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列平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评价,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组11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5)和治疗组(n=55)。对照组给予盐酸坦洛新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前列平胶囊治疗;两组患者均以治疗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9.09%)显著高于对照组(69.09%),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各组间治疗前,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NIH-CPSI各项及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最大尿流率及平均尿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平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片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尿流率,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应用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刀痛点治疗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72个膝关节)行小针刀闭合性松解术后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行膝关节腔内注射,同时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配合功能锻炼。对照组40例(46个膝关节)口服美洛昔康片及抗骨质增生胶囊,理疗28天。结果:治疗4周,总有效率治疗组95.0%,对照组8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刀痛点松解术加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片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李健  张瑞乐 《河北中医》2012,34(9):1432-1434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FD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西沙必利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对照组60例予氯波必利片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2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2组治疗前后心理变化情况,统计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7%,对照组总有效率56.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治疗后HAMD、HAMA评分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2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西沙必利联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FD可改善患者焦虑状态,提高对FD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魏酸哌嗪片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对微量蛋白尿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诊断为微量蛋白尿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阿魏酸哌嗪片治疗,治疗组予阿魏酸哌嗪片联合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2周和4周后对比分析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肾功能及中医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组2周、4周后的24 h尿蛋白定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均较治疗前开高,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而两组患者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魏酸哌嗪片与桉柠蒎肠溶软胶囊联合应用可进一步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改善中医证候,且不增加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9例,用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治疗;对照组用辛伐他汀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2组治疗12周后判断疗效。治疗前后测定TC、TG、HDL-C和LDL-C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93.31%,对照组显效率为74.36%(2组比较P0.01);2组TG、TC、LDL-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胶囊、养心氏片是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心绞痛的有效药物组合,能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通脉片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TA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患者予益气通脉片口服,3次/d,6粒/次;对照组患者予复方丹参片口服,3次/d,3片/次;2组均以28天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5.00%,疗效优于对照组的73.75%(P〈0.05);治疗组患肢的皮温、间歇性跛行、疼痛和踝肱指数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通脉片治疗TAO能有效改善TAO患者的临床缺血症状和体征,具有改善肢体动脉血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唐光钰  唐今尧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5-1167
目的:观察糖肾康煎剂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黄芪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I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肾脏疾病IV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黄芪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和糖肾康煎剂口服。病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 h尿白蛋白定量、血脂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检验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评分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虽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TC、TG、BUN、Scr等主要生化指标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显著(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康煎剂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黄芪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临床疗效确切。特别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脏微循环,促进肾血流,恢复肾功能,从而达到有效阻断或逆转病程进展速度,为糖尿病肾病优化组合治疗方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胶囊治疗面肌痉挛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我院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面肌痉挛患者58例。治疗组(32例)采用复方地龙胶囊(地龙、川芎、黄芪、牛膝)联合卡马西平片治疗,对照组(26例)采用卡马西平片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面肌痉挛发作次数、发作时间等临床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结论:本方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痉的功效,对面肌痉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