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名老中医治疗中风经验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风亦名“卒中” ,现代医学将之分为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其中 ,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有高血压性脑出血 ,而缺血性脑血管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TIA等。中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忧思恼怒、饮食不节、恣酒纵欲等因而致的阴阳失调、脏腑气偏、气血错乱的一类疾病 ,并被列为中医“四大证”之首 ,故对于本病的防治历来被古今医家所重视 ,而著名老一辈中医学者论治本病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亦各得要妙。1 病因病机  本病的病因较多 ,病机复杂多变。任继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论述甚详且别有见地 ,以病因有三 ,一为情志失调 (…  相似文献   

2.
脑梗死是最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属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是脑供血障碍引起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软化,绝大多数脑梗死为白色梗死,即缺血性梗死。因其病因多样,病机变化多端,致使临床表现错杂多变,常见表现为头痛头晕、突然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可伴有精神症状、癫痫发作等。将脑梗死分为以下三型治疗:  相似文献   

3.
老年痴呆是老年性退行性脑病,是一种持续性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视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中医学对老年痴呆病的病因、病机早有认识,历代医家也各有论断。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得出老年痴呆的主要病性特点为本虚标实,病因病机主要为肾虚精亏、气血不足、心肾两虚为基础,并涉及心、肝、脾、肺四脏,以痰蒙清窍、瘀血阻络、浊毒痹阻为标,虚实夹杂的一类难治性疾病,为进一步理清老年痴呆发病机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帕金森病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和肌强直等运动症状及便秘、精神障碍、睡眠障碍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非运动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且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拟通过检索近年国内外相关文献,从帕金森病的中医病因病机、中医治疗、西医病因、西医发病机制、西医治疗、中...  相似文献   

5.
周臻  郑艳 《中医药研究》2010,(6):727-729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慢性、进展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张力增高、动作缓慢、姿势反射障碍四大症状。中医学将该病归属“振掉”“振栗”“颤振”“痉病”和“肝风”等范畴。目前PD病因尚未明确,中医学认为其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病理实质在于肝肾阴虚,  相似文献   

6.
于叶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3,(12):1070-1070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脱失性皮肤黏膜病,其表现为皮肤、黏膜的黑色素细胞被破坏,皮损区的黑色素细胞明显减少或消失,病因主要以遗传因素、神经精神因素、黑素细胞自毁、免疫因素、微量元素等密切相关。本病属中医“白驳风”范畴,主要病因病机为风湿外侵、气血失和、肝肾阴虚、脾胃虚弱。  相似文献   

7.
1 病因病机 盆腔瘀血综合征是由盆腔静脉瘀血所致的一种妇科常见的病症。其主要表现为广泛的慢性疼痛,包括下腹疼痛、腰骶疼痛、瘀血性痛经、性交痛、乳房胀痛、肛门及阴部坠胀疼痛,极度疲劳感及某些神经衰弱症状。目前,现代医学对本病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是一致的,即为“下焦瘀血”。瘀血证有共同的病理变化,即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表现为“血行失度”或“血脉不通”,活血化瘀法则能祛瘀生新,使微循环流速加快,血液的浓、粘、聚化状态得以改善,达到“血脉流通”的目的。同时活血化瘀法还能抗炎、消肿、…  相似文献   

8.
面瘫是指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属中医学口僻范畴,俗称"吊线风",是一种常见多发性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由于其主要症状表现于面部,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社交生活.因其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及治疗过程中的失治误治,最终导致部分患者病情迁延难愈,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导师赵凯教授认为该疾病病机主要在于...  相似文献   

9.
<正>肌张力障碍是一种不自主、持续性地肌肉收缩引起的扭曲、重复运动或姿势异常的综合征。依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肌张力障碍多为散发,少有家族史,常见于7~15岁儿童或少年;继发性(症状性)肌张力障碍指有明确病因的肌张力障碍,病因常见于感染、变性病、一氧化碳中毒、代谢障碍、药物、脑血管病、外伤、肿瘤等。有报道使用盐酸氟桂利嗪(商品名西比灵)致复杂锥体外系症状,引发肌张力障碍如合并帕金森综合征[1],  相似文献   

10.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运动障碍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异常四大表现为特点。其病因病机复杂,目前没有统一认识,学术界对PD病位、病机及治法众说纷纭。文章将从中医脏腑理论的角度,通过分析古今文献对颤证病位的认识,探讨帕金森病的中医病机和治法。  相似文献   

11.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是脑血管病后常见并发症,分析探讨其病机发展变化规律。从五脏入手解析其病机中的热邪.认为五脏热无论在急性脑血管病还是在因其而成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都对疾病的愈后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郁证发微(二十八)——郁证纳呆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纳呆不仅是脾胃病的常见症状,也可能是郁证的表现之一。凡由情志不遂所引起且从郁论治有效的纳呆即为郁证性纳呆。郁证性纳呆存在两种形态:一是单纯郁证,病机主要有肝气郁结或化火、心脾郁结;二是病郁同存,即同时存在郁证与脾胃病,无论因郁致病还是因病致郁,其病机主要为肝胃不和。现代医学的抑郁症、恶劣心境、神经性厌食、躯体化障碍等精神类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因素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功能性胃肠病,以食欲不振为主要表现者,可以参照郁证性纳呆进行诊疗。  相似文献   

13.
在第8章病性辨证的内容里面有:“病性指病理改变的性质,也就是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或称为病机。由于病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因而也有称病性为病因者,即审证求因之谓”,这里既说病性是病因,又说病性为病机,显然这里教材谈的病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而笔者认为病性辨证中的病性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在绪论中明确指出:“证只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势所做的病理性概括。”可见辨证的目的就是明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最后作病机性概括。假如证里面病性既是病因,又是病机,那么辨证里面再谈病性还…  相似文献   

14.
李树成  郭慧 《新中医》2011,(8):189-189
李春辉老中医从事临床工作50多年,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多种疑难杂症。现将其治疗癫痫病经验介绍如下。1癫痫的病因病机癫痫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短暂的感觉障碍、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行为障碍或植物神经等功能障碍异常,可单独或几种同时出现,发作后昏睡,  相似文献   

15.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性精神疾病,以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自杀致残率为临床特征,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其病因、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根据中医理论及多年的临床实践认识,对抑郁症的病因病机进行探析,认为脏气虚弱、情志不遂乃发病基础,气郁血亏、形神颓废为病变表现特点,肝郁脾虚、心神失养乃主要病机。  相似文献   

16.
肩周炎又称“冻结肩”、“五十肩”、“肩凝症”、“漏肩风”,是一类引起盂肱关节僵硬的粘连性关节囊炎,临床以疼痛、关节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好发于40-70岁的中老年人,约占成人的8%-12%,男女之比为1:3。有关肩周炎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至今未明,这充分说明了本病发病的复杂性,本文探讨肩周炎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梳理明清以前关于痞满的文献,梳理出痞满病因、病机理论框架,发掘痞满病因在空间维度上分为外感病因和内伤病因,外感病因最主要病因为寒邪,其他外感因素如:外感暑邪、湿邪太盛、痰饮、食积、痧秽等多种病因均可以导致痞满发生。内伤病因包括饮食所伤、七情失和、病理产物病因、及其他病因导致的痞满。文章梳理出饮食所伤的病因主要是指饮食偏嗜甜美和煎烤之物;七情中“怒”最易致痞;病理产物病因主要是痰饮所致痞满;其他病因主要是指误下和克伐太过。痞满的病机主要分为脏腑病机、六经病机、三焦病机、气血津液病机和阴阳失调病机。通过系统梳理明清以前医家关于痞满病因病机的著作,构建痞满病因病机基本理论框架,为临床诊治痞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浅析寒邪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外寒属病因范围,为阴邪,易伤阳气;性凝滞,主收引。内寒属病机范围,是阳气虚衰,机能减退的一种表现,又称虚寒,其中阴寒为标,阳虚为本。冠心病的病因病机与内寒、外寒的关系密切,是重要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武汉市中医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张觉人教授,业医30余年,学验俱丰,兹将张觉人教授邪扰元神、髓海失充论治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精神病经验总结如下。1病因病机随着高血压和脉卒中而来的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精神病,近年日益增多,使医界从以往对脑血管病注视肢体康复天平重心中转向重视脑血管病的神经心理康复。本症早期症状主要有神经衰弱症状群、情感障碍、  相似文献   

20.
赵新广  刘丹卓 《中医药学刊》2007,25(12):2633-2634
在第8章病性辨证的内容里面有:“病性指病理改变的性质,也就是病理变化的本质属性,或称为病机。由于病性是导致疾病当前证候的本质性原因,因而也有称病性为病因者,即审证求因之谓”,这里既说病性是病因,又说病性为病机,显然这里教材谈的病性是一个非常模糊的概念,而笔者认为病性辨证中的病性应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概念。在绪论中明确指出:“证只是对疾病过程中一定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以及病势所做的病理性概括。”可见辨证的目的就是明确病因、病性、病位、病势,最后作病机性概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